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淒美情緣 第二十九章

(2023-06-21 17:48:17) 下一個

第二十九章 

 

“那你爸爸被下放到什麽地方?”雲州問。

“J市幾十裏外一個采石場。“

”那你爸爸一定吃了不少苦。“

”我十六歲那年的冬天,媽媽讓我給爸爸送身棉衣。我下了火車,再乘汽車,下了汽車,還要走十多裏的路。到了地方,守門的年輕人很冷酷,說沒有證明,不讓見。當時我無奈地哭著哀求,後來出來一個年級大一點的,看我那個樣子,對那年青人說:“讓她見見吧。 ” 我等了一陣,那年輕人帶來一個男人,瘦骨嶙嶙,滿頭亂發,胡子邋遢,像個五、六十歲的乞丐老人。我好奇,心想,這是誰啊?難道是我爸爸?我爸爸還不到四十歲,怎麽會是這樣子?我還在疑惑、猶豫,那老男人突然來到我麵前彎下腰,握住我的手說,婷婷,你怎麽來啦?這時,我才抱住爸爸,哭著說,爸爸,你怎麽變成這樣啦?爸爸激動地說,我很好,以後你不要來啦,來這裏很不容易,告訴你媽媽,你們要好好表現,跟我劃清界線,不要管我。爸爸用手握住我的手。他的手粗糙得可怕,像個百年榆樹皮。“

 

雲州用手輕輕撫摸幾下她的肩膀。

君婷迷茫的眼睛看著遠方,長歎一聲,接著說:“回來的路上,天色陰沉,又近黃昏,不久下起了暴風雪,頓時是天地茫茫,風雪呼嘯。我用頭巾緊緊包住頭,迎著刺骨的寒風,身子向前傾斜著,彎著腰,埋著頭,盡量避免風雪直擊麵部,盡管這樣,雪花夾著雪粒,猶如無孔不入的沙礫,還是像子彈一樣,擊打著我的臉部,就這樣,我艱難地一步一步吃力地往前走,已經過了一個村子很遠,希望快點到下一個村子,找個人家避避風雪,然而,下一個村子還是看不見。我已經筋疲力竭,停下,無奈地望著茫茫天地,隻見雪花不知疲倦地隨風亂舞。當時的情景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天蒼蒼,地茫茫,風雪漫漫,唯我孑然一身。我無奈,有點害怕,我必須堅持往前走,我不能在這裏凍死,爸爸在為我擔心,媽媽在等著我,我必須活著回到家。視線越來越低,走著走著,走到一個上坡處,我摔倒在雪地裏,失去了知覺。”

 

君婷頓了頓,繼續說:”等我醒來,發現我躺在一個村民家的床上,在一盞昏昏的油燈下,看見床邊站著慈祥的老大娘和大爺,旁邊還有一個男孩和女孩,跟我年齡差不多。老大娘見我醒來,便說,孩子,你可醒啦,然後端著一碗熱粥說,快喝點熱粥,暖暖身子。後來聽說,是老大爺路過時看到我,把我背到家裏的。“

”多虧遇到善良的老大爺。”

“我終生都不會忘記老大爺一家對我的救命之恩。”

“是啊。看來不管在多麽黑暗的環境裏,總還是能看到善良的亮光。“

”有人說人性善,有人說人性惡。其實我覺得,總體來說,人的基因裏,有善,也有惡,但有的人可能善心多於惡心,有的人惡心多於善心。”

 

“我認為,人之初,是懵懂的,沒有善惡意識,沒有私心意識,需要關注時,隻有基於本能的哭叫,漸漸長大後,慢慢有了私欲,也有了善惡意識,但環境又會影響人性善惡的比重。“

 

”多年前,我聽說過一個故事。以前有一個農夫,回家途中,在山上遇到一個受傷的狼崽,把狼崽抱回家,給它療傷,喂養它。狼崽長大後,農夫放它回到自己的族群。一天,農夫上山時不小心摔下山崖,昏了過去,等醒過來時,卻見他救過的那隻狼正坐在身旁守護著他,後麵還有幾隻其它的狼。那狼見主人醒來,高興地唧唧哇哇叫個不停,趴在主人身上,與主人親熱。這說明,教育和環境對幼小生命的影響。狼崽在善意的環境中長大後,遇到主人時,不僅沒有惡意傷害,還懂得報恩親熱,盡管它回到狼群後,仍然保留著大部分狼性。“

 

”如果狼崽從小是在狼群裏長大,那情況就不一樣啦。“

”所以兒童時期的教育和環境會對後來善惡的意識影響深遠。就像嬰兒開始是健康的,但後來隨著環境的不同,會生出各種各樣的疾病。”

 

“是啊。在不同的環境裏,人性的善惡會有不同的表現程度。環境影響人的思維,思維決定人的行為。在利益驅動、喪失理性的瘋狂環境裏,人性惡會曝露極致,人性善會被深深掩埋。“

”就像那鄉村農民,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環境裏,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顯現的都是農民的淳樸和善良。“

“因此,政府和知識分子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宣揚善良和正義,拚棄邪惡和不義,製造和維護一個發揚人性善的社會環境,確保社會的和諧。”

“如果有未成年犯了法或做了違反道德的壞事,大部分社會都不追究其法律責任,這是因為未成年人還不足有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

“不過,其家長應當負有一定的責任,政府也有一定的責任,社會也有一定的責任。家長應當循序漸進地教育小孩有關道德意識和辨別善惡是非的能力,學校也應當從小學開始有關道德意識的教育。”

“如果學校不給孩子們講道德觀念,社會上宣揚放縱的又是各種鬥爭或爾虞我詐,孩子們最善於效仿,結果害了孩子。”

沉默...... 

 

“那你爸爸一直在采石場嗎?“雲州問。

”過了兩年,由於身體原因,爸爸被換到一個勞改農場,也許比天天搬石頭好些,但總算熬到平反,有些人根本沒有熬過來。“

沉默...... 

 

“那你的中學都是在鄉下上的?”雲州打破沉默,問道。

”嗯。我的中學都是在鄉下上的。上高中時,每逢麥收季節,我們都要停課一個星期,去割麥子。暑假期間,就在田裏幹其它農活。”她停了下,眼睛凝視著前方,青春的麵孔顯露著無限惆悵。

 

“那你在鄉下都是幹些什麽活啊?”

“除草,施肥,噴藥等。反正什麽活都幹過。特別是夏天在棉田裏噴藥,為了最有效地殺蟲,越是炎熱,越要在烈日下噴藥。在炎炎烈日下,一趟趟背著幾十斤的噴霧器,每一次都是汗流浹背,一不小心,有時遇到一點亂風,藥霧還會被吹到自己身上、臉上。有一次,我因中暑加上農藥中毒,昏了過去,被疾速送到醫院搶救,才算活了過來。“

”這些都是我幹了多年的農活。真沒想到,你曾經吃了這麽多的苦啊!“

”身體的勞苦,還不算什麽,畢竟別人也是這樣。但政治上的高壓,卻能摧毀人的精神和意誌。媽媽就是在非常的壓抑中戰戰兢兢熬過來的。

 

在這種家庭遭遇的歲月裏,我整天擔心著爸媽,又加上到處都躲不開的歧視目光,我的童年隻能在高度的壓抑中度過,在沒有童年的歲月裏度過了童年。 “說到這裏,她迷茫的眼睛望著遠方,頓了頓,長歎一聲:”唉——現在總算熬過來啦。 “

 

遲雲州滿懷同情地說:“我可以想像一個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城市少女,伴隨著世人的冷眼,被迫下放到貧窮落後的荒村避壤,那是何等的反差啊!”

 

沉默……

 

“一個終日運動中的社會,猶如一個充滿永無休止洶湧波濤的海洋,當運動的波濤席卷社會的每一個角落時,誰又能躲開被波濤卷入和衝擊的命運?百姓又怎能休養生息呢?“遲雲州打破沉默。

“其實,平時大部分老百姓期望的並不高,隻希望能在一個風平浪靜的環境裏,又一定的自主權,過自己安安穩穩的日子。“君婷說。

 

雲州接著緩緩地說:”1966年春末,文革波及到我們的小學,學校裏有老師煽動學生,揪批另外兩個老師,幾天後,帶頭煽動學生的老師又被其他老師揭發批判。我那時頭腦很簡單,看到其他同學寫大字報,不甘落後,也寫了一張打油詩大字報,貼在牆上,嬉笑我們的一個體育老師。當時,我完全是跟著湊熱鬧,盡管自己的行為不會給老師帶來實質上的傷害,但那畢竟有違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

“那你參加紅衛兵了嗎?“

”沒資格。暑假的一天,當地中學的一群紅衛兵來抄我們的家,我才意識到自己以前的行為是不對的。我們的土牆草屋很小,沒有多少東西,他們折騰半天,除了爺爺的兩本古版書籍被拿走,並無其它四舊的東西。那兩本書,我以前曾經看到過,沒看懂什麽,當時也沒興趣,至今不知那是什麽書。他們抄過家,便把父母帶到不遠處的場地,和村裏其他五類分子一起,包括七十多歲的爺爺奶奶們,在紅衛兵和村民們圍成的圈裏,在夏日中午的烈日之下,被強行跪在小磚塊上,低著頭,忍受著一陣陣的批判、喝罵、拳打腳踢,還有此起彼伏”打到某某某“、”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等口號。“

 

“在那個時候,許多人拿對別人的打罵羞辱來炫耀自己的積極和能幹,道德良知淪喪殆盡,這完全是由當時的政治環境造成的。”

 

“是啊。”雲州頓了頓,接著說:“這一切,隻是個開始。此後,這種類似的批鬥會加上掃街、鏟雪等各種各樣的義務勞動便成了家常便飯,有時父母還要進學習班,後來,大隊裏為完成指派的五一六分子名額,父親就被拉來充當五一六分子,林彪事件後,大隊裏為完成指定的國民黨特務名額,也拉出父親來充當國民黨特務,真是荒謬至極。就這樣,一家人在擔心受怕中度過了最為黑暗野蠻的幾年。”

沉默……

 

雲州問:“那你高中畢業後就回城了嗎?”

君婷說:“高中畢業後,托人介紹,我到一所醫院工作,後來我考進了北方石煉,廠裏讓我兼職秘書和打字的工作。我爸爸早年留學英國,曾經是醫學院的教授和係主任,媽媽是衛生科的科長,去年都給平反複薪了。藍老師與我爸媽的經曆很相似,所以我們兩家經常來往。“

 

宇君婷頓了頓,看著雲州,輕輕吟出普希金的詩詞:

”假如生活欺騙了,不要悲傷,不要煩惱!憂鬱的日子裏要心平氣和,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到!心兒永遠向往著前方,盡管現在仍是無聊,一切都是瞬間,一切都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將會成為你美好的回望。“

 

雲州說:”是啊,消極和悲觀,怨天和尤人,同情和自憐,不能改變過去,隻有繼續前行,才能走出逆境。路會在茫茫的森林消失,生命會在黑暗的幽穀迷惘,希望會在無邊的荒漠掩埋,隻要你不停下,隻要繼續前行,終能找到前行的道路,找到生命的光明,找到未來的希望。“

 

雲州頓了頓,又問:”你老家是在泰安,那你應該經常登泰山啊?“

“其實,老家離泰山還是有幾十裏路的。再說,在老家時,學校一放假,就要忙著在田裏幹活,沒有時間讓你去登山。所以,也隻登過一次。你呢?“

”我也登過一次。那是幾年前的一個春天,我跟表弟表妹到泰安姨媽家時,跟表弟表妹一起登過一次,回來後我還寫了一首詩。

“什麽詩啊?還記得嗎?”

雲州想了想,輕聲吟誦:

“巍巍雄嶽入雲端,南天門下十八盤。

碧霞祠旁清幽寂,天街踩雲若遊仙。

絕頂一覽宇宙闊,眾山如丸雲濤卷。

日觀峰晨觀東海,赤輪若出碧波間。

仙人橋頭遊人停,摩崖壁旁聽鬆喧。

五夫鬆枝蔽日雨,落落孤高傲霜寒。

岱祠古柏三千尺,殿堂神雕意肅然。

玉祥陵墓依山靜,孤魂常隨月光遠。 ”

 

“哇!你把泰山的景點從山頂寫到山下!“君婷驚奇地讚歎。

”記得我們去的那天,遊人很少,走在碧霞祠旁,顯得格外幽靜。站在絕頂北望,隻見雲海翻卷,許多山頭仿佛漂浮在雲海上的小島,令我印象深刻,至今記憶猶新。”

“你還記得岱廟殿堂台基下有個《泰山刻石》嗎?”

“記得,那是當年秦始皇巡遊泰山時所立的,也叫《封泰山碑》,上麵刻著丞相李斯的小篆。”

“聽我爸爸說,李斯是把書法刻在石碑上的第一人,是中國書法的鼻祖,小篆第一人。”

“是。李斯還有一套書法理論。他強調寫字時運筆要直緩轉疾,輕重相間,舒卷自如。他的字體很有畫麵之美感。”

”除了《泰山刻石》,還有許多其他名人的石刻,如宋朝書法家米芾的《第一山》、陸機的《泰山吟》、曹植的《飛友篇》、乾隆皇帝的《漢柏圖》等。“

雲州笑著看看她,點點頭。

 

有時他們談著談著會相視而笑,有時他們又沉默不語。即使不語,他們感到心心相印,感到在一起就是一種享受,一種幸福。他們不願打斷這美好的時刻,直到夕陽西下,晚霞映天,才下山返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