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神童
1909 年秋天,兩個神童匯聚哈佛,他們是美國記錄的最早的、也是最著名的神童。諾伯特·維納 (Norbert Wiener),那年,還不到15歲,但他已在塔夫斯學院修讀數學取得學士學位。另一位是威廉·詹姆斯·西迪斯(William James Sidis)在父親的極力遊說下於 11 歲時被錄取為哈佛“特殊學生”。
諾伯特·維納(Norbert Wiener),1894年11月26日,出生在美國密蘇裏州哥倫比亞市。他的父親是波蘭籍猶太移民,母親是德國籍猶太人。父母用自創的高壓方法培育諾伯特,憑他的天份再加上父親的培育,他成為神童。9歲時直接進入Ayer高中,12歲成為Tufts學院學生,15歲獲得數學學士學位。入讀哈佛大學研究動物學。一年後他前往康乃爾大學轉讀哲學。1912年,18歲的他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他到英國劍橋隨伯特蘭·羅素、戈弗雷·哈代學習,1914年又到德國哥廷根跟隨大衛·希爾伯特和愛德蒙·蘭道。之後他回到劍橋,再回到美國。1915至16年,他在哈佛教授哲學,其後為通用電氣和大美百科全書工作。戰爭期間在馬裏蘭州阿伯丁試驗場鑽研彈道學。戰後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數學。
在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時,他不時到歐洲。1926年和一名德國移民結婚。他們有兩個女兒。他主要在哥廷根和劍橋,研究布朗運動、傅立葉變換、調和分析、狄利克雷問題和Tauber型定理等。1929年維納指導當時在貝爾電話公司學習的博士生李鬱榮研製了李-維納網絡,獲得美國專利。
1932年,維納晉升為教授,並當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935年維納應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和數學係主任熊慶來之聘,到清華大學講學,主講傅立葉變換,聽講者包括華羅庚、段學複等。
二戰時,他做過槍炮控製方麵的工作,引發了他對通訊理論的興趣,促成了控製論的誕生。
雖然維納有講課技巧惡劣,常常心不在焉及精神分裂,甚至想自殺等怪癖,但還是在應用數學,電子工程方麵貢獻良多。1964年1月,維納榮獲由美國總統約翰遜頒發的國家科學勳章,表彰他在純粹數學,應用數學,工程和生物科學中的卓越貢獻,以及在這些領域中具有深遠意義的開創性工作。同年3月18日,維納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訪問時不幸病世,享年70歲。
威廉·詹姆斯·西迪斯 (William James Sidis)1898年4月1日
生於美國紐約市。他的父母是烏克蘭移民,父親是心理學家,母親是醫生。父母的早年開發, 僅 18 個月大時,他就能閱讀《紐約時報》。
到他 6 歲時,他會說多種語言,包括英語、法語、德語、俄語、希伯來語、土耳其語和亞美尼亞語。西迪斯會說25種語言。普通人的智商在100分左右,西迪斯智商估計在 250 到 300 之間。
西迪斯9 歲時被哈佛大學錄取。然而,學校直到 11 歲才允許他上課。1914年,西迪斯從哈佛大學畢業,年僅16歲。
哈佛大學畢業後,他在得克薩斯州休斯敦的賴斯學院教授數學。他比他的許多學生都年輕,萊斯大學的學生嘲笑幼稚的西迪斯長達八個月之久,他幾乎是被學生趕走的。
他回到哈佛,,20歲時,西迪斯參加波士頓社會主義運動示威而被捕,在他的政治活動經曆中,西迪斯遇到了可能是他一生摯愛的女孩瑪莎·福利,盡管沒有得到回報。
後來,他決心過著安靜的孤獨生活。 他承擔了一係列卑微的工作,例如低級會計工作。 但隻要他被認出來,或者他的同事知道他是誰,他就會立即辭職。盡管他很聰明,但他還是很難融入這個充滿不理解他的人的世界。
1937 年,《紐約客》刊登了一篇關於他的報道,西迪斯最後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他決定以侵犯隱私和惡意誹謗為由提起訴訟,但法官駁回了此案。法官裁定,一但一個人是公眾人物,他們就永遠是公眾人物。
他的行為開始變得古怪,最終慢慢淡出了公眾的視野。曾經被偶像崇拜的西迪斯於1944 年死於腦溢血,享年 46 歲。西迪斯被他的女房東發現,這位現代最聰明的人,身無分文以隱居人的身份離開世界,身上還帶著他所愛女孩瑪莎·福利的照片,盡管她早就嫁給別人了。
波士頓大學心理學教授埃倫·維仁(Ellen Winner)說:“人們總是對神童入迷,因為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在“錯誤的年齡”,他們被認為不該這麽早就能做這些事,所以才使人驚訝。”
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辦首屆少年班,2011年,蔡美兒出版了《虎媽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都在前赴後繼地塑造神童。成功故事的魅力是眾所周知的,很多人作為榜樣競相模仿。 相反,轟動一時的神童,若是虎頭蛇尾地沒成功,則是一場悲劇。 小孩有天賦,考試得狀元本來是好事,不過我們常常因此給這些天資聰明的小孩帶來太大的壓力或過高的期望而使他們成長為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