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郞筆談》149隻能意會

(2025-10-15 01:06:53) 下一個

《巴郞筆談》149隻能意會

一一一一

 

我是個舞盲,看著這兩段舞蹈,通常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隻覺著這個舞蹈、以及先前議論的“琴瑟”舞蹈視頻,還算不錯,好就好在比其它視頻多了很多肉體接觸,男女纏綿,動作挑逗,給人驚豔感覺,不好意思全神貫注,但不自禁地總想偷看呢:不是欣賞,而是激發了人們的偷窺心理吔。

 

我推崇BBC的《Strictly Coming Dancing 》,雖已經連續多年,但其舞蹈、音樂、歌曲、置景、服裝、評論、及舞蹈設計,絕對是頂尖的,常演常新,給人震撼,吸引了觀眾的眼球。雖也有許多肢體接觸,但並不給人猥瑣之感。

 

為什麽前兩段舞蹈,隻能在小眾中流傳,不能登堂入室,讓大眾欣賞?難道是不入流?

一一

 

有人說,當聽到一段音樂,或觀看一節舞蹈,常能體會到其中的意境,並為之而陶醉。

遺憾地是,我從沒有如此般的感覺,也抓不住其要表達之意思,雖歸因為我缺乏文藝細胞,但音樂舞蹈是否真的是太陽春白雪了,隻能意會而不能言傳嗎?

 

演戲,要有劇本。而音樂和舞蹈,是否先應有具體腳本,然後照本宣科敷衍而成?還是天馬行空,興之所致,隨意而為,隻有在形成音樂或舞蹈之後,再憑感覺來對樂韻和舞境加以解釋呢?

 

須知,如此表達,形象思維,往往因主觀意願,而得到不同的解釋,使人莫衷一是,不知附合誰家的觀點為好,甚至南轅北轍,或產生相反的認識。

一一一一

巴郎 記於 20230102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