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談論宗教。首先,我要說,我完全不反對任何人信仰宗教。無神論不算宗教,它本身是世俗的。談到宗教,我們自然會涉及到“崇拜。”崇拜本身很有意思,但當它變成偶像崇拜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問題。比如,華人文化中就存在祖先崇拜。
如果宗教保持正常、世俗化的狀態,它是健康的。宗教可以成為人精神和心靈的寄托,讓我們獲得力量和安慰。然而,原教旨主義就完全不同了,它非常危險。即使在同一個宗教內部,也會有不同的派別,而原教旨主義者往往拒絕多樣性和世俗化,隻堅持極端的信條。從曆史上看,原教旨主義帶來了無數災難:
相比之下,世俗化的宗教信仰沒有任何問題。如果你信仰基督教,那麽應當謙卑、愛人,學習耶穌的精神。但在現實中,一些宗教團體卻完全背離了這些原則。例如,美國的白人福音派、摩門教、天主教中的某些派別支持共和黨,這本質上是一種偽善行為,就像聖經中的法利賽人,充滿雙重標準。
在美國,原教旨主義的影響在裏根時代尤其明顯。基督教右派的力量顯著增強,積極推動其價值觀融入政治和公共政策。教會的價值觀與裏根政府推廣的某些政策以及反墮胎運動的立場高度契合,這暴露出一種不當的政治與宗教結盟。裏根政府官員的行為,常常與他們在競選中宣揚的“美國價值觀”和道德形成鮮明對比,這也反映了那些聲稱遵循基督教道德規範但行為不端的教會或宗教人士的偽善。更廣泛地看,電視布道家打著上帝的旗號向窮人募捐,卻用這些錢中飽私囊、購買奢侈品,這種現象在裏根時代尤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並不僅限於裏根時期,後來兩個布什總統以及特朗普總統時期,共和黨也存在類似現象,顯示這種政治與宗教結盟的模式具有延續性。
如果信仰隻是個人自由,那麽這種裝神弄鬼、歇斯底裏的行為毫無意義。類似地,法輪功的自焚事件也是極端行為,非常可怕。
原教旨主義是反對普世價值的。而一個世俗化、健康的宗教信仰者,應該熱愛普世價值,尊重他人,追求真正的精神成長。宗教本可以是善的力量,但前提是它保持理性、謙卑與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