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隆美爾自殺細節:被迫服毒,隻給10分鍾與家人告別,3秒鍾斃命

(2023-02-18 05:00:57) 下一個

轉自微信公眾號:不文明女王

二戰,人類的一場夢魘,也是一場命運之戰。

二戰中,無論是蘇軍、德軍還是盟軍,都湧現了一批具有高超指揮才能的軍事家。

 

其中,德軍的隆美爾將軍可以說是最為特別的一個。

人稱“沙漠之狐”的隆美爾也是希特勒最賞識的元帥,他善於利用軍事策略和技術,指揮作戰靈活多變,常常出其不意,以少勝多。

 

他的性格和氣質還代表了一種純淨的軍人形象,不僅是戰時德國的全民偶像,也贏得了對手的尊重,甚至連英國首相丘吉爾也尊稱他為“偉大的將軍”。

然而,畢竟他站在非正義的一方,他的死也頗具悲劇色彩。

一切要從一起暗殺行動說起。

1944年7月20日,納粹德國的“狼穴”指揮所發生了一起暗殺希特勒行動。

在北非戰鬥中失去了一隻眼睛和一隻手的克勞斯·馮·施陶芬貝格上校利用自己能與希特勒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策劃了這次行動。

1944年7月14日,施陶芬貝格上校(紅圈)

當他得知希特勒將出席在狼巢舉行的一次高層會議後,便帶著一個裝滿炸藥的公文包到達會場,並把公文包放在地上,盡可能地接近希特勒的座位。

 

借故離開會場的施陶芬貝格上校引爆了炸彈。

炸彈的威力之大,幾乎將整個會議室夷為平地。

 

4名與會軍官被炸死,但希特勒卻毫發未損,隻是受了些皮外傷。

死裏逃生的希特勒立即反撲,開展了可怕的血腥報複行動,將參與刺殺行動的政變集團一網打盡。

施陶芬貝格上校和其他同謀者被立即處決,受牽連的數百人也慘遭殺害。

 

雖然這次刺殺行動失敗了,但希特勒主導的這場反人類戰爭也注定失敗。

他的生命並非是他吹噓的"不朽之驅",不過是推遲了280天而已——1945年4月30日,他在蘇軍攻進柏林之際,自裁於地下碉堡。

 

在施陶芬貝格上校策劃的刺殺事件中,曾是希特勒最賞識的隆美爾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這也是曆史學家們多年來研究關注的課題。

盟軍攻入法國後,隆美爾跟希特勒的分歧已經顯而易見,他知道,自己“失寵了”。

 

隆美爾曾計劃除掉希特勒,開放西線,以實現和平,但他並沒有直接參與發生在“狼穴”指揮所的刺殺行動。

或者說,他可能聽說過這個刺殺行動,但並沒有製止或及時上報。

就在暗殺行動前的6月29日,隆美爾還因執意要談政治問題被希特勒趕出會場。

暗殺行動前3天,即7月17日,隆美爾乘車視察前線返回途中,遭盟軍飛機襲擊,他被摔出車外而險些喪命。

 

希特勒和隆美爾之間曾經相互欽佩,相互欣賞,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到了後期,特別是在猶太人問題上的不同見解,隆美爾漸漸同希特勒疏遠。

其實,隆美爾是真正意義上的軍人,對政治並不十分感興趣。他苦心鑽研的是軍事戰術,而不是什麽思想、主義。

但他的確感激希特勒的提拔,在納粹強大輿論機器的宣傳下,讓他一躍成為第三帝國最紅的軍官,納粹思想也一度迷惑了他的雙眼。

 

而希特勒也十分欣賞這位出身普通、作戰勇猛、具有卓越軍事才華的將領,他幾乎每天都與隆美爾通話一個小時。

隆美爾被納粹包裝成偉大英雄的那段時期,納粹已經開始大規模屠殺歐洲的猶太人。

這也直接導致後來,他對希特勒的情緒波動很大:一方麵,他對納粹殘害猶太人的暴行很厭惡,對局勢感到失望;但另一方麵,希特勒畢竟是他的上級,執行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何況希特勒對他還有知遇之恩。

 

隆美爾的這些情緒直接表現為:欣喜若狂地迎接希特勒的來訪,然而第二天,希特勒走後,隆美爾不得不繼續麵對現實,又恢複了抑鬱。

希特勒也表現出同樣的情緒。

雖然兩人後來的分歧越來越多,但希特勒仍然渴望接到隆美爾的電話。他喜歡跟隆美爾通電話,兩人都對技術創新有興趣,思想火花碰撞後的那種暢快的感覺,是高處不勝寒的希特勒每天為數不多感到愉悅的時刻之一。

 

據他的副官林格說,每次隆美爾打來電話時,他曾經幾乎從林格手中搶走了話筒。但是,眼見隆美爾的不服從,希特勒也開始意識到,納粹的喉舌把隆美爾捧得太高了,以至於不僅非洲軍團,而且整個德國人民現在都認為隆美爾是德國的上帝。

跟隆美爾一樣,希特勒也曾多次試圖修複兩人的關係,但都沒有結果。

 

7月20日,暗殺希特勒的行動失敗後,隆美爾被指控是謀殺希特勒的同案犯。

雖然隆美爾並沒有參與暗殺希特勒的行動,不過,施陶芬貝格上校等主謀都與他關係不錯,而且對隆美爾的評價頗高。

從隆美爾的多次表態內容上也能依稀可見他的動搖,並證實了一種假設,即,如果刺殺成功,隆美爾已經準備好為政變效勞。

無疑,這種動搖和和模棱兩可激起了希特勒的懷疑和憤怒。

對希特勒來說,隆美爾必須被除掉。

 

1944年9月3日,隆美爾被解除B集團軍群總司令一職。

不明就裏的隆美爾還給希特勒寫了一封長信,試圖表明自己的忠誠。

而這時,對隆美爾的處理已經開始在暗中進行了。

陸軍榮譽法庭在隆美爾缺席的情況下確定了其參加密謀活動的罪行。

 

1944年10月14日這一天,希特勒派人給隆美爾送來氰化鉀,並傳達了希特勒的允諾:

如果他選擇服毒自盡,那麽國家將對他的叛逆罪嚴加保密,並會為他體麵地舉行國葬,他的妻子和孩子還可以領取陸軍元帥的全部撫恤金;否則,將受法庭審判,等待宣判。

顯然,隆美爾已經沒有選擇:作為職業軍人,榮譽和體麵重於生命本身。

 

10月14日這天,一切如故。

幾天前,隆美爾15歲的獨生子曼弗雷德被獲準從學校回家,看望前一段時間遭遇盟軍飛機襲擊險些喪命、現在家養傷的父親。

父子兩人一起吃完早飯後,來到花園裏散步,絲毫沒有預料到命運即將露出它鋒利的獠牙。

"12點鍾,最高統帥部的兩位將軍會來家裏討論我的未來工作",

隆美爾對兒子樂觀地說。

“所以,今天我將知道他們對我的安排,可能會派我去東部的指揮所工作。”

隆美爾一家

時鍾的指針還未指到12點,隆美爾就已經換好衣服,穿上他最喜歡的非洲軍團的皮夾克,來到一樓的房間等候。

12點,一輛掛有柏林牌照的深綠色奔馳汽車停在別墅的大門前。

除了隆美爾和15歲的兒子,家裏還有的男人就是在隆美爾遭到盟軍空襲中同樣受了重傷的副官阿爾丁格上尉。

 

而此時,他們不知道的是,蓋世太保早已把隆美爾的住所包圍起來。一輛大卡車擋在屋前的路口,為了防止隆美爾外逃,慕尼黑和斯圖加特之間的公路也被封鎖了。

而這一切,隆美爾一家還蒙在鼓裏。

陸軍人事署長布格道夫和侍衛長梅塞爾兩位將軍帶著隆美爾的死亡邀請信下了車,徑直走進房間。

他們彬彬有禮地對隆美爾說,希望和元帥單獨談一談。

看到來客對父親的態度沒有一絲變化,充滿了恭敬與尊重,15歲的曼弗雷德不禁鬆了一口氣, “看來他們不會逮捕父親了。”

於是,他?和阿爾丁格上尉放心地離開了房間。

落座之後,布格道夫對這位受人尊崇的陸軍元帥客氣地說,

“元首請你選擇:如果你對暗殺行為的指控一無所知,那就必須向元首交代;如果不是這樣,逮捕和審訊將不可避免。”

很快,隆美爾從最初的震驚中恢複了鎮定,他知道,所謂的“選擇”不過是別無選擇。

 

布格道夫繼續道:

“元首允諾,如果你自盡,對你的叛國罪將嚴加保密,還將為你舉行國葬,而且保證不對你的親屬采取非常手段,您的夫人露西將領取陸軍元帥的全部撫恤金,最後,還要為你建立一座紀念碑。這是對你從前為第三帝國建立卓越功勳的肯定。”

多麽?從容?的威脅?。

好吧,我承擔後果,我把自己忘掉,” 隆美爾輕聲說道。

幾分鍾後,隆美爾拖著沉重的雙腿上樓,走進妻子露西的臥室。兒子曼弗雷德聽到父親上樓的聲音,急切地想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也來到母親的房間。

臉色蒼白的隆美爾站在房子中間,望著自己一生的摯愛露西和兒子,低沉地說到:

“我將在10分鍾內死去,元首認為我犯了叛國罪,我必須在服毒與受審之間做出選擇。布格道夫帶來了能在3 秒鍾內致人死命的毒藥。10分鍾後就會從附近的醫院打來一個電話,說我在外出途中腦傷複發去世了。”

 

在隆美爾的寵愛下,一直養尊處優的露西立即嚶嚶地哭了起來,撲到丈夫的懷裏。

“您相信這一切嗎?”曼弗雷德問父親。

“是的。不把這整個事件曝光,符合他們的利益。而且,我答應他們,保證你們作為家屬會保持沉默。如果這件事情的真相被揭露出來,他們將不再受此協議的約束。”

能不能跟他們拚了”15歲的曼弗雷德不甘心,又問了一次。

"沒有意義,”隆美爾兩眼濕潤了,“一個人死總比在一場騷動的槍擊中全部喪生好。而且,我們幾乎沒有彈藥。”

然後,隆美爾再一次親吻了妻子。

這位負責海岸防務的陸軍元帥、曾在盟軍登陸諾曼底之日回家給妻子過生日的寵妻狂魔,久久地舍不得移開嘴唇,還未出震驚中緩過神來的露西也仿佛希望此刻時光駐留。

 

替妻子擦幹了眼淚之後,隆美爾轉身讓兒子打電話給阿爾丁格上尉。

阿爾丁格上尉毫不知情,正在和兩位將軍的陪同人員談話。而陪同人員不過是想困住阿爾丁格,以便他不會做出什麽出格的舉動。

接到曼弗雷德的電話,阿爾丁格跑上樓。當他明白將要發生的事情後,同樣感到震驚。

隆美爾的語速更快了,他再次告訴兒子和跟隨了自己多年的警衛,反抗是多麽無用。

“一切都準備好了,甚至連細節都被考慮到了。他們會給我舉行國葬。我要求在烏爾姆舉行。一刻鍾後,你,阿爾丁格,一定會接到一個從烏爾姆瓦格納醫院打來的電話,說我在途中因為中風死去了。”

說完,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手表,“我得走了。他們隻給了我十分鍾。”

再見了,”他又說了一遍,然後露西被說服留在了房間裏,曼弗雷德和阿爾丁格一起跟著隆美爾走下樓。

 

曼弗雷德強忍悲痛,幫父親穿上了他那件心愛的皮夾克。

當他們一起走出家門的時候,布格道夫和梅塞爾已經站在大門口等候。

當隆美爾元帥走進兩人時,兩人像往常一樣立即舉起右臂,行禮,並恭敬地問候:陸軍元帥!同時側身讓路。

車子已經啟動了。司機為隆美爾打開車門。隆美爾把象征他最後榮譽的元帥權杖放在左臂下,與兒子和阿爾丁格握手道別,又朝樓上的妻子看了看,然後上車。

 

布格道夫和梅塞爾也迅速上車,車門被砰的一聲關上了。

當汽車駛離時,隆美爾並沒有轉頭。

一轉眼汽車消失在彎路後。

汽車並未駛出多遠,而是在距離隆美爾住所500米的一片小樹林旁邊的空地上停了下來。布格道夫將軍讓梅塞爾將軍和司機下車離開,5分鍾再回來。

後來司機回憶說:

“大約10分鍾後,我們回到汽車旁。我看到隆美爾坐在汽車後座上,已經毫無知覺,生命垂危的樣子。他輕微抽搐著,嘴裏還殘留著氰化鉀。”

二十分鍾後,電話響了。阿爾丁格接到了隆美爾死亡的報告。

 

事後,15歲的曼弗雷德才得知,當時他們家已被蓋世太保包圍,一切都在監控之下。如果他們反抗,蓋世太保會奉命衝進房內,開槍擊斃陸軍元帥隆美爾。

10月18日,德國為其舉行國葬。陸軍元老龍德施泰特元帥致悼詞,希特勒為其送葬。

 

此時此刻,希特勒還在利用隆美爾的聲譽為其搖搖欲墜的第三帝國效勞。

的確,無論是二戰期間?還是戰後,隆美爾的英雄光環、騎士精神以及沙漠戰神的名號,在很多德國人心裏,都是一個不滅的神話。

 

幾十年?過去?了?,二戰,這場破壞了數百萬家庭,造成了無數無辜傷亡,改變了世界曆史的人類浩劫,它留下的陰霾依舊那般沉重,也葬送了幾代人依舊洗不清的曾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