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言:
馬斯克所說:“隻做最重要的三件事。”
我反複問自己一個問題:此後我會選哪三件?
對於馬上要退休的我,這不再是成功學意義上的“時間管理術”,
而是一次關於人生意義的“聚焦練習”。
今天,我給自己選了這三件事——
一、鍛煉身體
幾十年的學習、工作與生活,壓力如影隨形。
退休之後,我想認真麵對身體這本“舊賬”:
睡眠、血糖、肩背的緊繃、心神的疲憊……
我計劃每天安排適量運動。
不是為了追求數字或體型,而是希望找回那個不被打斷、不為結果焦慮的自己。
> 身體的健康,是下半場行動的根基。
二、學習投資
不追熱點、不做短炒,也不為“財務自由”的幻夢奔波。
退休後,我希望自己冷靜、謹慎地建立適合的資產配置,控製支出節奏,保留足夠的彈性空間。
目標不是暴漲,而是**“穩中有餘”**。
投資,對我而言,不隻是數字遊戲,
而是一種與未來和解的方式:
在今天播下理性的種子,願它在十年後結出安心的果實。
> 金錢的健康,是下半場自由的保障。
三、陪伴母親
這一件事,說起來最簡單,卻最重要。
過去,我把太多時間交給了“不那麽重要的會議”;
未來,我隻想把更多時間,留給母親。
哪怕隻是牽手散步,不談人生、不聊新聞,隻是走。
走進她的日常,也走回我自己。
> 母親的幸福,是我下半場心安的必須。
圖說 ·《走得慢,也走得深》
這張照片,是兩年前我和母親在家鄉的林蔭道上散步時拍的。紅衣相映,影子相隨。
有人說人生如逆旅,而此刻,我隻願做她旅途中最安靜的一段陪伴。
尾聲
我不是馬斯克,但我也有自己的“三件事人生”。
不是為了證明價值,而是為了回應本心。
我們無法改變過去,
但可以從此刻起,為未來的腳步,選擇一條更順心的路。
退休以後身體第一位陪伴第二位,投資是必須謹慎的事,會把你的鍛煉健身都毀了.
Truer words have not been said or he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