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語近情遙》巴郎

(2025-01-22 01:19:28) 下一個

《語近情遙》巴郎

 

李白擅長所有詩歌體裁,鍾好古體詩如七言歌行、五言古詩、樂府詩、五七言絕句,以及五言七言律絕詩體。沈歸愚言:“太白七古,想落天外,局自變生。大江無風,波浪自湧,白雲從空,隨風便滅,此殆天授,非人所及”。許多李詩,如《俠客行》、《蜀道難》、《長幹行》、《將進酒》、《長相思》等,都為天籟之音,千古絕唱。

 

但是,李詩中,最廣為傳誦燴灸人口的,卻是用比較淺顯語言寫就的小詩,明白易懂,好記可吟。如《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而更短的詩,如《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抬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再如《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這些詩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絃外音,使人神往。故在曆朝曆代,均被選入塾堂課本,每個蒙童學生,無不朝晚搖頭晃腦,朗誦千百遍,深刻腦中。直到歲月滄桑,街頭巷尾,白發嫗翁,閑坐散聊,這些詩句,仍能張口即出,自然流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