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訪姬路城】
11月24日,一個晴朗的深秋初冬的日子。今年的賞楓計畫裡姬路城是第一個目的地。近兩三年裡,這是第三次去姬路城。
姬路城位於日本關西地區的兵庫縣姬路市,1993年姬路城與奈良法隆寺一起成為日本第一批被登錄為世界遺產的古蹟。今年,2023 年 12 月,姬路城迎來了入選世界遺產30 週年。在日本現存的城堡遺址中,姬路城是木造建築的傑作,藝術價值最高。
姬路城矗立在位於姬路市中心的一座名叫姬山的小山上。在日本城堡的種類裡,姬路城是利用姬山及其周邊平地而建的平山城。
通常,天守閣位於城堡的至高點。一方麵是為了環顧監控四周保護領地,另一方麵也代表著城主的權威。城堡的中心建築稱為本丸,圍繞本丸成螺旋狀建起二之丸、三之丸等部分。本丸用來處理政務,二之丸、三之丸、西之丸則作為城主及其家眷的住宅。姬路城的這些建築依然保持著原來的麵貌。
在距今四百多年前的江戶時代初期以前,日本大約有180座大小不等的城堡,但是大多在明治維新期間被拆除,或者在太平洋戰爭中被摧毀。姬路城卻度過重重危機奇蹟般地保留了原來的麵貌。如今,它的大部分建築物都被指定為國寶或者重要文化財產,是日本最著名的城堡。姬路城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宏偉的天守閣,四座天守閣連接成矩形,稱之為「連體天守閣」。
「天守」,是日本戰國時代(1467~1615)之後城堡裡象徵性建築物的名稱,是日本建築學上的一個學術術語,俗稱「天守閣」。這一詞語也用於歐洲城堡裡的象徵性建築物「keep tower」的日文翻譯。
在姬路城的連體天守閣中,主天守閣是「大天守」,另外三座天守閣分別稱之為「西小天守」、「乾小天守」、「東小天守」,全都是國寶。
大天守閣整體建築為五重簷地上六層地下一層。建築物高31.5 米,石牆高14.85米 ,再加上姬山的高度45.6米,合計海拔92米,重量為5,700噸。天守閣內部有兩根具防震功能的巨大木柱從地下一層延伸到地上五層,至今完好如初。
江戶時期(1603~1867)之後,全國僅存12 座天守,姬路城大天守是這12 座天守之中最大最高的,也是日本建築史上最早的高層建築。
姬路城是純白色的,華麗的外型似「展翅欲飛的白鷺」,因此別稱「白鷺城」。此外姬路城還有「出世城」和「不戰城」兩個別稱。
「出世城」的由來跟豐臣秀吉有關,1580年代豐臣秀吉成為城主後築起一座三層的天守閣,成為豐臣秀吉統一天下的根據地。「出世」一辭在日語裡有「成功」,「出人頭地」之意。
「不戰城」的由來則是因為姬路城在4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經歷了戰國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和自然災害,幾經危機都未遭受重大的破壞。比如江戶末期,在酒井忠邦作城主期間,姬路城被新政府軍包圍,最後無血開城,避免了毀城。
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姬路市遭受了嚴重的空襲,一顆燃燒彈落在了姬路城裡。但是很幸運,落在姬路城裡的那顆燃燒彈竟然是一顆啞彈。這一偶然使得這座木結構的宏偉建築免於化為灰燼。在大空襲中姬路市區化為一片瓦礫,唯獨姬路城堅立於市中心,幾乎毫髮無損。
姬路城本是為作戰而建的,攻防功能非常優秀,護城河最寬處有34.5米,平均寬度20米,深2.7米。城堡的內部像迷宮一樣曲折迂迴非常複雜。現在城堡內部存留下來的「守城門」有21個,兼備防禦和進攻的作用,而且大多數門在緊急情況下是能夠被埋藏起來以封鎖通往天守閣的道路。不過戰事似乎與這座城堡無緣。
姬路城有10多個城門,其中最大的是菱門。因其門柱呈菱形而得名,菱門是進入城堡的第一道門,也是所有遊客的必經之門。
進入菱門,左邊就是「西之丸」。「西之丸」內有一座名叫「化妝櫓」的角樓,這是千姬公主用自己的嫁妝建造的,後來成為千姬公主的居所。千姬與美男子本多忠刻是一對有名的美男美女,據說他們在姬路城的新婚生活是千姬一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莊嚴的白色使得天守閣格外醒目具有強烈的存在感,天守之上的天空好像格外湛藍。巨大的天守閣前麵的廣場叫作「備前丸」。原本是城主池田輝政的大宅邸,後毀於明治中期(1868~1912)的一場火災隻殘存下這大片的空間。
姬路城的建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33年,前後有多位武將擔任過城主並且不斷擴建。而如今我們看到的五重簷七層建築的天守閣是城主池田輝政1601年動工1609年完工歷時八年建成的。
姬路城作為姬路市的象徵深受市民的喜愛。大約在 1900 年代初,失去城主的姬路城屋頂上雜草叢生,瓦片掉落,牆壁倒塌。當時的報紙附上照片報道了這一情況,呼籲「再不修城姬路城將無法挽救」。姬路市民見此報導後深感危機嚴重於是成立了「白鷺城保護聯盟會」,並且與陸軍省聯合向政府請願拯救姬路城。因此有了「明治大修繕」,破敗不堪的姬路城終於復元了。
此外,還有一個白鷺城變成黑色城的逸話。原來,二戰期間市民們怕潔白的姬路城太顯眼成為空襲目標,就用黑布將整個城堡罩了起來。
姬路城之所以如此受到人們愛戴其中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是一座非常有故事的城堡,流傳著各種奇聞、軼事和傳說。
傳說之一:「播州皿屋敷」的「阿菊井」
「阿菊井」是有名的「播州皿屋敷」怪談裡出現的一口水井。「播州皿屋敷」與「四穀怪談」、「牡丹燈籠」並列為日本三大幽靈怪談,即三大鬼故事。
「播州皿屋敷」因一位名叫「阿菊」的女人的亡靈而出名,皿即盤子,阿菊的亡靈每天都會在深夜數盤子「一枚,兩枚,三枚...」。這個故事與姬路城裡的「阿菊井」密切相關。
姬路城第九代城主小寺則職有個家臣名叫青山鐵山,他圖謀弒主奪城,而覺察到陰謀的是小寺則職的另一個家臣,此人乃是個忠臣名叫衣笠元信,於是他讓自己的妾阿菊作為女僕潛入青山鐵山家暗查,後來阿菊從青山鐵山的小兒子五郎那裡打聽到其父欲在賞花宴上毒殺城主。阿菊與元信等人合力阻止了青山鐵山的計畫救了城主的命。之後阿菊繼續留在青山鐵山家暗查其動向。
青山鉄山計謀失敗後懷疑家內藏有線人,於是命部下町坪弾四朗暗中調查,町坪弾四郎懷疑到了阿菊,町坪弾四郎對阿菊好感已久,於是想以不告發阿菊為條件納阿菊為其妾,然而遭到了阿菊的斷然拒絕。
阿菊一直保管著城主的10枚傳家寶盤,惱羞成怒的町坪弾四郎藏起了其中的一枚栽贓阿菊,阿菊被町坪弾四郎帶到家裡白天黑夜各用青竹責打三遍,然而阿菊寧死不從。十七天後阿菊被斬投入井中。自此以後,每天夜裡都從井底傳來「一枚,兩枚,三枚…」阿菊邊哭泣邊數盤子的聲音。
「阿菊井」位於備前丸南側菱門的右側。
後來,城主小寺則職聽說了阿菊的事之後為她的死甚感哀傷,於是以「大菊大明神」為名供奉在一個叫作「十二社神社」的神社裡,距離姬路城步行約二十分鐘。
傳說之二:「宮本武藏降妖」
1560年代末至1580年代左右,這時期的城主是木下家定。大劍豪宮本武藏隱姓埋名在姬路城做一名普通步兵。當時盛傳姬路城裡有妖怪出沒人們慌恐不安,隻有宮本武藏不在乎,他依然克盡職守黑夜也站崗守城,宮本武藏的同僚們早就注意到此人武藝過人,這件事傳到了家老的耳朵裡。家老,是武士家族諸侯中地位最高之人的稱呼,於是家老命武藏去妖怪出沒的天守閣頂樓守夜。武藏毫不畏懼那些時而出現的詭異現象,通宵守衛毫不怠慢。
一天入夜後,當武藏潛入城堡時發現城堡的三層和四層都被大火包圍,地麵像地震一樣晃動並且響聲雷動。可是當武藏將手搭在劍柄上時,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火焰和地震立刻平息周遭恢復了寧靜。之後,武藏繼續在頂樓通宵值守。
天色剛亮,一位美麗的公主出現在武藏的麵前,她告訴武藏自己是姬路城的守護神名叫「刑部明神」。她感謝武藏鎮退了妖魔。謝完之後公主就消失了,在公主消失的地方留下了一個白木箱,裡麵有一把鄉義弘的名刀。鄉義弘是南北朝時代(1333-1392)的名刀匠,生涯僅僅27年。
現在,在姬路城天守閣最上層的刑部神社,供奉的就是相傳在武藏麵前出現過的刑部明神。
(無圖 據說拍照神位不吉利)
傳說之三:城主的煩惱
這是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故事。
1609年,當時的城主池田輝政將姬路城天守閣漆成了純白色的工事竣工之後,姬路城內發現了一封寫給池田輝政的詭異信件,內容是「池田輝政和他的妻子被天狗附身,並要對他們施咒。」
「天狗」,原自中國的《山海經》,天狗住在山裡模樣像貍貓,頭是白色的,叫聲也像貓,飼養可以驅凶避邪。在日本承傳下來的說法是,天狗住在深山裡,長著一張紅臉,高高的鼻子,背上有翅膀,手裡拿著一把羽毛團扇,一把刀,一根金剛杖,通神力可自由飛翔。並且各地都流傳與天狗有關的神秘故事,山中發生的各種神秘現像也常歸於天狗的作為。
有傳言說,豐臣秀吉作城主時將刑部神社從姬山遷移到總社的作法是一個詛咒。因此池田輝政將刑部神社移至城堡境內的「とノ三門」(暫譯:土野三門)之內,以為這樣咒詛就不靈驗了。但是兩年後的1611年,池田輝政得了重病去世了。此後,池田輝政的後人裡夭折早逝的案例特別多。
池田輝政家族為什麼會連續遭此不幸,真是非常詭異。有說法是他對自己的百姓施了苛政,百姓的幽怨以一種扭曲的形式顯現了出來。
軼聞:「婆婆石」(姥ヶ石)
在距離大天守閣很近的「ほの門」(暫譯:法諾門)附近的石牆上有一塊石頭叫「婆婆石」,這塊白色半圓的石頭用鐵絲網罩著受到格外保護,足見其特殊地位。
1580年,豐臣秀吉平定播磨國之後僅一年時間就建成了一座三層天守閣。而事實上建城之初豐臣秀吉曾因收集建城牆的石頭不順利而一籌莫展。一位居住在城下賣烤年糕的貧窮老婦人聽到這個消息之後,就把家裡的一個舊石臼捐了出去希望能派上用場。城主為此大為感動,立刻將這個舊石臼鑲嵌在城牆上恰到好處的位置上。老婦捐石的事流傳開來,人們敬佩之餘紛紛自願捐獻石頭,這樣城堡才得以順利完工。
趣事:天守閣大樑上的嵌木圖型
如今登天守閣的遊人實在是太稠密了,一波推著一波在陡峭的木樓梯上攀登著,樓梯的傾斜度大約6、70度吧,說是登梯實則爬梯,實在是陡峭的很。我邊爬邊想,古人一天不知要上下多少趟,尤其是士兵和下人,不僅上上下下,還要速度快。
粗大的實木結構特有的厚重感、年代的氣息令人肅然起敬。仔細觀察那些古老的樑木我發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溫馨情趣而怦然心動,在那些堅實的大樑上有一些木頭做的「標記」,我看到了五角星、葫蘆,茄子、淚滴、銀行標記、多邊形、三葉草???。 據說這些木頭鑲嵌是為了修復木材上的「死節」、「殘節」和「裂節」。
誰都知道,古代繁重的建築工程隻能靠人力來完成,勞動是殘酷的,勞動者以生命為代價的事故並不罕見。「孟薑女哭長城」的故事,揭示就是這種殘酷。我想參與姬路城的工匠們也經歷著這種殘酷吧,但是從工匠們修復木節的俏皮心來看,似乎苦中有樂。也許,他們的心思完全放在了建一座最美好的城堡上。
最後,不能不說一說姬路城的著名庭園「好古園」。
很多遊人直奔姬路城而去,殊不知這裡還有一座與姬路城相望的著名庭園——好古園。
好古園位於姬路城西南側,佔地約3萬3千平方米。園內自然景觀豐富,春天櫻花、夏天新綠、秋天紅葉、冬天雪景,四季皆景,在當地頗負盛名。
好古園由九個情趣各異帶有池塘的迴廊式庭園群組成,因其修建在姬路城西宅邸的舊址上,園內充滿了江戶時代的古色古香氛圍,許多影視劇都把好古園選作拍攝場景地,比如《水戶黃門》、《浪客劍心》都是以好古園為場景。
說到好古園又不能不提及「活水軒」。「活水軒」是好古園內的一家餐飲店,店內落地式大窗正好向著園子,窗景就是一幅巨幅風景畫。
午餐我訂了一份「姫禦膳」(公主禦膳),這是一種每天隻限定供應五份左右的鄉土料理套餐,一份的價格是2680日圓,比其他套餐貴了將近一倍,但營業一開始瞬間就會被搶訂完畢。當店員將「姫禦膳」送上來的時候,我立刻明白了貴和搶手不是沒有道理的。
邊進餐邊賞景,對於一介庶民來說,真是莫大的享受與滿足。
不知不覺太陽已經西沉,夜色清冷。姬路市的夜晚燈火通明卻絲毫不妨礙城堡上空的群星璀璨奪目。優雅而莊嚴的白色大天守巍然屹立在那裡,自古至今守護著這座城市。
(完)
您好!
非常感謝您的評論。
平時工作較忙一個月才能寫一篇,想寫的東西不少時間卻不多。
我會努力的。
新年快樂!
這篇遊記的發表時間居然離上一篇紀念文間隔了將近四十天。
想寫的東西不少,時間卻不多,實感餘生時間不夠用。
來年還請多多關照。
輕風漫筆敬上
2023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