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居無竹——回鄉紀之二

(2023-06-24 05:33:16) 下一個

居無竹——回鄉紀之二

 

到望江樓,本打算夢回唐朝,通靈薛濤小姐,討教點詩藝,要幾頁彩簽。可惡的公園管理處卻把一眾古建築,原味明清的亭台樓閣關閉,估計是維修。能觀瞻的薛濤芳蹤,區區兩首五言,木板上,顏體書了,插在竹林間,倒也別致;還有一碑,某現代大師以半文半白語體所就,碑刻甚淺,模糊不清,沒讀完。

望江樓南門。中華園林,有門就有對聯,像古希臘的門楣,總來點浮雕,不然,空蕩蕩,對不起這塊寶地。對聯曰:古井冷斜陽,問幾樹枇杷,何處是校書門巷?大江橫曲檻,占一樓煙雨,要平分工部草堂。這聯顯然有點過了。若論園林,杜甫那間秋風稍起便破的茅屋,即便雅言成草堂,無論如何也不及望江樓崇麗閣;但拔高薛濤與詩聖平分秋色,那是不知天外有天的營銷手段。同樣,把薛濤誇上天,說成天下第一女才子,他們可能沒見識過"詩妓"(我的一篇小說名)魚玄機。當然,才女嘛,沒點貌,僅憑才華,還是有點吃虧,才貌雙全,不弄出點風流韻事,對不起遠播的豔名。於是把元稹拉郎配,明顯傳說成分大於事實,反正元稹也負了無數女子,多一個也無妨。中華大地曆經滄桑,朝代更替,卻沒有曆史。前朝數百年積攢的精華,後朝一把火,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幹淨。出點文物,大家擠破頭來爭。文物古跡的地方主義盛行,與自己沾邊不沾邊,隻要拉來,編些故事,修點仿古,便開始坐地收門票。

悻悻然,隻好看竹。

看竹,其實是看人,按中華審美觀。與其他文明泛神不一樣,中華文明幾乎所有精神活動都泛道德。寫詩,最後通常升華歸結到道德;畫幅畫,沒有純粹山水,樂山樂水,寄情其間。人文畫,畫其次,人文才是要旨。竹,秀麗雅致,疏影橫斜,伴隨清淺,總掛著濕漉漉的巴蜀雨滴。好端端的植物,因空心,被文人譬喻為虛懷若穀的道德模範。我老鄉東坡先生也不例外,盡管他打造了一個中華古代最有趣的靈魂。“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就是他老先生賦予竹的道德高地,但要信他你就天真了,他哪裏舍得肉,非但不舍得,還研製出用自己名字冠名的一道名肉:東坡肉。

院內瞎轉,東鱗西爪,獲得些竹的印象。散生竹園,有來自中外各處的名竹600多種。幽篁萬竿,蔥蘢蔽日。我最喜歡一種叢生竹,叫"匍匐鐮序",細杆妖嬈,葉密繁茂,天然美人相。轉一大圈後,收獲一堆竹的名稱:觀音竹、佛肚竹、人麵竹,還有方竹、紫竹、琴絲竹等等。

薛濤愛竹,可這川西壩子,誰又不愛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