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正文

《生命和家園 32》

(2024-06-04 21:51:42) 下一個

我們的歸宿又會在哪裏,又會是怎樣?宇宙是如此的空闊。太陽在餘生的六十多億年裏不會碰撞上別的星體。它最終成為一顆白矮星。地球繞太陽的運行也足夠的穩定。它會一直繞行著,月球慢慢地遠離,日子慢慢地變長,直到太陽演化成巨大的紅巨星,吞沒了地球。地球在以如此方式終結之前,整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地球內部的能量來自原始吸積時積攢的初始熱能和放射性物質輻射產生的放射熱能。通過地表的能量耗散很慢。以後的幾十億年裏,地幔一直處於粘稠的半流體固態。地球內部的溫度落差維持住地幔岩漿的對流。地殼板塊在岩漿的拖曳作用下運動不息。非洲大陸向北漂移,擠壓歐亞大陸。曾經是西方文明搖籃的地中海從此消失,並且形成高聳的山脈,又一次重複滄海桑田的故事。這點三四千年的人類文明曆程在地球的曆史長河裏隻是彈指一揮間,微不足道。兩億五千萬年後,地球上又會形成一個超大陸。它已經有了一個名字,叫著新盤古大陸。

我們對地球表麵環境在較短的時間尺度上的變化有所把握,大致是幾萬到十萬年為周期的米蘭科維奇循環,外加小規模的隨機事件。百千萬年的環境變化由大規模的隨機事件主導,無法預測。而更長期的趨勢可以很明確。地麵接受的能量中的百分之八十來自太陽光。而太陽輻射強度一直在持續增長。地球有自我調節機製,能夠在一定範圍內維持環境的穩定。但是十億年之後,調控不再有效,溫度升高,海水蒸發。脫離出水分子的氫元素很容易逃逸出地球引力。在二十億年之後,海水將會枯竭。金星的現狀將出現在地球。生命在地球上存在有三十多億年,它還會在地球上頑強地生存。但是,水的消失就意謂著生命的終結。

那人類的命運呢?人是哺乳動物的一種。一般哺乳動物物種的生存時間隻有幾百萬年。如果從直立人算起,人類已經存在兩百萬年了。人類也會老化,像熊貓一樣逐漸失去了繁殖的欲望和能力。現在,人類是地球上當仁不讓的霸主。地球上每一次災變出現時,受影響最大的便是生物鏈的頂端物種。也許下一次的火山爆發,隕石撞擊,或者超新星電磁暴之後,人類將不複存在。人類之後,生命還將繼續存在和演化。可能會有新的物種,也可能會有新的形態。蜜蜂出現在一億兩千萬年前。螞蟻出現在一億年前。它們都是高度社會組織化的物種,像人類,但有根本性的差別。地球上螞蟻群的數量大致相當於人類的總人口。一個螞蟻群就是一個有機體。生物的社會集群也可能是未來生命更高層次和主導的形式。

然而,人類與其它的生物又有不同。地球生命史上曆來統治性生物靠體能和尖利的爪牙征服世界。人類依靠的是意識和智力。人類利用對世界的認知和創造力來改變生物界和自然界。這些在一萬來年前的人類文明開始之後尤其明顯。現在,人們可以追蹤那些對地球有威脅的小行星,並且預測出它們的軌跡。今年九月,美國宇航局的太空飛行器在距離地球一千萬公裏之外以高速撞擊一顆小行星,迫使它改變軌道。我們相信將來人類能夠製止那些導致恐龍滅絕之類的災變事件。另外,預計人類將在2030年登上火星。一個生物圈2號的實驗在亞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已經進行多年了。人們要實現一個在隔離環境中可維續的生態。這是現代版的諾亞方舟。人類正在為地球環境變成不宜生命居住的情況做準備,離開地球,去新的棲息地。這樣,人類不僅僅是生命演化中的一個普通環節,而是拯救了自己,也成為了生命延續的紐帶。也許更具有意義的是DNA結構的發現和基因編輯技術的發明。人類掌握了通向生命世界的鑰匙,為未來創造出無限的可能性。希望人類尊重生命的意義。現代的人類紀元不是生命的終止,而是新生命的開始。

—寫於2022年12月15日(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