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2年春上海封城記(九)民以食為天

(2022-10-18 08:33:46) 下一個

2022年4月26日

 

民以食為天。

 

上海,是吃貨的天堂。這裏有國內最多的米其林和黑珍珠餐

廳。這裏有江浙、川湘、齊魯、粵港等各種中餐,有法國、

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韓國、印度、巴西等各類亞歐美美

食,有庭院深深價不封頂的私房菜館,有熱氣騰騰路邊擺攤

的火鍋燒烤,還有各種各樣價廉物美的蒼蠅小店。隻要是吃

貨,總能在上海,找到自己的最愛。

 

 

上海的巧婦,從來不擔心無米可炊。從浦東到浦西,從鬧市

到郊區,在家樂福、大潤發、麥德龍、沃爾瑪、山姆店、開

市客、永輝、華聯、羅森、全家等大型超市、社區小店,巧

婦們總是能買到自己需要的食材。不論是市郊青浦、崇明、

奉賢或蘇浙山東生產的新鮮蔬菜,太湖三白,或是雲南的走

地雞,千島湖的大頭魚,武漢鴨脖、四川臘肉,或是新疆的

蘋果,泰國的榴蓮, 贛橙川橘,應有盡有,不怕沒貨。

 

 

假如巧婦工作繁忙,忘了買菜,或者突然有客來訪,不用

怕。叮咚京東、盒馬美團,蔬菜鮮奶、鮑魚生蠔、豬肉牛

排,手指動兩下,30分鍾一個小時送到家。

 

如果巧婦是新老上海寧或國際鬼佬,垂涎澳洲牛排、法國鵝

肝、日本金槍魚、西班牙火腿、德國啤酒、智利紅酒、牙買

加咖啡、蘇格蘭威士忌,網上的選擇比家樂福沃爾瑪開市客

更多更好。上海是全球第一大港,全世界的美食美酒,多匯

聚上海。巧婦當天網上下單,第二天早上順豐冷鏈快遞送

到。

 

上海的打工人,不論來自何方,都可以在上海,找到家鄉的

味道。清晨,一碗擔擔麵,幾個生煎入肚,上海千千萬萬打

工人,匆匆踏上打工路。傍晚,或黃浦江邊,幾位同事,就

著陸家嘴和外灘燦爛燈火,喝幾杯小麥啤酒,啃兩個德國豬

蹄,回公司繼續修改PPT;或拖著疲憊的雙腿,輾轉回郊區

小區,在街邊火鍋店,約三四老鄉,七八好友,來六隻江小

白,五紮生啤,涮幾斤羊肉,烤數打生蠔,酒足飯飽,回家

睡覺。

 

 

 

2022年春天,春暖花開,春和景明,春意盎然,春江水

暖,正是河豚欲上時。

 

吃貨的上海,消失了。

 

巧婦的上海,停擺了。

 

打工人的上海,禁足了。

 

 

俺相信政府和父母官們,不信謠,不傳謠。

 

俺相信,上海不會封城,上海居民不需搶購囤積食品。

 

 

俺不信,上海和周邊的物流癱瘓,全國各地馳援上海的

2500萬噸食物,進不了上海;

 

俺不信,遼寧等地千難萬難送進上海的救濟物質,會被一些

芝麻小官扣押私吞賣高價;

 

俺不信,青浦菜農的新鮮蔬菜,爛在地裏沒人管;

 

俺不信,上海的小區,不僅房價有高低,配送物質也分尊卑

等級;

 

俺不信,政府安排配送的醬鴨有毒,豬肉有味;

 

俺不信,京東快遞,不是保供企業,被城管封閉;

 

俺不信,特批的保供企業,公司無照,或已注銷。

 

 

 

 

 

民以食為天。2500萬上海人,昨天操心今天,今天擔心明

天,明天憂心後天,吃什麽?吃的從哪裏來?

 

 

此情此景,好像有點兒時記憶。

 

記得三年大饑荒時,全國人民剛剛過了幾天共產主義生活,

就開始人人餓肚子,天天愁吃的。什麽都吃。家家學養小球

藻,戶戶上樹采槐花。麥麩稻糠咽完了,再啃樹皮觀音土。

 

 

隻是現在足不出戶,出不去。

 

管控區防控區的居民,可以在小區溜達。小區的綠化帶,路

邊的櫻花桃花,能吃嗎?

 

回顧過去,想到一個小建議。

 

想起80年代,從上到下,都練氣功。入門學徒,強身健

體;國師高手,特異功能。穿牆過壁,隔空取物,無所不

能。

 

值此非常時期,俺們一定不要忘記,5000年的中華文明,

有多少寶藏,值得發掘,有多少傳承,可為今用。

 

與傳世氣功相生相伴,相輔相成的,還有辟穀。不知80年

代的高人們,為什麽把這一傳承給忘了。估計當年國人剛剛

開始吃飽肚子,信奉的還是以胖為美,相見時仍問:“吃了

沒有”。 辟穀妙招,尚無市場。

 

 

40年改革開放,時過境遷人異。今日國人,超重肥胖,已

成通疾。

 

據統計,多過50%國人,超重肥胖,數量全球第一。高血

壓、糖尿病、腦中風、心梗塞,相伴相隨。個人生活質量

差,國家醫保負擔重。

 

辟穀術始於秦漢,甚至更早。漢代出現的《大戴禮記·易本

命》記載:“食肉者勇敢而悍,食穀者智慧而巧,食氣者神

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 《淮南子·人間》也記載春秋

時魯國人單豹不食五穀,僅喝溪水,年屆七十猶有童子顏

色。

 

《太平經》認為行辟穀法,不僅可以養自身,還可以養眾

生。從個人而言,“令人病悉除去,顏色更好,無所禁防。

古者得道老者,皆由不食”。從國家而言,“此乃富國存民

之道”,可以“助國家養民,助天地食主”,“君臣民足以

安身心,理其職;富者足以存財,貧者足以度軀;君子行

之,善樂歲,凶年不危亡”。

 

《太平經》又從反麵論述說,不修辟穀術,習慣於一日三餐

的人,遇到荒年就會餓死或出亂子,“日三食乃生,朝不

食,一命絕;晝不食,二命絕;暮不食,三命絕;三日不

食,九命絕。……奸邪大起,悉從此始”。由此,《太平

經》倡導“用吾道,萬事自理,吉歲可以興利,凶年可以存

民”。

 

 

值此新冠病毒猖獗,上海全市封控管控防控,生活物質難免

滯後之時,正是傳承發揚光大祖傳瑰寶之際。讓上海2500

萬人民馬上開始學習實行辟穀妙法,可收一石數鳥,一舉多

得之效:

 

1. 可“令人病悉除去”, 減肥除重,什麽高血壓、糖尿

病、心血管病,百病盡除。 人人身通心暢,亦可為國家醫

保大幅減壓。小姑娘們也不必花錢買什麽亂七八糟的減肥

藥,天天吃的藍瘦香菇。

 

2. 解決當前上海物流不暢, 生活物質不足,物價高昂的短

期問題。尤其是那些響應父母官的號召,不搶購不囤積生活

物品的優秀市民,他們的肚子在抗議。教導市民們練習辟

穀,從每日三餐不健康的五穀肉魚,減為一日兩餐,到一

餐,到不食,隻服氣, 讓身體充滿氣。

 

如此,假設上海2500萬市民平常每日需10000噸食品,辟

穀數日,即可減為5000噸、500噸、100噸,乃至更少。至

於央視報道的江蘇鹽城援助上海的2500萬噸農副產品,那

就完全不需要要了,可以馬上轉送北京。

 

在上海成功示範後,可把辟穀作為基本國策,迅速推向全

國。到時我國完全不需從烏克蘭俄羅斯美國等國進口糧食,

並可將多餘的糧食無償援助亞非拉美世界上三分之二還在受

苦受難食不果腹的階級兄弟們。堂堂中國,要讓四方來賀!

 

3. 人一日三餐,雞鴨魚肉,五穀雜糧,上入下出,諸多汙

穢。上海封控管控防控期間,上崗環衛人員不足往日50%。

二月上海生活垃圾日均73噸,而最近日均3300噸。這樣多

的垃圾,誰來處理?糞池噴薄欲出,出來了去哪裏?

 

網傳上海白玉苑小區居委,早已未雨綢繆,倡導居民簡約生

活,控製大便。實行辟穀,實乃民心所向,眾望所歸。不僅

為環衛工人減輕負擔,同時也減少病毒通過馬桶糞池交叉感

染的風險。到時管道上下,馬桶內外,都隻有天地精華,浩

然正氣,讓病毒無處藏身,盡快實現動態清零。

 

 

4. 上海2500萬市民,如果人人都練習辟穀,從一日三餐減

為一日一餐或無餐,由此成功控製大便,也會同時解決那些

響應父母官號召,沒有搶購囤積衛生紙的市民如廁後的尷尬

問題。一旦上海市民乃至全國人民男女老少對衛生紙的需求

大幅下降,又會保護多少樹木,拯救多少森林。金山銀山,

不如綠水青山。

 

 

 

既然辟穀可以一石數鳥,一舉多得, 建議政府把辟穀作為

堅持動態清零的重要手段,采取以下措施,以快製快,盡銳

出戰,吃勁攻堅。

 

首先,各級領導以身作則,為廣大市民樹立光輝榜樣。領導

們工作繁忙、亞曆山大,營養有保障,故多有肥胖超重表象

和高血壓心髒病糖尿病等基礎病內患。實行辟穀,領導們清

腸淨胃,排毒去汙,身輕體健,成佛成仙,鬆柏長青,萬古

長存。

 

 

其次,廣大共產黨員衝鋒在前,把辟穀作為黨建重要任務,

做好表率,發揮先鋒作用。各級黨組織要開展辟穀攻堅擂台

賽,區區比,鎮鎮比,天天比,周周比,盡快讓廣大黨員都

學好用好辟穀,為群眾樹立模範榜樣。

 

 

同時,加快建設完善網格化管理,把每個小區每棟樓每一家

每一戶每個人都納入網格管控,確保不遺一戶,不漏一人,

讓2500萬上海市民,人人都盡快學會辟穀,享受辟穀的好

處。

 

要動用一切宣傳資源和手段,把辟穀的好處、重要性和學習

方法盡快普及。早新聞晚新聞都要突出宣傳教導辟穀。所有

媒體,包括微信、微博、頭條、抖音、知乎、嗶哩嗶哩等,

都必須向用戶推送辟穀方法和好處,所有購物網站,包括京

東、淘寶、拚多多、叮咚、盒馬、美團等,用戶必須先看三

分鍾辟穀視頻,才能進入。

 

根據上海各區辟穀進展情況,東方衛視可擇時召開已推遲多

日的慶功表彰晚會。請領導和各種專家(消化內科、心血

管、內分泌、環衛、傳染病和辟穀氣功大師)組成的評委

團,根據各區鎮街道小區辟穀普及程度、水平高低、節約的

食物噸數、人均減重公斤數,小區垃圾重量、糞池飽滿度等

嚴格指標,選出先進領導、先進黨員、先進小區、先進個人

等獎項,並請上海市東方公證處對評選結果進行無私公證,

確保無誤。

 

 

說了半天,俺笨鳥先飛,捷足先登,先學起來。躺在床上,

邊練邊想,俺這小建議,會不會真的被領導采納重用,先上

海,又全國,再世界。全球動態清零,消滅糖尿病高血壓心

髒病等基礎病,亞非拉美發愁糧食沒處堆,俄軍烏軍美軍這

個軍那個軍的官兵都忙著相互學習練辟穀,無暇赴死,俺是

不是會拿個諾貝爾和平獎?

 

咕嚕,咕嚕, 咕嚕,肚子叫了。餓醒了。

 

這個諾貝爾和平獎, 不好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