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在歸屬和愛的需求之上為人搭建了更高層次的需求。我們沒有必要在這裏展開討論。為了敘述的完整性,我隻想表達一下自己的理解。尊嚴是所有具有人格的人的基本需求。在《簡•愛》裏,簡說道:我們的精神是平等的。正如你我走過墳墓,平等地站在上帝麵前。尊重他人和自尊應該超越金錢,榮譽,和地位等價值判斷。但是,價值判斷又是人的本能。電視劇《義不容情》裏的弟弟阿康為了尊嚴和體麵而追求人生的價值,結果不惜拋棄人性所有的善。三十年前,《義不容情》在我百無聊賴的時候影響了我的人生觀。
當時打動我的還有馬斯洛提出的自我實現,即實現自我的潛能。愛因斯坦成為了偉大的科學家,畢加索成了偉大的藝術家。喬丹剛獲得他第一個NBA總冠軍。他正在成為偉大籃球運動員的路上。馬斯洛把自我實現放在幾乎最高的需求層次。正是這一觀點讓馬斯洛的理論淪為入世的人生哲學,甚至淪為心靈雞湯。自我實現的結果必然要由一種價值或者多種價值來衡量。自我實現也就等同於自我價值的實現。但是,這不是馬斯洛的本意。價值的追求和實現很可能伴隨著痛苦,犧牲,和人格的缺失。費曼曾經以粗俗的比喻來說明物理學研究。費曼認為他能堅持物理學探索是因為它帶給他的快樂。物理學的價值本身隻是一個副產品。
我相信快樂原則。馬斯洛的理論包含認知和審美的需求。認知啟迪我們的思想。孔子雲: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認知的快樂。無論是聽一場交響樂,還是嚐一道菜,審美存在於每個人的意識和無意識之中。審美激發我們的情感,最終帶給我們快樂。我欣幸有認知和審美這樣的愛好。那麽,怎樣的人生才有意義?人生是否存在目的?人生是否存在價值?我們無法給人生預設目的和價值,也無法確定目的和價值的實現。海德格爾說過:人一出生,就開始走向死亡。那就讓這不足百年的短暫人生成為你秉持熱愛的快樂旅程。
—寫於2023年4月12日(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