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詩經,空有其形——芄蘭

(2023-03-14 07:47:20) 下一個

很多好聽的古稱流逝在曆史裏,比如琅琊這個地方現在叫做臨沂,蘭陵這個名字幾經沉浮,終於在2014年被蒼山縣拿過來,改稱蘭陵縣,但它的縣城依然是卞莊鎮,不在蘭陵故址。

芄蘭也一樣。它現在的學名是蘿藦,也稱斫合子、白環藤、飛來鶴、羊婆奶、羊角瓜、天漿殼、蔓藤草、雀瓢、婆婆針線包等等,越說越接地氣。下圖是北京香山公園裏的芄蘭。

芄蘭的花朵不大,但花香濃鬱,戴著口罩的路人說不定都能聞香尋花。

詩經裏有一首詩以芄蘭為名:

芄蘭

芄蘭之支,童子佩觿。雖則佩觿,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芄蘭之葉,童子佩韘。雖則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帶悸兮。

大概意思:

芄蘭的支,童子佩帶觿。雖然佩帶了觿,我卻不能知道(這個人)。裝扮著走著,(係著觿的)垂帶悸動。
芄蘭的葉,童子佩帶韘。雖然佩帶了韘,我卻不能(給他)甲。裝扮著走著,(係著韘的)垂帶悸動。

觿是以前用來解繩結用的,成人用的東西。它有點象錐子,如果繩子打了死結,把它從結中間插進去,孔變大了繩結就容易解開。附圖是商代的觿。

很象芄蘭的果子吧?所以詩裏的“芄蘭之支”應該不是指的枝條。芄蘭是藤本,枝條細細的,跟觿不象。這個“支”可能是指芄蘭支棱出來的部分,也就是它的果實。
第二段“芄蘭之葉”沒有歧義,但“能不我甲”又難講了。有解釋說“甲”是“狎”的假借,親近的意思。我有點想不通,為什麽佩韘以後就應該跟人親近呢?

不管怎樣,“雖則”如何,後麵接“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肯定不是讚美這位童子佩得好,所以很多人覺得它是諷刺詩。

《毛詩序》認為是衛國大夫對衛惠公“驕而無禮”的諷刺,民初徐紹楨認為是衛國大夫對衛惠公“以童子而佩成人之觽,行國君之禮”的讚美,畢竟衛惠公繼位的時候才十三歲嘛。此外,還有“歎衛國失小學之教”,小孩沒好好教,才這麽亂佩工具; “刺童子早婚”說,大概是覺得這童子裝大人是為了童婚; “女子嗔怨戀人”說,十三四歲的人在漢朝一定可以稱為童子,周朝不知怎樣,可能也差不多,這個年紀早戀也不稀奇......

圖上的觿比較粗壯,它要解的繩結肯定不會細巧。解粗繩需要力氣,成年人才能使用自如。

韘也該是成人用的,它是射箭時用的工具。下圖的韘從商代婦好墓裏出土,套在大拇指上,那一個凹槽可能是用來卡弓弦的。

後來韘的樣子就變了。底下是周代的韘,可能是套在食指上。

有點芄蘭之葉的意思了吧?

“芄蘭之支”象觿,然而不能當觿來用。“童子佩觿”,有觿但不能發揮觿的作用。
“芄蘭之葉”象韘,但不能作韘之用; “童子佩韘”,有韘然而童子不能用。一樣的徒有其形,看看樣子而已。

朱熹《詩集傳》說:“此詩不知所謂,不敢強解。”,我讀著讀著,想見了一個童子,今天就來強解。

小小孩童,兩三歲年紀。看見大人帶韘帶觿,心裏喜歡。趁沒人注意,一本正經帶上了,學大人走路。

他的爸爸是個狩獵隊長。正好看見這一幕,就逗他:你帶了觿,可我不知道手下有你這麽一號人物呀?小娃不理他,一本正經照樣學他走路,觿係在帶子上,隨著他的步伐一跳一跳的。

有一天他又偷拿了韘走。他爸爸繼續逗:你帶了韘,可我不能給你授甲去打仗呀?小娃還是不理,一本正經走路,係著韘的垂帶也跟著他的腳步一蕩一抖,天真而執拗。

他的爸爸想想好笑,就編了歌唱來聽,這首詩歌唱的可能是父母寵愛中的金色童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