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居

人生半百,唯願我由感而發的記敘如微風拂麵,沁人心脾。
正文

不為觀光的遠行(三)

(2023-09-16 19:26:51) 下一個

 

為觀光的遠行(三)

 

      對於在城市裏活著的人來說,再沒有比沉浸在這大自然的風光更讓人感到愜意的了。

      我心裏惦記著稜祐君的打掃就盡快返回了外婆家,稜祐君正想把那些落地門窗的滑槽清理幹淨但似乎不得要領,我說,這個活兒就交給我吧,找一隻不用的舊牙刷給我就行了。

       我用舊牙刷清掃拉門下麵滑槽裏長年積攢的塵沙和蟲子們編織的廢棄了舊窩,幹得得心應手。忽然,發現有一隻小青蛙被夾在了兩道拉門之間,我趕緊把它放了,小青蛙回頭看了看我就跳進了稻田。

       一定是前晚屋裏的燈光引來了無數飛蟲小青蛙一早來打牙祭了。稜祐君告訴我,這稻田裏生活著各種蛙,過去經常會有蛙蹦進屋裏。

       說話間,一隻藍色的大蜻蜓輕盈地飄了進來,一看情況不對又趕緊飛了出去。

      秋日的陽光,是那麽的溫暖而明媚,那一時刻真感到活著是福。

 

      發現外婆家的門窗總共有三層,鋁合金框玻璃拉門、紗門、最外層還有一層窗叫雨窗,雨窗平時可以折疊收納,像掛在外牆上的一麵裝飾,隻有當家裏長期沒人居住的時候才把雨窗拉上,這樣即使有再大的風雨也不會侵害到家裏。

       稜祐君告訴我,凡是拉上雨窗的人家就說明是長期無人居住的房子,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現在這種空屋到處可見。

       個把鍾頭之後我就把所有的滑槽和門窗玻璃清掃擦拭得幹幹淨淨。回頭看見良幸翁正在稻田裏勞作的身影,稜祐君說這是他從小就看慣的一道風景。

       良幸翁種的稻子不施農藥和化肥,完全靠自然肥和山裏流淌下來的,常年不斷的活水來養育,打出來的稻米又香又甜。

 

        

      這次來,意外地知道他種稻子隻是業餘興趣,並不為出售,種出來的大米基本上全都送給跟他有關係的人。以前他的弟弟是幫手,他們兄弟倆一輩子都是獨身,弟弟家與哥哥家僅一牆之隔,不幸的是弟弟不在了。

       就在兩年前,弟弟清早整裝道別去上了班,誰知這一天邁出家門就再也沒能回得來,弟弟被工作中的事故忽然奪去了生命。

        “人永遠不知道,誰那一次不經意地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宮崎駿)

     經幾代同堂的這片家傳土地上,現在就隻剩下良幸翁守著清貧與孤獨,但好在他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龍應台說過,   “世界上最窮的人,是一個不會玩,沒有嗜好的人。對於良幸翁而言,在他單純的人生裏,每一縷陽光都有歡樂,每一個角落都有禪悅。(林清玄)

 

      良幸翁從稻田裏回來了,稜祐君跟他打過招呼之後就央求他帶我去看他的寶貝,我滿心好奇跟著良幸翁進了一個內室。

       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掛在牆上三枚畫蛋,鑲一個六角形紫檀框架的玻璃盒子裏,花鳥描繪的栩栩如生,著色豔麗筆工洗練而脫俗。我不禁探詢良幸翁他家裏怎麽會有這樣的東西?因為這是一種中國的民間工藝美術品。良幸翁說是他的父親留下來的,他並不知道是從哪裏來的。

 

       畫蛋,就是把蛋殼裏的蛋液先抽空,待蛋殼幹透之後再在上麵創作書畫,他保存的這一組畫蛋,在我看來簡直是精品中的精品。

       接著又看到一個鑲在橢圓形玻璃框裏的大型軟木山水組雕,那也是中國來的,也是極品。

       我真沒想到,在良幸翁珍藏的寶貝裏居然看到了故國的東西。

      良幸翁今年85歲了,他父親留下來的東西,該有多少年的曆史呢?

 

       這間內室,從藏品到木牆木地板的美麗紋路,還有那根發著油潤光澤的別致的梁柱都讓我讚歎不已。

       過去的老房子,屋與屋之間為了通風和采光都裝有楣窗,這間屋子裏的楣窗選材堅硬敦厚,隻有這樣的板材才能雕刻出立體而生動的花鳥走獸山巒奇樹,我看得嘖嘖稱奇。

       這幢房子,是良幸翁與姐夫合力親手建成的。

 

      

 

 

      稜祐君事先告訴我良幸翁不善言辭讓我別介意,可是當我們找到了共感之後,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仿佛一下子就拉近了。

      良幸翁忽然象是想起了什麽,帶我來到了稻田那裏,指著遠處一個石頭燈籠,說,那才是個有曆史價值的東西呢,到底是多少百年前,是誰安置這裏的不得而知,但傳說它的存在有特別的意義。

 

      又告訴我以前鄉下沒有郵政信箱的時候,他家田頭的石燈籠曾經當作郵箱收取過郵遞物。

      我不禁問道,郵件不怕風吹雨淋嗎?

      良幸翁說那時候一個月才送兩、三次信件,天氣好的時候郵局的人才送過來,然後由區長取來再分發到收信人手裏。

       我看見石燈籠頂上有塊石頭,遠看就像一隻臥在上麵的信鴿。

       我走近這座古老而神秘的石燈籠,撫摸著,透過圓孔又看見了外婆的家。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