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舊事話百年

本人出生上海企業家家族,祖父1901-1972,父親1924-2008,本人1945-,三代百年家史
正文

我走來的路(73)風繼續吹

(2024-05-24 21:48:11) 下一個

我走來的路(73)風繼續吹

遠年的記憶常有一個窗口,打開這扇窗,瞬時就返回了那個年代。我的這扇窗就是1981年的電視劇《前路》,我剛到香港時正播放,甄妮唱的主題曲「東方之珠」雖聽不懂,但那曲調和歌詞成了我心中八十年代最強烈的印記:「極目望困惑而傍徨,可喜的是眼前繁盛現狀,新的生活新的奮鬥,鬥誌化為強勁力量,此小島外表多風光,可哀的是有人仍住陋巷。」

看著門前駛過的新款汽車,聽著悠悠飄來的流行歌曲。對麵唱片店從早到晚播放著當時最流行的歌曲,徐小鳳「風的季節」﹑林子祥「活色生香」﹑陳百強「念親恩」﹑雷安娜「舊夢不須記」。這些粵語流行曲,我大多聽不懂,隻聽懂張國榮的一句「風繼續吹」【注】

【注】張國榮(1956-2003) ,香港著名歌星,英文名Leslie,花名「哥哥」。

對剛結束西北十四年改造生涯的我,這是多麼奇妙的世界,這就是香港。

午飯時間,幾個員工輪流出去吃飯,快餐店「大家樂」太貴了,一客咖喱牛腩飯加一杯檸檬茶要五元,路邊的簡陋小店隻要三元五。我不會粵語,餐牌上寫的我都念不出,隻有「咖哩雞」三字讀得出。

「咖哩雞飯。」我對賬台裡的老闆娘說。

「賣SAI了。」她回答。

我再說一遍:「咖哩雞飯。」

她也再說一遍:「賣SAI了。」

「咖哩雞飯。」

「賣SAI了。」

粵語「賣SAI了」的意思是賣完了,我以為她問我「賣啥啦?」

我們都知道發生了問題,但我不懂粵語,她不通國語,當時香港人極少會聼講國語。我臉紅耳赤,尷尬非常,隻好隨她手指指哪個就要了哪個,胡亂倒進嘴裡。

飯後半小時休息﹐坐在康強街小公園裡抬頭仰望對麵的高樓﹐工業區殘舊的居民樓﹐兩房一廳要月租二千五百元﹐比我月薪高一倍。心想不知要到哪天﹐我也能住進這樣的大樓﹐心滿意足了。

三個月後,我也粵語琅琅上口,不但會說「咖哩雞飯」、「叉燒飯」,還會說「牛腩飯」、「焗豬排飯」、「肉醬意粉」了。

三十多年過去,我有了自己的住房﹐遠離了工業區;也有了新的煩惱﹐遠離了純真。每當我陷入苦悶﹐墮入困境﹐我會想起那工業區的小店﹐想起我隻記得一句的「風繼續吹」。

那時什麼都沒有,但滿懷希望,現在似乎什麼都不缺了,但還有希望嗎?多少次我獨自躑躅康強街、崇齡街的街頭﹐去尋回那遠去的感覺﹐尋覓那遠去的風。

唱片店所在的樓房早已拆除﹐重建成一座新大廈﹐但我仿彿還能聽到Leslie的餘音﹐新蒲崗的風使我找回自己的真﹐找回人生的真。

「風繼續吹。」

「哥哥」去了﹐他帶走了一個時代。但對我們這代人﹐風永遠在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