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史

從繁雜的文獻中抽絲剝繭,將曆史的脈絡梳理井然,並用心理學原理透析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現風雲詭譎且又波瀾壯闊的民國曆史畫卷。
正文

民國風雲錄(節選32) 二次圍剿

(2023-05-01 14:39:22) 下一個

節選三十二     二次圍剿

 

1931年1月15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在江西寧都小布成立中央蘇區中央局,周恩來任書記,在恩來未從上海到達蘇區前,由中央政治局委員項英任代理書記。毛澤東、朱德、曾山為委員;並成立以項英為主席的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毛澤東擔任副主席。同時,取消紅一方麵軍總前委。這意味著,中共中央一方麵開始把贛閩蘇區當成“中央蘇區”,另一方麵,也結束了毛澤東所處的蘇區黨和軍隊最高領導者的地位。

項英代理蘇區中央局書記後,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富田事變。他根據自己的調查研究,一方麵指出少數事變領導者是“分裂革命勢力”,事變是“分裂紅軍”的“反黨行為”;另一方麵,又要求立即糾正反AB團鬥爭中的過火行為,處理富田事變要按黨內矛盾來解決,否定了總前委對富田事變是“反黨反革命的暴動”的定性。

而在當時,毛澤東仍然在部隊指揮上起著主要作用。由於軍委會主席項英不大懂得軍事指揮,缺乏對敵作戰經驗,因此,項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動員紅二十軍返回河東上。4月上旬,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組成的中央代表團到達蘇區,加入了蘇區中央局。

紅一方麵軍在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後,經過兩個多月的攻勢作戰,先後占領廣昌、石城、瑞金等縣城,鞏固和擴大了根據地。毛澤東、朱德清醒地估計到蔣介石必然會發動新的圍剿,抓緊時間讓紅軍總結第一次反圍剿的作戰經驗,開展有針對性的軍事訓練和政治教育等。

同一時期,他們根據所掌握的情報得知,何應欽掛帥圍剿軍後,調集了18個師加3個旅,共20萬兵力。鑒於上一次慘敗的教訓,何在圍剿策略上大幅改變,“以厚集兵力、嚴密包圍及取緩進為要旨”,以“穩紮穩打、步步為營”為作戰方針,從江西吉安到福建建寧構成東西八百裏的弧形戰線,分四路向中央蘇區步步推進。

大敵當前,最緊迫的問題是要確定第二次反圍剿的戰略方針。在蘇區中央局擴大會議上,出現了嚴重的意見分歧。項英等許多人認為,敵我力量懸殊,敵軍的嚴密包圍難以打破,主張將紅軍主力轉移到根據地以外去。還有些人主張“分兵退敵”,認為這樣做“一則可以使敵人包圍落空,一則目標轉移,可以退敵”。應該說,這兩種意見都有軍事常識上的合理性。

但是,有獨特軍事思想的毛澤東反對這兩種主張,堅持依托根據地的有利條件,就地誘敵深入,依靠根據地內的軍民來擊破敵軍的圍剿,並力主集中兵力,指出分兵不但不能退敵,反而會給紅軍帶來更大的困難。他的意見隻得到朱德、譚震林等人支持,在會上處於少數地位。毛澤東機智地提議,再擴大會議的範圍,來討論這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方針問題。這個提議被會議接受。

再次擴大會議的參加者,除中央局成員外,包括各軍的軍長、政委,還有一些參謀長、政治部主任和地區特委負責人。毛澤東在發言中分析了敵我形勢,指出紅軍打破國民黨軍隊這次圍剿的條件比第一次反圍剿還要好,勝利的可能性更大。這一次,支持毛澤東的意見由少數變成了多數,其政治智慧又一次起了決定性作用。

於是,此次反圍剿的戰略方針就確定為:依托根據地誘敵深入,集中主要兵力來擊破敵軍。然後,會議的重點轉移到戰役計劃上。根據情報,國軍分四路向根據地中心推進:從西南方向進攻的是蔣光鼐、蔡廷鍇的第十九路軍,已從贛州進占興國;從西北方向進攻的是王金鈺的第五路軍,已到達富田一線;從正北方進攻的是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從東北方向進攻的是朱紹良的第六路軍。會上又發生了爭論。

有些人主張先打在興國的蔣光鼐、蔡廷鍇的第十九路軍,認為打垮十九路軍便於紅軍的發展,可以伸開兩手到湘南和贛南。這種意見不無道理,特別是該路敵軍相對其它各路較為孤立。但是,毛澤東又不同意,他認為“在進攻我們的敵人中,蔣蔡比較是強有力的,在曆史上未曾打過敗仗,曾經在湘南把張發奎打得落花流水,我們現在主要的是擇敵人弱點打破,打蔣蔡沒有絕對勝利的把握,我們應打王金鈺這路,因為這路敵人既弱且地勢群眾都好。”不過很多人還是沒有被說服,因為王金鈺這路處於兩翼保護的地位,左有孫連仲的第二十六路軍,右有蔣、蔡的第十九路軍,被敵夾擊的風險比較大。

然而,毛澤東看得更遠。他指出,從富田地區的王金鈺部打起,然後向東橫掃敵軍側翼,完了可以在閩贛交界的建寧一帶擴大根據地,征集資財,便於打破下一次圍剿。如果由東向西打去,則限於贛江,戰局結束後沒有發展餘地。若打完再東轉,又勞師費時。這個向西北反攻再向東橫掃的戰役構思太奇妙了,以至於大家都被說服,大計遂定。

會議一結束,毛澤東、朱德指揮部隊,到群眾條件和地形都十分良好的東固地區隱蔽下來,近敵而居。此時的東固地區位於圍剿軍第十九路、第五路和第二十六路的三麵包圍之中,都不過幾十公裏的距離,一旦被敵發現,就會有全軍覆沒之危!整個方麵軍3萬多人不僅不能被發現,還要找到戰機突然從敵方的縫隙之間反攻,難怪不少官兵抱怨這是鑽“牛角尖”。毛澤東一方麵耐心做說服工作,另一方麵拒絕一切性急快打的建議,始終巋然不動,堅持預定計劃,不受幹擾。

紅一方麵軍指揮部一麵密切注視敵情,一麵仔細研究作戰部署。開了幾次會,都沒有完全敲定戰術細節。信奉調查研究的毛澤東,約三軍團團長彭德懷到東固和富田之間的白雲山上去看地形,以解決具體戰術問題。兩人通過實地偵察,當場決定一軍團的三、四兩軍在離東固約15裏處布置阻擊和伏擊陣地,三軍團繞至敵之右側背進攻富田,一舉打垮王金鈺的第五路軍。

而後,細心的毛澤東又發現,這對三軍團來說是一個背水(背贛江)陣勢,於是問彭德懷:你們有沒有危險?彭德懷充滿信心地回答:沒有危險,敵人意識不到我軍會敢側敵側水發起進攻。

這是方麵軍成立以後少有的情況,毛澤東在沒有朱德幫助下直接同彭德懷決定作戰部署。盡管澤東在一些戰術細節上還未完全有把握,但有不恥下問的虛心態度,令德懷十分欽佩,並自認從中學到了東西。

1931年5月16日清晨,紅軍各部已經進入預定地點。彭德懷率紅三軍團負責左路包抄,黃公略率紅三軍正麵迎擊,林彪紅四軍和羅炳輝紅十二軍負責右路包圍,另有紅七師和紅三十五師負責阻擊第十九路軍。毛澤東、朱德帶著電台和警衛部隊登上了白雲山,在臨時設好的指揮所坐鎮指揮。

當天戰鬥打響後,紅軍戰士突然從山上猛攻下來,猶如飛將軍從天而降。毫無應戰準備的國軍頓時大亂。僅兩三個小時,王金鈺所部公秉藩師就被擊潰,大部被殲。公秉藩也被俘虜,但他化裝而沒有被認出來,居然被紅軍戰士當作一般俘虜給放了。

隨後,毛澤東、朱德指揮紅軍猛烈向東橫掃,擴大戰果。他們在白沙殲滅王金鈺部一個半旅,在中村殲滅孫連仲部一個旅。才打了6天,已經三戰三捷。

跟隨紅一方麵軍一同前進的蘇區中央局領導們又驚喜又疲勞。驚喜的是戰局竟然跟毛澤東所預料的一模一樣地順利發展;疲勞是因為他們沒有長期征戰的鍛煉,如此長途快速的行進體力實在吃不消。中央局研究決定,恢複紅一方麵軍總前委,將軍事指揮權完全交給以毛澤東為首的總前委,蘇區中央局留在永豐縣龍岡。

接下來,紅軍攻取廣昌縣城,殲滅朱紹良部第五師師部,師長胡祖玉重傷不治而死。最後一戰,紅軍出其不意地突襲建寧縣城,殲滅朱紹良部劉和鼎師3個團,繳獲了大量武器和物資,光繳到的西藥就可供紅一方麵軍半年之用。

從1931年5月16日至5月31日,短短的15天中,毛澤東、朱德指揮紅一方麵軍從贛江東岸打到閩西北山區,橫掃700餘裏,連續打了富田、白沙、中村、廣昌、建寧5個勝仗,以3萬多紅軍,擊破20萬國軍。總計殲敵3萬餘人,繳獲各種武器2萬餘件及大量軍用物資,痛快淋漓地粉碎了國軍的第二次圍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