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個人資料
正文

《哲學和科學的認知 02》

(2023-08-16 21:37:25) 下一個

巴門尼德認為世界就是像元氣論一樣的連續統。物質存在於空間的每一處。因為物質的運動意謂著要有空的空間,所以充實整個空間的物質不可能運動。由此巴門尼德認為世界是靜止的。這個結論明顯不同於我們感知的世界。巴門尼德由而得到一個獨立於我們感知的存在。這個“一”的存在需要由我們的理性來認知。運動是我們感官感知到的幻象。巴門尼德從而創立了形而上學學派。而德謨克利特首先認定物質是運動的,提出他的原子論。物質皆由小小的不可分割的原子組成。原子處在運動之中。這個設想如此大膽革命,已經是兩千多年以後近代科學的基礎了。因為原子需要結合構成物質,德謨克利特認為原子可以有不同的形狀,甚至可以帶上小鉤子。原子與原子之間是也隻能是真空。真空這個概念困惑了西方人上千年。

不言而喻的連續統學說也同樣受到詰難。芝諾曾提出多個悖論。其中的二分法悖論是說當一個人從始發站A走利終點B,他必須要先到達中點C。而他到達點C之前又必須先到點A和點C的中點。如此反複,芝諾論證這個人不可能走到終點。類似的還有龜兔賽跑悖論和飛矢不動悖論。有意思的是莊子也有同樣地論述:鏃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兩百年後,偉大的阿基米德利用極限的概念解決了二分法悖論。芝諾有關運動的悖論在微積分的數學框架裏有更好的描述。但真正對連續統的理解要到十九世紀。

柏拉圖和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的兩位集大成者。柏拉圖是蘇格拉底的學生。蘇格拉底自己沒有著書。柏拉圖將他的思想表述在自己的著作裏。除了蘇格拉底,柏拉圖受到赫拉克利特和巴門尼德的深刻影響。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是運動變化的。而巴門尼德不僅不承認有運動,變化也是不可能的。不然,當你指認一個事物的當時,它已經變成另一個事物上。柏拉圖的哲學調和質與形,動與靜的對立。他認為,有一個理念的世界。理念是永恒,完美和真實的存在。我們感知的自然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投影。自然界的所有蘋果對應同一個蘋果理念。當我們看到一個圓圓的紅蘋果時,它是蘋果,圓和紅三個理念的投射組合。感知的蘋果是不完美的,變化的。對理念世界的認知靠的是理性。理性是靈魂的屬性。靈魂是連接理念世界和自然世界的橋梁。它是永生的,不需要附著在人的身體裏。知識是先天的。獲得知識的過程類似於回憶。

亞裏士多德是柏拉圖的學生。他推翻了老師幾乎所有的觀點。亞裏士多德不承認理念的世界,自然世界和其中所有的具體事物是真實存在的。人通過感覺和經驗獲得知識。事物是質和形的結合。人可以利用邏輯理性的分析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共性和類別。無論差異多少,所以的蘋果都屬於同一個類別。事物可以變化而不喪失它的本質。對比柏拉圖的理念學說,比如一個蘋果的生長,實質沒變,是形的變化,而不是小的理念轉變成大的理念。所以的生命都有靈魂。靈魂不能離開肉體而存在。感覺是動物靈魂的功能。人的靈魂最高貴因為隻有人才具有理性。事物的變化運動是有目的的。事物的存在由變化運動的終止狀態決定,例如種子生長成大樹。而決定事物變化運動和其規律的最終動力來自神。亞裏士多德的神不是希臘神話的神。它是一個靜止的抽象的存在。

像恩培多克勒一樣,亞裏士多德認為土,水,氣和火是地界的四個基本元素。它們有冷熱幹濕的屬性和自然的運動方式。土和水下沉,氣和火上升。輕和重是決定它們運動的勢。亞裏士多德又認為以太是構成天界的一種無法感知的神聖物質。星體是以太和火的混合。在亞裏士多德的宇宙觀裏,地球處於宇宙的中心。宇宙的最外層天穹布滿靜止不動的星星。靠裏麵是一層層的天球。每層嵌有一個行星,太陽,或者月亮。這些星體相對天球不動,而天球繞著地球旋轉。這個已經很類似公元後二世紀係統化的托勒密地心說。將近兩千年後,伽利略觀察到月亮表麵地質非常像地球。牛頓被一顆掉到頭上的蘋果啟發出天界的行星運行和地上的風生水起遵循同樣的力學規律的想法。這時天界地界之別的幻象才算終止。而以太的幽靈一直遊蕩到十九世紀末,曾經一直被認為是光和電磁波的介質,最後被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否認掉。

--寫於2022年6月14日 (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