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百年後的人類評述當代之世界

(2022-09-21 04:15:07) 下一個

  五百年後的人類評述當代之世界

                                

 

二十、二十一世紀人類的烏托邦,亞馬遜河上流淌的一百年孤獨憧憬被戰爭瘟疫擊潰。

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饑餓、紛紛擾擾的意識形態持續了很多年很多年,人們很困難地選擇居住的國家,形形色色的不平等時時刻刻困擾著人們,三十歲依然形影單隻、五十歲依舊在還房貸車貸、七十歲得不起病……,無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識燕不歸來。人們抗爭現實,而月光永遠在天邊講述那悲慘的故事。

活在非洲你最擔憂的是官員腐敗、饑荒、流離失所、艾滋病;居住在南美最害怕的是高得驚人的通貨膨脹;有幸出生在北歐瑞士,但戰亂陰影不時籠罩於你頭上……

五百年前,人類難以找到一塊樂土,當你不得不如蜘蛛俠般沉溺藝術之中,卻總是感到一種難以名狀的傷感,時下那已經輝煌了五百年的畢加索卡拉揚拉赫馬尼諾夫卡夫卡在那個時代為大多數人所生疏從不知曉,躲在藝術軀殼裏,渾身上下仿佛變成一隻甲殼蟲。

究竟如何評價那時的世界?一言以蔽之,作為五百年以後的人類,最最幸運的是我出生在二十六世紀,在二十六世紀人們如此平和,所有人有權選擇居住的地方,政治已不是政治,官員亦非官員,在這個世界藝術像陽光一樣燦爛,生活仿若地平線上太陽每一天慈愛地俯視人類幸福的桃花源。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