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居

人生半百,唯願我由感而發的記敘如微風拂麵,沁人心脾。
正文

不為觀光的遠行(一)

(2023-09-09 19:19:49) 下一個

 

不為觀光的遠行(一)

 

    傍晚,稜祐君發來了信息,問我:九月中旬想回一趟老家,來回大約一個星期,願意一起去嗎?

    我爽快的答應了。

    女兒接著說,去那兒可不是觀光,那裏什麽也沒有。

 

    我心想,不就是想借機跟你們帶帶麽,一年才見個一兩回麵。於是我告訴他們,看看良幸翁的稻田,看看大山就知足了。

 

    按預定的日子我們一大早出發了,租車自駕。正趕上強台風登陸我就有些擔心,但年輕人有自信,他們相信根據精準的天氣預報就可以繞開暴風區域。

 

    正常情況下,到達目的地需要連續開車八個多小時,我們當天到不了中途停下來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再次啟程。

 

    這一路不知穿過了多少隧道,不禁想,開山辟路,談何容易。

 

    我們的車與暴風區域擦邊而過,每出一個隧道,橫風都刮的車身忽悠抖動,厚厚的雨簾遮擋著視野,好在這種狀況一個來小時就過去了。

 

    出發第二天的下午三點多我們終於到了。

 

    稜祐君的老家實際是他外婆家,外婆已經九十歲住院好幾年了,家裏再沒別人,是個空家,疫情期間醫院不讓探視,這次來也見不到外婆的麵。

 

    辦好入住賓館的手續之後,我們立刻帶上沿途購買的打掃衛生的用品用具去稜祐君的外婆家,驅車穿越了幾個隧道,行了一段盤山路,二十分鍾左右就到了外婆家的所在之地,遠遠望去,隻見一座古樸的民居掩映在金浪滾滾的稻田之後。

 

    稜祐君先去跟與外婆毗鄰的良幸翁打了招呼,良幸翁是外婆的弟弟,按我們的叫法是舅姥,或者舅外公。外婆不在,良幸翁會定時去姐姐家,為姐姐家裏的神龕更新一種叫作的敬神用的新鮮植物,給花瓶添水、換水,他們相信,屋子的主人雖然不在,守護神卻是一如既往地守護著這個家。

進一個內室我抬頭看見屋頂與地板之間靠近屋頂的橫梁一端懸空建有一座原木雕刻的,精致的神秘建築寬約有兩米多,高約一米左右,那是家裏的保護神的居所,神仙城樓下方是距離木質地板兩三米高的空間,正中放著一個巨大的瓷器花瓶,裏麵就養著那枝一米多高的敬神植物——榊(讀音:SAGAKI)。

    鄉下的房子都很寬敞屋頂也高,這裏的習俗是家家都在內室裏給保護神建一座城樓

 

    時間不早了,我幫著稜祐君一起打掃外婆的家,很久沒人居住的老宅,我初來乍到一時不知從何下手,擦電視櫃灰塵的時候我看到一個小鏡框,裏麵鑲著稜祐君母親的遺照,一位身著淡雅和服年輕而清秀的婦人微微笑著,旁邊並立著一個小鏡框,裏麵鑲著一句他母親生前最喜歡的話:微笑是福,任何時候我都喜歡微笑,微笑。

 

    看到這個,大概能想象出,稜祐君的母親是一位什麽樣的女人。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輕風漫筆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QQ' 的評論 :
非常感謝您的評論。
XQQ 回複 悄悄話 很美好,且有地域特色的遠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