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四十,回望來路,我已不再是那個習慣取悅世界的小女人。離婚這道傷疤,曾在我心頭火熱疼痛,卻也成就了今天這個更加篤定、獨立的我。
我生活在美國,一片遼闊自由的土地,也是一片孤獨沉默的海洋。在這裏,時間從不為誰停留,人與人之間保持著微妙的距離。可偏偏在這樣一個地方,我學會了與自己深度相處,也開始珍惜那些真誠靠近我的人。
“相逢意氣為君飲,舉杯共言歡。”
這是王勃的詩句,寫在朋友即將分別之際,那種豪邁又深情的告別情緒,穿越千年依舊動人。它提醒我:人生不過是一次次的相逢和別離,重要的不是擁有,而是相知;不是長久,而是真誠。
40歲的我,依然相信友情,依然渴望愛情。隻是我再也不會為了不孤單而勉強自己,也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否定自己。我更願意在一杯酒、一場交談中,看見那些靈魂裏的共鳴,而不是膚淺的陪伴。
曾幾何時,我以為婚姻是人生的歸宿,後來才明白,歸宿不是某個人或某段關係,而是你是否真正回到了自己。
如今的我,有了幾位可以“舉杯共言歡”的朋友,我們不再在意對方的身份、背景,甚至國界;我們更在意,是否能一杯茶、一場深夜對話,把日子活得明白,心活得輕盈。
我也開始重新拾起那些曾被擱置的興趣:讀書、寫作、旅行、健身,偶爾一個人開車去遠郊看日落,也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人生下半場,我想對自己說:
別害怕重新開始,別懼怕一個人。願你始終有一顆自由的靈魂,願你有酒有歌有朋友,願你始終記得——
真正的幸福,不在於你擁有什麽,而在於你是否懂得舉杯共言歡的那份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