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喬楠 - 痛並快樂著,來自加拿大的故事

廢柴一枚,重度抑鬱症患者,雙麵人生的背後 - 最治愈的是身邊的“小確幸”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醒來!煤氣燈下沉默的羔羊(職場霸淩受害者日記)(九)數學邏輯,落井下石的Others

(2024-04-25 13:50:48) 下一個

我是個理工女,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在我的警告信中,像“溝通問題“,”組織管理“,缺乏”sounded-judgement“ 這些都是特別具有”主觀偏見“的指控。隻有一條”重大工作質量問題“是個實質的指控。我在一段很長的時間裏一直就在這個問題上糾結,反複自檢到底哪裏”犯了巨大的錯誤“?因為我是供應鏈計劃及運營經理,這個錯誤的界定可以小,比如說是沒有達到”最佳結果“,也可以非常大,比如說“造成巨大金錢損失”。

我整整想了一個月始終想不出來他說的問題出在哪兒,“這個重大失誤”怎麽就可以冠冕堂皇的寫在我的警告信中,以“我跟重要Stakeholder and Others”的名義對我的錯誤發出指控。

也是天可憐我,讓我無意間發現了真相。三月初,公司已經將我“移出“,做短期病假處理,發出了ROE。但是,當我查看ROE的最後工作日期時,發現沒有考慮到我的未用年假,跟公司HR溝通要求這些”未用年假“要補發工資給我。HR要求我上”員工網站“,download我的年假記錄證明給他們看。於是我登錄進了”員工網站“。

那時候,可能我的直屬老板覺得我已經被公司“移出“了,所以就submit 了所有他認為是”罪證“的files, 包括其他員工對我的所有”反饋“。 正常情況下,這些反饋我自己是看不到的,但是,因為我的”狀態“已經處於”移出“,我反倒是全都看到了。

一共有10條反饋,其中8條都是對我極為正麵的反饋:

比如,我們最大客戶的Sales說:我不知道,這件事或者那件事是不是屬於……(我) 的職責範圍,但是,隻要有了問題,第一個就會想到要問我,因為我總是會在第一時間幫助解決或者積極的尋求解決方案,這對於他們sale極為重要。

再比如我們的客服經理說:…..(我)總是懷著極大的耐心跟合作態度跟她的部門協作,即使在大家都認為“要放棄”的時候,還會堅持不斷的改進,永不放棄的精神讓她備受鼓舞,特別榮幸的跟我一起合作,總是能給她跟她的部門驚喜。

隻有兩條是極為“負麵”的反饋,全部來自財務,一個是新招的財務分析,還有一個是財務經理。這令我非常震驚,要知道財務這兩個白女人我一直以為跟她們的合作良好。

財務經理在過去4年裏會時不時在下午4,5點快下班的時候打電話給我,說:

我明天一大早9點跟CFO有個會,你能幫個忙,幫我跑個….報告嗎?

我從未拒絕過她,從未說過這不是我的工作雲雲。她以前也總說:我都不知道你是怎麽把這些數據從哪個數據庫裏挖出來的,還把他們怎麽關聯,加上各種Assumptions,what-ifs,變成Worst Case,Best Case。這麽多的數據,這麽多的格式,你是怎麽做到的,簡直Amazing.----總之,就是騙著我給她幹活兒。 我這個人吧,其實不怕幹活兒,我不看電視,不玩遊戲,不追劇,不愛運動,用我家先生的話說,除了愛幹活兒,沒啥愛好。有次朋友問我,你怎麽老加班呀?我真是好好想了想,覺得自己還真就特別的“無趣兒”,就喜歡在各種運營數據庫裏翻來翻去,把看似不相關的數據按process捋捋看能有什麽趨勢或者發現。這可能跟我曾經做過5年的關於Supply Chain模塊的consultant經曆有關,也是在摩托羅拉訓練出來的6sigma思路慣性。

新招的財務分析其實是替代之前休產假的,才來了不到5個月,我自己有兩個女兒,所以對“女生“特別好,特別照顧。她剛接手工作的時候,說她老板太忙,沒時間Training她。我專門多去了幾趟辦公室,把公司的產品線,Sales Channel,訂單類型,特點,主要KPI,主要數據庫都在哪兒一遍遍的講給她聽。我跟她說,不明白的,或者要什麽隨時給我打電話。

給前任財務分析比,這個白人女孩兒給我的感覺是比較懶,她的Budget Plan按理說是Monthly Review並且Update。 我會把基於Demand with Supply的運營計劃與之相比,找出Gap做出Action Plan。但是,她往往月結都過去兩三周了,Budget還沒Update。我問她,她就說來不及做,就用我的數。但是等我發現運營Forecast跟銷售預期不一致時,銷售告訴我,他們從財務拿到的數據。我回去問她,她好像又想不起來的樣子。我要求她發消息給銷售,也Copy給我時,她滿口答應,但是從來不Copy。這件事,我曾經反饋給我的主管,但是他已經是“存心要整我”,這些反饋很可能成了他“拉攏結盟”小團體的依據。

我發現她的這種“懶惰“,要求每次銷售收到她的Forecast,forward給我。在之後的會議中,我盡量講銷售,客服,財務跟運營相關人員全部邀請參會。但是這個後來被我老板說成是”Communication Issue”.

之所以要把這些“破蘿卜缸”的事原原本本的寫下來,就是想提醒“心思單純”的同胞,當你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小心,對方或周圍的人會說你“太過敏感”,但是,相信自己的直覺。

這個”others”在反饋中說:我不能提供給她清楚的數據,要跟我澄清時,我說的會讓她越發糊塗,而且在年終計劃時,因為我提供給她的數據是錯誤的,導致了年終財務總結的巨大錯誤,我們事實上Fail了年終銷售計劃。

這些指控讓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我們的財務明明在12月29日最後一天宣布我們勝利達到2023年銷售計劃。1月第一二周,總部也表揚加拿大說勝利完成任務,大家都喜氣洋洋,“commission” 跟”bonus“計劃也發出來了。我曾經三次的問過這個財務分析跟財務經理,我們確切的2023年發貨量是多少。第一次,她們說,還在算,第二次說,有個匯率問題可能要耽擱下,第三次再問她們,就顯得支支吾吾的,還不高興。我是怎麽也沒想到,原來是她們算錯數。而且是在” “commission” 跟”bonus“計劃都發布之後,由總部核算出來的。

我老板把這個做為“重大失誤”跟財務合謀,把這“屎盆子”扣在我的腦袋上。

從8月底,我就開始每雙周將所有采購到貨期跟客戶訂單數量跟時間進行對比。提出Risk跟Action Plan,並且向DC發出產能要求。從12月起,我會每天跟蹤財務的“Gap—to go” 結合DC每天的發貨量,監督調整以達到完成年底目標。我從2019年就開始這樣的“年終追貨”,一直都達標。

2023年12月10號,的確是有一次,我發現財務發布的“ Units to go”似乎用的平均價格太高了。因為從我導出的數據上看,平均銷售價格在某一個”sales channel“上跟財務用的平均價格有很大的差異。我問她們這樣算出來的”units to go”會不會太低,要不要提高數量?她們回信說我導出來的數錯了。我Team上要求通話,想知道哪裏錯,因為都是係統導出。她們開始說沒空,後來我一直問,一個就回我說,你導出的“銷售價格”在這個特定的“sales channel” 裏其實的成本批發價。我接著問,那在哪裏能到處”正確的銷售價“。我們一起打開係統,發現那個Function,我沒有權限訪問。所以我就說,你們是財務,你們說發多少,我就保證DC的參能好了。

結果,她們搞錯了,就借著這個“緣由“說都是我”誤導“了大家。但是我老板特別愚蠢的是:他把”我的錯誤“還描述的特別”具體“,說我將”成本價“錯誤的當成了”銷售價“使得公司”Fail“了銷售目標。

先不說上麵的故事,就是從“數學邏輯“上講,這也說不通:成本價肯定比銷售價要小,對吧。把”錢換算成Units,分母小,發貨數據應該高對吧。就算是我“搗亂”,我們的錯誤應該是“發超了”而不是“fail”。這個是三年級小學生都知道的基本數學邏輯。

財務兩個大MBA,竟然在這上麵“扯這麽個謊”! 她們是財務人員,做為財務,誠實難道不應該是第一最基本的職業操守嗎?

順著這條線我又發現了另一個”我將要落入的陷阱“—現金流問題。

我老板列出的另一個罪證是:我誇大“紅海運輸危機影響”把“個人感受“參雜進“客觀事實“—這指的是我在2024年1月4號根據當時的新聞:馬士基公司聲稱因為行經紅海船隻的集裝箱保費大幅攀升,考慮其全部從東亞出發運往北美的貨運全部改道經好望角,航程將延長10到15天不等。

我立刻抓出一個到貨分析報告,做了“what-if“分析,發現這樣一來,考慮53天的平均航程延長至68天,外加集裝箱周轉,港口擁塞的連鎖反應,外加我們現在的這個倉庫產能不足,不僅會影響3,4月份的訂單大量晚於預期交貨期,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之前集中一起發出的訂單將全部”擁擠“在五月底六月初的4個星期內到達。如果不馬上Review 並Reschedule訂單時間(入貨及發貨),我們會有嚴重的Cash Flow 壓力。

我記得我的報告是1月10號發出,要求財務,采購,銷售在辦公室一起開會,review並且討論我列出的幾點Solution的Action Plan (需要看具體數據,跟Assumptions)。

結果,這個會就成了一個鬧劇:我老板一邊開車一邊call-in(公司上班日,上班時間),一上來就說我數不對,我指給他我的數,問他的數,他說他開車“看不見“。財務經理翻白眼,第一句話說:你怎麽就弄了個”似是而非“的假設來嚇唬大家?(make everyone panic).我解釋,發現財務經理開始翻手機,不耐煩,我直接跳到對銷售的影響,發現銷售經理沒來,我老板說他跟銷售經理apology啦,說我們沒提前檢查數據準確性。5分鍾,啥具體的數也沒看,航運海圖我都沒來的說,會就結束了。

會後,我越想越不對,我的Title 是一定要對Late Supply, Fulfil Rate, Inventory Flow  跟相關Cash Flow Risk負責的。於是,我給銷售經理打了個電話,我的想法是,銷售是整個供應鏈的頭,對他們最“切身利益‘的客戶訂單問題,銷售經理應該是”敏感“的。於是,在我的要求下,銷售經理同意參加”第二次會議“。

我發出會議邀請,我老板,財務各種case,我就不停Reschedule會議”務必一定要“再Review一次。終於,這個會在1月17號開了,我老板還是”邊開車邊開會“,而且就進來了2分鍾,第一句說,這個數他就是覺得不對,第二句說自己有更重要的事下線了。我給銷售經理breakdown對各個Key Accounts的影響,具體到主要產品,訂單貨值,發生時間,具體需要調整的訂單列表,最好最壞分析……其中,財務經理打斷我,問我有多少把握”這些risk真實存在“,因為她聽我老板講,聽收貨部的報告,沒有發現訂單晚到。我指出,他們現在的收貨是兩個月之前”已經經過紅海海域“的,而且,這可跟”蘇伊士運河堵了“不一樣,”蘇伊士運河堵了“,總有挖開的一天,這個”紅海危機“,要鬧多久是不可預測的。然後她翻白眼,說不確定的事,你說什麽。

我說,那咱至少看看“Cash Flow Risk“, 現在一月份,到五月底,從Lead time上看,現在采取行動還來的及,再拖就算想Reschedule也來不及了。她又翻一個白眼,說,你的數字要先通過你老板。

所以,我天天看,追了一個月的新聞,查了航海圖,給Halifax 港務局的資深海運專家朋友打了電話(我跟他的合作起始於上一家公司)分析了三天數據,列了三大篇Suggestion Action Plans, 預計要討論45-1小時的會,兩次加起來總共不超過10分鍾就結束了。

 

這還不算,還把這個當成我的主要“quality of work”—特別陰險的結合”警告信“上”責成90天改正“,剛好在 5月份可以”開除“我: 如果5月沒出現Cash Flow Issue,就是我一月份危言聳聽,開除我;如果5月出現Cash Flow Issue了,我的Title 難辭其咎,開除我,並且把責任嫁禍於我。

以他對我們“沉默的中國員工,模範少數族裔“的理解,我這90天為了保住工作還不得拚命工作,其中包括本來公司計劃的三月份上新ERP要做的testing,報告數據的Mapping(都已經在我的工作計劃中了)。他既可以”享受“這其中”繼續折騰我的樂趣“,又可以等待90天後”把罪責推脫給我“以獲得自己的脫責跟實現對我的報複“。 

 

多麽完美的計劃!

 

上主憐憫我,讓我病倒了,我通過“徹骨陣痛”,徹底從這個“之前完全不自知的陷阱中”脫身出來,我感覺自己就像是經曆一場“ 林教頭風雪山神廟” – 林衝因老天垂憐,降下大雪壓塌房子,看到真相逃出生天。我因病因人事部少付了工資係統“漏洞”而看清現實。

 

我工作31年,也經曆數次“辦公室政治”,知道“江湖險惡”,但是“險惡卑鄙到這樣”也真是大開眼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