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月亮和銀狐狸

遊走江湖,記錄我思我想
個人資料
正文

《靈魂的哀傷吟遊·米萊斯篇之二》

(2023-07-28 14:11:52) 下一個

《靈魂的哀傷吟遊·米萊斯篇之二》

1850年拉斐爾前派兄弟會再一次卷土而來。學院畫展上有亨特,科林森各一幅,米萊斯三幅繪畫(羅塞蒂的畫在別處出展)。也許是羅塞蒂的不經意泄露,評論界已經知道這個秘密社團,因自己受蒙蔽而懊惱,對拉斐爾前派的繪畫開始指責批評。米萊斯的作品中有這幅《父母家中的基督》。畫裏描述一個平常的故事。在父親約瑟夫的木工房裏,童年的基督被釘子劃破手心。母親瑪麗亞依偎著安慰基督。父親約瑟夫和姥姥安妮表現出關注。不同於往常的繪畫裏,宗教人物豐滿肅穆的形象,米萊斯要體現的是真實,比如畫裏地麵上刨花的精細刻畫。米萊斯用父親做模特畫約瑟夫的頭臉,用當地的一個木匠畫約瑟夫的身體。他的手臂精廋,指縫裏還留有汙垢。基督手心的傷痕喻示他以後的受難。端水盆的男孩是給基督施洗禮的約翰。這幅顛覆傳統的繪畫自然受到非議。甚至偉大的狄更斯也指責這幅畫平庸下作,令人厭惡。這些評論也引起維多利亞女王的好奇。她派人將這幅畫拿到皇宮查看。我們無從知道女王的評價,但女王從沒有表達出任何的反對。年輕的米萊斯並不介意這些爭議。他的畫受到大家的關注,他就滿意了。

米萊斯又回到文學的題材。他的繪畫涉及到帕特莫爾和丁尼生的詩歌。丁尼生從莎士比亞的喜劇《一報還一報》引生出一部《瑪麗安娜》詩篇。瑪麗安娜因為丟失嫁妝而遭到未婚夫拋棄。她隻能在寂寞中度過時光。米萊斯的瑪麗安娜停下手中的針線,站立起來舒展肢體。她也許在眼望著彩窗的聖母像,祈求愛的眷顧,或者是望穿到窗外的秋木,體會著寂寥和孤獨。樹葉落在窗台上,和她的刺繡渾然一色。米萊斯尊重丁尼生的文字,畫上落葉和一隻老鼠。瑪麗安娜的聽覺異常靈敏。凡間瑣碎的聲音更加增添了她的煩惱。

米萊斯在同一時期畫了這幅《伴娘》。畫中少女的金色長發像瀑布一般傾瀉下來。她的麵容迷茫又期待。按當時英國的傳說,伴娘拈一小塊婚禮的蛋糕。當蛋糕塊七次穿過指環時,她未來的丈夫就會顯現在眼前。像荷蘭人一樣,維多利亞繁榮時期的英國人對商品有極強的鑒賞力。米萊斯極其逼真地繪出《瑪麗安娜》裏的刺繡和桌布,及《伴娘》裏的胸花和鹽瓶,給繪畫帶來現代感。

拉斐爾前派仍然受著指責。羅塞蒂和科林森脫離了兄弟會。亨特和米萊斯在1851年的學院畫展上的作品被認為是繪畫藝術的異端和倒退。這時,亨特想到拉斯金。他們的繪畫創作正是本著他的理論宗旨。米萊斯找到詩人帕特莫爾,再托後者請拉斯金幫忙。有趣的是此時的拉斯金並不了解拉斐爾前派。他特地去了畫展,被米萊斯等人的繪畫說服了。兩個星期內,拉斯金在泰晤士報上連發兩篇長文,力挺拉斐爾前派和它體現出的現代意義的自然現實主義。拉斯金看到的不是繪畫的沉淪,而是繪畫的新希望。拉斯金的影響是巨大的。亨特形容他的評論猶如撥雲見日。米萊斯特地寫信感謝拉斯金。毫無疑問,拉斯金也十分欣賞米萊斯的才華。當月的一個星期五,拉斯金帶著夫人埃菲訪問了米萊斯。不久米萊斯回訪。拉斯金邀請米萊斯同他夫婦倆去瑞士。米萊斯思量後,拒絕了。

傳統繪畫方式是先畫重點主題,再畫背景。但拉斐爾前派顛倒這個次序,因為背景的細節也同等重要。對於風景為主題或是自然為背景的繪畫,拉斐爾前派畫家要不斷外出取景。米萊斯一生中會素描采景回畫室再畫,或者當地繪畫。因為錫管顏料的出現,田野繪畫變得方便。這也幫助印象派繪畫的興起。1851年七月,米萊斯和亨特來到薩裏郡取景。亨特以鄉村素材畫了那幅《受雇的牧羊人》。米萊斯以河邊的景物畫了這一幅拉斐爾前派的經典《奧菲莉亞》。奧菲莉亞是哈姆雷特美麗的戀人。哈姆雷特為複仇殺死了她的父親。奧菲莉亞變得瘋癡,四處吟遊。一天,她為采野花墜入河中。紅色的罌粟花象征沉睡和死亡。奧菲莉亞就在歌吟和鮮花中沉入河底。為畫好奧菲莉亞,作為模特的麗茲需要泡在浴缸裏。一次,浴缸底加熱的火燭滅了,麗茲受了風寒,從此落下病根。米萊斯之後,又會有無數畫家畫過這個題材。

與此同時,米萊斯完成了另一幅作品《胡格諾人》。在長滿常春藤的矮紅牆前,一對戀人擁抱在一起。故事來自十六世紀法國的宗教衝突。1572年的聖巴多羅買祭日前夕,巴黎的吉斯公爵要求全城的天主教徒在手臂上係上白布條做標記。祭日的晨鍾敲響時就開始對法國新教的胡格諾教徒的屠殺。畫裏的天主教女子要為男子綁上白手帕,但男子輕柔地將手帕撥開。他在凡世的愛戀和靈魂的信仰之間做出了選擇。巴黎的這次宗教清洗波及整個法國,持續兩個月,共七萬人死亡。如今我們更欣賞《奧菲莉亞》。但兩幅畫同時在1852年的畫展展出時,《胡格諾人》獲得一片讚譽。米萊斯之後的努力就是要超越《胡格諾人》。1853年,二十四歲的米萊斯入選皇家學院,成為學院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聯合會員。

--寫於2018年3月20日 (圖片來自網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