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立獨行

真理在開始的時候隻掌握在少數人手中,往往是在一個人手中,但卻對大多數人有重大的影響。
正文

不要誇大形式邏輯的功能:新冠疫情實例

(2023-11-14 17:57:02) 下一個

前文說道,有些教育程度較高的人會認為邏輯思維是唯一正確的思維方式,拒絕其他思維方式。福奇的“相信專家,相信科學”就是一個例子。

有一種思維方式叫做綜合思維(abductive reasoning),就是觀察整體而直接給出答案。綜合思維對探索未知、發明、戰略尤為重要。

比如,印度數學家拉馬努金(Ramanujan),因為沒有正規的數學教育,他的公式都是想出來的,沒有中間步驟。他留下的筆記大約有3900個公式,大約五個還是十個是錯的,錯誤率是極低的。俗話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他接近智者的水平。我可以達到99%正確的水平,離智者還差一個數量級。

這種思維方式挺費神的,拉馬努金33歲就病逝了。

美國新冠疫情之初,媒體報道說,帝國理工學院預測如果放任自流美國將死亡250萬人,美國的專家們預測如果采用壓平曲線戰略可在兩個月結束疫情,死亡六萬人。

在2020年三月底的時候,三個基本情況:1)他們是專家。也就是說,符合現有的理論或模型。 2)他們比我聰明。他們是一個團隊。3)他們的預測是錯的,與觀察到的事實不符。我當時就看出來了,一般人可能要兩個月之後才看出來。結論是他們的方法不對。

鑒於事關重大,百萬人數量級的死亡,萬億美元級別的經濟損失,我試著看是不是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這個要看大量的資料(成千上萬),數量的,非數量的,文字的,圖像的,主流媒體的,社交媒體的,美國的,歐洲的,中國的,要同時看這些數據,也就是連續地看了大約100個小時,得出如下結論:

(1)健康人(沒有基礎病的人)得新冠死亡的概率為十萬分之二。

(2)美國有基礎病的人中,得新冠會死亡的人占人口比例為1.7%。

(3)反向隔離是美國的最佳防疫戰略,即健康人自然地在兩個月內感染完畢,期間有基礎病的人自願選擇居家隔離。

休息了一個星期後,同時也是一個冷靜期,我寫信向川普總統建議反向隔離戰略。當然,新冠變異成為新一輪疫情的時間我是不能預測的,這是後來的Omicron。

過了一段時間,我進一步具體化新冠戰略:

【上策一,嚴格隔離,人口死亡率百萬分之一到十萬分之一,死亡人數3003000,時間二個月,經濟損失百億美元。適於疫情初期,美國當時已經沒有這個機會了。

上策二,反向隔離,人口死亡率十萬分之二到萬分之二,死亡人數600060000,時間二個月,經濟損失百億美元。基本上是無為而治。

中策,放任自流。死亡人數100000左右,時間二個月,經濟損失百億美元。放任自流就是自發的反向隔離。

下策,壓平曲線,死亡人數6000001000000,時間二年,經濟損失萬億美元。】

所有這些結論都是想出來的,就是綜合思維,這在常規科學家看來是不科學的。事後証明美國兩年間新冠死亡85萬人,與預測相符。Omicron後美國絕大多數人采用了放任自流,隻有一個大波的感染,但仍有少部分人采用壓平曲線而形成持續的低水平感染。

如果當時采用反向隔離戰略,兩個月就結束疫情,僅美國就減少死亡100萬人以上,避免萬億美元數量級的經濟損失。

福奇的“相信專家,相信科學”就是拒絕綜合思維,教訓是慘痛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