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去查房,沒有敢打擾她。這個意境真的好美!稍微弄一點聲音,都是對她的褻瀆。”
——養老院護理部主任
養老院主任無意間拍下了一張照片:我九十歲的母親,安靜地坐在窗前的書桌前,背影沉穩安詳,神情專注。那一刻,她仿佛進入了自己的世界,外界的一切都與她無關。
我姐姐在朋友圈看到這張照片後寫道:
> “我九十歲的老媽媽。
養老院的主任捕捉下了這個充滿詩意的瞬間:媽媽靜靜地坐在窗前的書桌前,背影沉穩安詳,神情專注。我猜想,她也許正在練習國畫中的控筆技巧,又或是在完善她十年以前開始寫的文章?窗台上擺著她親手養護的幾盆綠植,悄然點綴著這份寧靜的畫麵,為房間帶來一絲盎然生機。厚重的墨綠色窗簾輕輕垂落,柔和地過濾著窗外灑入的光線,仿佛為她營造出一個安靜、獨立的小世界。歲月在這一刻緩緩流淌,溫柔如水。”
是的,這就是我們的母親。
她年九旬,獨自在養老院生活,卻始終保持著一顆熱愛生活、熱愛創造的心。她每天寫字、畫畫、養花、閱讀,把日子過得靜好有序——沒有熱鬧,也不慌張,有節奏,有溫度。
她的畫稿是一筆一劃勾出的對稱圖案,許多帶有傳統紋樣與佛花元素。
她的手稿是用硬筆工整書寫的練習文字,記錄著自己的思想與觀察。
這不是為了取悅誰,也不是為了“留下作品”。隻是她與時間之間的對話。她用行動告訴我們:即使年老、獨處,也依然可以豐盈自己。
我們小時候,她在喧囂中教我們學習;而如今,她在安靜中教我們生活。
她的窗前有光,那是午後溫和的陽光;更是一種生命的光。
她教會我們:
> 老年不是終點,而是另一種緩慢而堅定的綻放。
母親用她的方式,把九十歲的晚年過得像一首詩,一段緩緩展開的水墨畫。
她靜靜地活著,我們卻悄悄被她溫暖著、提醒著、感動著。
感恩有這樣的母親。
一個人的尊嚴是自己掙來的,尤其是在子女麵前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