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浮光掠影土耳其(16)陶瓷小鎮-阿瓦諾斯

(2023-01-30 05:26:17) 下一個

卡帕多奇亞(Cappadocia), 其實,不隻有奇岩怪石與熱氣球,還有許多有趣的景點值得造訪。像格雷梅(Goreme)以北8公裏的小鎮—阿瓦諾斯(Avanos), 是卡帕多奇亞聞名的陶瓷小鎮,土耳其市麵上流轉的陶瓷製品很多都來自這裏。

阿瓦諾斯處在卡帕多奇亞主要景區三角地帶上,小鎮的主要修建沿河邊平緩地帶向半山方向延伸。小鎮的前方是相對平坦的土地,視野較為開闊,整個小鎮就像一顆鑲嵌在山穀中心的明珠,誘人又低調,幽靜但風情萬種。

阿瓦諾斯雖然地處土耳其的亞洲區域,不過鎮上除了清真寺,其他建築物都是濃鬱的歐陸風格。鎮上建築物大多數隻有兩三層高,外牆以米黃色為主,房頂是紅色瓦片。

從高處看,紅白相間的建築群看起來特別文藝、耐看。

阿瓦諾斯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與克孜勒厄爾馬克河(Kizilirmak River)有關。這是土耳其境內最長的河流,長約1182公裏,發源於安納托利亞高原東北部,注入黑海。在廣袤的安納托利亞高原上,克孜勒厄爾馬克河切割出卡帕多奇亞的深穀,古代曾被赫梯帝國奉為母親河。因為河水挾帶了大量的鐵礦物,沿岸遍布紅褐色土地,讓它擁有“紅河”之稱。

小鎮沿紅河而建,因而充滿靈秀之氣,兩岸垂柳依依,更讓人仿佛回到中國江南之鄉。

而最關鍵的是,紅河兩岸的土壤成就了阿瓦諾斯的陶瓷藝術。

克孜勒厄爾馬克河從阿瓦諾斯鎮上穿城而過,在小鎮中心位置,一座石橋連接紅河兩岸。

河水清澈,成群的天鵝在水中遊來遊去,老人在橋上喂天鵝。

河的南岸是水濱公園,也是市民休閑娛樂的主要場所。

人們在這裏喝茶聊天,消遣著愜意的午後時光。

跨過石橋則是小鎮中心,氣勢雄偉的清真寺就在中央大街上。

小鎮上行人來來往往,顯得喧囂熱鬧,頗有旅遊城鎮的氣息。

這是是阿瓦諾斯小鎮標誌性雕塑,上頭是一位陶瓷工匠正在製作一具陶器,下麵則是紡織女工在編織地毯。陶器和地毯都是代表土耳其文化特色的民間藝術品。

中央大街的盡頭有一拱形門牆,這裏便是老城區。

過了拱門道路變窄,裏麵是一條老街,房子依山而建,古撲寧靜。

彩瓷是土耳其最負盛名的藝術品之一,不論是工藝彩盤,還是陶瓷花瓶、餐具、酒具和動物擺件,充滿了土耳其民族文化特色。

土耳其製作陶瓷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塞爾柱時期,其代表作是現藏於科尼亞卡拉塔伊陶瓷博物館中的繪有雙頭鷹圖案的八角形瓷磚,這塊瓷磚的製作年代是公元1236年,巳經有700多年的曆史。

一般看法是土耳其製作瓷磚的方法來自伊朗,而製作裝飾性瓷器的技術則是奧斯曼時期由中國傳入。陶瓷技術傳入土耳其後就被深深打入了土耳其印跡,比如著名的土耳其藍和土耳其紅等顏色的瓷器就非常愛大眾喜愛,而卡帕多奇亞的阿瓦諾斯小鎮的瓷器更是甚佳,由當地紅河的粘土燒製的褐色瓷器是絕佳的饋贈禮品。

在長期的發展中,土耳其陶瓷形成了自己的鮮明特點,也出現伊茲尼克、屈塔希亞和伊斯坦布爾等陶瓷中心。

小鎮裏有許多陶瓷工作室、陶瓷作坊,店外掛有許多陶瓷展示品。

門前和空地上,擺滿了壇壇罐罐,讓門前、街角充滿了藝術氣息。

我們走進了一家陶瓷作坊,坐落在一個洞穴裏,穿過通道,我們來到展示廳,這裏的主人給我們講解了器皿的製作過程。土耳其陶器從製胚到上色都是手工並完全用自然原料,是地地道道的民間傳統手工藝。

這裏製作的陶器不用機器,而是用腳旋轉沉重的陶器旋台,製作方法很獨特。

這些可愛的盤子以手繪的顏色和特殊的工藝吸引眼球,會讓桌子和家看起來富麗堂皇。

這些陶器以其色彩絢麗,做工精致、畫工精美、種類繁多而聞名於世,工匠們熟練的技法和高超的工藝,使得每件產品都精雕細琢。

最後我們購買了一套醒酒瓷器,以此留念。

 

阿瓦諾斯小鎮出名的不僅有這樣的傳統手工陶瓷,還有這裏的傳統手工地毯。地毯是土耳其最有代表性、最值得驕傲的民間藝術品之一,更是一種古老編織的文明沉澱。因此我們在阿瓦諾斯還參觀了一個手工地毯工作室

 

土耳其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塞種、匈奴、月氏、烏孫的古代突厥民族。公元前,這些草原民族的畜牧業就相當發達,他們養殖羊、牛、馬、駱駝等牲畜,並開始利用羊毛製作簡單的手工地毯。後來到了實厥汗國,地毯製作工藝也進一步發展。隨著一部分土耳其民族祖先的向西遷移,他們就把手工地毯的製作工藝帶到小亞細亞半島。

13世紀塞爾柱人打結地毯(Hali)是現在已知的最早的土耳其編織地毯,然而基裏姆(Kilim)花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定居於安納托利亞的突厥人發現,早在塞爾柱人來到土耳其以前,當地已經有發達的平織基裏姆地毯的傳統,因此可以追溯到石器時代。

 

據說伊斯蘭藝術最富有創造性的表現是地毯,它那鮮麗的顏色和精致的圖案充分體現了伊斯蘭藝術文化的精華,一張小小的地毯就是一件珍品。早在奧斯曼帝國繁榮時期,擁有土耳其地毯曾成為財富和身分的象征,它常常會在歐洲皇室貴族的財產及遺產記錄中出現,如今它仍然是最精美的、最古樸的藝術品。

 

土耳其地毯編織的毛線是用手指搓成的,是機製地毯無法比擬的,染色是用野生植物的根榨出的汁液為原材料,用色大膽豔麗,色彩自然,經久不衰。圖案構思極富想象力,與伊斯蘭文化息息相關,例如生命之樹代表不滅的精神意念,飛鳥代表對故鄉的思念。

土耳其手工地毯以其緊致密集的打結織造出了享譽世界的手工藝術精品。左為波斯結,單結居多,右為土耳其結,雙結居多。

 

地毯常見的類型有以粉紅色為基調的米拉斯地毯、圖案對稱線條分明的卡帕多奇亞地毯、花團錦簇的奧斯曼宮殿地毯、土耳其結密集的安納托利亞地毯等。

在卡帕多奇亞高原上至今仍流傳著這樣一首民間歌謠:“那彎彎曲曲的小路啊,鋪滿了充滿活力的地毯,描繪著節日和盛宴的喜慶。它們更是為遠道而來的客人們準備的,重重疊疊,就在通往宮殿的門外。”

地毯是土耳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主要源於土耳其人的生活方式,穆斯林一天祈禱五次,是離不開地毯的。新婚夫婦的婚禮中,地毯是麵子最大的禮物,一張地毯往往要伴隨主人一輩子。

編織地毯,是阿瓦諾斯小鎮婦女在冬季的主要傳統職業。

土耳其地毯的主要原料為羊毛、絲綢和棉花。

工作室裏收集了許多不同規格和材質的地毯和地毯畫。從藝術的角度來看,精致圖案的手工地毯就是一幅精美的裝飾畫,其實,那些製作精良的、經名家設計圖案的地毯,價格並不會比一幅繪畫作品低。

地毯以它那鮮麗的顏色和精致的圖案,展現了伊斯蘭藝術的精華。

很有意思的是,在這些地毯中,有許多基督教題材的地毯,掛在牆上被用作裝飾品。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耶酥地毯畫像銷量不錯。

這幅地毯展現了一位美麗的土耳其姑娘。

秀麗的湖光山色…這些地毯畫幾乎可以以假亂真,被當成油畫作品。

難怪13世紀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書中寫到:“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地毯隻能在土耳其找到。”

絢麗多彩的手織地毯,五光十色的彩繪陶瓷,這都是土耳其兩項最有代表性、最值驕傲的民間手工藝術。它們繼承了土耳其的古老傳統,又吸收了民間藝術的精華,色彩絢麗、製作精美,千姿百態,如夢如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