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們真的幸福嗎?

(2023-01-08 04:31:07) 下一個

我們真的幸福嗎?

                                        2006年10月13日

何必

昨天,北京市統計局最新發布了北京市和諧社會指數監測結果,結果顯示,三成多的北京人覺得自己很幸福。……(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這兩天,“和諧社會”的說辭充斥媒體,鴰噪風靡,在無處不在的忽悠當中令人不勝其煩,凸顯著中國特色的八股八卦情結,無論什麽朝代,隻要最高層有聖旨下,勢必滿世界都會彌漫,而到了現如今,愈發亂七八糟,現代化的宣傳手段和輿論渠道,無時不刻都能夠將這種信號傳播到失真作嘔的地步。

前天(10月11日)中國新聞網消息,為期四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今天下午在北京閉幕。會議通過六中全會公報,提出到二〇二〇年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九大目標和任務。(略。)

這種宏大而飽滿的設想提出,下邊各級委府當然要有所動作。這不,北京市統計局馬上就馬屁精似的忙不迭發布北京市的社會和諧指數,向外界宣示,北京早就和諧的不得了啦。

如果北京要是再抹去貧富差距、交通擁堵和信訪量,那麽北京注定是全世界最和諧的城市。

這話誰會信呢?

這幸福指數原本就是個舶來品。1980年代,隨著經濟增長浪潮的退卻和東西方冷戰的結束,西方人已經沒有明確的敵人,生活質量也徘徊不前,一時間找不到了活著的感覺,開始關注個人在當代生活中的主觀體驗和感受。於是,形形色色的有關此類的指標和調查研究結果層出不窮。

日前,英國“新經濟基金”聯合該國“地球之友”搞了個《幸福星球指數》報告,對全球178個國家及地區做了次“幸福”大排名。排名榜裏,中國人民的幸福程度排在第31位,在亞洲國家裏僅僅排在越南(第12位)的後麵,比日本(第95位)、韓國(第102位)和新加坡(第131位)人民要幸福得多。

這個數據與其他國際性調查機構的結論大同小異。2005年6月20日《東方早報》數據,AC尼爾森最新全球互聯網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中國內地受訪者對未來12個月的樂觀態度躋身全球前三甲,職業穩定及健康成為關注的焦點問題。(何必注,略。)

而為什麽中國受訪者會有如此高的樂觀態度?莫非這個調查公司隻是選取那些剛剛從酒館裏紅光滿麵醉醺醺出來指鹿為馬胡言亂語嬉皮笑臉的閑散人等作為調查對象?

美國一個吃飽了撐的什麽機構搞了個什麽“幸福指數”全球排名,結果是,除了俄羅斯外,中國人在全世界是感覺最不幸福的。

而在另外一個洋人弄的幸福指數裏,亞洲的新加坡和緬甸處於同一水平。對此該機構分析認為,收入與幸福指數並沒有正相關。而該調查中,中國人幸福指數在亞洲僅僅比日本人略高,成為亞洲倒數第二。

由此看來,所謂的幸福指數,由於缺乏客觀可辨的指標體係,在如今幾乎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原本,對於什麽是幸福,到現在全世界也沒有形成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標準,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觀感受上很難於形成舉世公認的定義。

而對於幸福的數量化,就更是由於曆史文化法律經濟政治人文等等方麵的差異而在指標設定和加權比較之際有著截然不同的思路、立場和原則。那句曆史學領域經典的話怎麽說來著?“每塊墓碑下麵都埋藏著一部完整的曆史”,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獨立的曆史,每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的幸福指數。因此,我們現在看到中國的那些衙門公布的形形色色的幸福指數,無非是巧立名目再次掩耳盜鈴而已。

中國各地調查出來的幸福指數雖然有所區別,但共同點是,中國農民比城市居民的的幸福指數要高。這說明了什麽?果然是農民比城裏人幸福嗎?大概,所有具備正常人智力和見識的人都會認為這純屬胡說八道。但為什麽會這樣呢?2005年10月18號法新社巴黎消息:此間的國際新聞自由組織記者無國界星期四發表2005年度新聞自由指數報告。在這份報告所列出的167國家和地區中,新聞自由程度排名前十位的國家是丹麥、芬蘭等十個歐洲國家;後十位依次是越南、中國、尼泊爾等。朝鮮再次名列倒數第一。該報告表示,從總體上來看,新聞自由在西方國家有所退步;在伊拉克,不但沒能取得進展,甚至有所惡化;而在一些新近獨立或自由的國家則有所進步。

所以,在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缺乏基本了解的情況下,出現農民認為自己幸福的結局也就不難理解了。

同理,開篇報道中那麽多被調查者認為自己很幸福,也是在所難免的了。

北京市統計局認為隻有7.3%的被調查者認為自己生活不如意,也算是數據出安定,數據出治理,數據出和諧社會的典型例證了。

有趣的是,昨天(10月12日)晚間新聞報道,國家統計局局長邱曉華被免職。

這也是幸福指數中應有的要義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