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耳與魚

徜徉北美,講釣魚故事,品鹹淡人生,我漁故我在。
正文

弗吉尼亞海灘(VB)Kiptopeke State Park 尋刀魚(二)

(2023-07-12 11:01:03) 下一個

天黑下來後,釣魚的人群也擁擠起來,拋杆和架杆也密集起來,時不時有人上魚,最多的是我們旁邊那一老一少,四五條垂釣杆不時地上魚,令旁邊不少漁民慕不已。我們也沒閑著,在四處拋杆,不久老宋、阿雲也開張了;老宋是一副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的(methodological)長者,開始久久沒上魚,萬事開頭難,上條魚後也高興不己,信心倍增;有發燒友經曆和多次釣帶魚經驗的阿雲也時不時上魚,但多少對漁情不滿意。我們幾人也互相照應著,哪裏上魚,就把夥伴叫上,這也難怪漁友往往是最好的朋友,因為他們曾風雨同舟並肩戰鬥過。

 

我們這次是第一次到kp公園,自然覺得有些陌生和新奇。首先就是比起海灘上架起的高高懸空的棧橋,這個pier看上去是一大片空曠的草地,周圍是齊腰高的木圍欄,地上有幾張野餐桌,欄杆離水麵隻有2-3米,但地處聞名的Chesapeake Bay,三麵都是水,遠眺可依稀看見海灣出海口處巨長的海灣大橋,離碼頭不遠處是幾艘巨大並排著的廢棄的輪船,可能由於這些石船的阻隔,又加上碼頭安裝的一盞盞水麵燈光,吸引了不少的餌魚,為帶魚和其它魚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才使得這個其貌不揚的碼頭成為魚類資源豐富的釣場。灣裏有一排排的大浮標,據說那是捕螃蟹的籠子,讓我想起以前在DC實習和旅遊時吃到的著名的美味藍蟹。當天心目中枯燥的景色無疑是受到烈日的影響,因為第二天完全是另一種景觀和感受:早上天剛亮,天空碧藍,海水碧綠,涼風習習,又有快艇從石船馳過,卷起陣陣波瀾,又有海鳥也時不時在水中的樁堆上駐足停歇,整個海灣一片寧靜,一副怡人圖畫!

 

由於當晚的漁情一般般,估計大多數人都隻釣了十條八條,到12點鍾後,大部分漁民已經撤離了,對於熬了一夜的遠到而來的漁迷來說,這算慘談了;就是漁癮甚濃的阿雲也對漁情不太滿意,又加上旅途病勞,深夜幾時回車睡覺了。本以為這次要以失敗告終,直至第二天早晨七八點鍾時的一個小高潮,實現反轉,這可能也是對廢寢忘食幹通宵的漁民最好的回報。那時天剛亮,潮水開始退去,時不時看見有一群餌魚蹦出水麵,釣魚的人卻寥寥無幾。阿雲從營地休息吃過早餐後也重新加入釣魚隊伍,時不時在欄杆下的水麵上魚;我們在他的位置也如法泡製,偶有咬口上魚。最後我發現欄杆百米潮流下遊遠處有個魚窩,隻要拋杆到位,幾乎杆杆必中,好幾次連杆上魚,說是扔上去就咬一點不為過,這一把一口氣讓我上了十幾條,也彌補昨晚的缺憾。

 

我釣魚除了漁獲之外的很重要一部分是幾乎每次釣魚都能遇見高手或奇人。這次我注意到一位漁民,也和我一樣,從夜黑釣到天亮,到在第二天早上也還在繼續拋杆拉釣。他兩枝杆掛肉和假餌垂釣,第三枝杆拋甩,平均每隔35分鍾上條魚,有垂釣上的,也有很多是拋拉上的,那拋杆抖餌技術如火純青,動作之快、效率之高讓人咋舌,一晚一朝下來,cooler都裝滿了,估計有百八十條,戲說自己這次把一年吃的魚都釣夠了。他帶來的一名魚童也在他悉心指導下,時不時上魚。後來得知他就是當地漁群的浪裏白條,經驗豐富,閱魚無數,是名漁林頂尖高手。

 

不僅如此,由於現在社媒的傳播速度,kp公園也把遠近的漁迷吸引來。最近的恐怕是北弗吉尼亞和馬裏蘭的,不過開車也要幾個小時,而這次最遠的要算是印第安那州不遠萬裏而來的AJ,開輛皮卡車,從南卡沿途釣到這公園來,一邊工作出差,一邊釣魚,工作釣魚兩不誤。一開始我們雖然互不認識,但都是華人漁迷,很自然就打招呼認識,互相交流釣法心得,有點相恨見晚;聊天中發現他以虎鯊二代鉤為主,而我們這片基本上以一代為主。第二天早上,他看見我們頻頻上魚,就向我們討教,短短交流幾句,他學得很快,調整釣法,很快也有所收獲。

 

這次雖然漁獲不多,但有機會見識了久負盛名的kp公園,算是實現了漁迷的一個願望,不惜此行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