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廣州曾三次被屠城,有一次竟是阿拉伯軍隊幹的 [ZT]

(2024-01-09 11:38:23) 下一個

廣州曾三次被屠城,有一次竟是阿拉伯軍隊幹的[ZT] 

廣州離中原很遠,但離海洋以外的世界卻很近。

每到冬季,北風從東亞大陸吹向海洋。到了夏天,風又反著吹。

東南亞、印度、阿拉伯的商人,借助季風,來往各國,而廣州則是他們進入中國大陸的第一站。

唐玄宗時名相張九齡回韶關老家,深感交通不便,於是上疏請求修路。皇帝同意後,張九齡便率人鑿通梅嶺,溝通了嶺南和中原。從此,廣州的地位更加重要,和北方的聯係更加頻密便利,海外貿易也突飛猛進。廣州也穩居當時中國第一大港,也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

茶葉、瓷器從廣州裝船起運,經海路,抵達東南亞和阿拉伯等地。阿拉伯人、波斯人、錫蘭人,也把寶石、木材、香料販賣到大唐。

01

這時,廣州是外國冒險家的樂園。至安史之亂前,以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為主的外國人數量已經超過了原住民。

這些胡商中,波斯商人的財力最雄厚,他們甚至蓄養了私人武裝,雇傭了大量“昆侖奴”(黑人)私兵,連官府都不放在眼裏。

因為胡商不服管理,當時的廣州都督路元睿想抓一批殺一批,以儆效尤。結果胡商豢養的昆侖奴衝上大堂,拔出短劍殺了路元睿以及他手下的十幾個官員。然後,登上停在海邊的大船揚長而去。

這事太惡劣了。相當於今天廣州的一群黑人,衝進省軍區,幹掉了司令。

雖然胡商勢力強大,但在盛唐時,他們還是有所忌憚的。

安史之亂後,唐王朝陷入混亂,地方管治能力也隨之下降。胡商開始蠢蠢欲動。

玄宗之子唐肅宗李亨繼位後,借十五萬回紇兵和一萬阿拉伯兵平叛。但動亂之後,唐朝政府沒錢給這些雇傭兵發工資。這個皇帝竟然允許他們搶錢搶女人。

唐番聯軍攻入洛陽後,雇傭兵大肆燒殺搶掠,繁華的東都成為人間地獄。

此時,吐蕃趁亂占領了河西走廊,阿拉伯兵無法經陸路回國。於是他們隻能輾轉到廣州,打算從此乘船回國。

758年,阿拉伯軍隊來到了廣州城下。廣州的富庶不亞於洛陽,他們打算再幹一票。這時,隻需要一個借口,他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進城平叛。

城裏的波斯胡商其實早就有此心思。雙方一拍即合,胡商們指使黑人私兵暴動。

內外夾攻之下,廣州守備官兵招架不住,刺史韋利棄城而逃。

阿拉伯軍隊衝入廣州,將官府的錢財搶劫一空,大量女子也被擄掠而走。殺到興起,這些異族軍隊一不做二不休,幹脆在城內放了一把火,廣州城內烈焰衝天,全城房屋都被燒光,無數百姓死於非命。

大唐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迎來了千年來最慘痛的一幕。

在《資治通鑒》和《舊唐書》中,對這次屠城都有記載。

安史之亂後,大唐已不是原來的那個大唐。胡商們經過試探,得知此前的暴行不會被追究,於是又回到廣州繼續經商。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02

一百多年後,黃巢來了。

878年,黃巢率軍血洗泉州,劫殺富商萬人。第二年,黃巢向朝廷討封廣州節度使不成,大怒,遂攻克廣州,在城內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

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被殺十二萬,他們的財寶自然也被搶走。黃巢屠胡商之事,中國史籍未見記載,但阿拉伯世界的書籍對此有詳細記載。

《蘇萊曼東遊記》又稱《中國印度見聞錄》,其中有這樣的描述:“據熟悉中國情形的人說,不計罹難的中國人在內,僅寄居城中經商的伊斯蘭教徒、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火教徒,就總共有十二萬人被他殺害了。”

10世紀伊斯蘭百科式曆史地理著作《黃金草原》,也對此事做了相似的記錄:“據估計,在麵對刀劍的逃亡中死於兵器或水難的穆斯林、基督徒、猶太人和祆教徒共達20萬人。”

美國當代漢學家魏斐德先生所著《大門口的陌生人》,以及哈佛費正清教授在他主編的《劍橋中國隋唐史》,都作了完全相同的記載——黃巢殺了12萬外國人,廣州城內共有20萬人罹難。

“人屠”黃巢不但殺了阿拉伯商人,而且還把廣州附近的桑樹和其他樹木全部砍光。沒了桑葉就沒法養蠶,阿拉伯商人就沒法繼續做絲綢生意了。

黃巢原本是想通過殺人砍樹,徹底趕走阿拉伯人,自己長期占據廣州,以此為基地,伺機反攻中原。但多是北方人的黃巢軍隊水土不服,又染上瘟疫,士兵大量死亡,黃巢隻好北撤,一路打到洛陽、長安,最後還一把火燒了長安。

這次災難之後,廣州平靜了近800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