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是一輩子省吃儉用,而經濟上卻始終沒能成功的人。所有大家傳說的八十、九十、零零年代俯拾即是的經濟機遇,對於他倆,就像從來不存在。他們也不是沒折騰過。我記得他們養過鴿子、養過豬、賣過豆腐、開過早點鋪子,但是不管他們做什麽,都賺不著錢,所以全部草草收手。
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我媽從小鎮的地攤上給我買了雙皮鞋,這是不常有的事。這雙皮鞋看起來完美無缺,穿上去也很舒服合腳。我和我媽都很滿意。媽媽說:“隻要十塊錢,我跟那個人講了半天才講下來呢。”第二天,我就穿著這雙鞋子去上學。那是南方三四月的天氣,陰陰的,不時就下起綿綿冷雨。我上學要高高低低爬兩次橋,從兩個山中間穿過去。路上變得泥濘的時候,那雙鞋子很快就開縫了。泥水沾濕了我緊摳的腳趾,很快,腳底板也被浸濕。但這是一雙好不容易得來的新鞋子啊,要十塊錢呢!我同時也沒有別的更合適的鞋子可以穿。就一口氣,把這雙鞋子穿了兩個星期,直到它完全垮掉,露出黑皮下麵的碎紙渣,才依依不舍地棄用。
貧窮是什麽?是南方三月,野地上濕冷的泥水氣,透過劣質的鞋底,陰戚戚,髒兮兮,讓你寒從腳下起,悲從心中來。但是我十三歲的時候,真的沒有為自己悲傷過,我是為那雙鞋子悲傷:它那麽好看,怎麽一下子就壞了呢?可惜爸媽又要花錢了。
可以說,在很多年裏,我對貧窮有一種麻木感。我覺得生活嘛,本來就是如此。父母對我的教導是:“好好讀書。不然送你回老家種田。”“好好讀書,考上大學就好了。”“我們這輩子是沒戲了,就看你們的了。”長大後的一天,我忽然想到,他們說這些話的時候,其實才不到四十歲。我愛我的父母,我感激他們給了我最溫暖有愛的童年,但是我最大的噩夢,就是活成他們的樣子。七歲的時候我就知道,我將來要做一個跟他們不一樣的人。所以,我曾經很努力,加倍地努力。然而,到三十歲,我發現,兜兜轉轉,我的生活,越來越像他們年輕時的樣子了——我幾乎跟他們年輕的時候一樣窮。
終於,我從古聖先賢的務虛教導和一生出不了坑的父母家傳中覺醒,直麵人生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