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社會保險參險率低值得憂慮

(2022-12-09 00:29:14) 下一個

社會保險參險率低值得憂慮

                                 2004年4月24日

何必

中國各類社會保險企業參險率和離退休職工管理社會化率總體上離廣泛覆蓋的目標還有差距……(略。)

從這項調查報告所公布出來的結果中可以看出一個很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越是貧困不發達地區和很具有中國特色的所有製類型企業,社會保險參險率越低,但企業員工對於薪酬滿意度水平卻越高。例如,西部地區企業參險率比東部要低不少,其中生育保險比東部地區低8.7個百分點,而工傷保險則更是有著超過1/5的21.5個百分點的差距,但那裏企業員工對於薪酬的滿意度卻要高出東部近5個百分點;集體企業在各所有製企業中參險率最低,比起平均水平來都低了10個百分點以上,而失業保險更是低了1/4還要多,但集體企業員工對於薪酬的滿意度卻是最高,超過了4/5的被調查者表示滿意。

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對公民強製征收保費,形成保險基金,以對投保人提供保障的一種社會保障製度。它具有強製性,並不以盈利為目的。運行中若出現赤字,國家財政將給予支持。

4月24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海南博鼇亞洲論壇2004年年會開幕式上的重要演講,其中談道,從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中國經濟年均增長9.4%。25年前,中國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473億美元,去年已達到14000多億美元。25年前,中國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06億美元,去年已達到8512億美元。25年前,中國外匯儲備為1.67億美元,去年已達到4033億美元。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六,進出口貿易總額居世界第四。中國雖然取得了很大的發展成就,但中國人口多,底子薄,生產力不發達,發展很不平衡,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雖然中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突破1000美元,但仍排在世界100位以後。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在改革開放後的25年間,GDP增長了近10倍,進出口總額增加了40多倍,外匯儲備增加了近2415倍,都有了實質性的跨越,上升了幾個台階。而從計劃經濟走到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對於類似彩電、空調等家用電器的消費已經躍升到了汽車、住房、教育和旅遊等萬元級別的消費。

但是,按照胡錦濤的話說,“生態環境、自然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或者,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卻還是出現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報告中所透露出來的現象,追求經濟高速增長卻忽略了社會整體安全保障。到現在,中國的社會保障體係還是非常不完備的,與25年間經濟快速增長想對應的是,從這次調查的結果上看,企業參加各項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的比例分別為:基本養老保險92.5%、基本醫療保險78.9%、失業保險75.5%、工傷保險65.8%、生育保險36.5%、住房公積金49.5%;也就是說,強製性規定必須參加的各項社會保險裏,最高的92.5%,而最低的僅為36.5%,五項平均參險率69.8%,剛剛超過2/3的水平;而私營企業失業、工傷、生育險種平均參險率為49.7%,集體企業這三個險種平均參險率更是僅為41.3%,都不到一半的水平。亦即,法定社會保險參加率情況並不容樂觀,私營和集體企業參加額都不盡人意,即使法律規定了,但依然有著廣泛的脫逃現象。

社會保險本身是通過二次分配的方式進行社會財富的再調節,借此保持社會的穩定與相對平衡,避免出現貧富差距的擴大化並產生社會矛盾與動蕩,而我國社會上的貧富鴻溝有著日益加深與拓寬的趨勢,這早已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這個意義上,企業逃避自身的社會義務、規避參加法定社會保險的行為,對於社會安定來說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舉動。

而從企業員工對於薪酬的滿意度方麵,好像倒是可以解讀出一些讓人能送一口氣的內容:那些自身法定權益被侵害的員工似乎對此並沒有起碼的自覺,至少沒有表現出來相應的情緒,特別是在那些市場尚處於欠發達地區的中部和西部地區、以及集體所有製企業裏的員工們,頗顯得樂不思蜀,對於身邊在企業法定參加社會保險方麵的違法亂紀行為熟視無睹聽之任之,能夠拿到現在的薪酬已經夠滿足了,或者再進一步說,能夠有份活幹就不錯了,別指望太多。

不過,隨著人們對於自身權利意識的逐漸明晰,這種狀況大概也不會維持多久。從社會治安狀況趨於惡化的現實當中,也許不應該對被侵權者目前的安之若素喜形於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