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發生在1942年的中途島海戰是近代戰爭史上著名的戰例。美、日兩軍在中途島附近展開了航母大戰,結果美軍擊沉日軍4艘航母,自己損失1艘,從而一舉扭轉了太平洋戰場的態勢。多年來,人們不斷分析、總結著這場大戰,探討勝負原因。不少人認為美軍獲勝的主要原因是破譯了日本海軍的密碼(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是故事片電影)——美國人高科技十分了得,信息戰厲害!尼米茲上將對日軍動態洞若觀火。還有人認為前線指揮官斯普魯恩斯像諸葛孔明一樣能掐會算,算準了日艦載機轟炸中途島後返回航母的時間,等它們燃油燒光急於著艦時,美航母艦載機正好飛到日航母上空。總之,美軍指揮官搖搖羽扇,日艦灰飛煙滅,6分鍾內3艘大型航母被擊沉。還有人認為日軍前線指揮官南雲忠一優柔寡斷、行事刻板、恪守軍規,沒有聽從“飛龍”號上的山口多聞建議:不換回炸彈,立刻起飛去炸美航母。日軍運氣差,偵察機因故障晚起飛了30分鍾,導致自己的艦載機一會兒換炸彈、一會兒換魚雷,手忙腳亂……
實際上,勝敗之因果然如此?筆者認為都不是。看完下麵的戰場實況就明白了,同時也知道了什麽是真正的航母大戰!什麽是戰場的撲簌迷離、瞬息萬變!還有那極具戲劇性的三天。
為真實地展現當年航母大戰,筆者分別從日軍的視角和美軍的視角來描寫戰場實況,重現雙方指揮官的戰術決策。這如同對弈,下棋時並不知道對手下一步如何走,隻能根據有限的信息作決斷。本文還重點講述了美軍的失誤。最後筆者再分析、下結論,得出美軍獲勝的真正(或主要)原因,以及對現代戰爭的啟迪。
|戰前準備
中途島是個總麵積6.2平方公裏的環礁,非常小,因正好位於美國西海岸與日本的連線中間而得名。日軍主帥山本五十六大將想把中途島當成“誘餌”,“大魚”則是美軍太平洋上僅剩的、能作戰的兩艘航母“企業”號和“大黃蜂”號,它們平時停靠在夏威夷的珍珠港。美軍還有一艘航母“約克城”號,但在一個月前的珊瑚海大戰中被重創。日軍評估,即使它能開回珍珠港,也要經過三個月的大修。山本覺得現在日軍還沒有實力強攻夏威夷,消滅美航母,隻能利用進攻中途島來誘使美航母出港救援,從而尋機殲滅它們。當然如果美軍航母不上當或不敢出港,那日軍就順勢占領中途島。
南雲忠一中將指揮的、以4艘航母為主的航母機動編隊作為先鋒殺向中途島,尾隨其後約480公裏處的是日軍主力艦隊,由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親率,山本坐鎮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軍艦“大和”號上。山本的主力艦隊為何不與南雲的機動編隊一起行進?而是跟在480公裏的後麵?這個距離軍艦可是要跑上8~9個小時的,那是因為山本怕嚇著美軍。嚇倒敵人不好嗎?不好!這樣美軍就不敢出珍珠港應戰了。攻島目標次要,打美軍航母才是首要。4艘航母的實力已經會讓美軍嚇破鼠膽,不敢出港應戰了,那山本的主力艦隊豈不更要藏好?480公裏正好超出美軍一般飛機的飛行半徑,所以主力艦隊不會被飛機偵察發現。山本的如意算盤是:假如美軍的兩航母真敢出珍珠港救中途島(實際上,山本一直都不相信弱勢的美軍敢於出港,前有北洋水師、俄國遠東艦隊縮頭烏龜的實例),就用南雲的航母機動編隊打殘它們。等美軍航母受傷跑不動了,自己主力艦隊的戰列艦再駛上前去,用巨炮或長程魚雷(日軍的秘密武器,射程達32公裏)擊沉它們。山本的主力艦隊確實藏得深,美軍前線指揮官斯普魯恩斯少將一直想找到它,但就是找不到。當然美軍是靠偵察飛機和潛艇來尋找敵人的具體位置,而不是靠破譯什麽密碼。為防止暴露自己的位置,山本和南雲都保持無線電靜默。因為隻要你一發射無線電信號,敵人就會接收到,從而計算出發射點的位置,這不需要破譯電文,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山本不發出指令,南雲也不匯報,全靠戰前的周密部署。
這裏還要說明一下,會沉的航母和不沉的航母(中途島)哪個更重要?顯然,會沉的航母更重要——起碼山本五十六和美軍主帥尼米茲是這樣認為的,他們的觀點高度一致。因為會沉的航母是機動的航母,它在大洋裏飄忽不定。你想打它時,它不見了蹤影;它想打你時卻會突然出現,令你防不勝防。而不沉的航母——島,是固定不動的“死”目標,你可以隨時來打它,也可以派潛艇、飛機監視它。美軍特遣艦隊出港後,坐鎮珍珠港的尼米茲特意給弗萊徹、斯普魯恩斯發去密電,指明此役的優先級別:保自己航母要優先於保中途島,即一旦出現不利情況,要保住航母,放棄中途島。
美軍夏威夷情報站部分破譯(注意是“部分破譯”)了日軍密碼,能將一些情報碎片拚湊起來:看上去日軍要在6月初進攻中途島,可能有4艘或5艘大型航母參戰。情報部門甚至猜出了攻島時間是6月3日(本文的時間均為中途島當地時間)。
尼米茲覺得搶修好“約克城”號,就有了3艘航母,再加上中途島上的飛機,可以試著打一仗。他增加了中途島上的飛機,但它們多數是雜牌的老舊飛機,而飛行員卻是無經驗的新兵,有的剛從航校畢業。目前也隻能這樣了,屬於名副其實地“拚湊”起一支隊伍。
將軍也要換。本來哈爾西中將可勝任前線航母編隊的總指揮,但他皮膚炎嚴重,必須住院治療。哈爾西推薦了自己的部下斯普魯恩斯少將,由他指揮第16特遣艦隊(有“企業”號和“大黃蜂”號2艘航母)。雖然斯普魯恩斯沒在航母上幹過、也沒當過飛行員,但哈爾西欣賞他的沉默深思、判斷力、果斷。第16特遣艦隊5月28日離開珍珠港,分手前哈爾西給斯普魯恩斯劃了重點:隻盯住日軍的航空母艦,別的艦不必去管!這是海戰觀念的轉變,因為此前都是關注戰列艦,以戰列艦為主。
第17特遣艦隊的“約克城”號航母在一個月前的珊瑚海大戰中受了重創,常規要三個月修理。尼米茲打破了多個海軍條例,讓工人搶修,並指出:不指望修得完美,隻要能撐過兩、三周就行。最後居然不到三天就搶修好了。第17特遣隊還是由原來的弗萊徹少將指揮。因為他指揮過珊瑚海大戰,有航母作戰經驗,所以第16、17兩支特遣艦隊的總指揮由弗萊徹擔任。他率領著第17特遣艦隊5月30日駛出珍珠港。兩支特遣艦隊會合在中途島東北方520公裏處的伏擊點,此距離既便於隱蔽,不被日軍發現,又便於支援中途島。因為日本位於中途島的西邊,所以日艦會從西麵開過來。
幾天來,美軍一直用偵察機加強中途島附近海域的搜索。6月3日,中途島起飛的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在中途島西麵1100公裏處首次發現一日本艦隊,後來證實那是準備攻占中途島的近藤信竹艦隊。中途島起飛了9架遠程轟炸機對艦隊進行一波轟炸,高空投彈無一命中。晚上,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掛上魚雷利用月光又發起了一波進攻,命中一艘油料補給船,但魚雷沒爆炸,隻對日船造成輕傷。
這是中途島海戰的序曲。
下麵是具體海戰。本文記述了許多戰術細節和飛機參數,這些細節、參數都與海戰的勝敗直接相關。
|海戰細節
一九四二年六月四日 先從日軍的視角看
淩晨,南雲忠一指揮的航母機動編隊,從西北方向逼近了中途島。這支機動編隊由21艘水麵艦隻組成,其中有大型航母4艘。盡管“赤城”號、“加賀”號航母組成了航母第一分隊,“飛龍”號、“蒼龍”號航母組成了航母第二分隊,這4艘航母實際上行進在一起。南雲在旗艦“赤城”號上,航母第二分隊由山口多聞少將指揮。幾天來大海波濤洶湧、多雲且雲層低,海況不好。南雲艦隊因此還耽誤了一天的行程,原計劃是6月3日到達並攻擊中途島。盡管如此,6月4日這天天氣算是幾天來最好的了,後麵可以看到天氣對戰局的影響。
有不少文章說日軍先攻擊阿拉斯加的阿留申群島是為了引開美軍航母(或轉移美軍視線)。其實不然,攻擊阿留申是日本海軍與陸軍達成的妥協。原定計劃是在同一天同時攻擊中途島和阿留申,但南雲航母艦隊因海況耽誤行程,晚了一天,6月4日才開始攻擊中途島,所以看上去攻擊阿留申提早一天。
當年日、美航母的艦載機主要是三種:一、魚雷機。掛一枚魚雷,它需要對著敵艦側麵發起攻擊,在低空貼海平穩飛行時,才能投放魚雷,以攻擊敵艦側麵。過高時投放,魚雷自己會摔壞;入水的角度不對時,魚雷會鑽入海底。魚雷機最重、最笨,所以最脆弱。二、俯衝轟炸機。它從高空以與海麵成70°角(近乎垂直)衝下,從而獲得高速度。俯衝機順著敵艦方向攻擊,也就是順著航母甲板方向飛,根據飛行員的勇敢程度,在1000英尺~1500英尺(305米~457米,1英尺約為1市尺)的高度,往下丟穿甲炸彈。順著甲板飛當然容易命中敵艦。魚雷機、俯衝轟炸機從不同的方向同時攻擊水麵艦艇,有利於突破敵艦的防守。魚雷機、俯衝機通常是兩名乘員,一名飛行員,另一名坐在後座,操作機槍向後開火,因為敵機主要是從後方咬住自己。三、戰鬥機。打擊敵方的戰鬥機、轟炸機,給自己的航母、轟炸機護航。戰鬥機機炮對鋼鐵軍艦一點破壞力都沒有,最多隻能掃射一下敵艦甲板上的人員。戰鬥機乘員一名。
4:30am(本文均指中途島當地時間) 天剛蒙蒙亮,南雲航母按計劃起飛了飛機。11架零式戰鬥機先升空,它們不是伴飛護航,而是在4艘航母上空形成空中警戒圈。接著4艘航母共起飛了108架攻島飛機,這108架飛機約是全部航母艦載機的一半。山本讓南雲留下一半的飛機以及最好的飛行員,以應對隨時可能出現的美軍航母。
按照日軍作戰條例,4艘航母各起飛了9架零式戰鬥機,共36架,為轟炸中途島的機群伴飛護航。航母第一分隊的“赤城”、“加賀”接著各自起飛了18架九九式(Val)俯衝轟炸機,共36架,但不起飛魚雷機。航母第二分隊的“蒼龍”、“飛龍”各自起飛了18架九七式(Kate)魚雷機,共36架,但不起飛俯衝轟炸機。九七式魚雷機又被稱為攻擊機,因它既可掛魚雷,又可掛炸彈。此時是執行對地攻擊,所以掛了800公斤的對地高爆炸彈。眾飛機在天上盤旋完成編隊後飛向東南方的中途島,由參加過侵華戰爭的友永丈市率領,當然他最終沒能活過這次海戰。
4:30am 與上同時,南雲艦隊的戰列艦和重巡洋艦上的偵察機按計劃陸續升空,共5架。但“利根”號重巡洋艦上第一架偵察機因故障4:45am才升空,第二架偵察機(4號偵察機)5:00am才升空,晚了30分鍾。“利根”號艦長並未向南雲報告遲起飛事件。5架偵察機按照北、東、南三方向呈扇形搜索。南雲另在航母上起飛了2架不掛魚雷的九七式魚雷機當偵察機,這在當時屬常見。這樣總共有7架偵察機朝可能出現美航母的方向搜索。為使目視海域麵積大,日本偵察機的飛行高度是5000英尺(1524米),但這樣過高,即使有了中等的雲,也能掩蓋雲下的一支艦隊(實際上,美海軍艦隊經常駛入雲層下躲藏。這天早上南雲艦隊“築摩”號重巡洋艦起飛的5號偵察機就在美航母編隊上空飛過,但沒有發現它們)。做個比較,美軍中途島起飛的卡特琳娜偵察機是在1000英尺(305米)高度搜索的。
5:00am不到 留在4艘航母上的另一半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迅速掛好了對艦攻擊武器。“赤誠”號、“加賀”號上的魚雷機掛好了魚雷,“蒼龍”號、“飛龍”號上的俯衝轟炸機掛好了對艦攻擊的穿甲炸彈,但這些飛機都停在飛行甲板下的機庫裏。飛行甲板清空以備空中巡邏的零式戰鬥機輪班起降,以及友永丈市的機群返航。
6:45am 友永丈市率機群接近中途島,突遭從高空衝下的20餘架美軍戰鬥機襲擊。因為護航的零式戰鬥機在數量上、性能上都占優,美軍飛行員水平很一般,所以美戰鬥機很快就被擊落、擊退。但友永意識到這些飛機來自中途島,說明美軍早有準備,原先設想的偷襲無法實現了。果然,飛到中途島時發現機場空空,估計能飛的都飛走了。友永的機群頂著地麵防空炮火轟炸了島上的機庫、兵營、發電站等,炸毀了儲油罐導致黑煙滾滾,但機場跑道並未徹底破壞。
7:00am 友永給南雲發去“需要第二波攻擊”的電報。這並不出乎南雲的預料,他也不認為僅起飛航母上一半的飛機就能徹底摧毀島上的防禦。但幾乎同時,南雲的艦隊受到美軍魚雷機的攻擊。
當時日艦都沒有雷達,靠目視、望遠鏡來觀測天空的動靜。美軍第一批6架新型複仇者式魚雷機飛來,看上去來自中途島,此時南雲艦隊的上空有28架零式戰鬥機在警戒。美魚雷機當即被擊落5架,擊傷1架。數秒鍾後,4架由轟炸機改裝成的魚雷機從低空接近日航母,也被零式射殺,隻有2架能逃回。美軍飛機逃跑時或緊貼著海麵,或躲進雲裏。
看到美軍飛機如此不經打,南雲放了點心。既然敵機來自中途島,無疑要盡快對它實行第二波打擊,但此時南雲出現了整個戰役中的第一次猶豫,即如何派出第二波飛機?出發前山本五十六曾口頭指示,應保留一半的飛機在母艦上。這樣就必須等第一波友永的機群回來,著艦、用升降機放到甲板下機庫裏加油、裝彈、再提升到甲板上起飛,這實在太花時間。
另一個方案是現在就讓那些留艦的一半飛機換下對艦武器、換上對地的高爆彈,先起飛去炸中途島。起飛後正好友永的機群回來著艦,再加裝對艦的魚雷、穿甲彈,準備對付美航母。這樣攻擊中途島的效率會提高許多,炸毀了中途島機場,自然就不會再有美軍飛機來騷擾。更重要的是,出去偵察的飛機已經飛到了最遠點(南雲不知道有架偵察機遲起飛了30分鍾),並沒報告有任何敵情,說明附近沒有美軍航母。總不能讓一半的飛機在機庫裏白白空等並不存在的美軍航母吧?南雲覺得山本也不會讓他在整個戰役中隻使用一半的飛機。因為處於無線電靜默,所以不必為這點小事請示山本主帥了。
7:15am 南雲命令4艘航母甲板下機庫裏的俯衝轟炸機、魚雷機分別換下穿甲炸彈、魚雷,換上對地高爆彈。而換下的魚雷、穿甲彈就放在飛機旁邊,沒及時放回彈藥庫。
7:45am 從“利根”號重巡洋艦晚起飛30分鍾的4號偵察機發回電報:在中途島東北方240英裏(380公裏)處發現10艘左右的美軍水麵艦艇。南雲讓機庫裏的飛機暫停換彈,同時讓4號機看清美艦的種類。南雲知道這距離超出了美艦載魚雷機、戰鬥機的攻擊半徑(美俯衝轟炸機的航程要遠一些),所以他並不太擔心遭到攻擊。但這距離卻在日軍艦載機的攻擊範圍內,因日機的航程普遍比美機遠,日軍可以發起攻擊。與此同時,又有美軍飛機來襲南雲航母,毫無疑問,還是來自中途島的。在隨後的40分鍾裏,一共來了三批,共40多架,其中有遠程轟炸機高空投彈。看上去美飛行員水平都不咋樣,陸續被擊落。
7:55am 空中盤旋巡邏的零式戰鬥機發現水麵下有美潛水艇(那是“鸚鵡螺”號)的影子,就飛過去準備攻擊,潛水艇慌忙深潛。日軍驅逐艦“嵐”號也過去進行反潛,但美潛艇賊膽大,時不時上浮找機會發射魚雷,“嵐”多次投放深水炸彈迫使潛艇深潛。
8:09am 4號偵察機回複南雲:那裏是5艘巡洋艦、5艘驅逐艦。
南雲放心了:因為沒有航母就沒有艦載機,而軍艦本身行駛很慢,全速駛近南雲艦隊需5~6個小時,所以目前對自己的艦隊構成不了絲毫威脅。從早上開始到現在,南雲艦隊擊落了約一半的中途島來犯美機,自己軍艦沒有被一顆炸彈或魚雷命中。南雲和參謀們一直都在好奇:1)為何美軍沒有戰鬥機來護航?可能是戰鬥機太少,或過於相信魚雷機、轟炸機的自衛能力,那些飛機的確都有後座射手;2)為何來犯的飛機都是斷斷續續、零敲碎打的,而不是編好隊形協調進攻?那樣才有進攻效率。
8:20am 由於雲層出現更多空隙,4號偵察機更新了報告:看上去有一艘航母在那艦隊的後部(實際上那是斯普魯恩斯的第16特遣隊,有2艘航母,“大黃蜂”號和“企業”號)。這時南雲艦隊上空一共有36架零式戰鬥機在忙著空戰,驅趕從中途島飛來的美機。因為另外的36架零式跟著友永丈市去了中途島,所以南雲幾乎所有的戰鬥機都已升空作戰(航母裏還有少量零式戰鬥機,那是準備降落在占領後的中途島,守島用的。飛行員沒有在航母上降落的資質,隻能在航母上起飛)。那些倒黴的美機沒有傷到日艦的一根汗毛,自己反倒死傷過半,唯貢獻了兩點:1)迫使日軍航母急轉彎規避,艦體傾斜,40分鍾內讓機庫裏的俯衝轟炸機、魚雷機無法順利地換回穿甲彈或魚雷;2)迫使母艦上的戰鬥機全都忙碌起來,戰鬥機加彈、加油都需要降落。加彈是主要的,因為戰鬥機的彈藥消耗得很快。由於當年航母是平直甲板,隻有一條跑道,升降機口就在跑道上,所以飛行甲板下的魚雷機、俯衝機無法由升降機升到甲板上來。
收到4號偵察機有美軍航母的報告後,南雲出現了第二次猶豫,也就是著名的、眾所周知的猶豫:是先起飛留艦的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還是先收回天上剛結束空戰的36架戰鬥機,以及即將從中途島回來的友永機群?還是由於隻有一條跑道,飛機的起飛、降落不能同時進行。航母第二分隊的指揮官山口多聞也收到了4號偵察機的電報,知道有美軍航母,立即發出燈光信號,建議南雲馬上下令起飛艦上的俯衝轟炸機、魚雷機去轟炸美航母。但南雲沒有理睬,決定先收回所有飛機。因為即使山口多聞第二分隊的2艘航母的俯衝機已換回穿甲炸彈,但南雲2艘航母的魚雷機沒有換回魚雷。之前飛行甲板一直讓空戰的戰鬥機輪番起降,俯衝機、魚雷機都在甲板下,要先升上甲板,再起飛,至少需要30分鍾。顯然友永返航的飛機中不少會因燃料耗盡而墜海,所以必須先讓它們著艦。而母艦上空的戰鬥機正經曆空戰,幾乎都缺油缺彈,無法提供護航。如果僅靠山口多聞的36架俯衝機(還不一定全換回了對艦的穿甲彈)去攻擊美航母無疑是去自殺,剛才來攻擊的美機下場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而且南雲如果這樣做,就是違反了日本海軍條例。條例規定,俯衝轟炸機、魚雷機、戰鬥機必須編好隊形,組成完整的打擊力量,一下子致敵於死地。
8:35am 中途島飛來的敵機都被擊落或趕跑,南雲艦隊的4艘航母開始收回天上的飛機。
(注:此時8:35am,美軍“大黃蜂”、“企業”號航母的機群已經升空了半個多小時,往南雲這裏撲來!)
9:17am 友永機群的最後一架飛機著艦完畢,南雲率領整個航母編隊開始轉向,往東北行駛,接近美航母。航母艦載機大多被送到甲板下的機庫裏加彈、加油,隻有少數戰鬥機停在甲板上或飛在空中警戒。但僅僅過了一分鍾,“利根”號、“築摩”號2艘重巡洋艦發射了黑色煙彈,提醒旗艦“赤城”號,有美軍飛機從遠處的東北方飛來(後來證實那是美航母“大黃蜂”上起飛的、抗命改變航向的魚雷機中隊,共15架,由渥頓率領)。“加賀”號航母緊急起飛了6架零式戰鬥機,加入天上原有的18架零式,共同對付那15架魚雷機。南雲發現這些魚雷機飛行員水平同樣差,魚雷機還沒來得及飛近航母就全被擊落。南雲和參謀們開始懷疑這些飛機是來自美軍航母的。如果真是,那說明美航母已經駛入攻擊半徑,先下手了。但如果是航母的魚雷機,為何飛得快的俯衝轟炸機沒到?反倒是又笨又慢的魚雷機先到?還是沒有戰鬥機護航?
零式戰鬥機剛把東北方的15架魚雷機擊落,南邊中途島方向又飛來14架同型號魚雷機(實際上那是從“企業”號起飛的,有點偏航,看到黑色煙彈後拐彎飛過來的),魚雷機分成7架一組,從兩側夾擊“加賀”號航母,顯得有點經驗。零式沒時間及時趕到南邊,更不利的是大多數零式戰鬥機打完了20毫米機關炮炮彈,隻剩下7.7毫米機關槍子彈,威力小了太多。有3架美機有機會投下魚雷,零式戰鬥機也有被魚雷機後座射手擊落的。但最終美機還是被擊落或驅散,所投魚雷無一命中。
9:55am “嵐”號驅逐艦與美潛艇對決了近兩個小時,幾乎用完了所有的36顆深水炸彈,沒聽到美潛艇動靜。看看自己的大隊人馬已經走遠,料想即使美潛艇沒沉也追不上自己的艦隊了,因為當年潛艇的航速遠低於水麵艦艇,於是“嵐”朝東北方向高速追趕自己的大部隊。
10:00am左右 南雲航母編隊的東北邊又來了12架美軍魚雷機(那是從“約克城”上起飛的),這次出現了護航戰鬥機,盡管隻有6架。魚雷機降低高度衝向日軍航母“飛龍”號。零式戰鬥機飛向東邊提前截住這批魚雷機和戰鬥機,美機還是紛紛被擊落。因為美軍這批飛行員水平不錯,又有戰鬥機護航,所以零式被擊落數架,有5架魚雷機能駛近日艦隊並投下魚雷,魚雷依然無一命中。南雲他們深感困惑:美軍這是什麽招數?怎麽三批來的都是魚雷機?飛得快的俯衝轟炸機呢?
10:22am 零式戰鬥機正忙著在艦隊東邊低空圍剿美軍魚雷機、戰鬥機,各艦的防空火炮炮口也都瞄向低空的魚雷機射擊。航母上空出現短暫的空檔,突然南方高空白色雲層裏映襯出30多個小黑點,直衝向“加賀”號航母,黑點迅速變大,其中3個改變了方向,衝向了南雲旗艦“赤城”號航母。“赤城”號上的瞭望員大喊“俯衝機!俯衝機!”那正是南雲心裏納悶一直沒露麵的美艦載俯衝機,真是惦記什麽來什麽。但這第一次出現的艦載俯衝機就成了南雲艦隊的滅頂之災!因為它們俯衝速度非常快,航母上空無零式戰鬥機保護,而艦炮隻來得及掉轉炮口,根本顧不上瞄準。“加賀”號甲板先被數顆炸彈命中。僅僅過了2分鍾,那3架改變了方向的俯衝機就衝到“赤城”號頭頂,“赤城”號甲板也中了一顆。幾乎同時,北邊雲層也衝出10多架的美軍俯衝機,他們是衝著“蒼龍”號來的,又過了3分鍾,炸彈開始落在“蒼龍”號甲板上,一共有4顆命中。南雲這才恍然大悟,發覺上了美軍的大當!這一定是一次完美的協同作戰,東邊的魚雷機低空進攻,吸引零式戰鬥機和防空炮,而俯衝機從南、北兩側的高空衝下。美軍真是太狡猾了。這樣在6分鍾內,日軍3艘大型航母均被炸成重傷。美軍投的是穿甲彈,穿透甲板在下麵的機庫裏爆炸。機庫裏停滿了加滿油的飛機,飛機炸裂後汽油泄露到處流淌,引燃能燒的一切,當然也引爆了機庫裏的炸彈、魚雷,不時產生爆燃與爆炸。3艘航母升起滾滾濃煙,無法再起降飛機。
那麽這是不是南雲和其他日軍所想像的美軍的“完美協同”呢?下麵會說明。
10:50am 南雲從“赤城”號轉移到巡洋艦上,轉移時指揮權暫交阿部弘毅,阿部命令唯一有戰力的航母“飛龍”號立即反擊。“飛龍”上的魚雷機因剛從中途島返回,還沒加好油、彈,山口多聞不想等,決定先出動所有準備好了的18架俯衝轟炸機,6架零式戰鬥機為它們護航。
11:00am “飛龍”的反擊飛機全部升空,按照偵察機最新報告的1艘美航母方位,往東飛去。
12:20pm 主帥山本五十六打破無線電靜默,命令準備攻島並登陸的近藤信竹的2艘戰列艦、4艘重巡洋艦從南邊駛近南雲的機動編隊,增援南雲。
12:40pm “飛龍”起飛的機群看到那艘美航母(空中並不知道它是“約克城”號),俯衝機投中3顆炸彈,美航母燃起黑煙。但日軍的炸彈較小,是250公斤,破壞力小。相比較,“赤城”號和“蒼龍”號被炸中的都是1000磅(454公斤)炸彈。因為那艘航母有護航飛機,所以日軍自己也損失了3架戰鬥機和13架俯衝機。飛行員馬上向南雲發報“重創一艘航母”,南雲有了一線希望:如果再用“飛龍”上的魚雷機重創另一艘航母,就可以按原計劃讓山本主力艦隊趕來,徹底擊沉美軍的全部航母,因為戰前他們判斷美軍隻有2艘航母能參戰。
12:40pm 就在轟炸“約克城”航母的同時,日軍5號偵察機報告200公裏處有一艘未受損的美航母,“飛龍”號開始駛近那艘美航母。
1:00pm “嵐”號驅逐艦撈起一個落水的美軍飛行員,得知美軍共有3艘航母參戰。那就是說美軍還有2艘完好的航母。南雲知道靠“飛龍”上僅存的10多架魚雷機和俯衝機很難挽回敗局了。
1:30pm 南雲還是命令友永丈市率領10架魚雷機、6架戰鬥機組成第二波去炸那艘新被發現的、未受損的航母,他們飛向東邊。
2:00pm 受重傷但仍可緩慢移動的“加賀”號被一艘美潛艇(還是那艘“鸚鵡螺”號)的一顆魚雷擊中。令人可笑的是,魚雷沒爆炸,反而自己斷成兩截。後半段漂在海裏,正好給“加賀”號撤離人員用來當救生浮筒。(實際上“鸚鵡螺”一次向“加賀”發射了4枚魚雷。1枚失效,沒有發射出,2枚跑偏)。日2艘驅逐艦衝向那艘美軍潛艇,潛艇慌忙下潛躲藏。日艦投放了深水炸彈。
2:30pm 友永丈市率領的魚雷機隊看見一艘正常行駛的美航母,並且上麵在起飛飛機,當然認為就是那艘未受打擊的新航母,所以立即對它發起了攻擊。其實它還是“約克城”號,經過搶修、滅火,沒了濃煙。美巡洋艦雷達提前發現了來犯日機,“約克城”趕緊讓所有飛機起飛升空。友永丈市這位參加過侵華的侵略者被“約克城”上的戰鬥機擊落斃命,他所投下的魚雷也跑偏。但另有兩枚魚雷擊中了“約克城”,日飛行員立即發回電報:又重創一艘美航母。此波攻擊,日軍有5架魚雷機被擊落擊傷。
3:40pm 南雲收到了最新的偵察報告:美軍還有2艘毫發無損的航母。他不得不承認不可能再取勝了,因為自己唯一的航母“飛龍”上隻剩下5架俯衝機和5架魚雷機。雖然還有12架零式戰鬥機,但他們隻能護航、空戰,無法炸航母。南雲下令機動編隊的剩餘艦艇轉向回撤,離美航母遠一些。山口多聞則相信已經重創了2艘美航母,他計劃下午6點起飛“飛龍”僅存的10架打擊飛機(5架魚雷機、5架俯衝機),這樣黃昏時刻飛到美第三艘航母上空,開始轟炸。黃昏攻擊就意味著天黑後才能返回母艦,而當時航母不具備夜降條件,所以山口覺得黃昏時刻攻擊會讓美軍措手不及。盡管自己的飛行員已經極度疲勞,僅存的“大棒”——魚雷機和俯衝機還是在甲板下機庫裏加油裝彈,山口還組織起零式戰鬥機在空中警戒盤旋,保護剩下的艦隊。
4:10pm 受重傷的“蒼龍”號航母率先沉沒。
5:00pm 還沒等到6點鍾,“飛龍”號就先遭到20多架美軍俯衝轟炸機的襲擊。它們從西邊借助陽光衝下,因光線刺眼,日軍發現時為時已晚,“飛龍”被4顆穿甲炸彈命中。雖然沒有像其他3艘航母那樣引起多次連鎖爆炸,但4顆炸彈足以重創它。
6:25pm 重傷的“加賀”號又發生一次大爆炸,7:25pm它沉沒。
9:20pm 主帥山本五十六下達了一係列命令:1)近藤信竹的2艘戰列艦和4巡洋艦全速駛向東北方,追上並炮擊美軍航母。當年日艦可以夜戰,而美航母則不行;2)栗田健男的4艘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全速趕往中途島,炮擊島上機場跑道,使其戰機無法起降;3)山本自己的主力艦隊將趕上並與南雲的機動編隊會合;4)近藤信竹接替南雲的戰役指揮權。還有,“赤城”號重傷無法拖回日本,它是旗艦,山本曾擔任過它的艦長。因擔心被美軍拖回、放入博物館,所以山本下令己艦用魚雷擊沉它。至此,日軍3艘航母沉沒,隻剩下受重傷的“飛龍”。
山口多聞想撲滅“飛龍”上的大火,拖回日本,但12點午夜剛過,它又發生了一次內部爆炸。
六月四日 與上為同一天,但是美軍的視角
4:00am 天還未全亮,中途島5架戰鬥機起飛,在機場上空盤旋形成警戒圈。22架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起飛,對西北方進行遠程搜索。緊接著15架陸軍(注:二戰初期美軍沒有空軍軍種)的飛行堡壘式遠程轟炸機起飛,飛向中途島西邊,繼續轟炸昨天發現的日本艦隊。
4:20am 在中途島東北方埋伏的弗萊徹第17特遣隊的“約克城”號起飛了6架野貓式戰鬥機,它們圍著母艦盤旋,形成空中警戒圈。緊接著,起飛了10架無畏式俯衝轟炸機向北方進行遠距離搜索以圖發現來犯日艦。因為俯衝機的航程遠,常不掛炸彈當偵察機用。
同時斯普魯恩斯第16特遣隊的“大黃蜂”號、“企業”號的艦載機都已裝好彈、加滿油,提升到甲板後部,準備隨時起飛。
5:34am 一架中途島起飛的卡特琳娜偵察機在島西北方290公裏處發現2艘日軍航母。其實一共有4艘,隻是偵察機沒看到另外2艘航母,這非常關鍵,將直接影響到弗萊徹的決斷。很快又有一架偵察機報告“有許多敵機正飛向中途島”,顯然敵機是從日軍航母上起飛的,而且——中途島很快就會被炸。
當“許多敵機”飛到距離中途島150公裏時,被島上的雷達捕捉到。因為中途島是固定目標,沒必要保持無線電靜默,所以可以隨時把偵察信息發報給夏威夷的尼米茲,與他密切溝通。尼米茲在後方,當然也可以隨意發報、指揮作戰,無需無線電靜默。這一點是尼米茲的優勢,勝過了另一方的主帥山本五十六,他親自率隊出海,為了隱蔽艦隊的位置,就不能隨意發報。在海上遊動的弗萊徹、斯普魯恩斯艦隊也是盡量不發報,以免暴露自己的位置。因為接收無線電報不會暴露自己的位置,所以弗萊徹、斯普魯恩斯都可以盡情地接收尼米茲指示。
6:00am 為了打擊來犯敵軍,也防止停在機場被炸,中途島機場所有能起飛的飛機都忙著起飛。對艦攻擊的飛機,也就是各種轟炸機和魚雷機,飛去轟炸日軍航母,戰鬥機則去攔截飛來的日機(即友永丈市率領的機群)。
本來中途島美軍希望編好隊形協同轟炸日軍航母,但由於匆忙調來增援中途島的飛機分屬三個軍種:遠程轟炸機屬於陸軍,俯衝轟炸機屬於海軍陸戰隊,魚雷機則屬海軍。他們從未合練過,而且飛機速度各不相同,所以就隻能各自為戰了。這群“烏合之眾”飛到日本航母上空,就是南雲所看到的各種怪象:1)“零敲碎打”式攻擊。2)飛行員水平差,因為大多數是新手。3)沒有戰鬥機護航,因為數量有限的戰鬥機要去對抗來犯的友永機群。
6:03am 尼米茲把中途島兩偵察機的發現轉發給了弗萊徹的3艘航母,各指揮員在海圖上迅速計算出2艘日航母的位置。弗萊徹與尼米茲簡短溝通後,決定先猛打南雲的航母機動編隊,而不去救中途島。斯普魯恩斯指揮的第16特遣隊“大黃蜂”、“企業”先開打,弗萊徹坐鎮的第17特遣隊“約克城”作為預備隊。但弗萊徹還要考慮出擊時間,因為一、現在南雲在200英裏(320公裏)外,超出了野貓式戰鬥機和破壞者式魚雷機的作戰半徑,這兩種飛機作戰半徑是175英裏(280公裏),也就是說最遠隻能飛到175英裏,還要留油飛回航母。二、偵察機報告“有許多敵機正飛向中途島”,弗萊徹能估算出這批敵機一去一回要3個多小時,也就是說它們約8:30返回日軍母艦。如果趕在它們燃油耗盡忙於著艦時發起攻擊,那自己的艦載機並不急於起飛,可以再等等。但“許多敵機”究竟是多少架?是從1、2艘航母上起飛的,還是從所有的4(或5)艘航母上起飛的?其他2、3艘航母在哪裏?因美偵察機隻看見了2艘日航母,密碼破譯是日軍有4~5艘航母參戰,故美指揮官們認為日航母分成兩組分開行進。
弗萊徹知道現在最大的優勢是己方的航母尚未被日軍發現,因為沒有監聽到可疑的無線電信號。如果日偵察機或潛艇發現了美航母大隊,一定會用無線電發報給南雲或山本。但自己航母隨時會被日軍發現,這樣美軍的進攻就失去了突然性。弗萊徹的軍事素質告訴他,進攻的突然性比什麽都重要,所以不能再等了,必須爭分奪秒。讀者下麵可以看到斯普魯恩斯也是這個指導思想。在短短的4分鍾內,弗萊徹迅速做出了決定。
6:07am 弗萊徹給斯普魯恩斯發了短距離電報(怕被日軍監聽到):第16特遣隊向西南方行進,一旦進入攻擊半徑,即刻進攻。我的第17特遣隊收回偵察飛機後也跟進。
在“約克城”上的弗萊徹必須先收回他派出當偵察機用的10架俯衝機,同時也可以等等新的偵察報告,得到另外2、3艘日軍航母的方位。“約克城”為了收回飛機需迎風往東北方行駛,這樣兩支特遣艦隊分開了。
下麵看看第16特遣隊的“大黃蜂”號、“企業”號的混亂起飛。
斯普魯恩斯因沒指揮過航母,所以他聽從哈爾西留下來的幕僚長白朗寧的戰術意見。他倆都在“企業”號上,當然“大黃蜂”跟在一起行進。白朗寧說艦隊要往西南開行45分鍾,才能進入攻擊半徑內,斯普魯恩斯命令“大黃蜂”和“企業”艦載機在45分鍾後的7:00am起飛。
(7:00am時間點,南雲正收到攻擊中途島的友永丈市的電報“需第二波轟炸中途島”,同時南雲航母受到來自中途島美軍首批飛機的攻擊。)
當時美軍一艘航母的機群由4個飛行中隊組成:1個戰鬥機中隊、1個魚雷機中隊、2個俯衝轟炸機中隊,也就是說俯衝轟炸機數量多。通常作法是,俯衝轟炸機的一個中隊掛較輕的炸彈,叫做輕載俯衝轟炸機隊,掛彈輕省油,便於遠程搜索,所以又叫搜索機隊。另一個中隊掛重磅炸彈,叫做重載俯衝轟炸機隊。俯衝轟炸機的巡航高度都是2萬英尺(6096米)。魚雷機掛載的魚雷更重,魚雷機的巡航高度很低,是1500英尺(457米),發現敵艦後,再降到100英尺(30米)高度、減速到最低速度、從側麵向敵艦投下魚雷。顯然,笨重、速度慢的魚雷機極易被對手擊落。
先來看看“大黃蜂”上的混亂:
早上6點剛過,在“大黃蜂”的4個飛行待命室裏(一個中隊一個室),飛行員們收到轉來的2艘日軍航母的方位,都忙著計算出日軍航母相對於自己航母的位置,尤其是空中聯隊總指揮和4個中隊長,因為他們要負責領航。當然伴飛護航的戰鬥機中隊長可以省心,跟著飛就行,不必自己計算航向。官兵們在圖板上標出日航母的位置、航向、速度,自己航母的位置、航向、速度,以及不同高度的風速,算出自己起飛後的航向。有的還標出中途島的位置。
7:00am “大黃蜂”開始掉頭往東迎風高速行駛,當年的航母需迎風行駛以便起降飛機。這開啟了本次戰役裏最有爭議、最烏龍的“盲目飛行”——“大黃蜂”出發的59架飛機中,隻有魚雷機中隊15架魚雷機因為違抗命令而找到了日軍航母。其餘44架飛機,連日艦的影子都沒看到,還因燃油耗盡墜海了13架飛機,其中2架戰鬥機的飛行員死亡,剩餘人員在海上漂泊數小時~數天後才獲救。誠然,“大黃蜂”上所有的飛行員都沒有實戰經驗,包括空中總指揮和4個中隊長。“大黃蜂”是艘新航母,3月份才完成最後的海試。之前的唯一一次戰鬥任務是4月份載著杜立特遠程轟炸機轟炸東京,但那些飛行員不是艦載機飛行員,而是陸軍航空兵。陸軍巨大的轟炸機隻能在“大黃蜂”上起飛,無法著艦。轟炸完東京,轟炸機降落到了中國大陸。
四天前開會討論戰鬥機應該如何護航時,“大黃蜂”上發生了不愉快地爭執。“大黃蜂”共搭載27架野貓式戰鬥機,要留17架在母艦上空巡邏為母艦護航,隻能分出10架戰鬥機給34架無畏式俯衝機和15架破壞者式魚雷機護航。魚雷機中隊長約翰·渥頓、戰鬥機中隊長都主張野貓戰鬥機飛在低空,盡量照顧魚雷機,但是空中聯隊總指揮斯坦厄普·林(他自己駕駛俯衝轟炸機)、“大黃蜂”航母艦長要求10架戰鬥機全在高空為俯衝機護航。
“大黃蜂”收到的起飛模式命令(大家相信是在“企業”上的白朗寧主意)是:“升空-盤旋編隊-飛向目標”。10架戰鬥機先起飛,因為野貓滑跑距離最短,排在飛行甲板機隊的最前麵,後麵是16架輕載俯衝轟炸機(包括空中總指揮林),它們各掛一枚500磅(227公斤,1磅約為1市斤)的穿甲炸彈。再後麵是18架重載俯衝轟炸機,各掛一枚1000磅(454公斤)穿甲炸彈。排在最後的是最重、滑跑距離最長的魚雷機,共15架,各掛一顆2200磅(998公斤)的魚雷。但飛行甲板隻能排得下6架魚雷機,其餘9架還在甲板下麵的機庫裏。要等上麵飛機起飛後,才能升上飛行甲板。這樣本來航程就短的野貓戰鬥機先升空,又爬高至2萬英尺(6096米),已耗了不少油。最後升空的魚雷機飛行速度慢,又拖了整個機群的後腿。全部升空、完成編隊耗時近一個小時。
機群在林的率領下往近似正西的方向飛去,而正確的方向應該是西南。
8:10am “大黃蜂”機群編好隊形剛飛了15分鍾,飛在2萬英尺下方的魚雷機中隊長渥頓就用無線電向上空的總指揮林喊話:“你領的方向不是去日航母”。林既對他打破無線電靜默不滿,又對他在開放的通話係統中挑戰自己權威不滿(機群飛行員都聽得見)。這兩種飛機高度差太大,下方又有雲,林基本上看不見魚雷機中隊。林回應:“我領導這個機群,你跟著就是”。渥頓並不懼怕權威,早上在飛行室裏他自己計算了敵航母的方位,很自信,所以他又說:“我知道該死的日本艦隊在哪裏。”林生氣地說:“是我領導著機群,你隻須跟著。”沉默了一會,8:30am剛過,渥頓說:“好吧,你去見鬼吧,我知道他們(指日軍航母)在哪裏,我要去攻擊他們。”渥頓把飛機轉左,也就是西南方,他的魚雷機中隊忠誠地跟著中隊長飛向西南。林還是率領著另外的33架俯衝機和10架戰鬥機繼續西飛。
(前麵說到,8:30am,南雲剛做出決定,先收回從中途島返航的友永機群。)
9:00am 護航的10架戰鬥機剩下的油料不到一半,他們逐一離開了林的機群返航。林帶著33架俯衝轟炸機繼續西飛,林或許壓根就不知道戰鬥機返航,因為大家都保持無線電靜默。當年野貓戰鬥機上的導航信號接收器質量差,沒能準確捕捉到“大黃蜂”發出的信號,導致這10架戰鬥機返航時飛過了頭,超越了“大黃蜂”還繼續飛,結果全部油盡墜海。戰鬥機是一機一人,8名飛行員靠救生筏在海上漂浮了數日,以吃生魚為生,最後被中途島上的卡特琳娜水上飛機救回,另2名飛行員再也沒能找到。
9:18am 魚雷機中隊長渥頓看到了日軍艦炮發射的黑色報警煙彈以及龐大的日本艦隊,他趕忙通過無線電向林喊話,但沒有得到回應,不知林是否聽到。沒有其他戰機配合,麵對敵人20多架零式戰鬥機,渥頓中隊還是勇敢地衝上去。最後15架魚雷機30人隻有一人生還——喬治·蓋。為了紀念渥頓,家鄉人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座跨越密西西比河的大橋。
林帶著剩餘機群飛行超過了200英裏(320公裏),還沒看到日軍航母,按理早該看到了。重載俯衝機耗油快,剩油不夠,重載機中隊長約翰遜也抗命率隊左拐,往魚雷機飛走的方向飛去。他既想與魚雷機共同找到日航母,又想順便找中途島降落,因明顯感到剩油難以飛回航母,而中途島就在那個方向上。隻有一架重載俯衝機因是林的僚機,還跟著林。但很快重載機中隊又分叉,3架收到“大黃蜂”導航信號,往母艦飛,其餘的跟著約翰遜飛去中途島。盡管飛島的14架重載俯衝機為省油把1000磅(454公斤)炸彈扔進了大海,但還是有3架油盡墜海。成功降島的11架俯衝機加油加彈後又飛回了“大黃蜂”,下麵會看到,這11架返回“大黃蜂”時又給母艦帶來了麻煩。
過了10點鍾,輕載俯衝機也因油料不夠掉頭回飛。隻剩下林一架飛機,無奈他也隻好返航。林返航順利,他第一個著艦。艦上人員以為林是完成攻擊後返航的,向他歡呼,隨後才發現,500磅(227公斤)炸彈依然掛在林的飛機下方。
為何斯坦厄普·林會帶著機群往近似正西的方向飛,以至於“盲目飛行”?林和“大黃蜂”艦長米切爾的戰後報告或有瑕疵、或互相矛盾。4個中隊長都已過世,很難找出真正的原因。目前有兩個觀點:或是林馬虎、沒經驗,飛行方向計算錯了;或是有經驗的米切爾艦長試圖找到未被發現的另外2、3艘日航母,讓林帶隊往近似正西的方向飛。因為“企業”號的飛機是往西南飛——已知那裏有2艘日軍航母。米切爾判斷未知的日航母應跟在那2艘的後麵,也就是正西方向,所以他讓林的機群與“企業”號的機群錯開,往正西飛。
那麽“企業”號呢?再來看看“企業”號上的混亂:
白朗寧中規中矩,按條例要求第16特遣隊的“大黃蜂”、“企業”兩航母艦載機都按“升空-盤旋編隊-飛向目標”模式起飛。但白朗寧要求“企業”的10架野貓戰鬥機在高空2萬英尺(6096米)跟著低空的魚雷機,為魚雷機護航。戰鬥機中隊長與魚雷機正、副中隊長戰前討論過戰術,魚雷機一旦遇到日軍戰鬥機,立即給野貓戰鬥機發出呼叫信號。
7:05am “企業”先起飛了8架野貓為雙航母做空中警戒,它們不伴飛護航。接著起飛已經在甲板上的輕載、重載俯衝轟炸機。有4架俯衝機的發動機發生了故障,不得不推到前升降機放回甲板下的機庫,以便讓出飛行跑道。10架伴飛護航的戰鬥機和14架魚雷機還在甲板下的機庫裏,要等上麵的飛機都起飛後,才能由升降機升上甲板。把10架戰鬥機、14架魚雷機提升到甲板上花了20分鍾時間。
10架護航戰鬥機起飛順利,但輪到魚雷機時,有1架發生了故障,後來又搶修好了。觀看起飛的斯普魯恩斯心裏非常著急,他覺得什麽條例啦、編隊啦,與攻擊的突然性相比並不重要,兵貴神速。
7:45am 斯普魯恩斯失去了耐心,因為5分鍾前“企業”號監聽到可疑的無線電信號(應該是日艦“利根”上起飛的4號偵察機發出的,但它隻發現了美軍艦隊,並沒發現有航母),斯普魯恩斯覺得自己的航母已被日軍發現,道理很簡單,茫茫大洋不可能有其他的無線電信號,所以他讓通訊兵發燈光信號給還在天上盤旋的空中總指揮麥克拉斯基,信號內容是“立即飛向目標”,即不要再盤旋編隊了。
(此時南雲忠一尚不知道附近有美軍航母,要過35分鍾後他和山口多聞才知道美軍艦隊裏有航母。換句話說,35分鍾後即使他聽從山口多聞的建議,先起飛俯衝機、魚雷機來轟炸美軍航母,而不是先收回自己的飛機,也已經晚了!南雲航母被炸不可避免,因為美軍的打擊機群已經起飛了,打擊力量在路上!可見先下手是何等重要)
麥克拉斯基少校自己駕駛輕載俯衝機,率領另外的17架輕載俯衝機和15架重載俯衝機,兩個俯衝機中隊,向西南飛去。輕載俯衝機每架掛一枚500磅(227公斤)和兩枚各100磅(45公斤)的穿甲炸彈。重載機由中隊長貝斯特帶隊,每機掛一枚1000磅(454公斤)穿甲炸彈。他們飛了一個多小時,空中有零星薄雲。貝斯特看到藍海逐漸變綠,那是因為海水變淺,靠近中途島環礁的緣故。還能看見左手邊(南方)遠處升起的黑煙,那是被炸的中途島上的油庫,貝斯特擔心他們的航向偏南了(他擔心得對)。
10架戰鬥機沒有跟著麥克拉斯基飛,而是在等後起飛的魚雷機中隊。等14架魚雷機都飛了起來,前麵的俯衝機隊已經不見蹤影。魚雷機中隊長隻好按照自己計算的方向飛,野貓戰鬥機在高空跟著。因為雲層時有時無,野貓再次看到下方的魚雷機時,以為是自己“企業”號的魚雷機,就跟著飛。其實那是“大黃蜂”的渥頓魚雷機中隊。“企業”號戰鬥機最後看到渥頓魚雷機中隊鑽進厚厚的雲裏。當然,當渥頓的魚雷機受到零式戰鬥機攔截時,無法按照約定發出呼叫信號。渥頓倒是用無線電喊話自己的長官林,但渥頓的無線電與“企業”號戰鬥機不在一個頻率上,這10架野貓聽不見,它們隻是在後方高空徒勞地盤旋著(9:10am~10:05am),同時想等到麥克拉斯基的俯衝轟炸機飛過來。
9:20am 麥克拉斯基帶著另外31架俯衝機來到了自己計算的海域(有一架輕載俯衝機因故障提前返航了),並沒有發現任何艦艇。他們的航線確實偏南偏得厲害。由於起飛後白白盤旋了15分鍾,一些俯衝機的油料燃燒過半,麥克拉斯基仍堅持再搜索一會。他帶著機隊右轉,按順時針做方形搜索,手拿望遠鏡一直沒放下。重載俯衝機中有2架因耗盡了油而落海,其餘重載機的氧氣也快用完,中隊長貝斯特帶著重載機降到15000英尺(4572米)高度,以便不依靠氧氣罩也能呼吸。
“企業”號的14架魚雷機往西南方飛,也偏南了一些,沒有像先飛走的俯衝機群那樣偏得厲害,但還是差一點就錯過了日軍航母。9:30am,是右側遠處的黑煙彈吸引了他們,他們右轉往北飛去。黑煙彈是日艦隊的外圍艦發現“大黃蜂”渥頓魚雷機時發射的,用以提醒自己的艦隊,但黑煙彈也吸引了“企業”號的魚雷機中隊。10分鍾後,正當渥頓中隊的最後一架魚雷機被擊落時,“企業”魚雷機中隊分成了7-7兩個小隊,從兩側包夾最近的一艘日軍航母(事後證實,那是“加賀”號)。同時魚雷機中隊長按約定呼叫自己的戰鬥機,然而並沒有得到回應。“企業”的野貓戰鬥機因油料嚴重不足,開始往回飛了,還發報給己方指揮官“這裏有2艘航母、2艘戰列艦、8艘驅逐艦”,進一步忽悠自己的指揮官,使他們堅信日軍的4~5艘航母確實是分成兩組、分開行動的。
“企業”號的飛行員比“大黃蜂”飛行員有經驗的多。魚雷機從南邊衝入敵陣,包夾“加賀”,而此時零式在東北邊阻擊“大黃蜂”魚雷機,沒能及時趕過來,所以“企業”魚雷機有3架能投下魚雷,並打下至少1架零式戰鬥機。但魚雷無一命中。
9:55am 絕望的、準備返航的“企業”號空中總指揮麥克拉斯基看見大海中有條長長的白色V形,顯然是船隻高速行駛激起的浪花航跡,他覺得那船應是個落單的日艦,正在追趕南雲大部隊,就帶著全體俯衝機沿V字箭頭所指的方向飛去。(那艦正是剛結束與“鸚鵡螺”對決的“嵐”號驅逐艦,確實是在高速追趕南雲的航母編隊。)
10:05am 麥克拉斯基在海天的盡頭處看到了一些小灰點,再飛近,灰點變大成軍艦。麥克拉斯基由近至遠先看到2艘航母,很快又看到1艘航母。事後證實那些航母分別是“加賀”、“赤城”和“飛龍”。此時“飛龍”號正被“約克城”的魚雷機攻擊。麥克拉斯基他們隻能看見3艘航母,最遠的、最北側的“蒼龍”看不見。當然圍繞著航母是大大小小的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
下麵是第17特遣隊“約克城”號的起飛過程:
6:07am 弗萊徹給斯普魯恩斯下達命令後,就讓“約克城”等候10架早上派出去的搜索飛機。收回10架飛機後,弗萊徹一邊指揮母艦掉頭向西行駛,靠近已知的2艘日航母,一邊還在希望收到另外2、3艘日航母的最新消息。
8:30am “約克城”離已知的日軍航母160英裏(257公裏)。弗萊徹覺得不能再等了,令17架重載俯衝機,各掛一枚1000磅(454公斤)穿甲炸彈,所有的12架魚雷機,6架野貓戰鬥機飛向那2艘航母,但臨時決定留下輕載俯衝機中隊,它們各掛一枚500磅(227公斤)穿甲炸彈,以及6架野貓以應對隨時發現的其它日軍航母。“約克城”共有18架野貓戰鬥機,弗萊徹已經讓另外6架野貓在天上盤旋警戒,保衛航母自身。
起飛前準備充分,航母參謀和幾個隊長一起討論了起飛後的航向(西南方230度),以及可能的變數:如果沒看見敵航母,那很可能它們為躲避中途島飛機攻擊而向北行駛了,“約克城”機群將拐向東北方搜索。更重要的是起飛順序,他們采用了“標準出發”模式:慢、重的飛機先升空,不盤旋直接飛向目標。輕、快的飛機後升空,追趕前機。飛行途中完成會合、編隊。這不同於白朗寧用在“大黃蜂”、“企業”上的模式。“約克城”先起飛了重載俯衝轟炸機,緊接著起飛排在甲板後麵的魚雷機(因為魚雷機最重,起飛距離最長)。重載俯衝機稍作盤旋,魚雷機不盤旋,直接飛向目標。重載俯衝機、魚雷機起飛後,再把6架野貓升上甲板,起飛追趕前機。因為戰鬥機速度快,航程短,晚起飛可以延長戰鬥機的留空時間。整個起飛過程十分順利,也順利地找到日軍航母。戰鬥機中隊長薩奇主張野貓為魚雷機護航,空中總指揮彼得森根據一個月前的珊瑚海大戰經驗,規定戰鬥機飛在中空5000~6000英尺(1524米~1829米),也就是飛在高空的俯衝機與低空的魚雷機中間,這樣即能看到來犯敵機,又不會離魚雷機太遠。不爬上高空還可以大大節省戰鬥機的油料,所以薩奇的戰鬥機中隊有油料進行空戰。在美軍3艘航母中,唯“約克城”機群高效直達戰場,也唯“約克城”的戰鬥機提供了真正的護航。
但他們也存在問題。起飛後,重載俯衝機中隊長萊斯利一直以為輕載俯衝機中隊跟在後麵,但實際上他們沒有升空。重載俯衝機駕駛杆安裝了新型的電動按鈕,用於精準投放炸彈。起飛後萊斯利和另外3架的飛行員激活了那個電動按鈕。沒想到這4架重載機各自攜帶的、唯一的一枚1000磅炸彈突然掉落,在海中爆炸,嚇傻了這4機的機組人員以及後麵的魚雷機、護航戰鬥機人員。萊斯利連忙打破無線電靜默,讓其他飛行員不要激活這種按鈕。萊斯利是中隊長,要帶隊繼續飛,另3架飛機也不願返航。他們覺得盡管炸彈沒了,用機槍也能掃射一下敵人。
10:00am左右 也就是隻飛了一個小時,“約克城”低空飛行的魚雷機看見日軍巡洋艦發出的黑色煙彈,就往那裏飛去。高空的萊斯利看到敵艦隊北側的2艘航母,就用無線電喊話讓輕載俯衝機攻擊西頭的航母(那是“飛龍”號),自己中隊攻擊另一艘(即“蒼龍”號)。輕載俯衝機被弗萊徹留在了“約克城”上,當然無法問答。萊斯利又問魚雷機中隊長“能否做聯合攻擊?”魚雷機中隊長剛回答“可以”,就大叫起來“我們受到了零式攻擊”,然後再也沒有了聲音。野貓戰鬥機衝下去給魚雷機護航,空戰在南雲艦隊東北方10英裏(16公裏)處的低空進行。野貓隊長薩奇估計天上大約有20架零式戰鬥機,實際上是42架!野貓與零式的數量比為6比42。野貓用“薩奇剪”戰術擊落了幾架零式,5架魚雷機有機會飛近一艘日軍航母(事後證實是“飛龍”號)、投下魚雷,然後掉頭跑進雲裏躲避零式的追擊。同樣,沒有一枚魚雷能擊中日航母。
這樣,從早上7點開始到現在10點多鍾,美軍從中途島和3艘航母上共出動了8批94架飛機,沒有一枚炸彈、一顆魚雷命中日艦,反倒自損嚴重。但南雲也沒有時間把自己的“大棒”——俯衝轟炸機和魚雷機提升到飛行甲板上。
時間來到了10:20am這一轉折點!
“約克城”重載俯衝機中隊長萊斯利沒有得到輕載俯衝機和魚雷機的回應,覺得無法協調轟炸了,隻能自己攻擊。為了借助陽光,讓日本人刺眼,萊斯利帶著機隊繞到日艦隊北側。他們驚訝地發現航母上空竟然沒有零式戰鬥機警戒。零式戰鬥機都在東北方的低空忙著圍剿“約克城”的魚雷機和野貓戰鬥機,航母上空出現短暫的漏洞,就像足球比賽中對方球門一時出現空檔。
好巧不巧,正是此刻10:20am,“企業”號30架因偏航飛過頭的輕載、重載俯衝機,從南邊順著“嵐”號驅逐艦航跡找了過來;好巧不巧,這些都是太平洋艦隊水平最高的飛行員。
戰後總結發現,“大黃蜂”的俯衝轟炸機、戰鬥機航向過於偏北(導致偏差130公裏),所以沒看到南雲艦隊,“企業”的俯衝機過於偏南(導致偏差130公裏)。隻有“約克城”機群航向正好,沒走彎路,所以盡管“約克城”的俯衝機晚起飛近兩個小時,但與“企業”的俯衝機群同時到達戰場。
這時南雲的4艘航母為規避美軍魚雷機的攻擊在急轉彎,隊形已散亂,彼此隔得遠。
“企業”俯衝機開始並沒協調好。麥克拉斯基帶著輕載機中隊飛在前麵,按軍規他們應該飛過左邊、近的航母(即“加賀”號,當然在空中他們不知道航母名字),去攻擊右邊、遠的航母,把近的航母留給後麵的貝斯特重載俯衝機。這樣一、保證對兩目標攻擊的同時性,二、重載機笨重,按規定也是攻擊近的目標。麥克拉斯基過去開戰鬥機,剛改飛俯衝轟炸機,不了解這一轟炸機的規定,他用無線電命令輕載俯衝機中隊跟他去攻擊左邊近的航母、貝斯特中隊攻擊右邊遠的航母。但貝斯特或沒聽見,或滿腦子是軍規,也帶著重載俯衝機中隊往下衝向近的“加賀”。這樣30架俯衝機都砸向同一艘航母。千鈞一發,飛在低一點、後一點位置的貝斯特發現前麵的輕載機隊也是衝向“加賀”,感覺不對,連忙收起襟翼、搖擺副翼讓機隊跟著他停止俯衝、改出、上升。但太遲了,10架重載俯衝機還是衝向“加賀”,隻有貝斯特的2個僚機看到了信號並跟著他爬升,飛向遠一些的航母。他們在空中並不知道那正是南雲艦隊的旗艦“赤城”號!
在南雲艦隊的東北方低空,“約克城”薩奇的戰鬥機正在與零式苦戰,突然看見遠處南方高空衝下30來個小亮點。據薩奇後來的回憶,他的角度正好看見俯衝機機翼反射著陽光,機群像美麗的、銀色的瀑布一樣,飛流直下。他知道那是己方的俯衝轟炸機(正是“企業”號的俯衝機)在攻擊日航母,頓時精神大振,戰力爆棚。
10:20am 第一架“企業”俯衝機從高空近似垂直衝下,250節(463公裏/小時)的高速,僅40秒就衝到了投彈高度。“加賀”先挨了4顆500磅的炸彈,後又挨了數顆1000磅的炸彈。貝斯特帶著另兩架重載機飛向“赤城”號,“赤城”是側麵對著他們,投彈難度遠大於順著飛行甲板投。但油料已經不足,飛機隨時會落海,他們不敢轉一圈來調整方向,隻好迎著“赤城”的側麵飛。貝斯特的一枚1000磅炸彈正中甲板。另兩僚機的兩顆重磅炸彈緊擦著艦舷落下,炸傷了航母的方向舵或艦舷,激起的水柱衝毀了天線等設備。
10:25am “約克城”重載俯衝機開始向“蒼龍”號俯衝。當然中隊長萊斯利和另外3架飛機隻能用機槍射擊“蒼龍”上的人。總共3枚重磅炸彈直接命中“蒼龍”甲板的頭、中、尾三處,後麵的俯衝機看到“蒼龍”已被炸爛,就對著旁邊的巡洋艦、驅逐艦投彈。
炸彈都是穿甲彈,有0.01秒延遲引爆的引信,所以它們穿透甲板後在下麵的機庫裏爆炸。機庫裏停滿加足油、掛好彈的魚雷機、俯衝轟炸機,很快就引起連鎖爆炸。
這樣6分鍾之內,日本3艘大型航母被重創,燃起熊熊大火和濃煙。
11:30am 弗萊徹命令“約克城”留下來的輕載俯衝機中的10架起飛,分頭搜索以圖發現另外的2、3艘日軍航母。
11:59am “約克城”航母上的雷達突然探測到70公裏外有30多架敵機飛來(那是從“飛龍”號起飛的18架俯衝轟炸機和6架零式戰鬥機)。此時薩奇的6架戰鬥機剛返航著艦,正準備加油,重載俯衝機正要著艦。雷達預警幫助了“約克城”,戰鬥機立即停止加油,水手們清空了加油管線、關死了水密艙門。而返航正要著艦的重載俯衝機(實際上飛行員已經投了炸彈,不算“重載”了)停止下降,改為爬升去攔截日機。原本無畏式俯衝機就可以不掛炸彈當戰鬥機用。
這一輪空戰,盡管日機被擊落不少,但“約克城”還是挨了3顆炸彈。因為日軍炸彈小,所以“約克城”傷勢不重,而且“約克城”機庫裏幾乎沒有飛機,沒有像日軍航母那樣產生二次爆炸。
1:40pm “約克城”上大火熄滅、濃煙消散,還修複了幾個鍋爐,航母能以16節(30公裏/小時)的速度移動。薩奇的野貓戰鬥機隊開始恢複加油。剛加到一半,護航的巡洋艦上的雷達又發現敵機(那是“飛龍”上起飛的第二波,10架魚雷機、6架零式戰鬥機,由友永丈市率領),雷達預警又一次讓“約克城”做好防空準備。“約克城”的上空本有6架戰鬥機警戒,“約克城”艦上的野貓也停止加油,帶著半箱油緊急起飛迎敵。
2:00pm 美軍“鸚鵡螺”號潛艇發現一艘受重傷,仍以1~2節速度緩慢移動的日航母(那是“加賀”號),向它發射了4枚魚雷。令人可笑的是,1枚失效沒有射出,2枚跑偏。唯一命中的魚雷還沒爆炸。“鸚鵡螺”看到2艘日艦衝過來反潛,慌忙下潛躲藏。
2:30pm 友永丈市的魚雷機隊攻擊“約克城”,兩枚魚雷命中“約克城”,使它失去動力,並出現傾斜,無法起降飛機,好在艦上的飛機已提前飛起。但日機也損失慘重,侵略過中國的友永丈市被薩奇中隊長擊落。
“企業”和“大黃蜂”幸運,未受到日機攻擊。
美軍士氣很高。一降落“企業”號,重載俯衝機中隊長貝斯特立即向斯普魯恩斯請求對日航母進行第二波打擊,他說:“日3艘航母燃燒冒煙,但遠處北邊還有一艘未傷”。空中總指揮麥克拉斯基在向“加賀”號俯衝投彈時胳膊、肩膀5處中彈或被彈片擦傷,流著血,也積極請戰,但被攔住送進醫務室。
斯普魯恩斯和白朗寧聽完貝斯特的匯報後,對日軍“未損傷的第4艘航母”的信息感到吃驚,因為剛有報告說4艘日軍航母都被重創。但貝斯特的匯報和有日軍飛機來襲擊“約克城”號都應證了,日軍至少還有1艘未受損的航母。然而斯普魯恩斯猶豫要不要立即起飛去攻擊,因為上午自己的飛機損失太大。魚雷機幾乎全軍覆滅,俯衝機也損失過半。俯衝機損失的主要原因並非被擊落,而是油盡落海。現在起飛天黑前怕是回不來,而當年的航母不具備夜降條件,很少有人練習過夜間著艦。更重要的是,貝斯特沒說清第4艘航母的具體位置。“遠處北邊”範圍太廣,如果再找不到敵艦,豈不又要油盡墜海?斯普魯恩斯想等進一步的偵察結果。
2:45pm 弗萊徹上午11:30從“約克城”派出的10架輕載俯衝機中的一架發現了1艘未受傷的日航母(那是“飛龍”號),並報告了其位置、航向和航速。斯普魯恩斯命令“大黃蜂”和“企業”號立即做好起飛準備,但由於通訊故障,“大黃蜂”並未收到這一指令。
實際上,“大黃蜂”艦長預計到會有第二波進攻,本來已經把18架輕載俯衝轟炸機升上了甲板,在後部排好隊形,準備隨時起飛。但下午3:00不到一點,傳來消息:早上改降中途島的11架俯衝轟炸機馬上要飛回母艦。艦長讓士兵把18架輕載俯衝機推到甲板的前部,空出甲板後部好讓這11架飛機降落,因為甲板後部有著艦阻攔索。
3:17pm 斯普魯恩斯命令“企業”、“大黃蜂”兩航母在下午3:30開始起飛去打擊新發現的“飛龍”號。但“大黃蜂”已經把18架飛機推到甲板前部,無法按時在3:30起飛。
3:25pm “企業”號開始起飛。很快,25架俯衝轟炸機全部升空,但其中一架發動機故障不得不返回。
“大黃蜂”直到4:03pm才開始起飛第一架飛機。剛起飛了16架輕載俯衝機,有2架發生故障,緊急返回落艦。當年美軍航母也是直通甲板,隻有一條跑道,升降機口在跑道上,所以飛機著艦時,升降機不能工作。這樣又把另外15架飛機堵在甲板下的機庫裏,其中包括空中總指揮斯坦厄普·林。這時艦長不敢再耽擱時間,臨時任命已經在天上的斯戴賓上尉為空中總指揮,帶隊飛向目標。
“企業”號起飛完飛機,立即回收了剛在“約克城”上空作戰的、快沒油的薩奇野貓戰鬥機隊。“約克城”二次受傷,所屬野貓被迫轉降到了“企業”號。斯普魯恩斯立即招見了薩奇,想聽聽這位弗萊徹下屬的見解:“你覺得局勢如何?”薩奇回答:“我們贏了,我親眼看到3艘大型航母猛烈燃燒,不可能再起降任何飛機,我們應該趕快去攻擊敵人的第4艘航母。”薩奇看到斯普魯恩斯臉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因為他已經派出了打擊機群。
5:00pm不到一點 “企業”機群發現了那艘“飛龍”號。所有的24架俯衝機先繞到西邊並爬高,借助夕陽發起進攻。果然陽光刺眼,“飛龍”上空警戒的零式戰鬥機在美機即將俯衝時才發現它們,這是同一天裏日軍航母第二次受到突然襲擊。共4顆炸彈命中“飛龍”。
遲起飛的“大黃蜂”14架俯衝機趕到,發現“飛龍”已經熊熊大火,隻好找其它的大艦來炸(實際上他們攻擊了“築摩”號、“利根”號重巡洋艦)。盡管“大黃蜂”艦長後來根據飛行員的報告評估出:3枚炸彈命中一艘戰列艦,2枚命中一艘重巡洋艦,但事實是,他們一顆炸彈都沒投中敵艦。
“企業”、“大黃蜂”的飛機剛返回自己的母艦,天就全黑了。弗萊徹已經放手讓斯普魯恩斯指揮。斯普魯恩斯擔心山本五十六的主力艦隊趕過來夜戰,決定打會遊擊。他先讓航母編隊向東方行駛,脫離敵人。過了午夜12點,又指揮編隊掉頭向西靠近敵人,不放過繼續殲敵的機會,同時也不離中途島太遠,協助守島。這就是會沉的航母的優勢——神出鬼沒,軍事術語叫機動性!
漫長的一日終於結束了,後兩天的戰鬥簡單得多,但很精彩。
六月五日 日軍視角
12點午夜後 山本五十六發現近藤信竹的2艘戰列艦、4艘巡洋艦無法在天亮前追上美軍航母,栗田健男的4艘重巡洋艦也無法在天亮前趕到中途島實施炮擊,摧毀機場。他擔心天一亮就是美軍飛機的天下,於是決定總撤退,令近藤和栗田的兩支艦隊回撤、靠向主力艦隊。
2:35am 黑夜裏,栗田健男旗艦“熊野”號重巡洋艦突然發現一潛艇的輪廓(那是美軍“河豚”號潛艇)。栗田健男令4艘重巡洋艦急速轉左規避,黑夜混亂中2艘重巡洋艦“最上”號、“三隈”號相撞。“最上”變成最傷,船鼻撞掉一大塊,這下比同級艦、長度本相同的“三隈”號短了一截。栗田剛收到撤退、靠向主力的命令,但“最上”撞傷跑不快,他隻好讓“三隈”和2艘驅逐艦留下護航,栗田自己的2艘重巡洋艦先走。日軍知道,天一亮,美軍飛機肯定會搜索海域,會發現落在後麵的2大艦2小艦。2大艦是“最上”與“三隈”,2小艦是驅逐艦。
3:15am 山口多聞看到無法挽救“飛龍”航母,下令棄艦。盡管有官兵自願隨艦殉葬,但山口讓他們都離開,隻許“飛龍”號艦長與自己一起留艦沉海。
5:10am 太陽剛升起,等“飛龍”上的人撤出後(實際上艙底還有人),日驅逐艦向它發射了2枚魚雷後就匆匆離開。
7:20am 山本五十六主力艦隊的一偵察機發現“飛龍”號並未沉沒,而且還有數十人在甲板上向偵察機招手(那些是從艙底上來的人)。山本不悅,令驅逐艦“穀風”號返回,先救下“飛龍”上的人員,再擊沉它。(美軍偵察機也發現了受傷的“飛龍”,斯普魯恩斯正準備讓自己航母駛入攻擊半徑,好讓俯衝轟炸機起飛去炸沉它。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美、日兩軍為了同一個目標——擊沉“飛龍”而走到了一起。後麵我們會看到結局如何?)
8:00am 日軍“築摩”號起飛的4號偵察機發現一艘受傷、傾斜的美航母(那是兩次被炸的“約克城”號),日軍的伊168號潛艇奉命去擊沉它。
整個上午,落在後麵的2大艦2小艦——“最上”、“三隈”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受到兩批美軍轟炸機的轟炸,這應證了日軍的判斷,4艦一定會被美偵察機發現。這兩批轟炸機看上去都來自中途島,隻是美軍轟炸水平太差,炸彈無一命中。
下午,單槍匹馬回來給“飛龍”號航母補槍的“穀風”號驅逐艦到了預定海域,一直沒能看見“飛龍”號,反而在黃昏時分被65架美軍俯衝轟炸機圍攻。“穀風”號艦長一邊大罵美軍不講武德,65架圍攻一小艦,一邊指揮己艦機動規避、高炮反擊。最後僥幸逃脫,“穀風”隻受輕傷,還擊落了一架美機。
六月五日 與上為同一天 美軍視角
2:15am 黑夜裏,美軍“河豚”號潛艇發現由4艘大型軍艦和幾艘小艦組成的艦隊向著中途島方向急駛。“河豚”艇長一開始辨不清是敵艦、友艦,耽誤了攻擊時機,後續給上級的報告又含糊不清,一度讓斯普魯恩斯以為那正是令人生畏的山本五十六主力艦隊。(實際上那是栗田健男的4艘重巡洋艦編隊,正趕著去炮擊中途島,但很快就收到了總撤退命令而開始轉向。栗田艦隊20分鍾後也看見了“河豚”號潛艇,慌亂中“最上”與“三隈”相撞。)
6:30am 天亮後,中途島起飛的偵察機報告西邊有2艘戰列艦(其實是自己撞壞的、落在後麵的2艘重巡洋艦“最上”號和“三隈”號,在一起的還有2艘驅逐艦),中途島先後派出兩批轟炸機去轟炸,但無一命中。斯普魯恩斯沒理睬這一偵察報告,他的目標是剩餘的日軍航母。
8:00am 偵察報告遠處有一受傷的日航母(那是“飛龍”號),後來又有其他相互矛盾的報告。直到中午,斯普魯恩斯才理出頭緒,確認了“飛龍”。
3:00pm 美航母剛進入艦載機能攻擊“飛龍”的半徑,“大黃蜂”就起飛了32架飛機,還是由斯坦厄普·林帶隊,很快“企業”也起飛了33架,共65架。為防止油盡墜海,這些飛機都是航程遠的俯衝轟炸機,沒有魚雷機、戰鬥機,而且飛機隻允許帶一枚500磅炸彈。
盡管“大黃蜂”的俯衝機隊采用低空、散開飛行以確保不漏掉那艘航母,但可憐的空中總指揮林率領機群又一次“盲目飛行”——沒找到目標。
6:20pm 林的機群到了偵察機報告的位置上空,始終沒找到那艘受傷的日航母。難道又是自己飛錯了方向?林隻很鬱悶地看到海上有一艘很小的日艦(那是抱著同一個目的——擊沉“飛龍”而來的“穀風”號驅逐艦)。實際上,這是中途島開戰以來林發現的第一艘敵艦,他隻好與“企業號”的俯衝機一起群毆了那個小艦。由於天色黑、日艦小、機動好,美機隻輕傷了“穀風”號,反過來自己一架俯衝機被小艦擊落。
日方、美方都沒有人知道,早上9點剛過,“飛龍”號自己堅持不住,沉入海底。既沒等到日艦“穀風”號去擊沉它,也沒等到美機來炸沉它。對美軍來說,“飛龍”號沉沒這一事實是十幾天後才知道的。
7:30pm “大黃蜂”、“企業”機群返航時天已全黑。斯普魯恩斯讓兩航母打開36英寸(91厘米)的大探照燈,冒著被日潛艇發現的危險,給那些燃油幾乎耗盡的飛機指明航母位置。大多數飛行員是第一次夜間降落航母。
當晚,斯普魯恩斯感覺受到的威脅減少,故沒有像昨晚那樣——先讓航母編隊東撤,過了午夜再西進,而是一直西進。隻是讓艦隊放慢了速度——既避免與日主力艦隊在夜間遭遇,也節省艦艇燃油。
六月六日 日軍視角
4:00am 天剛蒙蒙亮,日軍的伊168潛艇看到了那艘被緩慢拖行的約克城級航母(正是“約克城”號),有5艘驅逐艦環繞護衛著。
9:00am剛過 畢竟艦船跑得慢,落單跑了一夜的“最上”號、“三隈”號重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又被美俯衝轟炸機追上。日艦監聽人員在同一無線電頻率裏聽到英語“斯坦厄普(空中總指揮林的名),我是羅伯特,敵艦就在下方左側。”日軍感到大難臨頭,有人靈機一動,在無線電裏用英語模仿美軍下命令“斯坦厄普,我是羅伯特,返回基地”。顯然沒用,炸彈還是落在了2艘重巡洋艦上。中午11點多鍾和下午2:30又各來一批俯衝轟炸機,它們主要攻擊2艘大艦,也順帶攻擊2艘小艦。
1:30pm 悄悄跟隨美航母9個多小時的伊168潛艇才在5艘驅逐艦的空隙中找到機會,在1000多米遠向美航母連發了4顆魚雷。2顆命中航母,1顆命中了緊貼著航母的驅逐艦(後來知道它是“哈曼”號),1顆射偏。那艘驅逐艦當即被炸成兩截,它沉入海裏後又引起大爆炸,美航母進一步下沉。
傍晚時分 “三隈”號支持不住沉沒,“最上”號雖能行駛,但被重創。2艘重巡洋艦上的官兵死傷慘重,其中“三隈”號死亡600多人。
六月六日 與上為同一天 美軍視角
天剛亮,斯普魯恩斯從“企業”號派出18架輕載俯衝轟炸機向西搜索以圖發現敵艦,特別是日軍航母。
6:45am “企業”號起飛的一架俯衝轟炸機看到一長一短2大艦,以為一艘是戰列巡洋艦、一艘是巡洋艦(實際是自己互撞的“三隈”號、“最上”號。“最上”鼻首撞掉一塊,看上去短一些),還有3艘小艦(實際是2艘驅逐艦,不知飛行員為何看成了3艘)。更大的錯誤是,飛行員通過機內對講設備告訴後座機槍手兼發報員“128英裏處發現1艘 CB(字母CB代表戰列巡洋艦)、1 艘CA(CA代表巡洋艦)……”,但發報員把CB聽成了“CV(代表航母)”並發報回去。斯普魯恩斯十分重視,隻是因為昨天派出65架俯衝機都沒找到航母,白跑一趟,這次要慎重了。他沒有馬上命令機群起飛,而是讓自己的2艘巡洋艦各起飛1架水上飛機前往核實,並停在當地海域來引導艦載機機群。
7:30am “大黃蜂”上的一架飛機掠過“企業”號甲板(此時斯普魯恩斯派出的水上飛機還在去核實目標的途中),扔下一小袋,裏麵有紙條,寫明“西南邊133英裏處有2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這與上一個報告的方位很吻合,但艦種和數量都不同。斯普魯恩斯擔心是兩組不同的日艦,其中一組有航母。他下令“大黃蜂”的飛機馬上起飛,但留了一手,留下“企業”號飛機作為預備隊。
8:00am “大黃蜂”空中總指揮斯坦厄普·林帶著俯衝機、戰鬥機共33架升空飛向“日航母”。不一會,“企業”號一早派出偵察的、6:45am發回電報的那架俯衝機返回“企業”號,斯普魯恩斯才知道航母“CV”實際是戰列巡洋艦“CB”。斯普魯恩斯猜出兩個偵察報告實際是同一組敵人——4艦組,2大2小。隻不過6:45am的飛行員把2艘驅逐艦看成了3艘。為防止已經起飛的斯坦厄普·林再帶著機群尋找壓根不存在的航母,斯普魯恩斯馬上用無線電通知林“目標可能不是航母,而是戰列艦,攻擊它。”
9:30am “大黃蜂”林的機群發現了2大2小——“最上”和“三隈”等4艦。最先看見敵艦的飛行員報告:“斯坦厄普,我是羅伯特,敵艦就在下方左側”。很快,無線電裏傳來:“斯坦厄普,我是羅伯特,返回基地。”這帶日腔的、蹩腳的英語當然沒讓美軍上當,林帶隊從東借助陽光掩護攻擊。這回他總算炸中敵艦,但此輪轟炸沒能重創,4艦加速向南邊逃跑。
10:00am “企業”號起飛了機群也去攻擊那4艦,這輪攻擊使2艘重巡洋艦遭到重創。
接近中午,“大黃蜂”機群回母艦加油加彈,又飛去轟炸那4艦。
斯普魯恩斯此時已經判斷出附近有日航母的偵察報告都是誤報,那“4艦”裏的2大艦可能連戰列艦都不是,而是巡洋艦。
1:30pm 這天早上有一批誌願者上了“約克城”航母,試圖排水、矯正航母的傾斜。此時他們正在甲板上吃飯休息。突然看見一串V型白色水流衝過來,知道那是魚雷,匆忙拿起防空機槍射向水流的頭部,指望引爆魚雷,但沒能奏效。兩顆魚雷擊中“約克城”,一顆命中旁邊的“哈曼”號驅逐艦,驅逐艦一下子被擊成兩半。倒黴的是“哈曼”上有幾顆深水炸彈沒來得及關掉保險,隨著“哈曼”沉入水中,在水下爆炸。“約克城”受到日軍魚雷和自己深水炸彈的雙重打擊,又進一步下沉了。航母上、驅逐艦上有不少官兵陣亡。
天黑後,斯普魯恩斯考慮到以下幾點:1)當晚再逃跑一夜,日艦很可能進入威克島起飛的日機空中掩護圈,2)己方的飛行員都已經疲勞,3)己方有幾艘驅逐艦燃油不足,已經離隊去補油點加油,航母缺少了護衛,4)其他艦隻的燃油也開始短缺,也要逐一離開艦隊。所以他決定見好就收,結束戰鬥,率艦隊向東撤出戰場,到補油點加油。中途島海戰結束。
實際上對美軍而言,這次海戰的真正戰果是在海戰結束後的十幾天裏逐漸明朗的。
美軍一直在戰場海域搜救落水官兵。
六月七日 5:00am “約克城”號航母支持不住,徹底沉海。
六月十九日 美飛機發現一隻小艇,上有幾十名日軍。抓住後從他們嘴裏知道他們是“飛龍”號航母的幸存者,也才確切知道日軍共有4艘大型航母參戰(不是5艘),而且全部沉沒。美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結論
美軍獲勝的關鍵不是破譯密碼,也不是美軍指揮官神算,而是戰前偵察——誰先被發現,誰就等於被消滅了!
海戰關鍵的第一天,美偵察機上午5:34就發現了日航母(盡管隻看到2艘),而日偵察機7:45才發現美艦隊,8:20才確認有航母。美軍發現日航母比日軍發現美航母早了兩個多小時,後麵的戰鬥還需要看嗎?不必看了,結局已定:日軍必敗無疑!除非美軍指揮官都是傻子、美軍士兵都是懦夫不敢出擊。
有人說,日軍偵察機發生了故障,起飛晚了,運氣不佳。任何軍事行動都會有意外,為何事先沒想到偵察機會出故障呢?不留有預案?偵察機為何不早於轟炸中途島的飛機起飛?還不是不重視戰前偵察?把偵察當成例行公事、走過場。一個月前的珊瑚海海戰,美軍出動了22架偵察機都未達到偵察效果,所以這次他們吸取了教訓。4:00am就派出22架偵察機,4:20am又派出10架。反觀南雲4:30am隻派出了7架偵察機,而且有的還起飛晚了。
山本五十六還計劃了在珍珠港外布置潛艇警戒線,監視美軍航母是否出港。但潛艇出發晚了,美軍航母已經離港,日軍潛艇才到達珍珠港外,當然沒看見航母出港,所以沒起到警戒作用。這又說明了日軍不重視戰前偵察。山本五十六、南雲都低估了美軍的士氣、決死精神。山本還與參謀打賭:當日軍進攻中途島時,美軍航母肯定不敢出珍珠港應戰。這也是日軍忽視偵察的一個原因。
山本設計了一套複雜的釣魚計劃,讓美軍航母出來,讓南雲的航母機動編隊圍殲它。但美軍航母就在南雲邊上,居然沒發現!這不能不說是個大笑話。隻要多派偵察機、早派偵察機、認真一點,就能看見美航母。機動編隊的艦載機不去轟炸中途島更好,即便是去了,還可以起飛留艦的另一半飛機去轟炸美航母,起碼可以打個平手。當然,如果美軍偵察準確,一開始就發現是4艘航母,弗萊徹的“約克城”也不會留下一支輕載俯衝機中隊。在萊斯利率重載俯衝機中隊攻擊“蒼龍”航母的同時,輕載俯衝機中隊可以攻擊“飛龍”,根本就不會給“飛龍”反擊的機會,“約克城”就不會被炸。那美軍就是4:0完勝日軍。
當然,美軍取勝還有一些其他原因,軍史專家們總結了不少,但筆者認為都不是主要原因了。
對現代戰爭的啟示?依然是:被發現就等於被消滅,先敵發現就等於消滅了敵人。當然現代戰爭不靠肉眼發現,而是靠雷達、聲納等光聲電技術。雷達發現技術與防雷達(隱身)技術就是現代戰爭的取勝關鍵。
(作者:徐栩)
---------------------
多麽熟悉的論調啊。
這和現在好多好多的人說如果中共打台灣,美軍的預期表現何等相似。
============================
沒有密碼破譯,美軍怎麽會在6月3日派飛機到中途島附近進行戰前偵察?
“美軍獲勝的關鍵不是破譯密碼,也不是美軍指揮官神算,而是戰前偵察——誰先被發現,誰就等於被消滅了!”
而美軍作戰目標相對簡單很多,阻止日軍航母艦隊。
這就要求日軍必須同時收集兩方麵的情報,和兩方麵的情報必須可以實時配合,極大增加了任務複雜性。而且即使在收集對方航母情報上雙方也是不對稱的,因為日軍航母編隊一定是在中途島,因此讓美軍的搜索範圍大大縮小。相反,美軍艦隊相對具有更大活動空間,比如趕不上戰鬥都是可能的。而針對這種情形日軍也不能不考慮,這就分散資源。
至於事先破壞電文,最大的作用是讓中途島可以準備,這就迫使日軍不得不使用航母戰機參戰,而不是可以直接登陸,像打菲律賓或者東南亞那樣主要依賴地麵軍隊。
這就造成了日軍航母編隊的不得不同時麵臨兩個任務的局麵,因此這個破譯電文的結果是整個事件的關鍵因素。
否則日軍完全可以依賴戰列艦等海上火力支援登陸作戰,而讓航母編隊以中途島為誘餌尋找美軍航母決戰,那麽就不會出現艦攻機不知道應該裝載對地攻擊的航空炸彈,還是對海攻擊的魚雷的局麵,掩護航母的零式機群也不會失去降落甲板而不能加油。
如果美軍沒有事先破譯日軍進攻中途島的電文,就不會有中途島加強防空的舉動,日軍僅憑海軍陸戰隊或者陸軍奪取中途島難度不大,不需要航母掩護。反而讓日軍航母編隊處於利用中途島作誘餌獵殺美軍航母的地位。
情報是戰爭最重要的東西,歐洲戰場花園行動,也是因為情報被荷蘭抵抗組織領導人出賣而讓美軍三萬傘兵,英國一萬傘兵麵對有準備的二十萬德軍裝甲部隊,最後隻有七千SAS衝了出來。
“美軍獲勝的關鍵不是破譯密碼,也不是美軍指揮官神算,而是戰前偵察——誰先被發現,誰就等於被消滅了!”
2 在研究中途島的無數著作中全球戰略認為最精彩的一部著作就以《中途島奇跡 Miracle at Midway》為書名(作者G. Prange 是太戰研究領軍人物之一,成名作是1981年出版的《黎明昏睡:珍珠港揭秘 At Dawn We Slept: The Untold Story of Pearl Harbor》)。在後兩場航母對決中(東所羅門,聖克魯斯)就無法複製奇跡,所以打的十分艱苦。
3 “重載俯衝機”和“輕載俯衝機”是有趣的意譯。與日軍同類機種相比,SBD“無畏”式全稱是道格拉斯偵察轟炸機(Scout Bomber Douglas),察打一體。執行俯衝轟炸任務時掛一枚454公斤(1000磅)炸彈。執行偵察任務時掛一枚227公斤(500磅)炸彈,航程更遠。有一定空戰能力。航母上一般有兩個中隊:轟炸,偵察各一(訓練側重點不同,但相互之間任務可以互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