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日
偉大、光榮、正確的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十周年,是中國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可是各地並沒有搞什麽集會、遊行,唯一隆重的紀念是例行的兩報一刊編輯部文章。
這篇“七一”紀念文章比較長,詳盡地總結了我們黨兩條路線鬥爭的曆史。這對於促進和推動當前正在全國廣泛深入開展的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麵的教育必將起極大的作用。自己應該認真學習。
大舅又給我寄來一本《科學實驗》,一共寄來三次四本了。我從內心感謝這種關懷。
今天看了一份《參考消息》,產生了這樣一點看法:自己處在革命和躍進的、蒸蒸日上的中國,有時對大好的發展形勢熟視無睹;而許多外國人卻以歡欣鼓舞、驚訝莫解,或極端仇視而無奈的心情,密切關注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呢!我當然為這事感到驕傲和自豪,又羞愧自己的頭腦簡單,尤其是自己在其中並未有些許的貢獻。
另外,據《參考消息》,中國的“乒乓外交”引起了世界的注視;香港的反動報刊把中國的外交政策說成是毛主席熟讀了孫子兵法(後的運用)。他們對這種理解可能還自以為很高明;其實,古老的孫子兵法怎麽比得了親自經曆了最艱苦、最激烈、最長期、最複雜的中國革命鬥爭和戰爭,以及世界的許多革命鬥爭的偉大的毛主席的久經錘煉、百戰百勝的戰略戰術呢?
七月六日
為了更好地學習和理解毛主席的光輝著作《實踐論》,近些天來自己把這篇著作大致分了一下段,並寫了段意。目前學習這部著作還處於感性認識的階段;真正理解這部著作的全部內容和深刻教益,還有待於今後的不斷實踐。
1.批判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唯物論;
2-5、闡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觀點:
2.認識的基本來源——生產活動;
3.階級鬥爭給人的認識發展以深刻影響;
4.認識隨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發展;
5.實踐的觀點是認識論的第一和基本的觀點; ▲
(辯證唯物論的兩個特點:階級性、實踐性)
6-20、認識的發展過程:
6.提出問題;
7.認識的發生:第一階段,感覺、感性認識;
(事物的現象、片麵、外部聯係)
8.認識的繼續,第一個飛躍,第二階段:概念、判斷、推理,理性認識
(事物的本質、全體、內部聯係)
9.強調實踐對於認識的重要意義; ▲
10.舉例說明;
11.例一: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認識;
12.例二: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
13.例三:戰爭;
14.例四:工作;
15.總結認識的兩個階段;
16.要點一:理性依賴於感性——認識的唯物論,批判唯理論;
17.要點二:感性要發展到理性——認識的辯證法,批判經驗論;
18.總結兩個要點;
19.實踐、認識的繼續——再實踐,第二個飛躍; ▲
20.一個認識(經過糾正)完成了;
21-24、認識隨實踐推移、發展、深化:
21.認識隨著過程而推移、發展; ▲
22.批判守舊的右傾頑固派;
23.批判冒險的左翼空談主義;
24.從認識論的高度揭露唯心論等各種錯誤思想,
25-26.創造性地闡明馬克思主義的不斷認識論: ▲
25.認識和改造世界(包括客觀世界與主觀世界)
——無產階級(社會中革命實踐的主體)的偉大曆史任務; ▲
26.總結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
27.概括全文。
(號碼是按自然段編排的,▲表示重點和精辟段落)
七月七日
今天早晨,全縣聯播節目裏廣播了大隊女民兵同廣大社員、貧下中農一起抓革命、促生產,圍堤造田的事跡,還特別提了“某某某”的名字(給我介紹的對象)。如果這不是別人的話,那麽我堅決支持她的行動,並祝她取得更大成績;若不是,那就是我神經過敏。
黨內高層一直有人說此文是陳伯達代寫,也有人說是胡喬木。反正不像是毛所作。不單止風格不像、文筆更不像。其實,從寫出‘不須放屁’妙詞的毛先生的生涯看,也沒有哲學底蘊。
胡耀邦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才是作過黨校校長的人對馬列的貢獻!
楊獻珍也當過黨校校長,真懂哲學,卻反對那隻知一分為二,不知合二而一的年年鬥、天天鬥偽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