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郞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勤於學習,善於自省,變教訓為經驗,從失誤趨成功。勇於開拓,敢於進取,繼往開來,譜寫新章。巴郞身處環境、社會、以及自身的發展變化之中,耳聞目睹,泘光掠影,感同身受,偶有所得,遂予筆錄存之,欲與文友們分享,俟以自娛娛人矣。
正文

巴郞《秋遊故鄉散記》19《南充人物》

(2024-04-16 00:26:05) 下一個

巴郎閑話219 - 《南充人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秋遊故鄉散記》19《南充人物》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南充市。

南充市的曆史悠久,至少可追溯至南宋朝代。據說當時有個皇子封在邊鄙之渝州,後來機緣巧合,上天垂顧,竟鬼使神差地被朝廷大臣們擁立為皇帝。這塊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得他喜不自禁,於是他將渝州府更名為“重慶”,將其北邊的充州府更名為“順慶”,以示雙重喜慶的意思。

民國時順慶府更名為南充市,沿用至今。

1975年夏,我下鄉當知青已滿整整兩年,符合當時大學招生學員的條件。當時18歲,青春似火,朝氣蓬勃,肯下力氣幹苦活重活難活巧活,勞動生產上表現不錯,受到村隊的社員群眾推薦,區鄉領導批準,離開山鄉,躊躇滿誌,來到南充醫專醫學係就讀,學製3年,由此方對南充市有所認識。

南充市,位於川省東北、嘉陵江畔,丘陵地貌,氣候濕潤溫和。它是川東北中心城市,民風淳樸,民俗優雅,因盛產柑桔和絲綢,而有“果城”、“綢都”的美譽。全市1.25萬平方公裏,轄3區6縣,人口6百萬。

當時的南充,還不是現在的百萬人口大城市,不過隻是一個十餘萬人口的中小型地級市。嘉陵江從城中穿過,有一座大橋連接兩岸,各類低矮陳舊的火柴盒式樣的平房樓房,排列成大街小巷。路上車輛不多,也常看見有牛車馬車在路上慢慢穿行,市民們上街多是步行,晴天一路塵,雨天一路泥,生活條件艱苦又清貧。

一一一一

直到假以時日,熟悉以後,方才對這塊熱土產生了好感。

南充山清水秀,自然人傑地靈了。據說早在漢朝時,富家小姐漂亮妹兒卓文君愛上了文才出眾但窮困潦倒的鄉下小子司馬相如。文君追求自由戀愛,又是個固執的性格,不惜違拗富翁老爸的意願,脫離包辦婚姻的樊籠,與心上人月夜私奔,跑到成都,結為夫妻。當愛的激情平靜下來後,兩人麵對的是柴米油鹽日常生活,貧困無錢多拮據,風花雪月怎抵饑?文君沒有後悔她的選擇,為了生存,她丟掉小姐的矜持,荊釵布衣,在成都街頭,擺起大排檔,當壚賣酒。她起早睡晚,辛勤勞作,用賣酒的錢,來供養夫君潛心學術,終於使司馬相如開拓出“賦文”這一形式,成為漢賦宗師。卓司兩人的故事,也成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傳奇。

古代文學作品中,常有類似文君相如故事的描述和演釋,表達著諸多貧寒學子們為改善自己命運追求愛情幸福的丫丫夢想。然而,將其作為趣聞軼事欣賞則可,可千萬別把自己代入進去。現代的才子佳人雖說還是追求浪漫,但更注重現實,經濟狀況往往放在愛情之先。所以,不顧物質條件,一味地追求心靈伴侶,常常會行差踏錯。對此,一定不要掉以輕心,否則綺旎夢想破滅,會大失所望的。

無獨有偶。南充的才子也並非司馬相如之專利,如陳壽者,也備受推崇。陳壽從小就醉心於三國故事,特別是蜀漢國始末,有許多事件就發生在身邊,如張飛閬中收服嚴顏,對劉備占領成都至關重要。他調查搜集,悉心研究,窮畢生之力,終於寫出了嚴謹重史翔實有據的《三國誌》,首開庶民為三國寫史之先例。後來明朝羅貫中據此詳加增補潤色,細致演釋人物故事,成就了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

古往今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人才層出不窮。

儀隴人朱德,川軍將領出身,後來入黨,與毛澤東一起創建中國工農紅軍,即今之人民解放軍,任第一元帥總司令,被譽為“軍父”,終其一生。

廣安人鄧小平,留歐歸來,組織過暴力起義,與朱毛一道,堅持井岡山鬥爭和萬裏長征。戰爭年代,曾與劉伯承是搭擋,任二野即劉鄧大軍政委,參與多次重大戰役決策。解放後曆任地方中央要職,三落三起,頗富傳奇。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設計師,是收回港澳的主策劃人,中國如今富強,功莫大矣。

樂至人陳毅,早年留學歐法,參加過南昌起義,紅軍長征時留守蘇區,九死一生,紅旗不倒。皖南事變後,出任新四軍軍長,收拾殘局,壯大發展。解放戰爭時期,任三野司令員,指揮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解放後榮膺元帥,任外交部長。

潼南人楊尚昆,曾留學蘇聯,與王明博古一起,屬於28個半布爾什維克。回國後任紅軍將領,參加長征。後曆任中央要職,為中共中央辦公室主任,“內當家”。文運初期作為劉少奇的黑幹將“彭羅陸楊”被揪出打倒。文運後重新工作,任國家主席。

西充人張瀾,清末秀才,曾參與領導四川保路運動。辛亥革命爆發,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四川省省長。人民中國成立後,任中央政府付主席、人大付委員長、中國民盟主席。

這些著名川人,其名頭振聾發瞆,彪炳千秋,即使相比強勢的湖南幫,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等人,也毫不遜色,敢於平分秋色。當然,還有無數有名無名的川人,為了巴山蜀水,盡心竭力,以盡自己綿薄之力,換得這天府之國,山川錦繡,人傑地靈,卻是自然而然,不須贅述也。

一一一一

劉鄧大軍揮勝利之師勇追窮寇,進軍西南,解放四川。鑒於四川太大,為便利管理,成立西南軍事管製委員會,曾將川省劃分為東南西北四大省級建製,南充就是川北行署首府。

川北行署位於蓮花池旁,亭台樓閣,林木扶蘇,中式殿堂,典雅莊嚴。行署周圍分布有眾多高校,如西南石油學院(西南油大)、南充師院(西華大學)、和南充醫專(川北醫學院)等,均通過一條數公裏長的六車道公路與市中心五星花園相連。

川北行署首任專員胡耀邦,湖南人,出身貧寒,立誌高遠。他少年15歲即投筆從戎,加入紅軍,負責少共中央。後經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身經百戰,智勇雙全,是劉鄧大軍中一員驍將。

胡耀邦風塵仆仆,臨危受令,主政川北,清匪反霸,醫治戰爭創傷,恢複社會秩序。他製定施政方針,興辦百業,促進生產,使因戰爭近於崩潰的經濟複興,使民眾有吃有穿,安居樂業。

胡耀邦在主政期間,強調教育的重要性。借院校係部調整,他創建擴建了南充師院和南充醫專,並為其親自題寫了原校名。80年代初,胡耀邦總書記主持中央工作時,走遍了全國所有的近3000個縣市,是第一位如此做的中央領袖。他在視察南充時,又為更名後的川北醫學院重新題寫了校名。

巴郞有《躍邦》詩讚曰:

身為黨的總書記,雄心要把風氣變。

改革開放奔小康,科學技術求超前。

經濟騰飛惠民生,神州大地煥新顏。

高位領袖第一人,走遍華夏三千縣。

思想解放莫保守,尋找真理多實踐。

為官處世欠圓滑,有錯立糾不遷延。

風雨拂林摧秀木,探頭椽子最先爛。

滿腔報負付流水,壯誌難酬長嗟歎。

再次長征何懼難?老驥伏櫪誌更堅。

身患重疾餘熱獻,會上犯病難挽天。

兩袖清風立身正,百般榮辱視等閑。

身矮出泥不沾塵,位高能容月半圓。

英雄空懷補天誌,出師末捷沙場掩。

恍若霹靂震江河,清明時節風雨磐。

十裏長街人默立,萬眾哀悼送上山。

英魂一縷佑吾民,祖國長治而久安。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巴郞 記於 20231205

 

 

鳳求凰

耀邦晚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