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大史

從繁雜的文獻中抽絲剝繭,將曆史的脈絡梳理井然,並用心理學原理透析曆史人物的精神世界,再現風雲詭譎且又波瀾壯闊的民國曆史畫卷。
正文

民國風雲錄之序章——勢力瓜分

(2023-02-06 14:45:18) 下一個

序章——勢力瓜分

 

20世紀20年代的苦難中國,處在一個中央政府名不副實,國家實際四分五裂的戰爭狀態。內部的主要原因,是辛亥革命打碎了舊的封建王朝,但卻沒能凝聚成統一的主權國家,淪為軍閥割據的局麵。外部列強的幹涉不僅非常嚴重,而且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而演變,致使中國大地成了世界強國的利益競技場。

此時的世界仍然處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調整期。企圖為一戰後重新劃分勢力範圍的巴黎和平會議,“和平”效果卻非常糟糕。德國被大大懲罰但沒有被徹底削弱,反倒引起了德國民眾的強烈不滿,為日後的戰爭報複埋下了種子。意大利雖為戰勝國,但其訴求被忽視,間接催生了法西斯主義從該國萌發。蘇俄不僅被排斥在巴黎和會之外,而且會議決定對這個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經濟封鎖。中國以戰勝國之一的身份,卻被會議裁定,戰前德國侵占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裏的鐵路、礦產、海底電纜等,統統歸日本所有,結果直接點燃了“五四運動”的怒火。

即使在該和會上獲益最大的英國、美國、日本,也為下一場大戰掀起了如火如荼的海軍軍備競賽。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超過任何國家,仰仗它急速膨脹的工業和金融實力,向世界頭號海軍強國英國發出了挑戰。美國海軍部長丹尼爾斯宣稱,將在5年內建造 137艘軍艦,“建設一支世界上最強大、最優秀的海軍”。英國不甘示弱,首相勞合·喬治表示:“大不列顛寧願花盡最後一分錢,也要保持海軍對美國或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優勢。”日本為了與美英一爭高下,雄心勃勃地製定了“八八艦隊”計劃,即擁有兩支強大的艦隊,每支艦隊有主力艦8艘,每8年更新一次。緊接著,法國和意大利也興衝衝地加入了這場不見硝煙的軍備大戰。

但隨著一艘艘戰艦的下水,軍費開支陡然大增,各國財政紛紛捉襟見肘。列強們開始嚐到了軍備競賽的苦頭,各國人民要求裁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在這一背景下,美國總統沃倫·加梅利爾·哈定倡議召開限製海軍軍備的會議,得到了各國的響應,這就是影響深遠的“華盛頓會議”的由來。

由於巴黎和會的失敗,世界格局中的重要議題不僅僅是海軍軍備問題,還有很多影響和平的問題,尤其是在遠東、太平洋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利益衝突。於是,出席華盛頓會議的擴大為9個國家:美國、英國、日本、法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葡萄牙和中國。

中國北京政府派出施肇基、顧維鈞、王寵惠為全權代表,餘日章、蔣夢麟為國民代表,朱佛定為秘書,共130多人組成的龐大代表團出席。原計劃還有廣州國民政府外交次長伍朝樞為代表,但是孫中山不承認北京政府,要求自派代表團,不被各國接受,伍朝樞遂未赴會。

1921年11月12日至1922年2月6日,上述9國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了國際會議。議程主要有兩項:一是限製海軍軍備問題;二是太平洋和遠東問題。為此組成兩個委員會:“限製軍備委員會”由英、美、日、法、意5個海軍大國參加;“太平洋及遠東問題委員會”則由9國代表都參加。兩個委員會分別進行討論。

實際會議的過程中,各國的發言權是嚴重不平等的。美國、英國、日本處於第一等級,參與決定所有重大問題;法國其次,有時被前述3國置之不理;意大利還不如法國,在一些議題上被排除;比利時、荷蘭、葡萄牙重在參與,滿足於分得一小杯羹;中國則處於最下一級,完全為維護自己被侵犯的權益而來,對其他議題沒有什麽影響。

會議經過長時間激烈交鋒,各與會國簽訂了一係列條約、協定和決議案。其中對世界均勢影響最大的是《五國海軍條約》,它規定五國主力艦總噸位限額為:美、英各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17.5萬噸。條約還嚴格限製了主力艦和航空母艦的噸位和建造,對於其他艦船也有相應的規定。

中國為自己達成了兩項成果:一是中日雙方簽署的《解決山東懸案條約》;二是《九國關於中國事件適用各原則及政策之條約》,通常簡稱為《九國公約》。

《解決山東懸案條約》在法律形式上結束了日本對山東的軍事占領和政治控製,中國收回了部分喪失的主權。但中國也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價,不僅要償付高額的鐵路贖金等,更為重要的是日本通過安插日本人任車務長及會計長,仍然牢牢控製著膠濟鐵路。

《九國公約》表示,尊重中國的主權與獨立,領土與行政的完整,確立各國在中國實行“門戶開放”和“機會均等”的原則。有關條文規定,九國成立一個國際委員會,專門研究中國的關稅政策。實際上使中國恢複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麵。

這次華盛頓會議,中國成功收回山東權益,是近代中國在沒有武力後盾的情況下,外爭國權的第一次重大成就。但是,由於中國政府在解決山東問題時仰賴美、英的幫助,因而作為妥協,未能在取消治外法權、撤退外國軍警、恢複關稅自主權、取消勢力範圍等方麵取得實質性成果。

華盛頓會議後,日本在山東的利益受到抑製,遂轉為重點扶持東北的奉係軍閥。從地緣政治上,東北直接與日本統治下的朝鮮接壤,又是與宿敵蘇俄利益交叉的地區,所以成了日本擴張勢力的不二之選。奉係軍閥頭子張作霖為了爭勝中原,也需要靠上一個帝國主義後台。因此日本與奉係一拍即合。在這種有利條件下,奉係通過戰爭的勝利,已經雄霸東北和華北,把持了北京政府,成為中國最強大的一支軍閥。另外,盤踞在山西的閻錫山也跟日本往來密切。

英國主要憑借兩次鴉片戰爭的勝利獲得了在華最大的勢力範圍,以不平等條約開放的商埠(經濟發達城市)來計算,甚至比第二和第三位的日本和俄國加起來都多。由於其大多數條約商埠都在長江流域以南,所以扶持南方的軍閥更能保護它的利益。於是,英國聯合美國,支持直係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前者掌握著湖南、湖北、河南以及河北、陝西的部分地區,後者控製著富庶的東南五省。

美國是帝國主義列強中的後起之秀,因此早期在華勢力範圍還不及法國。美國意圖限製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擴張,所以與英國聯手支持直係軍閥,包括吹捧吳佩孚,派遣顧問,派軍艦掩護,等等。但是,美國人信奉實用主義,更重視商業實利,同時向直係和奉係兩邊都賣武器,大發戰爭之財。

在華利益最複雜的是蘇俄。

先是沙皇政府利用滿清政府的懦弱和無能,簽訂了一係列不平等條約,劃走了大片中國國土,並在東北和新疆建立了自己的勢力範圍。1898年,沙俄政府強迫清政府把旅順和大連灣“租借”給俄國,獲得了沙皇所夢寐以求的“不凍良港”。不多久,俄國侵略者就攫取了在東北南部地區的一切特權。

1904年2月,日俄戰爭爆發,海上大戰以“對馬海戰”最著名,而陸地戰場卻在中國東北,戰爭持續1年零5個月,最後以俄國的失敗而告終。戰後,根據雙方簽訂的《樸次茅斯和約》,沙俄將關東州(中國遼南旅大地區)的租借權和南滿鐵路轉讓給日本,北滿鐵路仍然留在沙俄手裏。

日俄戰爭失敗後,俄國改為侵略蒙古地區,並推動外蒙古獨立為國。中華民國成立後,時任大總統袁世凱為獲國際承認,與俄羅斯發表《中俄聲明》。然後兩國簽訂《中俄蒙協約》,中國可保留對外蒙古的宗主權,但明顯已損失了國家利益。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於北洋政府追隨協約國拒絕承認蘇俄新政權,為了爭取比鄰的中國,蘇俄宣布無條件放棄在中國的特權,又取消兩國間的秘密協議。列寧也親自表示要廢除中俄兩國全部的不平等條約。列寧還領導各國共產黨成立了“共產國際”組織,專門從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指導。

這一事件對中國的影響太大了。首先是刺激了以陳獨秀、李大釗等為核心的一群知識分子,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進而,他們成立了信仰這個主義的中國共產黨。其次是喚起了孫中山對蘇俄的好感,在其他帝國主義列強都不肯幫助他的時候,中山毅然改組國民黨,與蘇俄合作,接納幼小的中國共產黨,走上了“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道路。

曆史常常在關鍵的時刻被重要人物導入某個方向。把中國的命運與蘇俄聯係在一起的,是列寧和孫中山。但是,這兩位在各自黨內的絕對領袖不幸都英年早逝!列寧由於被暗殺的槍傷嚴重損害了健康,於1924年1月24日與世長辭,年僅54歲;僅隔了一年多,孫中山因患肺癌不治,於1925年3月12日撒手人間,也不過59歲。這樣,中國的國共兩黨與蘇俄的關係就取決於他們的後繼者了。而列寧的後繼者,是在斯大林與托洛茨基之間,經過鬥爭產生的。

托洛茨基在蘇共和蘇軍中的資曆更深,也更得列寧的信任。他是布爾什維克主要領導人之一、“十月革命”的主要指揮者、蘇聯紅軍的締造者和第一任總司令。在1918年到1922年間的俄國內戰期間,他領導紅軍對抗支持沙皇的白軍,反抗14個協約國的武裝幹涉,最終贏得內戰。托洛茨基在革命理論和觀念上有些與眾不同的味道,早期與列寧有過分歧,但後來兩人的合作遠遠大於分歧,到列寧的最後時日,托洛茨基卻成了列寧所能委托希望的人。

斯大林比托洛茨基大1歲,但在早期的俄國革命中比後者級別低,在紅軍中也接受後者的領導。他的革命手段更激進、更無情。但在蘇共中央內,與不太討喜的托洛茨基不同,斯大林得到了比較多的支持。斯大林說自己是列寧的學生,從不在列寧麵前堅持與老師不同的主張,甚至在列寧去世後也一直不承認什麽“斯大林主義”,隻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在列寧病重後,1922年4月3日,斯大林被選為蘇共中央總書記,頗有接班人的勢頭。

列寧在晚期發現了斯大林缺點,於是在遺囑中寫道:“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共產黨人的來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因此,我建議同誌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同時列寧通過妻子的聯係,尋求與托洛茨基再次合作。斯大林得知後,在電話裏辱罵列寧的妻子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列寧得知後曾憤怒寫信給斯大林,並以絕交威脅他道歉。斯大林選擇低頭認錯,最終事情平息。

從1923年3月中旬起,列寧已完全中止了政治生活。托洛茨基則遭到了其他政治局委員的共同反對,不僅沒能樹立起權威,而且被大家所冷落。列寧去世後,托洛茨基、布哈林、斯大林、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李可夫並列為蘇共(布爾什維克)主要的6名領導人。

克魯普斯卡婭在列寧逝世後把丈夫的遺囑交給中央政治局。在蘇共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上,列寧的遺囑沒有被公布於眾,而僅僅是在中央委員會的高級領導人中傳達了。斯大林根據列寧遺囑的建議提出辭職,而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人不同意,他們認為列寧的建議是不合適的,並一致選舉斯大林為蘇共中央總書記。

托洛茨基對政治鬥爭很不在行,在《論列寧》和《十月的教訓》的兩篇文章裏,竟然直言不諱地批評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等人,促使兩人與斯大林聯手,形成共同對抗托洛茨基的局麵。他們3人發表文章,稱“托洛茨基主義”並非真正的列寧主義;斯大林還表示“黨的任務就是要埋葬托洛茨基主義這一思潮”。被孤立的托洛茨基在鬥爭中失敗,被解除了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蘇俄國內的政治變化對中國產生了長期的重要影響。

在俄國內戰期間,白軍敗退到國外,蘇俄紅軍就進攻到國外。不少白軍敗逃到了中國新疆境內,蘇軍也就追殺到了新疆,並同當地的政治勢力聯係到了一起。這樣,不僅舊沙俄在中國北方的權益沒有歸還給北京政府,新蘇俄反而進一步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1923年底,在中國西北地區起家的“國民軍”軍閥馮玉祥,受到孫中山《建國大綱》等書和“聯俄、容共、扶助農工”思想的影響,開始傾心於蘇俄,仰慕社會主義,還在室內懸掛列寧肖像。1925年,馮玉祥邀請中共中央的李大釗擔任國民軍政治部主任,後由中共黨員劉伯堅代理。馮還結識蘇俄駐華大使加拉罕,邀請蘇俄軍事顧問進入國民軍,開始接受蘇俄的武器援助,並派遣一批年輕的軍官赴蘇聯留學。

不過,馮玉祥的部隊在奉、直軍閥聯合進攻下被打敗,不得不於1926年元旦通電下野。但馮的主要部隊並沒有散,他本人繼續保持對蘇俄的好感,並於同年前赴蘇俄考察。

當然,蘇俄對中國的關鍵性影響還是在南方的廣東。而將深受歐美民主思想影響的孫中山推向蘇俄一方的,其實是那些受其他列強支持的各路軍閥。其中一個廣東軍閥所起的作用至為關鍵,他名叫陳炯明。

陳炯明在辛亥革命以前就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11年3月的黃花崗起義中,陳炯明為敢死隊第四隊隊長。孫在後期能以廣州為基地開展護法運動,陳的軍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孫曾讚陳“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儉樸,我也不如。”

但是,陳與孫的政治理念不同。陳炯明接受了梁啟超提倡的“聯省自治”的理念,主張建立與美國相仿的聯邦政體,首先在廣東搞好民主憲政,逐步向全國推廣,再走向和平統一。孫中山經過了建國和護法的種種失敗,堅信必須采取“中央集權”,要以武力“北伐”來統一中國,以重新建立全國政權。兩人最終產生激烈衝突。

1922年夏,孫中山公開罷免陳炯明的職務。陳炯明的親信大將葉舉,於6月16日發動兵變,炮轟總統府和粵秀樓。孫中山撤退之際,夫人宋慶齡不願與孫同行,認為“目標太大,容易被叛軍發現”,並對孫說:“中國可以沒有我,不可以沒有你。我請求你先走吧!”隻身出走的孫中山避難於永豐艦。

在此之前,孫中山已經同共產國際代表馬林有過接觸,對俄國革命及列寧本人表示讚賞,很想多了解俄國新政權之成就。此刻,中山對自己的失敗極為失望,在其他列強各國都不肯出手相助之際,他終於下決心尋求蘇俄的幫助。1923年1月12日,共產國際執委會通過決議,認定中國國民黨為中國共產黨之唯一夥伴,並指示中國共產黨參加中國國民黨內部運作,同時要保有組織和活動自主。

在孫中山“聯俄、容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下,蘇俄援助他建立黃埔軍校,中山才感到走上了切實可行的統一國家的道路。盡管他“出師未捷身先死”,但從廣東大本營出發北伐,打倒所有的軍閥和帝國主義的代理人,仍是他留給繼承者們的曆史重任。

蘇俄僅僅為了黃埔軍校,就援助了300萬盧布的經費,飛機9架,大炮幾十門,機槍幾十架,約萬枝步槍,還有配套的彈藥等等。另有一筆1000萬元的援助經費,供廣州國民政府建立中央銀行。可以說:沒有蘇俄的援助,就沒有國民黨和共產黨在中國革命的本錢。

而在資本主義列強看來,社會主義蘇俄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廣州國民政府則是蘇俄在中國的代理人。因此,當國民革命軍向北方進攻時,他們必然支持自己的代理人而放下內部的爭鬥,團結對抗這個南來的“洪水猛獸”。

列寧的逝世對國共前途的影響是逐漸顯現的。列寧本人雖然堅持世界革命的理論,但在國家關係的處理上並沒有放棄本國利益。斯大林繼承了大位以後,暫時延續過去對中國的政策,可大國沙文主義變得越來越赤裸裸。列寧那些帶有國際主義道義的話,從斯大林口中再也聽不到了。

由於過去托洛茨基在蘇共和紅軍中的重要地位,在列寧去世後的幾年裏,以托洛茨基為首的左翼反對派,對蘇俄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仍有著相當大的影響。當時在蘇俄有很多中國留學生,他們也被卷進了斯大林與托洛茨基的政治鬥爭,有些人因此受到政治迫害,遺恨終生。

同樣,在中國的共產黨人也無法幸免。托洛茨基開始就堅決反對中共黨員加入國民黨,從此,“托洛茨基派”(簡稱“托派”)不僅是蘇共政治鬥爭的對象,而且中共也必須跟著念這個“緊箍咒”。

本書以此開篇,為那段風雲詭譎的民國曆史拉開大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