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

真理在開始的時候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往往是在一個人手中,但卻對大多數人有重大的影響。
正文

給大媽講解一下中國兩次錯失進入發達國家機會(上)

(2024-05-29 11:12:54) 下一個

前段時間我寫了一篇博文,說中國兩次錯失進入發達國家機會。一次是郭嵩燾,一次是我。這裏試圖用大媽都可以聽得懂的語言講解一下。這一篇講郭嵩燾,下一篇講我。

國家戰略也好,商業戰略也好,始於大媽,終於大媽。一個產品要滿足用戶(大媽)的需求,始於觀察大媽,發現其潛在的需求,終於大媽就是最終被大媽所接受而滿足其需求。這裏的大媽,也可以是大叔大爺,泛指普通民眾。一個國家是發達國家,就是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處於當時的世界前列。

亞馬遜老板說過,當統計數據與傳說不一致的時候,傳說通常是對的。統計數據是專家收集整理的數據,傳說就是大媽們講的故事。

我不能給大媽講解蘋果手機的工作原理的技術細節,但這個手機好不好用的最終決定權是在大媽手裏。

一個大媽在講上海以前的故事,她住在英租界,但她最喜歡的是法租界,霞飛路的法國梧桐的樹蔭,路邊的時裝小店和咖啡館,遠遠就可以聞到的麵包店的香味。一個大媽在講上海現在的故事,我聽著就可以了解現狀。

其實,早在乾隆年間的1793年,英國就派遣了一個七百多人的大型使團遠赴中國,希望開辟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大清主要考慮的問題是英國使者的跪拜問題,對於貿易沒有興趣,畢竟重農抑商閉關鎖國是既定國策,而大清官員認為西方國家都是蠻夷。

到了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郭嵩燾作為浙江學政的幕僚,知道前線的真實情況。後來在為湘軍籌款的過程中,他來到開埠僅十年的上海,考察了洋人的住宅和輪船。在他看來,西方是一種更先進的文明,主要是想來中國做生意。

大約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鹹豐帝派郭嵩燾協助僧格林沁,言明他與僧格林沁平級。但僧格林沁是王爺,根本不聽他的,上來就打。雖然僧格林沁打贏了,附帶也讓郭嵩燾立下軍功,郭嵩燾選擇辭職。英法聯軍卷土從來,僧格林沁全軍覆沒,洋人火燒圓明園。

1876年,郭嵩燾出使英國,實地考察了英國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其書《使西紀程》被禁止發行,其實他已經盡量避免可能有冒犯的言論。郭嵩燾被免職回國。

當時,洋務運動的主張是師夷之技以製夷,而郭嵩燾則從係統的角度看問題,認為技術的背後有製度思想文化,技術是末而不是本。其見解高於同時期的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沈葆楨。

作為比較,日本在黑船事件之後開始明治維新,脫亞入歐,全麵西化。如果郭嵩燾的建議被采納,中國的成就應在日本之上,中國那時就會成為當時的發達國家之一,後麵的一些屈辱都不會發生。

郭嵩燾為什麽能有如此遠見呢?

第一,係統思維方式,或者說戰略思維能力。

第二,實地考察。

第三,背景知識。郭嵩燾的祖父是個秀才,但是一個經營田產、鹽業、錢莊的富商。家庭的商業環境可能對他有影響,事實上他當過糧道、鹽政、稅務的官職,為湘軍籌集過軍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岸-影' 的評論 :
你說得對。重農輕商等觀念在農業社會是有其道理的,進入工業社會後這些觀念都要重新評估,也會出現新的觀念。
Unabomber的文章很難讀,我看了好幾遍才明白他的觀點。有少數人在探討社會的出路,不一定正確。
南方鄉巴佬 回複 悄悄話 西岸-影 發表評論於 2024-05-31 07:45:55
"但經濟並不是隻有創新,而是還要有經濟的社會執行力,而這就是中國文化最擅長的部分。
所謂一旦什麽發明出來,中國都能做成白菜價,"
這種說法不太認同。“中國都能做成白菜價”原因有三:1,人力資源便宜;2.不尊重原創:3.加入世貿後社會產業鏈日益完備。
“經濟的社會執行力”,如果你深入老美的一個行業,你會發現其實老美是相當厲害的。
南方鄉巴佬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期待下一篇.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重農輕商是農業社會必然出現的現象,也就形成文化特征,這種事是經濟基礎決定的,而不是可以隨意變化,這屬於人類社會曆史常識。
商業的特點是暴利,和高風險,而人類社會追求的目標是peace of mind,因此商業的特點與人類社會的長期追求目標是相違背的,這是農業社會之所以穩定的原因。
而歐洲曆史上國家形態都很小,很少能發展出類似中國這種自己可以滿足自己的經濟環境,因此曆史上歐洲王室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promote trade,這是中國在大一統後沒有,也不需要的。
再有就是繼承製不同,中國是兄弟平分的模式,歐洲是長子繼承製,因此歐洲曆史上有眾多的非農人口,中國不存在這種人口。
也就是勞動力要素不支持中國發展商業。
再有就是宗教的影響,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是脫胎於猶太教,而猶太教在聖經中的故事所表現的價值觀是投機取巧的模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厚利多銷的概念,這與中國文化中的薄利多銷是完全相悖的。薄利多銷很容易理解,而厚利多銷成立的前提很少,隻有所謂“聰明人”才能掌握,就是壟斷或者欺騙。
從西方角度講,猶太人發明了資本的概念,這是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曾經試圖避免的,因為違反人類善良的本性,猶太教從來不是對人勸善的宗教。
西方文化,包括穆斯林,始終沒能超越競爭的階段,也就是沒能超越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水平。
盡管宗教統一了價值觀,但國家的形成還是基於部落文化,看的是種族和語言等客觀因素。而競爭刺激創新,創新刺激人的欲望,刺激更多的經濟資源的消耗,導致人類更早因為資源消耗過快不夠用而發起戰爭,這是個正反饋過程,是人類的災難。
這就不難看出文化上的差異,這是關於世界觀的問題,人類應該怎樣生存?如今再看unabomber,誰還敢說他的觀點沒有意義,是瘋子呢?
中國這種文化讓中國人永遠不如西方人那樣有競爭意識,也就會在創新方麵略遜一籌。但經濟並不是隻有創新,而是還要有經濟的社會執行力,而這就是中國文化最擅長的部分。
所謂一旦什麽發明出來,中國都能做成白菜價,指的就是這個意思。從對人類整體來講,中國文化代表的這種模式是生存成本最低的,但生活水平一定不是最好的,這要看如何定義“好”或者“發達”。
因此屬於世界觀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在水四方' 的評論 :
謝謝鼓勵。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xyz66' 的評論 :
以民為本的政府需要民眾參與和維護,所謂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以謙卑的態度傾聽民眾呼聲實實在在提高民眾的生活品質才是進入發達國家的途徑。郭嵩燾也意識到這一點。
舉例說明,談論衣食住行,是和大媽息息相關的,而談論“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則不是。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HBW' 的評論 :
一種觀點是中國保持現狀就自然可以進入發達國家,人民日報2016年就預測2024年中國進入發達國家,事實證明沒有實現。
另一個觀點是中國根本就無法進入發達國家,怎麽做都不行。
這兩種觀點都有些偏頗。
在水四方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學習了
xyz66 回複 悄悄話 博主似乎想用自己”淵博知識”碾壓/convince一班普羅大眾,有點適得其反。以下摘文“大媽”一詞重複多次,很可笑!

”國家戰略也好,商業戰略也好,始於大媽,終於大媽。一個產品要滿足用戶(大媽)的需求,始於觀察大媽,發現其潛在的需求,終於大媽就是最終被大媽所接受而滿足其需求。這裏的大媽,也可以是大叔大爺,泛指普通民眾。一個國家是發達國家,就是普通民眾的生活水平處於當時的世界前列。”

似乎聞到一股傲慢的酸臭味道。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戰爭是改變現狀的一個途徑。
思辨討論是不是一種更好的選擇呢?
HBW 回複 悄悄話 "東亞大陸完全沒有過任何接近成為發達國家的機會。句號。" 那博主的下一篇還怎麽寫?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妙人兒28' 的評論 :
是需要思想啟蒙。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趨勢,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陷阱。
除非有重大戰略調整,就會陷在中等收入陷阱中。陷在其中的時間越久就越難出來。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信馬由江' 的評論 :
郭嵩燾的想法是一個整體係統,可以實現的。但郭嵩燾是一個人,個別同意他觀點的官員也不敢發聲,所以沒有被采納的機會。相反,日本派出了大量官員到西方考察,回國後在官場勢力強大。
鄧小平隻是想怎樣盡快把中國走出貧困,那時中國太窮了。他是想2000年脫貧,這個目標是實現了,晚了一點大約在2010年實現了。
鄧小平知道他的辦法不能達到發達國家。
solo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日本之前也是采用大清國一樣的閉關鎖國政策,隻有大清國和荷蘭的船可以在指定的港口進行貿易,其餘的就會受到炮轟。第一次鴉片戰爭後,日本對大清的失敗感到震驚,修改規則允許外國船隻停靠補給,黑船到來時才有談的機會,不然隻有開打的可能。
日本明治維新也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也有內戰。日本派出了大量的人員到西方靠察,這些人回國後形成強大勢力,維新派比保守派人多勢眾。
中國就更難了。郭嵩燾是一個人。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每個大一統朝代都是在大滅絕的戰爭中結束的。全世界隻有東亞大陸是這樣輪回的。所以沒有戰爭和內亂?從來都是夢想。大一統結構性疾病。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發展的曲線。
按照中國目前的發展趨勢,隻要沒有戰爭,沒有內亂,就會逐漸步入發達國家行列。
妙人兒28 回複 悄悄話 一個沒有文藝複興, 啟蒙運動的野蠻民族, 沒有希望!
信馬由江 回複 悄悄話 郭嵩燾的建議可能被采納嗎?就算被采納,有一整套的係統能有效地推行嗎?

老鄧倒像是開始邁步了,可是走了多遠?

這個民族的困境,看不到頭。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東亞大陸完全沒有過任何接近成為發達國家的機會。句號。
日本沒有引進科舉儒學,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沒有大一統官僚體係,而保持了真正的封建社會,封邦建國。從而在體製上非常接近歐洲的封建製,或者孔子的春秋封建製。加上日本早已引進多年蘭學和基督教勢力。脫亞入歐是水到渠成,隻欠東風。所以日本對黑船事件,完全沒有東亞大陸對鴉片戰爭那種所謂的屈辱和仇恨。這種文明結構文明水平的根本性差距,不是一個半個有識之士或者契機性事件能夠彌補的。文明的進步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不可能是賭博遊戲。所謂轉折性事件是火山爆發的標誌和結果,不是原因。切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