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淒美情緣 第十一章

(2023-06-21 17:10:21) 下一個

第十一章 

 

人生就是如此奇妙,有時你偶然遇到一個人,一個意念,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把你引向不同的人生軌跡,在這個軌跡上,你又會遇到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意念,繼續原來的軌跡或走向新的軌跡。雲州就是遇到了這樣一個人,產生了學醫和英語的意念,便把他引向考學和出國留學的不歸路,盡管他當初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本來是跟村裏秦伯伯學中醫。秦伯伯與祖輩是世交。他小時經常跟秦伯伯學武術。秦伯伯沒有兒子,既不願傳授給自己遠門的侄子,見他聰明好學,特別喜歡他,便主動表示要將自己的中醫知識傳授給他。當初他正一直為母親的病著急,心想學些醫學也許可以為母親治病。

 

他開始背誦中藥三字經。學了一陣,他感到中醫不如西醫受重視,於是想學西醫。可是西醫許多名詞都是英語的,要學西醫,必須先學英語。當時在一個偏僻的鄉村,當地中學隻有兩位俄語老師,沒有英語老師,早期也沒有英語廣播講座,自己也沒有收音機,要學英語,猶如人類第一個人要學外星人的語言,其難度可想而知。

 

自學英語,開始最難的便是如何發音。幸好一天他在書店買到一本《英語語音入門教程》。書中有每一個英語音標發音的口腔示意圖。他如獲至寶,便開始模仿每一個示意圖練習發音。就這樣,他從發音到字母,從字母到單詞,從單詞到句子,幾個月後,全都學了一邊。

 

後來,他又買到英漢詞典和語法書,同時也通過外地的兩個表姐夫找到一些英文教材。當英語廣播講座出現後,他便買了收音機,跟著廣播講座學習。

 

一年不到的時間,他便可以朗讀英語短文了。當時經常有村民們經過他家門口,聽到他朗讀英語的聲音,大家都莫名其妙,不知他在講什麽。

 

白天在田裏幹活休息時,以前他都是和大家打牌或聊天,和大家打成一片,但現在他卻遠遠的躲著看書,令大家側目。後來他把自己準備考學的計劃告訴父母,才得到父母的理解和支持。

 

他的一個堂哥正在當地中學的高考複習班學習。九月初的一天傍晚他去雲波哥:”二哥,你知道學校有英語老師嗎?”二哥有點好奇地說:“沒聽說過。找英語老師幹什麽?”

“想找個英語老師幫助我學習英語啊。”

“我的外語吳老師是教俄語的。不過你可以向他打聽是否教英語。”

 

遲雲州辭謝了堂哥,馬上騎著自行車沐著皎潔的月光,朝中學奔去。到了學校教師宿舍樓前,見一對中年夫妻正在門口吃晚餐。他把自行車停在旁邊,微笑著斌斌有禮地上前問道:“請問教俄語的吳老師住在哪裏?”

 

“我就是。你有什麽事嗎?”吳老師停下吃飯答道。

”我想找個英語老師跟著學英語。請問您教英語嗎?“

”哦。我隻教俄語。不教英語。不過最近縣裏剛調來一位王老師,是教英語的。他正在準備辦一個英語複習班,是針對明年的高考生辦的。你可以去找他問問。“

”他住在哪間宿舍?“

”就在後麵一排最右邊一間。“

遲雲州辭謝了吳老師,直奔王老師的宿舍。宿舍門還開著。他把自行車停放好,然後走到門前,見室內有人正坐在桌前燈下批閱試卷。他輕輕敲了下門問:“請問您是王老師嗎?”

王老師放下試卷,起身來到門前,打量了一下這陌生的小夥子,和藹地答問:”我是。你是?“

王老師年近五十,身材瘦小,微有駝背,和藹可親,方而微長小臉型,額上有些皺紋,麵容清臒,帶著一副高度近視眼鏡,給人一位典型知識分子的形象。遲雲州高興地望著眼前這位令人敬愛的長著,充滿喜悅地答道:

“我叫遲雲州。聽吳老師說您在為明年的高考生辦一個英語複習班,我想加入。”

王老師好奇地又打量了一番眼前這位身材中高微瘦但充滿青春氣息的青年,然後熱情地招呼道:“來,快進來坐下說。”

他一邊答應著一邊跟王老師走進舍內。宿舍不大,磚瓦結構,寬約兩米半,長約六米;房頂上吊下來一盞光線昏黃的電燈;右邊放著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左邊有一個洗臉盆架,上麵放著一個瓷盆;中間靠後牆有一張課桌,桌前有一張小木椅,桌麵上放著一個淺藍色熱水瓶和一個搪瓷杯;右後角放著一張單人床,床上鋪著蘆葦席,疊好的床被放在床頭;左後角還有一張空床。舍內所有物品都是陳舊的。

王老師高興地說道:“你說說看,你怎麽個加入我的複習班?”

“王老師,我打算明年報考大專英語專業。隻是我從未進過中學,因為當初沒有被推薦上。“

”那你英語是在哪裏學的?“

”我在家自學的。”

“自學英語?”王老師甚是好奇。

“嗯。“他點點頭,誠懇地說:”我是從一本《英語語音入門教程》開始學的。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後來又跟著英語廣播講座學。現正用業餘時間複習功課。但業餘時間太不夠了,所以我想加入您的複習班,全日複習。“

”自學一門外語?我還真沒有聽說過。”王老師半信半疑地說:”現在你可以讀簡單的英文短文嗎?“

“可以。”他急切地答道:“您若不信,我可以讀給您聽聽。”

王老師拿出一本英語課本,然後翻到一頁後遞給遲雲州說:“那好,你讀讀這一篇。”

他接過書,然後朗讀起來。王老師好奇地仔細聽著。讀完後,他很是恭謹地問:“王老師,您看還可以嗎?”

“嗯.”王老師滿意地點點頭說:”還不錯。隻是有些發音還不準。不過將來我可以幫你糾正。”

“王老師,那太好了!我一直愁著沒有人能幫我糾正呢。那您答應我加入您的複習班啦?“

”還不行。“王老師搖搖頭說:”我還要看你的筆試結果,然後才能決定。說著,便從抽屜拿出一張英語考卷遞給遲雲州。

”你現在開始回答這試卷上的問題。這是複習班招生用的統一試卷。時間一個小時。你做做看。“

遲雲州接過試卷,開始答題。王老師看看時鍾,正是7點15分。然後拿出一疊英語試卷,繼續批閱。

 

半個小時過去,他說:”王老師,我做完啦。請您看看。“

王老師看看時鍾,正是7點45分,驚奇地說道:”才半小時,所有的題你都做啦?”

“是。王老師。”

“先等一下,我把這最後一張試卷批完。“

很快,王老師批閱完了最後一張試卷,然後說道:”好。給我卷子。我來看看你考得怎麽樣。“

遲雲州把卷子遞給王老師,然後殷切地等待著。

不一會,王老師看完了卷子,非常高興地大聲誇讚:”好!好!很好!你考96分,是所有考生中最高的。而你隻用了30分鍾。“

”真的?那我現在可以加入您的複習班了嗎?“

”當然可以!“王老師用右手輕輕撫摸著他的頭親切地說:”我看你這小腦瓜很管用。後天複習班開始,你後天來。“

”真的!謝謝王老師!真是太好啦!“他實在是喜出望外。

”你可以交點錢在學校搭夥,到食堂領飯。晚上可以住在我這宿舍裏,正好還有一張床,我還有個侄子,會來跟我複習,你們倆睡那一張床,正好你也可以帶動一下他的學習。“

”那真太感謝王老師啦!“

”好。天也不早了,你也該回去了。回去準備一下,後天來上課。“

 

遲雲州滿懷激動的心情辭謝了王老師,踏著自行車,沐著皎潔的月光,奔馳在回家的路上。他為今天能認識王老師感到無比的高興,有生以來第一次。以前他經曆的是一些人的冷眼,歧視和譏笑。今天王老師給他的是親切,欣賞和關愛。他從心底感激王老師的知遇之恩。他將永遠都不會忘記。他也認識到,不管世道怎麽變化,善良的人總是有的。

到了村口,他沒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到隊長家去請假。隊長與他本是同姓,由於他出身不好,平時隊長對他們這類人總是很嚴厲。他到了隊長院子門口,下了車,見隊長一家剛吃過晚飯,仍坐在飯桌周圍乘涼。

“雲亮哥,您吃過飯啦?”說著,他把自行車停在院內,然後來到隊長麵前。隊長是個大約五十歲的人,皮膚黝黑,餿峭的臉上有些皺紋, 與遲雲州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但是同輩。

“嗯,啥事啊?”隊長抽著煙鬥,嘴裏一吸一呼,煙鬥裏的煙火也隨之一明一暗地忽閃著,嘴縫裏擠出的煙霧一縷一縷,他漫不經心地問道。

“嘿嘿,雲亮哥,我剛剛報名參加了中學的英語複習班,準備明年考大學,想請假脫產複習,您看——”遲雲州滿臉陪笑,畢恭畢敬地說道。

“啥?考大學?那是人家中學生的事,你又不是中學生,考什麽大學?”

“嘿嘿,雲亮哥,我不是中學生,我是自己學的,更需要參加複習班。”

“參加什麽複習班?”

“哦,英語複習班。”剛說過,遲雲州又後悔不該提到英語,把事情弄得複雜。

“什麽鷹語狗語的?鷹語是什麽?”隊長是個文盲,鬥大的字不識一個,卻聽到什麽英語,更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哦,英語是一種外國語言,就是外國話,英語複習班教的就是這個外國話。”

“你看看!你中學生都不是,還想學外國話?學外國話啥用?不行,隊裏活都忙不過來,勞動力又緊,社員都來請假,那活還咋幹?”

“雲亮哥,這外國話可有用啦,你看,有時候看病時醫生給我們的青黴素、紅黴素啦,這都是外國的,要是我們不懂外國話,咋跟人家要啊?”

“那不是都有了嗎?咋還要你學外國話啊?”

“雲亮哥,黨中央不是剛剛恢複高考了嗎?還要建設四個現代化,要引進和學習外國的科學技術,先要有人懂外國話,才能學習人家的先進東西,您說是不?”

“喲,你還拿黨中央唬我?我抓革命,促生產,也是黨中央的號召哩。要是我們不生產糧食,黨中央吃啥?城裏人吃啥?“隊長似乎有些不耐煩。

”那是,那是。抓革命,促生產,也是黨中央的號召。不過除了生產糧食,我們國家還要提高工業水平,比如生產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自行車,汽車,飛機呀。你看,要是我們隊裏有一台拖拉機,一台播種機,一台收割機,能替代多少勞動力啊?“

“你看,蠻會嚼舌的啊!”

“雲亮哥,我求求您啦。我這不也是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嗎?我求求您啦——”

……

俗話說,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作為一個公民,在自己的國度裏,自己卻沒有受教育和選擇職業的權利,而一個小小的隊長卻能任意主宰他人一生的命運,而這隊長僅僅是整個龐大機器中最小的一個部件。遲雲州花了九牛二虎的力氣,經過好一番苦口婆心和死纏硬磨後,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隊長總算答應了他的懇求,也許是隊長已經聽聞到了最近一些政策的變化,否則,這在以前,脫產是極不可能準許的。於是他謝過隊長,喜出望外地回到家中。

……

複習班第一堂開課,王老師讓姚建同學當班長,袁明同學任學習委員。姚建身材瘦高,頗有領導能力。袁明天庭飽滿,言談反應機敏。他們都是在校高三學生。然後王老師稱自己將帶英語課,孫老師帶語文和曆史課,王主任帶政治課,張老師帶地理課。班裏共有46位同學,多半是本校高三生,其餘則來自本縣其它高中,還有兩位曾是民辦教師。

 

遲雲州第一天認識了王老師的侄子王玉泉。王玉泉上了一個星期,周末回家後沒有再來。遲雲州考慮到自己要夜間學習到很完才睡,會影響王老師休息,再說自己離家也不遠,便停止在校搭夥,每天步行回家。

 

在這期間,除了在校學習外,遲雲州回到家總是爭分奪秒地學習。有時回家午餐還沒好,他就先到自己草房內學習。該吃午飯時,母親就對身邊五歲的外孫女說:“娟娟,去叫你舅舅吃飯啦。”於是娟娟就跑到他的門口,頭往裏一探看著他嬌聲地叫道:“舅舅,吃飯了。”他轉過頭看看可愛的小外甥女笑著答道:“唉,來了。“娟娟則像做迷藏似地馬上往回跑。他就出來追上娟娟把她抱起來親親她並誇獎說:”娟娟真乖!“在高考之前,一有時間他就抱著她逗她玩笑。自從他忙著複習以來,他沒有時間陪她玩了,娟娟便對這個非常喜愛他的舅舅有點陌生了。他心裏多少有些內疚。

每天夜晚,遲雲州都會在那煤油燈下學習到淩晨兩到三點,六點多起床。每逢深夜母親睡醒,見他房間的燈還亮著,都會心疼地叫他:“州兒,該睡啦。”但他並不感覺很累。

 

因為他要報考的專業是英語,他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英語,地理和曆史課上,政治課次之,用在語文課上的時間最少。他認為一旦掌握一些語法,寫作文時主要靠平時廣泛的閱讀和想像發揮,對他來說,無需太多功夫,也可應付。他喜歡數理化,也喜歡地理、曆史和文學,但卻不太喜歡當時的教科書,他感覺教科書不夠深度,也很枯燥無趣,尤其是政治課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