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個人資料
正文

物是人非·旅遊雜憶之八—馬來西亞檳城

(2025-02-18 10:05:39) 下一個

2013年6月初在泰國曼穀出差時臨時要求去檳城講課。就這樣在檳城呆了一天兩夜。

檳城是馬來西亞一個島上的州郡。早上去公司的路上能看到一座新橋像鏈一樣淩駕在碧藍的海水上。檳城先是英國人建立的殖民地。州府叫喬治城。現在華人和土著的馬來人一樣多。共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其他的是以印度人為主的少數族裔。

華人都是近三百年來自中國南方的移民。接待我們的年輕的當地工程師陳先生就是一個例子。他的父母方來自福建和廣東。他自己生在檳城,會英語,馬來語,廣東話,閩南話。還能和我們用很好的普通話交流。就是陳先生帶著我們同行兩人在檳城度過像當地人一般生活的一天。

檳城街道商店標識大多用馬來語。現已改用拉丁字母。很多外來語像是拚寫錯誤的英語單詞。午飯是在離公司不遠的小廣場。滿是中文小店麵,提供魚蝦蟹。很像廣州。

下午早早收工。陳先生再次駕他的小車帶我們進城閑逛。因為檳城居民的多民族性,城市建築也繁雜。除了現代的高樓,檳城有舊式的教堂,各色的佛廟,自然還有清真寺。近旁的一個清真餐館門前排著長隊。據說饢做得極好。

小車一拐,撇進一個巷口。這就是那條著名的舊街。現在作為世界遺產保留下來。多少年前華人前輩來到這陌生的土地,按照故鄉的模樣營造他們新的家園。時已天黑,我有種時空錯亂的感覺。想起二十多年前老家沿河的舊街。現在該是個什麽樣子?街牆上還有一些壁畫,給這條舊街添了不少情趣。

陳先生建議了晚飯的地方,把車停在一個陳舊的觀音廟前。步行過街是一個靠海邊的露天小餐館。因天黑看不見海水,但能聽著海水拍打岩石的浪聲。在燭光下,就著檳城啤酒,吹著溫潤的海風,頗是謝意。

晚九點多當我們來到海邊的廣場時,那裏還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在悠閑地享受這個晴朗溫暖的夜晚,似乎忘記了時間的存在。這讓我再一次回到二十多年前似曾相識的少年時光,漫步在家鄉的廣場上。

—寫於2016年10月8日 (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