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印象以色列(6)走進伯利恒與希伯侖

(2023-08-04 05:28:33) 下一個

耶路撒冷是上帝選擇的城市,巴勒斯坦是上帝選擇土地,當耶酥出生在今天的聖誕教堂時,與耶路撒冷有著一牆之隔的伯利恒(Bethlehem )成為全球基督徒的聖地所在。耶酥最重的兩個時刻出生和死亡複活分別發生在伯利恒和耶路撒冷,這兩座城市僅距10公裏,卻跨越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兩個國家。在國境線上高高豎起的巴以隔離牆,不僅從地理上分割了兩個國家,也從情感上讓彼此劃清界限。

在耶路撒冷的最後一天,按照計劃我們訪問了巴勒斯坦城市伯利恒和希伯侖。從耶路撒冷出發到伯利恒,必須乘坐阿拉伯人運營的公交車。路上十分順暢,也沒有經曆嚴曆的安檢,所以從以色列進入巴勒斯坦是單向暢通的,但反向就會非常嚴格,車程30分鍾左右就抵達伯利恒市區。

伯利恒依山而建,灰白色或淡黃色的建築物高低錯落、層層疊疊的,在陽光照耀下顯得柔美,主要景區較為整潔,其他街道比較髒亂。

聖誕教堂(The Church of the Nativity )並不是歐洲那種華麗宏偉的建築風格,相反是非常質樸的,白色的磚牆壘砌的外立麵在漫長歲月裏不斷的摧毀重建,風吹日曬,顯得有些破舊。

從旁邊一個不起眼的小門俯身低頭進入教堂內部,以示謙卑,所以這扇教堂的正門也是被稱作“謙卑之門”。

教堂的內部也是十分儉樸,牆壁上殘缺的宗教壁畫和聖壇上方數十盞華麗的吊燈。

教堂最為華麗的部分就數主殿聖壇,因為屬於亞美尼亞東正教派,所以整個聖壇風格延續了東正教的特點。非常華麗和複雜的結構,各種金屬雕刻裝飾品和精美的壁畫,讓人目不暇接。

前來朝聖的信徒們正在排隊進入教堂主殿右側下方的聖誕洞—耶酥誕生的馬槽處。

依次來到一個小祭壇前,在它的下方雲石地麵上嵌著一顆14角銀星,這象征著舉世聞名的伯利恒之星,石台上用拉丁文刻著“這是聖母瑪利亞誕下耶酥基督之地”。信徒們跪下來,親吻地板,撫摸了這顆星。

如同耶路撒冷的聖墓大教堂一樣,聖誕教堂也是由多個教會共同管理和使用,羅馬天主教、希臘正教會和亞美尼亞使徒教會都在這裏分得一塊地方盤。

聖凱瑟琳教堂(St Catherine’s Church )在聖誕教堂旁邊,兩個教堂是相通的。但建築風格上來說,聖凱瑟琳教堂屬於天主教派,建築風格整體比聖誕教堂明亮、簡潔、大氣。

從教堂旁邊可以進入一個地下室,這個石室是為了紀念一位基督教神父耶柔米,他晚年生活在伯利恒,在這裏將《舊約》譯成了拉丁文本,為聖經文化的傳播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地下室走出,穿過一內庭,這才是聖凱瑟琳教堂的正門。聖凱瑟琳的雕像矗立在建築最中央的屋頂上,她被天主教會傳統上將其視為十四救難聖人之一。在庭院中間還有一個雕像,這個位大胡子老了人抬頭看著天空,左手拿書,右手拿筆,腳下踩著一個頭骨,他就是那位神父耶柔米。據說腳踩頭骨意在表達人生的短暫,而自己已經放下人間一切。

乳洞教堂(Milk Grotto Church )就在聖誕教堂旁邊的一條小路上,步行過去大概15分鍾。這個教堂據說是當時為了躲避希律王對嬰兒的迫害,耶酥一家逃難去埃及的路上,聖母瑪利亞曾在這裏給耶酥哺乳,而浮汁滴在山洞的岩壁上把整個山洞都染成了白色。如今這裏吸引了很多希望受孕婦女的到來,相傳隻有虔誠的祈禱,並親自從岩石上刮下白色粉末,放入嘴中才能得到賜福。

教堂修建在白色岩壁的洞窟裏,不是很大,存放著不同風格造型的聖母雕像。來這裏的遊客不是很多,更多是虔誠的女信徒。

隨後我們來到了隔離牆,從2002年6月起,以色列政府開始修築這道700多公裏的安全隔離牆,將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完全“脫離接觸”,以阻止巴方的激進分子越境襲擊。在伯利恒的藍天下,站在冰冷的高牆下,隻感到壓抑撲麵傾來……

離開伯利恒,我們乘坐中巴前往希伯侖(Hebron )。位於約旦河西岸的這座曆史悠久的古城,位於耶路撒冷以南30公裏,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同時是猶太教和伊斯蘭教的聖城,擁有16.6萬名巴勒斯坦人和800名猶太定居者。

希伯倫第一次出現在《創世記》當中,是亞伯拉罕以四百舍客勒銀子去買了麥比拉洞(Cave of Machpelah), 用來安葬妻子撒拉。之後亞伯拉罕本人、以撒及利百加、雅各及利亞都葬在此處,唯獨雅各最愛的妻子拉結是葬在伯利恒。於是此地也就成了猶太人最重要的幾位始祖的墓地,被猶太人稱為“列祖之城”;同時希伯侖也是大衛王登基的城市,神聖的地位 僅次於耶路撒冷。

舊城區的麥比拉洞又名列祖之墓(Tomb of the Patriarchs),而穆斯林則稱之為易卜拉欣清真寺(Ibrahim Mosque ),是埋葬猶太人先祖的地方。麥比拉洞是由一係列地下室組成,其上層的建築最早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希律王時代,6世紀拜占庭人對其進行了改造,在建築東側建了一座教堂;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這片土地,將教堂改為清真寺。

1948年以色列建國後,當時希伯侖還控製在穆斯林手上。1967年六日戰爭,以色列軍隊進入巴勒斯坦地盤,占領了希伯侖,1968年一群猶太人在拉比帶領下租下了希伯侖的主要旅館,並且從此拒絕離開。

在1994年2月,猶太人醫生持槍衝進易卜拉欣清真寺掃射正在晨禱的人們,造成30多人死亡,逾百多人受傷的“希伯侖慘案”(Cave of the Patriarchs Massacre ),這名醫生當場被人打死。

1995年,在柯林頓任內促成奧斯陸協議之後,以巴衝突稍有緩和,希伯侖被劃分為A區,既完全屬於巴勒斯坦管轄區。但是鑒於希伯侖的特殊地位,以色列沒有遵守協議,反而逐步增加定居點。

1997年的希伯侖協定,該市被分為兩個部分H1和H2。H1擁有12萬巴勒斯坦人,H2區居住著3萬名巴勒斯坦人,處於以色列軍事控製之下,以保護市中心附近孤立的猶太區的600-800名猶太人。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爆發後,由於實行宵禁和行動限製,H2區的巴勒斯坦人大為減少。

至於先祖們安息的麥比拉洞,猶如其所在的城市一樣,分隔成兩個區域,由猶太人和穆斯林各自管理及使用,雙方都不能隨意進入對方的區域。每年隻有10天(一般是各自的節日), 兩個民族才可以分別進入整塊區域。

我們隨著中巴車進入希伯侖市中心,下車後步行前往老城區的希伯侖先祖墓。進入舊城區內,迎麵而來的是一條售賣雜貨的巷子,夾在兩旁的石屋中間,陳列的貨品都以生活需要為主。

希伯侖老城狹窄曲折的街道,平頂的石頭房屋和古老的集市。

所經過的舊城區,本來是巴勒斯坦人的重要大市集,而現在由於重重限製,以及之前多次爆發的小規模以巴流血衝突,不少住老城的巴勒斯坦人都陸續搬走,舊城區內,許多店鋪關門,以往的繁華光景已不再現。

鐵絲網遮住了狹窄的舊城石板路的上方,以防止從上麵仍來的石頭和垃圾

如今行走在希伯侖舊城,還能隨處看到檢查站、帶槍的軍人和路障。

通過閘門和安檢後,進入穆斯林管理的希伯侖先祖墓,也就是清真寺區域。

看到不少巴勒斯坦人已在閘門內等侯多時。據說目前遊人可以通過檢查後可自由進出,但巴勒斯坦人卻被限製自由外出(可能是居住在H1區域內),無論是為上學、購物、看病或探親訪友等需要,要走岀來都非常不容易。後來看了些媒體相關報道,了解到巴勒斯坦人每天也要花上好些時間等候過關。

易卜拉欣清真寺內有六人的衣冠塚,以撒和利百加的在清真寺裏;亞伯拉罕和撒拉,以及雅各和利亞的石棺,分置在猶太會堂內室左右兩邊,各據一方。

清真寺底下的地道通往原來的麥比拉洞,平時封閉不能進入。在此地,1929年發生了希伯侖大屠殺,64名猶太人被殺。1994年發生了造成29名巴勒斯坦人死亡的“希伯侖慘案”(Cave of the Patriarchs Massacre )。現在清真寺分成兩部分,分別由猶太人和穆斯林管理,有重兵駐守。

列祖之墓一分為二,右邊的是猶太會堂;左邊的是清真寺。最令人傷感的地方,是亞伯拉罕的墓室一分為二,兩邊各有窗口,猶太人及阿拉伯人以各自的角度去看同源同宗的先祖。

清真寺的入口,因為正值穆斯林的齋月,非穆斯林不得入內,故未能如願參觀。

在清真寺的入口處,一名巴勒斯坦男子說著比較流利的英語,向外來的遊客講述了舊城的曆史及當前民眾生活的困境。礙於自己對當地的背景隻是一知半解,短時間內未能消化相關訊息,但可以肯定是當地民眾渴望和平,及希望世人能夠關注他們麵對的處境。“請記住我們”(Remember us, Please ),是我們離開前他說的最後一句。

從清真寺岀來後,通過嚴格的以色列安全檢查站後,來到了先祖墓的猶太人一側。

進入猶太人區側,內裏空蕩蕩算不上大,據說隻占建築麵積的百分之二十。裏麵有不同的廳室,區域內有部分範圍隻讓猶太人使用,其他參觀者不予進入。由於猶太區未有什麽活動進行,感覺比較空蕩,因此逗留的時間也相對較短。

可以從窗口看到亞伯拉罕的衣冠塚的外觀和內部一景。

這是紀念撒拉的衣冠塚外觀和內部的景況。

當在猶太教區往棺木看去,可以隔著牆和窗戶,遠遠看到另一區的穆斯林,甚至聽到對方的竊竊私語。小小的空間,卻有著如此壁壘分明、甚至有點荒謬的狀態。

整個希伯侖如同列祖之墓/易卜拉欣清真寺一樣分裂,從先祖墓出來後,會經過一條空蕩蕩的大街,這就是大衛王街,也是阿拉伯人口中的Shuhada大街。這條街曾經遍布巴勒斯坦店鋪和生意人,但在1994年那場屠殺之後,它開始實行車輛封閉,後來曾短暫開通,但隨著第二次巴勒斯坦大起義的爆發,兩個民族之間的衝突增多,以色列政府從2002年起開始禁止巴勒斯坦人進入,一直持續至今。

曾經是希伯侖舊城區最繁華的街道Al-Shuhada street,但被劃入定居點後對外交通隔絕,現在已人去樓空,一片荒涼,迎麵而來的大多是巡邏的以色列軍人。

走著走著,看到一張鏽跡斑駁的鐵絲網內,貼著巴勒斯坦人留下的一個標牌“注意:以色列占領了這裏,你們是種族隔離。” 事實上1967年六日戰爭後以色列控製希伯侖這一事件,巴以人民都有不同的稱呼:以色列人稱之為“解放”,而在巴勒斯坦人眼中,這是“占領”。

無論如何,六日戰爭之後,猶太人控製了希伯侖,一些猶太年輕人來到這裏建立起了定居點。和其他西岸地區不同的是,除了郊區,希伯侖市中心就有幾個小規模的定居點。

這片備受爭議的土地向外來者呈現出兩副麵孔。一側,巴勒斯坦鬧市區人聲鼎沸,車輛川流不息。

另一側,靜悄悄的Shuhada大街偶爾迎來一些遊客和以色列士兵,大多數時候,它是一個被遺棄的地方。

一側,自由和平和等字眼被塗抹在破敗的牆壁上,貧困的巴勒斯坦人把手伸向遊客,努力讓他們多買東西。

另一側,定居者方引經據典,追溯到了聖經時代,以證明他們在希伯侖的合法性。

以巴雙方過去的曆史,實在可以找到太多的理由去憎恨對方,當中也纏上不少看似是不可能解開的結。在希伯侖一行中,巴勒斯坦人的境遇讓人沉思:仇恨在被壓迫者找尋出路的過程中,會引領他們找出一個怎樣的方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淡白寧靜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一個人的清歡' 的評論 : 感謝閱讀,希望對您的以色列之行有所幫助。
一個人的清歡 回複 悄悄話 寫的真好,計劃十月去以色列,感謝您的分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