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而行

認識自己,謙卑生活
正文

吾心安處是故鄉

(2022-07-23 13:37:38) 下一個

不得不讓人喜歡的蘇東坡,因為他竹杖芒鞋輕勝馬的豁達,因為他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淡定,因為他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給我的慰鑒,有人說蘇東坡是900年來最有靈魂的詩人,可我喜歡蘇軾,不僅僅喜歡他有趣的靈魂,更喜歡他帶給我的那份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願你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是多少人的願望,很多人不知道這句話的出去,這出自蘇軾的《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中的萬裏歸來顏愈少,此心安處是吾鄉,不管你經曆了什麽,走了多遠的路,遇到什麽樣的困難,希望你依然保持當年那顆少年的心,這首《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是蘇軾寫給朋友王定國的侍妾的詩: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他筆下的這位女子,天生麗質,晶瑩俊秀,似乎讓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有質感的女子形象,這位女子就是王定國的侍妾柔奴,柔奴如此美,卻不是讓蘇軾最感慨的地方,她美好的情操和高潔的閃光點才是打動詩人的地方,為什麽呢?因為: 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忍不住問柔奴:你從遙遠的地方回來,看上去似乎比以前更年輕更漂亮了,而且臉上還一直掛著笑,笑容還帶著嶺南梅花的香味,嶺南難道不是非常的貧苦,為什麽你反而變成這樣了呢?

柔奴告訴蘇軾,心安定的地方就是我的故鄉,在故鄉生活怎麽可能不舒適呢!這樣的回答人蘇軾大吃一驚,也讓蘇軾對這個女子肅然起敬,當年蘇軾在朝中失勢,多次被貶,王定國也跟著受牽連,後來蘇軾入獄,而他的親人,好友都因此受貶,其中王定國是最冤的,他並沒有什麽實質上的錯誤,就因為他和蘇軾關係要好,直接被貶到嶺南,柔奴和王定國在嶺南呆了三年,三年看似漫長,兩人卻是琴瑟和鳴,日子過得雖然艱苦,但是心不苦,也不覺得歲月難熬,柔奴身處逆境,卻安之若素的心態,讓蘇軾心生敬意,蘇軾寫道:此心安處是吾鄉,雖然是受到柔奴的啟發,卻也表達自己的情感。

對於蘇軾而言,他何嚐不是這樣的人呢,他的做官範圍跨越大江南北,穿越了大半個中國,每到一處,風土人情大不相同,蘇軾每到一處,都可發現一番風味的美食,他脫下官服,穿上便衣,去種田,去研究美食,政治逆境中的他,豁達和隨遇而安,造就了這位偉大的詩人,有人說成年以後,故鄉就隻剩下一張張票根,故鄉是什麽?他鄉又是什麽?其實沒有什麽區別,因為故鄉給了你生命,他鄉給了你溫暖和你想要的一切,當你真正的從心裏接納他鄉,然後去走近,去理解,去融於,他鄉的隔膜也就不在了,他鄉也就成為真正的故鄉,無論我們的腳步走到哪裏,心安定了,四海處處皆吾鄉。對於柔奴和王定國來說,嶺南的生活比不上京城的舒適,他們卻有化他鄉為故鄉的本事,把生活的苦釀成甜。

如果此刻,你遠在他鄉,千萬不要覺得孤寂,他鄉也有他鄉的溫暖,不要隻看表麵的浮華,忘記來時的那顆初心和生活的本質。如果你此時安睡故鄉,千萬不要被安逸衝昏了頭腦,心安之處更值得用心對待,蘇軾的一句詞點醒世人,此心安處是吾鄉。希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找到溫暖自己的故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