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此處

謹以這些博文紀念走過的歲月
正文

倒黴多美

(2022-12-15 14:32:48) 下一個

 

也許是孤陋寡聞,可縱觀古今中外,人們總是歌唱自己居住的地方。從郭頌悠長寧靜的《烏蘇裏船歌》,到高亢遼闊的《走上這高高的興安嶺》,一路走來,左太行,右呂梁,郭蘭英說著山西的好風光,還有太湖在錫劇、彈詞的韻味裏,美到人的心坎,沈小岑一聲一聲的來呀來呀,柔美得叫人直想化在豔陽碧水的天涯海角。聽著這不同版本的“誰不說俺家鄉好”,常常會教人忍不住掉下眼淚,就算那歌兒唱的不是自己的家鄉。因為那是人們發自內心的讚美,有一些驕傲,有一些自豪,更有衷心的喜悅。

 

西方很多國家的國歌也都是一一首優美的頌歌,樸素簡單的旋律,吟誦我們生活著的美麗河山,好比文如其人,這歌也如其國,沒有戲劇性的起伏,沒有慷慨激昂的衝動,隻是平常語調,娓娓道來,每次聽到都會讓人感動。英文有一個說法a lump in throat 就常常用來形容此時此刻, 大概可以翻作喉頭一緊,感從衷來吧。  

 

然而,在海外的華人,就有一些反其道而行之的東西,讓人倒足胃口。好比Dominion Road,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也不知始自何年源於誰人,變成了倒黴路。路遇熟人,對話是這樣的:“上哪兒去啊?”“倒黴路去吃飯”!

 

中國曆史上,確曾有過對周邊國家蔑稱的習慣,東夷西狄,北戎南蠻,這也是寮國要改稱老撾的原因之一,寮還是帶著獠的陰影。但是,這畢竟都是貶低別人,為自己生活的地方命名,少有如此負麵。浙江有個海寧,素以觀潮聞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聞名的大潮,也造成了財產、人身的傷害。就算有人聰明地取諧音把海寧叫做害人(吳語,寧人不分),難道會有人跟進?

 

其實,這種既對別人不尊重,又侮辱自己的小聰明,不要也罷。

 

雖說翻譯各有巧妙,但還是略有定規。Dominion Road,意譯當然該叫自治領路;依正規的翻法應是多美尼安路,君不見中美洲有國家就叫多美尼加共和國/ Dominica Republic;至於音譯,我想我還是喜歡另外一個昵稱:多美路——雖然缺了一個音節,但符合中文規律,上口易讀。

 

多美,多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