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老去

時間有了,精力卻減,百無一用,就寫寫東西吧。
正文

膽固醇有害的說法是怎麽來的

(2025-05-13 13:57:33) 下一個

 

 

ChatGPT:在膽固醇研究中,給兔子吃了大量的膽固醇嗎?

下麵是回答;

是的,在許多早期關於膽固醇與心髒病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給兔子喂食了含有極高膽固醇的飲食——遠遠超過它們自然攝入的量。這是有意為之的,目的是誘發動脈粥樣硬化並研究其發展過程。

然而,這種做法存在一個主要的局限性:兔子是草食動物,天然飲食中幾乎不含膽固醇。它們對膳食膽固醇的代謝方式與人類非常不同。因此,盡管這些研究確實幫助證明了膽固醇可以促成動脈斑塊的形成,但由於使用了極高劑量以及物種差異,這些研究結果難以直接應用於人類。

這是對早期膽固醇研究的一個批評點:實驗條件並不總能真實反映人類的正常飲食或生理狀態。

兔子研究中的膽固醇攝入 vs. 人類飲食中的膽固醇攝入

  • 兔子在膽固醇研究中的典型飲食:
    飲食中膽固醇含量大約占總食物重量的 0.5% 2%
    也就是說,如果一隻兔子每天攝入 100 克食物,它可能每天攝入 500 2,000 毫克的膽固醇。
  • 人類的典型飲食:
    一般人每天攝入的膽固醇大約為 200 400 毫克,具體取決於飲食(如雞蛋、肉類、奶製品等)。

因此,在這些研究中,兔子攝入的膽固醇量通常是人類的 5 10 倍(甚至更多)——而且兔子並不是進化來處理這種高膽固醇攝入的動物。

這也解釋了為什麽它們會迅速發展出動脈斑塊。但這也說明,這些實驗並不能完全反映人類體內的實際情況。

 

 

### ### ###

    看了ChatGPT 的回答後,你就知道這個研究的荒謬。兔子是食草動物,並非吃肉動物,身體裏並沒有消化膽固醇的機製,為什麽不用狗、貓做實驗呢?而且膽固醇攝入量如此之大,根本和人的膽固醇攝入量不成比例。另外人的體重比兔子大得多。醫藥公司就是基於這樣的研究妖魔化膽固醇的。而且動物飽和脂肪並不會使人肥胖,二十世紀初,一個北極探險家(Vilhjalmur Stefansson) 在北極靠鯨魚和海豹的肉和油脂生活了一年。他並沒有變得肥胖,他回來時非常健康,仍保持著極好的體型。這不是很好地說明了問題了嗎?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