飄人時空

不求逐浪多沉起,但願隨風永蕩飄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三國演義》之大牌篇(五)――袁術稱帝

(2006-03-23 08:06:57) 下一個



前幾次說的耍大牌都是集中在打工求職的謀士隊伍中。孤傲,目空一切本是文人的通病。象老飄這半瓶醋有時還要冒冒大泡,喘喘大氣,何況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能不耍耍大牌嗎?所以文人相輕這種現象就不難理解了。不過《三國演義》裏耍大牌的也不光限於文人。其中也有高層老板級的人物。和一般打工的耍大牌不同,這種耍大牌的失敗就不是一個人的得失和存亡了。它的影響會讓幾十萬人人頭落地。今天老飄就要說一個這樣的例子。

三國前期的眾多諸侯經過鬥智鬥勇,互相吞並,最後才形成以曹操,劉備和孫權三分天下的鼎立態勢。這些諸侯的失敗的形式各異,有戰敗,如公孫瓚,呂布和馬超,有投降,如韓馥,張繡,張魯和劉璋,有病死而由子孫斷送江山的,如袁紹和劉表。這些失敗或是由於實力,或是由於環境,或是在由於策略判斷失誤所造成。如果不從成敗論英雄,這些人仍然在曆史上可圈可點。但是,這中間有這樣一個人,卻完全是自己把自己給玩完的,這人就是三國初期大名鼎鼎的袁術袁公路。

《三國演義》其實對袁術的描繪不多。估計羅貫中也同老飄一樣討厭這個人物。此人驕奢淫逸,碌碌無為,誌大才疏,心胸狹窄,嫉賢妒能,夜郎自大,坐井觀天。還有一個最可惡的毛病,瞧不起勞動人民,處處顯示自己高貴的貴族出身。這麽說吧,你把所有的貶義詞放到他身上都不為過。有人可能覺得老飄太過分了。您要是不相信,老飄列出幾件事情,您自己來判斷。

第一件事是在曹操發動的討伐董卓的戰爭中,袁紹被推舉為諸侯盟軍總司令,而他的堂弟袁術被任命為盟軍總後勤部長。孫權的爸爸孫堅是盟軍的先鋒,當時和董卓的大將華雄在汜水關打了一仗。孫堅手下大將程普殺了華雄的部將胡軫。旗開得勝,立下首功。這本來是件高興的事情。可是袁術想,孫堅乃江東猛虎;若打破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所以他就不給孫堅發糧草。致使孫堅軍心動搖,反讓華雄給打敗了,還失去了大將祖茂。您說這家夥可氣不可氣。要是老飄是盟軍總司令,當時我就要砍掉這小子腦袋。

這還不算,後來華雄到盟軍司令部前挑戰,並立斬了袁術的驍將俞涉和韓馥的上將潘鳳。諸侯眾將都有懼色,無人出戰。這時身長九尺,威風凜凜的關雲長要請纓出戰,不想袁術竟要以關雲長軍銜太低的理由把他趕走。最後還是曹操出麵相勸,才讓關羽出戰。更可氣的是,當關雲長片刻之間斬了華雄以後,狗x的袁術還是瞧不起職位低下的劉備他們,揚言要把他們轟出司令部。

第二件事是當聽說他堂兄袁紹打了勝仗,得了冀州。袁術就想吃大戶,派人向袁紹索求一千匹馬。袁紹沒給他,他就大怒,竟然和袁紹斷交。後來又派人到荊州問劉表借糧二十萬擔,劉表也沒給他。他就懷恨在心,寫信給孫堅,騙孫堅去打劉表。對孫堅說:“上次劉表在路上打劫你是我哥哥袁紹的主意,現在你去打劉表,我幫你打袁紹。”本來要東西借東西人家給不給是人家的自由,可是他要東西借東西人家不給他就使壞,你想這人多可惡。不過有人說,爭天下,奪江山,可以不擇手段,有時玩點詭計也可以理解。可是他在孫策和劉表的這場戰爭中並不想得到什麽,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要發泄他的怨氣。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我看就他能幹得出來。

我說的第三件事,你就可以從中看到他這人是何等的胸無大誌。孫堅敗於劉表後,他的兒子孫策投了袁術。後來,孫策用他爸爸打仗時繳獲的宮廷文物秦始皇的公章向袁術借了3千兵馬。就是這3千兵馬,幾年下來,孫策打下了整個江東!你知道當時袁術有多少軍隊嗎?20萬!你想想,要是稍微有點進取心的人,憑這20萬大軍,占江東,伐劉表,征劉璋,這南方半壁江山不就是他袁術的了。他要是再心胸開闊點,與袁紹南北夾攻曹操,那整個天下不就是姓袁了嗎。可是他呢,就拿著那秦始皇的公章天天在家吃喝玩樂。眼睜睜地看人家攻城略地,他卻無動於衷。

又有人說了,就這屁人,你老飄還用得著拎起來說?說真的,要不是編這大牌係列,我老飄還真不願意說他。沒辦法,因為今天老飄說的耍大牌的主人公就是這家夥。

且說袁術躲在淮南,天天拿著孫策給他的秦始皇公章,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到最後,一想,光看沒意思,最好拿出來用一用。終於憋不住,竟耍起了《三國演義》中最大的大牌來。 你知道他老兄要幹嗎?他要做皇帝!(這不由得讓老飄想起了1700年後,另一個姓袁的在北京也玩過這個,不知道他倆有沒有血緣關係)。

當時袁術的周邊環境是這樣的。孫策在他的東南邊,劉表在西南邊,曹操在他的西北邊,劉備在北麵,呂布在東北邊。要是在5年前,他周圍的這些對手還真沒有人敢和他單挑,他的20萬大軍畢竟不是吃素的。當初曹操騙劉備和他打了一仗。關雲長和他的先鋒紀靈還大戰了幾十個回合,後來還是人家兵多將廣,劉備隻好敗北。不過幾年一過,人家都經曆了戰爭的洗禮,而他就窩在淮南那裏不動。現在他要出來,這周圍的幾個都不會怕他。而且他的堂兄袁紹在河北,兵多將廣,還有西涼馬騰,西川劉璋,漢中張魯,也都是虎視眈眈,誰能服氣讓他當皇帝。 在老飄看來,他這時候稱帝,就同拿自己腦袋撞手榴彈差不多。常言道初生的牛犢不怕虎,他是傻蛋的老牛不怕虎。說個文明話就是愚蠢讓他瘋狂,弱智讓他勇敢。

記得小時候,老飄有一次和幾個玩伴在一棵梨樹上發現了一個漏摘的梨子。為了誰能吃這個梨子,大家想了一個辦法。用擺擂台摔跤的方式來確定這吃主。最後的勝利者才有資格吃這梨子。大家都覺得公平,所以一個個輪番上陣,拚體力也拚智力,浴血奮戰。就在這時,有一個家夥,可能實在經受不住誘惑,突然拿起梨子,咬了一大口。 看到此情形,大家先是呆了好幾秒,後來的動作你們可以想象了。大家團結一致,一頓暴揍把這小子打得哭爹喊娘滿地找牙。這家夥更可憐的是,回去後他爸爸問出了事情的原委後,又揍了他一頓。估計這小子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這一口梨子。

其實當時三國初期群雄逐鹿的情形和上麵吃梨的故事是一個理。這些諸侯哪個不想做皇帝。隻是大家都有一個默認的規則,不到最後,誰也不會去偷吃這黃帝的梨子。你想,即使曹操後來占有三分之二的地盤,他也沒有去當皇帝。現在,連主要演員的孫權還沒出場,袁術就提出要當皇帝,你想這些諸侯能答應?即使他們答應,老飄我也不會答應。

不說閑話了,老飄還是說說傻蛋袁術的黃帝大牌是怎麽耍的吧。

這是《三國演義》的描述,“卻說袁術在淮南,地廣糧多,又有孫策所質玉璽,遂思僭稱帝號。”就是說,袁術想做皇帝的理由是淮南那地方地廣糧多,手裏有那個秦始皇的公章,所以他就要做皇帝了。這理由有點勉強。地廣糧多他肯定比不上他哥哥袁紹,可能連劉漳他都比不上。按老飄的推斷,唯有可能讓他發飆的是那個秦始皇的公章。

一般當皇帝,都是要在周圍大官的勸解之下才當的。即使沒人真勸,也得要做個樣子,以便以後人家寫曆史好寫。這就叫做勸進。包括後來曹丕,劉備和孫權都是這樣。就連當初的董卓都懂這個道理。可是袁術不一樣,手下人沒人勸他,他反過來勸手下人。

袁術把手下的大官召集起來開會討論他的皇帝大牌事宜。這家夥當時這樣給他的手下說的:“當初漢高祖李邦不過是泗縣的一個小鄉長,後來發展發展就有了天下。現在呢,這漢朝我看是日暮西山,氣息奄奄了。現在天下大亂,戰爭不斷,老百姓都盼望有一個英明的新領導人。我們老袁家,四輩人中代代都出國會議員。說明天下老百姓非常擁戴我們老袁家。現在我袁術就應該順應民意,把這個皇帝的重擔挑起來。今天我找你們來,就是商議具體怎麽辦。”當時他的秘書長閣象就對他說:“老板你現在可千萬別這樣做。你想當初周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還臣服於商殷。 你們家雖然比較顯赫,但怎麽說也沒有當時周文王那樣厲害吧。再說漢朝雖然虛弱,但還沒有殷紂那樣殘暴,你要是稱帝,恐怕沒人響應。弄得不好,人家還要揍你,我看你還是小心點好。另外,如果你實在要當,怎麽也得問問你哥哥袁紹同意不同意吧。”

其實這是逆耳忠言。可是袁術根本就聽不進去,還發火了。為了證明他是對的,袁術還說:“我最近研究了,我們姓袁的原來是從姓陳的分出來的。而姓陳的是大舜的後代。這就是說我是大舜的後代。所以這天下本來就是我們姓袁的。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呢,上次有個大預言家不是說過嗎:代漢者,當塗高也。 這塗就是路途的意思,塗高就是路高的意思,路高也就是高路的意思。翻譯成英文,高路就是highway. 再把它翻譯回來,就是公路的意思。你們看看,我姓袁,名術,字公路。這不就是說代替漢朝的就是我袁公路嗎。再說,我現在還有秦始皇的公章,要是再不當皇帝,豈不是上背天意,下違民意? 吾意已決,多言者斬!”

一聽這話,誰還勸他,都想,TMD就讓這小子折騰吧。當下,就改了國號為仲氏,封了各省直轄市的官員,把壽春設為首都。命令開始建造宮殿,還打造了皇帝專門坐的車子。立馮方女為皇後,把大兒子立為東宮太子。並且讓韓胤到呂布那裏去迎娶呂布的女兒,說要立她為東宮太子妃。心裏說,呂布,我讓你女兒當未來的皇後,你小子該多高興呀。

韓胤到徐州給呂布說了這事。呂布一聽,啊,媽的,你小子把梨子給吃啦!那我們還玩個啥?他知道,這下袁術該受大家暴揍了。這時候他能把女兒往火坑裏推嗎?呂布很聰明,他不動聲色,直接把這韓胤解赴許都交給了曹操。曹操一聽袁術當了皇帝,先是大笑,後是大怒。心想,你把皇帝當了,那我以後當什麽? 總不能當個總皇帝吧。他立馬下令把韓胤給殺了。然後讓韓胤的手下給袁術報信,告訴袁術把脖子洗幹淨了,等刀子來砍。

袁術一聽,大怒:“什麽?我TMD剛登基,你們就不聽號令啦,這不明明是想造反嗎?這呂布可惡,先把這小子給收拾了。”立刻讓張勳(不知道這家夥和1700年後的那個長辮子張勳有沒有血緣關係)為總司令。統領大軍二十餘萬,分七路征討徐州:第一路大將張勳居中,第二路上將橋蕤居左,第三路上將陳紀居右,第四路副將雷薄居左,第五路副將陳蘭居右,第六路降將韓暹居左,第七路降將楊奉居右。各領部下健將,克日起行。命兗州刺史金尚為太尉,監運七路錢糧。這個兗州刺史金尚倒還冷靜,說我不幹。袁術說:“你敢不聽皇上我的話,砍了.”就這樣把金尚給殺了。後來換上以紀靈為七路都救應使。袁術還禦駕親征,自己引軍三萬,使李豐、梁剛、樂就為催進使,接應七路之兵。

呂布當時手裏隻有不到7萬軍隊。一聽有20多萬人殺到徐州,有點驚慌。急忙召開國防緊急會議。謀士陳登大笑:“有啥可怕的?我看這七路大軍,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 呂布說:“那你說怎麽辦吧。”陳登說:“術兵雖眾,皆烏合之師,素不親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勝之,無不成功。更有一計,不止保安徐州,並可生擒袁術。” 呂布說:“快說說那計策。” 陳登說:“韓暹、楊奉原來就是漢朝舊臣,當時由於害怕曹操而出走,無家可依,暫歸袁術;袁術這人你還不知道,他肯定不會重用他們,而他們也不會為袁術賣命。可以寫封信給他們說明利害,他們肯定會做內應。另外可以到豫州劉備那裏,讓他來幫忙。這樣袁術就沒戲了。” 呂布說:“最好先生您親親到韓暹、楊奉那裏下書策反他們。”陳登說好。

呂布連忙報告給許都的曹操,並寫信給豫州的劉備,讓他幫忙。然後讓陳登帶幾個人到下邳的路上等韓暹。韓暹軍一到,陳登就進寨求見。陳登對韓暹說:“你本來是漢臣,以前還立過功。現在袁術稱帝,那就是造反,你跟著他,就是叛賊的幫凶。而且,袁術這人為人你知道,生性多疑,你跟著他,日後比被他所害。” 韓暹說:“我也不想這樣做呀,可是我怎麽辦呢?” 陳登拿出呂布的信。韓暹說:“你回去,我和楊奉將軍將反戈一擊。到時候我起火為號,讓呂布帶兵策應。” 陳登高興地回去報告了呂布。

呂布分兵五路,高順引一軍進小沛,敵橋蕤;陳宮引一軍進沂都,敵陳紀;張遼、臧霸引一軍出琅琊,敵雷薄;宋憲、魏續引一軍出碣石,敵陳蘭;呂布自引一軍出大道,敵張勳。各領軍一萬,餘者守城。

呂布帶了一萬兵出城三十裏下寨。不久,袁術的總司令張勳帶著10多萬大軍就來了。這草包張勳一看呂布已經出來了,心想呂布這家夥厲害,不能硬碰,慌忙命令撤退二十裏下寨,然後等待大家來接應。按老飄的看法,他要是10萬人打不過1萬人,給他100萬也一樣。有了接應他又能怎麽樣。

當天夜裏二更時分,韓暹、楊奉分兵到處放火,接應呂家軍入寨。張勳軍大亂。呂布乘勢掩殺,張勳敗走。呂布趕到天明,正撞紀靈來接應。兩軍相迎,恰待交鋒,韓暹、楊奉從兩路殺來。三下夾擊,紀靈大敗而跑,呂布引兵追殺。

這時候我們的明星出場了。看看我們的大牌袁皇帝多威風。 這是《三國演義》裏的描述:山背後一彪軍到,門旗開處,隻見一隊軍馬,打龍鳳日月旗幡,四鬥五方旌幟,金瓜銀斧,黃鉞白旄,黃羅銷金傘蓋之下,袁術身披金甲,腕懸兩刀,立於陣前,大罵:“呂布,背主家奴!”

呂布一看,哈哈,你TMD還真能充大個,你弄個金甲穿在身上我就打不死你啦。 也不同他搭話,挺戟向前,直取袁術。袁術命令大將李豐挺槍出戰。不到三合,被呂布刺傷其手,棄槍而跑。呂布麾兵衝殺,袁術軍大亂。呂布引軍從後追趕,搶奪馬匹衣甲無數。

袁術引著敗軍,往回逃竄,走不上數裏,山背後又有一彪軍出來,截住去路。當先一將乃關雲長也,大叫:“反賊!還不受死!” 袁術本來想罵罵這個推車漢出身的關雲長,可是他手下人一見關羽,嚇得屁滾尿流四散奔逃。袁術這時也顧不得皇帝的體麵了,打馬跑在最前麵。剩下的軍隊,被關雲長像砍瓜切菜一樣殺了一陣,全都散了。最後袁術收拾殘兵敗將,夾著尾巴跑回淮南去了。

回到淮南以後,袁術馬上派人到江東問孫策借兵報仇。孫策一聽,大怒:“你小子把我當初給你的那秦始皇公章賴著不還我,現在又大逆不道,當起了皇帝。我本來就要興兵討伐你,你現在還讓我幫你,想拉我做墊背的,我TMD能上當嗎?”當下寫了封信,把袁術臭罵了一頓。袁術看了孫策的信,生氣發抖,說:“你這個乳臭未幹的小子也敢來欺負我,還說要討伐我?氣死我啦,我TMD先討伐你!”正要發兵,讓手下人勸住:“皇帝大人,咱們現在這個樣子,哪裏還有力氣去打他呀。我估計不久他們就會過來打我們的。我們還不如作些準備預防為好。”

後來孫策寫信給曹操,約曹操一同討伐袁術。曹操起17萬大軍,會同劉備,呂布和孫策進攻袁術的首都壽春。 剛打了一仗,袁術就急忙帶著禦林軍跑到淮南去了。留下別人守著壽春。最後曹操攻破壽春城,焚燒了袁術建造的宮室殿宇,並把壽春收掠一空。曹操本來還想進兵淮南,追趕袁術,但因糧草接濟不上,加上張繡又在後方鬧事,隻好作罷。 這樣才讓袁術多活了幾年。

按道理經過這次失敗,袁術應該吸取教訓。好好地發展經濟,鞏固國防,招聘人才。可是這小子就像沒事人一樣,依舊在淮南驕奢淫逸,尋歡作樂,不恤軍民。沒過幾年,很多老百姓都造反了。連手下上將雷薄、陳蘭都跑到嵩山占山為王做強盜了。袁術一看是在堅持不住了,隻好向堂哥袁紹求救,想要投靠他。還說要把秦始皇的公章和黃帝的帽子都送給袁紹。

這袁紹也是個蠢貨。要是聰明的,你就派一員大將帶幾個謀士到淮南去把袁術換下來。占住淮南,開辟一片根據地。 以後要是打曹操,南北同時一夾擊,曹操顧頭顧不了尾,怎能擋得住?可他倒好,想也沒想,就讓袁術帶著兵馬到河北投他來。你讓人來也行呀,你倒是派人去幫著把路打通呀。就這樣不管不問地讓袁術那十幾萬殘兵從曹操的地盤裏走過來,不就和把一群肥豬趕到餓狼窩裏觀光看風景是一個意思嗎。

果不其然,曹操知道消息後立馬派劉備帶領關羽、張飛、朱靈、路昭和5萬軍馬在徐州等著袁術。 按道理,劉備的這5萬軍也不容易就把袁術這10萬軍給吃了。可是這時袁術已犯兵家大忌:勞軍遠出。原因是啥,一是士氣地落,士兵離開一個地方到不熟悉的地方去,大多不願意,而且地形不熟悉,前途也不明確,士氣不可能高。另外輜重多,行動不便,這樣很容易讓對手找到消滅你的地方和時機。

且說袁術領著大軍,帶著金銀錢糧,珠寶古玩,當然還有那個害人的秦始皇公章來到徐州地界。這時劉備早就以逸待勞在這裏等著他。聽說劉備他們在前麵擋著,這袁術居然沒當回事。上麵我們提過,袁術這人瞧不起勞動人民。在他眼裏,劉備永遠是個編草席的,關羽永遠是個推大車的,張飛永遠是個殺豬的。這些人,哪裏會打得過他這幹部子弟。

不一會兒,袁術的先鋒紀靈就遇到劉備了。張飛也不打話,直取紀靈。鬥無十合,張飛大喝一聲,刺紀靈於馬下,敗軍奔走。按道理,這袁術就該跑了。 可他還是看不起劉備,率領大軍殺來。劉備見到他,說:“你反逆不道,吾今奉明詔前來討伐你!你當束手受降,免你一死。” 袁術還挺生氣,回還劉備:“你這個編草席的,還敢輕視我。”說著,命令大軍進攻。劉備暫退,
讓左右兩路軍殺出。關羽、張飛在左,朱靈、路昭在右,殺得袁術的軍隊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兵卒逃亡,不可勝計。

後來又禍不單行,被他原來的手下,在嵩山上做強盜的雷薄和陳蘭劫去錢糧草料。袁術這時想回壽春,又怕被群盜所襲,隻得住在江亭。當時周圍隻剩下止有一千多人,而且都是老弱病殘的。當時正是盛暑,糧食也吃完了,最後隻剩三十斛麥子,分給了軍士。他自己的家人沒有吃的,有的就餓死了。袁術沒吃過苦,嫌飯粗,不能下咽,就命令廚師搞點蜜水止渴。 廚師說:“隻有血水,安有蜜水!” 袁術坐於床上,一聽這話,大叫一聲,倒於地下,吐血鬥餘而死。

袁術死後,袁術的妻子,兒子,侄子在廬江都被徐璆 殺了。徐璆還得到了那個秦始皇的公章,並獻給了曹操。曹操大喜,封徐璆為高陵太守。這是後話,老飄就不表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