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四十二 國慶

(2023-09-19 01:03:36) 下一個

 

張燈結彩迎佳節,國慶中秋帶笑來。

最喜山河如錦繡,大江南北百花開。

 

    開學以後,學校要求全校同學認真學習普通話。中文係要求在學習普通話的同時,學習毛澤東的詩詞。

    同學們手中,有毛詩選的很少。於是隻好又進行刻寫油印。並且由教普通話的老師注上拚音。一共是16首。因為印刷的紙十分粗黑,根本看不清楚。

    史維華到書店找來找去找到幾本《毛澤東詩詞選》,共選了36首詩詞,而且是潔白的紙印刷的。維華見了喜出望外,連忙買了幾本,一本給譚學珍,一本給戈華中。

    四年級同學還有半個月時間就要到中學去實習,大家都起早貪黑的在學普通話。

    南方吳語區的同學更著急,他們方言口音更難改。三年多了,班上有些同學的講話,史維華還不能完全聽懂。他正愁著,到蘇州某中學實習,聽不懂蘇州話,如何與學生交流。

    譚學珍說:“這個你不要擔心,中小學生都在學普通話,隻要他們會說就行。關鍵是你要把自己的方言改掉,否則孩子們聽不懂。”

    “確實如此,我這家鄉話,是有些難懂。這幾天你幫忙給我糾正糾正。”史維華說。

    “你這才叫臨上轎,現紮耳朵。”譚學珍笑著說。

    “奇怪,這是我們蘇北的俗語,你怎麽知道的啊?”史維華很驚奇。

    “我們家附近就住有幾個蘇北人,我常聽他們說話,所以懂得幾句。特別這句話,很形象,很生動,很有趣,所以記得更牢。”譚學珍解釋說。

    再過幾天就到國慶節和中秋節了,學校大門口正在進行裝點,想搭個彩門。因為買不到彩色紙張,便剪一些鬆技,塗染一些彩紙,湊合著紮起個彩門,又把往年保存下來的紅綢子做的大紅燈籠掛在門口,霎時增添了許多節日的喜慶氣氛。

    各個宿舍樓的門口,同學們也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力更生,進行一些裝飾,作了一些美化。

    溫故園小組的同學紛紛在寫詩和練書法,他們準備出一期牆報。

    今年正好國慶和中秋連在一起,便一同進行慶祝。

    史維華寫道:

普天國慶菊花開,又值中秋喜又來。

佳節雙重添瑞氣,萬民歌舞月徘徊。

    譚學珍說道:“你把兩個節日巧妙地結合到了一起,很好。”

    沈之求寫道:

纖雲輕巧軟如綿,碧海丹心萬裏天。

今夜中秋淮北月,故鄉父母照無眠。

    戈華中說:“好,你把思鄉之情也寫進去了,而且前兩句寫得美如仙子,嫦娥見了,也會很高興的。”

 

譚學珍也吟道:

一片姑蘇燈火紅,玉盤皎皎轉晴空。

素娥飛起霓裳舞,滿校師生慶學宮。

    “好,你把雙節同慶的慶字突出來了。寫得也很美。你看燈火、玉盤、晴空、素娥、舞。這些意象都很迷人,構成了一幅美麗的雙慶圖畫。”沈之求讚美道。

    “過獎,過獎。”譚學珍連忙謙虛地說。

    鬱琴寫道:

帝宇雲移月在行,窗前賞月近三更。

秋蟲唧唧歌山野,祖國吾為賦深情。

    史維華評論說:“好,有景有情,有人有物,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按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你這叫有我之境。”

    戈華中沒有寫詩,說:“我把你們的這四首詩用毛筆書寫好,貼在牆報欄裏,如何?”

    “好啊!”幾個同學一齊讚同。

    國慶、中秋連續放假三天。史維華、沈之求、馮寶、譚學珍、瞿得運五個同學一起去東山遊玩。

    東山又名東洞庭山,在蘇州西南四十公裏處。本名胥母山,因伍子胥曾將其母供養於此而得名。

    東山依偎太湖,三麵環水,崗巒起伏,主峰莫厘峰高約300米,為太湖諸峰之冠。景色非常壯觀。唐代名將席溫,南宋詩人陸遊,明代宰相王鏊都曾長期隱居於此。

    史維華說:“陸遊曾在此留下名句‘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白居易在蘇州任刺史時也曾常常來此,他有一首《宿湖中》,內中有幾句詩曰‘水天向晚碧沉沉,樹影霞光重疊深,浸月冷波千頃練,苞霜新橘萬株金。’”

    馮寶說:“我知道,東山的桔子很甜美。產量也很豐富,每年蘇州市麵上都能充分保證供應。除了桔子,東山還有一種特殊水果--馬齒棗。你們注意觀看,這種棗子像馬齒狀,扁扁的楕圓形,很特別,也很香美甜脆。還有這裏的碧螺春也是上等綠茶。”

    沈之求說:“春秋時期,這裏是吳國、越國的古戰場。夫椒之戰就發生在這裏。兩國水軍鏖戰就在太湖上。”

東山青雲如黛,林木蔥蘢,果樹茶林綿連數十裏,是名滿江南的花果山。秋天則是“樹樹籠煙疑帶水,山山日照似懸金。”山腳下則有方方的稻田,片片的漁塘,點點的白帆。

譚學珍說:“蘇東坡有詩曰‘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桔綠時。’”

    東山還有著名的雕花大樓,周總理曾陪同外賓到此參觀過。

瞿得運說:“我們去看看吧,無錫和這裏雖是一湖之隔,但我從未來過。今天到此,不可錯過。”

譚學珍也表讚同,於是一同去了雕花大樓。這個樓從外牆到內牆,從窗欞到屋梁全都雕有各種花草動物。全身都是畫,整個大樓都是藝術品,據說這些雕刻都來自藝人周雲龍之手。曆時三年,花去黃金3741兩。此樓原是東山在上海做棉紗生意的金錫之、金植之兄弟為母親而建的豪宅。

    遊罷東山,同學們一路說笑著回到學校。

果滿東山翠欲流,愛觀金氏美雕樓。

林中秋菊金光閃,湖上漁帆自在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