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產黨在江西根據地到底殺了多少人?

(2024-06-24 18:59:17) 下一個

江西剿共結束後,中外新聞記者到劫後共區從事實地調查者,頗不乏人,他們都很注意淪為共區之前和收複以後各地區人口的變遷,茲就手邊所有資料,摘錄數條如後:

一、黎川之新羅墟,原有居民一千五百人,劫後隻存千人。
二、寧都縣城原有居民約二萬人,劫後隻有八千人,約有一萬二千人被殺害。

以上兩 條均見上海德文日報主筆Mr. Simon Eberhard所作《贛省收複縣區視察記》。

三、南豐全縣原有人口十九萬餘人,現在僅存十一萬四千四百餘人,其中男子五萬六千餘人,女子五萬八千餘人。共區女多於男為極普遍之現象。

四、廣昌城外數裏許一村莊,有一大屋,約三十間,謝姓。過去可斷為一大家,現則荒涼冷落,僅有男丁三人,而女丁則有十一人。其中有一年似十五六歲之小孩,詢之則已二十二歲。又另一村家,則隻有中年女子三人,並無男丁。

五、寧都全縣原有人三十四萬,現僅有二十二萬四千四百人,包括男丁十萬零一千七百餘人,女丁十二萬二千六百餘人。其中壯丁僅三萬五千四百九十四人。

六、寧都縣屬之長勝圩,全圩麵積約十餘華裏,人口原有一千六百餘,自民國十九年(一九三〇)被共黨慘殺三百餘人,除裹挾以去者三百餘人,現僅存九百二十餘人。包括女子五百三十八人,老幼二百九十五人,壯丁僅八十餘人。

七、瑞金原為贛南最富庶之縣份,俗有種一年吃三年之諺,惟自十七年(一九二八)被共黨占據時起,至去(二十三)年十一月收複時止,原有之三十餘萬人口,被殺三分之一,被脅迫以去者六千人,僅餘二十一萬人左右。尤以知識分子屠殺淨盡,辦理善後,亦難找得人才。

以上五條均見中央社特派記者鍾貢勳所作之《江西農村視察記》。

以上錄有的資料,雖殘缺不全,不足以見共區人口變遷的全貌,但舉一反三,大致的情形,是不會有多大出入的。我們綜合起來看,可以得到以下幾點結論:

一、在共黨統治下的地區,人口不但沒有增加,反而普遍的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總計以上七條所列原有人口為八十五萬三千餘人,劫後人口為五十五萬八千餘人)減少的原因,主要的就是由於屠殺。

二、共區人口普遍的女多於男,這純粹是人為的現象。因為男丁非被屠殺,即被裹挾以去之故。

三、共區因缺乏壯丁,勞動力不敷需求,以致田園荒蕪,百業俱廢。人民在饑餓線上掙紮,雖已年屆成人,而形態猶如兒童。

共黨由嗜殺而造成饑餓,由饑餓而促成死亡,也就等於慢性的屠殺。其被裹挾以去者,名之曰“工農紅軍”,其實是供給共酋人海戰術充當炮灰之用的原料,也還是一種變性的屠殺。所以共黨之殘忍嗜殺,實在已到達登峰造極的地步。

---陳誠先生回憶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