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很美

評論時事,發表觀點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中國的未來是沒有未來續五----中國人頭腦中充滿了複仇史觀使中國無法融入世界

(2024-01-13 22:24:28) 下一個

            縱觀今天的世界,大概隻有二個民族,把自己的自信與自尊建立在對他國的仇恨之上,在自己貧窮時,或平日裏略顯謙卑,甚至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但這都是一種掩蓋或偽裝,內心永遠藏著一把複仇的利劍,隨時準備刺向他人。看看《新聞聯播》後幾分鍾就明白了,中國之外的世界,一片烏煙瘴氣,兵荒馬亂,民不聊生,風景這邊獨好。孔夫子的諄諄教導可以改成吾日三省“他“身,反正都是別人的錯,一天到晚在數落別人的不是。這二個國家就是中國和巴勒斯坦。

            我們說中國的未來是沒有未來,特別指中國人抱有一個特別錯誤的曆史觀,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樣子,胸懷滿腔的仇恨,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惆悵與憤懣,把過去所有的苦難都化作一本血債,永遠無法償清,一有機會就尋思報複世界,這種報複性思維,反而葬送了中國自己的未來,即便是有時好像看到一絲曙光,但有很快從神話中跌下,好比是普通人跳高試圖摸籃框,使勁跳起來,差點摸到,又急速墜落下去。中國人理解的曆史大概是這樣的,中國人本來過得好好的,突然遭遇了外敵侵略,後來中國解放了,實行了改革開放,遭致西方世界羨慕嫉妒恨,又來遏製中國。

凡一個國家欲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鶴立雞群,必須要靠眾星拱月,而不是自己孤芳自賞。美國之所以強大,不是因為它的霸道,恰恰是因為它特別善於結盟,中國天天罵他搞小圈子,但,看看以美國為中心的小圈子有多少,北約,澳庫斯,五眼聯盟,北美自由貿易區,TPP,you name it。仔細分析,這裏麵的許多國家,都曾經是美國的敵人,而且是直接交戰國,比如,德國,日本,是二戰交戰國,英法,是獨立戰爭交戰國,和墨西哥也打過多年的仗。中國與美國是二戰時的同盟國,共創聯合國,今天反到成為了最大的對手。毛澤東說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看來,到今天中國也沒有搞明白這個問題。

            美國人是如何處理曆史問題的?他們總是善於“化幹戈為玉帛“,那麽,中國怎麽就念念不忘抗日戰爭,八國聯軍,把它作為仇恨的籬笆,始終無法逾越呢?

            從這個例子可以明顯地得出一個結論,就是,中國的大國崛起思路大大的錯了。錯就錯在中國人把崛起基於“排他”,而非像美國那樣“聯他”與“利他”。這一字之差,從本質上,解釋了中國今天陷入外交孤立,並導致外資撤離,經濟滑坡的根本原因。

            中國口頭常掛著一句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但在中國人心目中,這個“事”,都是別人的錯。中國自稱為上下五千年,但就是念念不忘“百年恥辱”,在此之前,中國已經發展了4900年,98%的時間,中國人在幹什麽?中國從來沒有反省,是什麽原因,曆史給了中國4900年的時間,沒有把自己建設得足夠強大,有效抵禦外敵侵犯?就算那是洋人的罪惡,但是,西方世界的崛起源自於14-16世紀的文藝複興,距離1840年也有幾百年的時間,在這麽長的時間段裏麵,中國人對世界潮流麻木不仁,盡管中間曆經鄭和下西洋,以及馬克波羅訪華,麵對西方世界對科技,文藝,教育,政體的迅猛發展,中國竟然毫無感知,亦毫無借鑒,更不要談自我創新了。“百年恥辱”隻是結果,大家都知道,結果往往醞釀在過程之中。在這中間,哪怕是中國有那麽一丁點的進步,其結果可能是“九國聯軍”,去侵略另外一個國家。中國人的曆史觀,簡單可以總結為相互矛盾,完全不能自洽的二句話,就是“中國人民勤勞勇敢智慧,創造了5000年光輝燦爛的文化”,與“中國飽受外敵侵人,蒙屈百年恥辱。落後就要挨打”。那麽,中國人平時心中應該是充滿自豪還是仇恨呢?這就要看中宣部是如何操縱了。

            中國人的曆史觀,錯就錯在對曆史任意切割時間段,為我所需。中共號召人民不忘曆史,哪一段?人們的一般認知規律是清晰最近發生的事情,遙遠的事情漸漸遺忘了。但是,考察中國人的曆史觀,好像完全沒有任何的規律,時間並未抹去他們的記憶,遙遠的事情念念不忘,近期的事情反而不記得了。比如對日本,1983年胡耀邦訪日前後中日關係的蜜月期忘了,日本對中國總額約為3萬4千億日元的經濟援助忘了,反而對1937年日本侵華的曆史念念不忘。一句話,中國對曆史的選擇沒有時間線的消逝,而是先從概念出發,自定義一個結論,然後從曆史中找素材。對美關係,對日,對蘇聯,對越,無不如此。

            從1978年算起,中國用了45年的時間,經濟飛速發展,一下子把所有的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包括那些“百年恥辱”中欺淩過中國的國家,都遠遠地甩在後麵,是什麽力量讓中國靈魂附體,大發神威?中共的解釋是有了共產黨的英明領導。不對呀?“共產黨”是德國馬克思發明在蘇聯發揚光大的一個政黨信仰,他們都是歐洲國家呀?況且,德國與沙俄都是“百年恥辱”中侵華最起勁的幫凶,他們的發起信仰幫助中國實現了“中國夢”,好像邏輯上不是那麽自洽。歐洲列強由采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大門,一下子又變成以共產黨這種先進理念誘發中華民族內在發展動力,這種劣勢與優勢的轉換過於戲劇化,讓人摸不著頭腦。

            中國如不及時修複自己的曆史觀,就很難溶入世界,即便是習近平自己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偽概念,也很難實現。首先一條,所謂共同,其基礎是共同的價值觀,如今國際上已經有了普世價值,即《聯合國人權宣言》,中國代表親自起草的曆史文件,中共自己都不承認,不遵守,你再去搞什麽“共同體”?同床異夢,完全是瞎扯。

            簡單總結一下,中國人的曆史觀有以下幾個誤區。

            首先,對“中國”這個國家的定義為我獨尊,缺乏與世界的溝通與交流。什麽叫中國?就說疆土吧,以曆史上哪一年的邊界作數?這本身就是一個扯不清的問題。本文不做曆史研究,閉上眼睛便可想象,幾千年的中國曆史,曆經滄桑,疆土由小變大,由大再變小,中間分裂出若幹王國,又合並為同一國家,史料浩如煙海,令人目眩,誰也說不清楚。既然如此,那麽,“中國”這個概念,就是AS IS,維持現狀。那麽問題就來了,中國人自己認同的中國的現狀概念,與世界普遍認知的中國的概念是不是一回事?比如,台灣問題,南海問題,釣魚島問題等等,中國與世界都說不到一起。一句話,中國人自己認同的中國,與世界認同的中國,不是一個概念,這是中國與世界文明衝突的基本點。隻要這種概念認同的差異存在,就是國際關係緊張的誘發因素,這個國家就不可能長期穩定發展,俄羅斯(與烏克蘭)如此,巴勒斯坦(與以色列)亦是如此。中國也不幸掉入了這個永遠無解的定義陷阱。

            其次,所謂正義性是有時間段選取的。就拿中國來講,有蒙受屈辱的曆史,肯定也有侵略周邊國家的野蠻曆史,不然的話,中國3000年前是多大?那個時候叫中國嗎?今天怎麽就變成了這個樣子?你都是用文明與和平的手段去開疆擴土的嗎?所以,不要總是把自己描繪成天然正義的一方,一貫是受屈蒙冤的一方。中國的戰狼外交,麵對世界,永遠是一副頤指氣使,橫眉冷對的德行,用民間的話來講,好像別人都欠你八吊子錢似的,這種苦大仇深的態度,另中國在世界上空前孤立。

            再者,中國帶著一種複仇的態度去回應不同政見,非常生硬,不太注重通過提高軟實力來巧妙爭取話語權。隻是機械地認為話語權就是兄弟們多,因而就去大撒幣,拉攏一幫非洲窮哥們,混吃混喝,沆瀣一氣,隻講數量,忽略質量。堅信有錢就任性,沒有認清世界的主流,利用買來的數量去做違背普世價值的事,試圖挑戰現有國際秩序,結果被大家認為是“邪惡軸心”,名聲搞臭了。其實,一旦你沒有錢,那些狐朋狗友也就樹倒猢猻散。西方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努力在遏製中國,讓中國不再有錢去賄選,這也是最近中國經濟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

            還有,不能把“統一”作為天然的判斷事物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凡是讚成統一的就好,對“分治”的概念進行妖魔化。其實,《三國演義》開篇就寫道:“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個古人都看明白的道理,到了今天,反而成了異教邪說。就說台灣問題,不是不能統一,而是大陸並不具備武統台灣的天然合法性。判斷這個問題有二個前提條件,就是二戰以後的國際秩序以及普世價值。大陸不能單方麵以武力改變現狀,這是個天條,中國一味我行我素,結果吃了大虧,不僅葬送了改革開放的成就,還對未來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個道,今天看來,就是西方世界為主導的國際新格局,誰不服,就會遭到孤立,顯然,中國失道了。

做為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中國到處與世界為敵,幾乎所有的大客戶,優質客戶都是敵人,中國工人整天滿懷深仇大恨給他們生產訂單,心裏該有多麽別扭啊。

最後,中國人被複仇史觀遮住了雙眼,缺乏與時俱進的曆史觀與縱深感,甚至認識不到“敵人“是可以轉換的。中國人的曆史觀完全是時空錯位。西方世界早就從舊的曆史觀中跳了出來,他們意識到並反省了自己的錯誤,他們對曾經野蠻侵略中國,包括自身的相互殘殺,都有深刻的反省,並建立了現代國際新秩序,新觀念與普世價值,隻有中國人還在抱殘守缺。具體來講,比如南京大屠殺,與諾曼底登陸,中國與西方都在紀念。區別在於,西方國家站在海邊,他們想的是這樣的人類相互殘殺的悲劇再也不要上演了。中國人心裏想著我也要殺回日本人30萬才能擺平,甚至還不解恨,最好也奸淫一回日本花姑娘。“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不僅如此,對於中國,到處都是敵人。就說八國聯軍,其實是有14個列強組成的,假如這個仇恨牢記一輩子,那世界就沒有富國朋友了,剩下的全是那些本無能力侵略中國,但實際上對中國無大價值的非洲國家。

這裏引出一個非常可笑的邏輯,就是曆史上不侵略別人的國家,不是因為它講文明,而是沒有實力,換句話講,就是落後國家。曆史上,凡是沒有侵略過中國的國家,今天基本上都是二流甚至三流國家。為什麽?他們300年前尚未起步,今天也富裕不到哪裏去,他們從未有過開疆擴土的野心與實力。中國要想發展與壯大,首先要跟富人玩,從他們身上不但可以獲取知識,而且還能獲得啟動資金。但中國偏要跟窮人混,除了自我感覺良好,最後啥也落不著。你去掠奪他們的原始資源,最後也還是翻臉。

有一句口號,仔細思考,覺得無比滑稽,“中國民族偉大複興“。所謂複興,肯定有一個曆史對標朝代,是哪個呢?漢朝,唐朝,宋朝?量化的指標是什麽?絕對回到封建時代是不可能的了,年輕人肯定不幹,那時還沒有手機。是指中國的GDP占世界經濟的比重占絕對優勢嗎?還是中國欲侵略哪個國家就像掐死一隻螞蟻一樣?按照這個理想,中國今天實現了沒有?假如尚未實現,那麽複興之後中國將是一個什麽樣子?橫著走路嗎?估計是,在小粉紅的眼中,坐到了美國的霸主地位,大概算是實現複興了。但是,過早暴露替代美國的念想,恰恰是中國難以複興的魔咒。

仇恨是弱者的心態,最典型的就是怨婦,整天悶悶不平。馬克斯·舍勒著《道德意識中的怨恨與羞感》中指出,怨恨有明確前因後果心靈自我毒害。中國人深受毒害而渾然不知,這種天生的心裏障礙,又被共產黨利用,作為掩蓋自身劣跡與向外宣泄不滿的天然出氣孔,幾十年來,運用駕輕就熟,操縱自如。中國人仇恨不消,民族前途無望。

觀察中國人曆史觀,有一個非常明顯的象征,就是圓明園遺址。如今的那幾塊石頭,不是英法聯軍縱火的廢墟,而是中國人自己掠搶公共財物的結果。什麽時候中國人不再把圓明園作為所謂愛國主義教育的圖騰,而是作為反省自己民族劣根性的史鑒,中國就有希望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好文章,說的都是實情,道理講得明白透徹。
talkswitch 回複 悄悄話 想想1900年代的中國人是什麽思想狀態,魯迅那幫人對國人完全絕望,完全看不到未來。他們根本就看不到今天的中國。因為他們看到的那些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情。 雖然人類有自主能動的特點,但最終是環境塑造和改變人,而不是相反。 君不見當年以工匠精神自詡的日本人,今天已經變成了造假頻發的躬匠。
堅持原則 回複 悄悄話 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FollowNature 回複 悄悄話 對於中國來說,中國就是世界。中國是想讓外邦人來融入中國。中國之外都是蠻荒之地。
越活越有勁 回複 悄悄話 現如今的大部分中國人,二個特點:一是沒有感恩之心,認為一切成績發展都是自己牛逼;二是沒有基本的是非觀和正義感,這個從“俄烏戰爭”和“哈以衝突“展現的一覽無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