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野豬路德(下)-- 與教廷對決 雲聊係列—曆史篇

(2023-11-14 13:04:50) 下一個

人生的重要轉折點,往往是由意外事件造成的;曆史的轉折點也往往如此。隻是,所謂的意外,不一定真是意外,冥冥中有一隻手在引領著一個人,一個人帶動了一個時代的轉換。馬丁路德就是這個人。

改教之火

上篇提到,路德在“萬聖節”貼出的“九十五條”,完全在“就事論事”,沒想去針對教會頂層;一些神學家也指出,此論綱並沒有神學教義上的突破。真正的突破,是從1518 年的海德堡辯論和1519年的萊比錫大辯論開始的。

在1518年4月的海德堡會議上,路德被免去了區會監督職務。1518年5月30日,路德對修道院的司陶比茲院長說:“我無意把你卷入危險,決心單獨戰鬥。…沒有主的許可,教皇焉能動舌?君王豈可決斷?我既無私產又無金銀,…隻有一位可貴的救主耶穌基督,就足夠了。”

1518年10月教皇下令讓路德去羅馬受審,在薩克森貴族的支持下(懷疑路德會被扣押),路德拒絕前往。於是教廷再次下令讓他去奧斯堡見羅馬教皇的使節並認錯。薩克森的貴族派了兩個人,一路隨從保護路德。他在沿途遇見不少朋友,有些鼓勵他、有些勸阻他。 他都一概回應說:“願主的旨意成全!”

1518年10月7日,路德抵達奧斯堡, 接受羅馬使節、樞機主教迦耶坦(Cardinal Cajetan, 1469~1534)的審訊。主教對他宣讀教皇的命令:“第一、你要認錯悔過,撤回一切錯誤的建議和講章;第二、從此不可再播散你的觀點;第三、你要自我約束,避免攪擾教會。”

路德回應說“在如此重要的事上,教皇的命令缺乏充分理由,而且曲解聖經,我不能接受。”審判者高呼“教皇權柄高於一切。”路德回答:“聖經除外!…在信心的條款上,我若稍微讓步,就是在否認耶穌基督。靠主恩典我絕不退讓!若我有四百個頭,也由你們砍去,但絕不撤回所見證的信心。”

許多朋友來看望他,與他分享聖餐,以為是從此永別了。但是等了數天,並無更多信息。於是路德自行離去,在1518年10月30日重返威丁堡。

11月28日,路德要求威丁堡的教會(Chapel of Corpus Christi)召開大會,對他的言行做出公斷,也公開宣告他不接受教皇獨自一人的裁決。此時他已經站在與教廷決裂的邊緣了。

1519年,路德與萊比錫大學的教授厄克(John Eck, 1486~1543)展開論戰,為自己的神學立場辯護。他拒絕了“教皇無誤”的規條,此刻已站在改教運動的最前線。許多學術界和教會的人,都漸漸站到路德一邊。威登堡大學的教職員們,更是堅定地支持路德,認為他們的立場關係到大學的聲譽和權威。

徹底決裂

1520年是路德與羅馬天主教會公開徹底決裂的年份,也被稱之為“咆哮的1520”。這年,他申明了改教運動的綱領,也把大量時間花在寫作方麵。他出版了三本論著:《致德意誌民族基督教貴族書》、《教會被擄巴比倫》與《基督徒的自由》;闡明了宗教改革和新教福音神學的基本觀念。

他呼籲德國諸侯起來改革教會,拒絕納貢給羅馬教廷;要求廢除士獨身、為死人舉行彌撒和朝聖等建製;也提出了新約聖禮(Sacrament)神學。

教皇奧利十世大怒,限定路德在六十天之內反悔,否則就停止他講道、講學和寫作的權利,並把他的著作全部燒毀;又公開宣布路德和他的追隨者是異端。教皇還對路德及追隨者發出咒詛和禁令,指示要抓捕他們送去羅馬審問。

1520 12月10日上午九點,在威丁堡大學東門,路德拿著教皇命令、當著許多學生、教授和百姓的麵,把教皇的命令燒毀;並宣告說:“因為你汙損神的真理,願神把你毀滅在這火裏!”正式表明與羅馬教廷脫離關係。威丁堡的學生們,還在城門廣場上焚燒了教廷的書籍文字。

此事震動了歐洲和教廷, 1521年1月3日教皇下令開除路德教籍(Decent Domanum),但路德既不在乎也不屈服。於是教皇奧利請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查理五世出麵,邀請路德去沃木斯(Diet of Worms)在帝國會議講述他的觀念。

這其實是個陰謀,已有前車之鑒:一百多年前,捷克的改教先驅、布拉格大學校長胡斯,就是被騙到南部的另一座古城康斯坦茨的帝國議會作證,當時的皇帝曾向胡斯擔保,他會平安回家的。可是,胡斯最終被活活地燒死。

同樣的戲碼正預備重新開場。 路德卻毫不在意地自投羅網。

民心所向

1521年4月,路德深信自己肩負著神的交托,毫無畏懼的前往沃木斯。他說“即使魔鬼有如房頂上的瓦片一樣多,我還是要坦然前往!”大批路德的支持者自願隨行,匯集成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

在1521年4月16日,路德與一路跟隨的人群,到達了萊茵河畔的古城沃木斯。他會是第二個胡斯嗎?沃木斯全城萬人空巷,百姓早已仰慕路德的名聲,像等候英雄一樣,熱烈地歡迎路德到來,人群高呼口號,支持宗教改革。路德在接受會審時,當著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議會和教廷代表的麵,再次公開拒絕收回自己的觀念。又說,除非能用聖經來證明他的錯誤,否則他絕不妥協。他大聲宣告:“如果讓我違背良心做事,我沒有平安!這就是我的立場!我別無選擇!”

路德的凜然正氣得到廣大民眾的喝彩支持;強硬的反對派主張要把他當作異端燒死,像當年教廷燒死捷克的宗教改革領袖胡斯一樣。但也有人(主教)提出了反對意見。最後教廷和皇帝都不敢下殺手,隻當眾宣判他是異端分子和罪犯。皇帝下令他必須在三日內出境,三周內返鄉,沿途不得傳道或寫作。

參考資料:https://m.thepaper.cn/kuaibao_detail.jsp?contid=1815521&from=kuaibao

在回鄉的路上,有人綁架了他。其實綁架者恰恰是路德的支持者,假借綁架之名,把路德藏在城堡中。

路德在城堡裏隱居了十個月,他繼續關注宗教改革,並大量著書。他把整本新約《聖經》翻譯成平實易讀的德文,讓普通老百姓能讀聖經。這個譯本也把複雜的德意誌各地方言統一為現代德文。

路德在1522年3月7日回到威丁堡,此時的改教運動滲進了偏激的色彩,也正有一場農民戰爭在進行。路德勸導百姓用神的話來爭戰,不可用暴力彼此殺戮。於是合城重歸安穩,百姓享受平安。

著作、婚姻、聖詩

著作:路德是學霸級的神學家。他的著作包括神學、解經、牧養、講道文集;禱告文、禮儀規範、洗禮儀文等。《路德全集》的英文版有五十五冊之巨。他1529年寫的兩本Catechisms,基要真理《小要理問答》和《大要理問答》;一本是給平信徒的,一本是給牧者用的。

婚姻:路德認為神職人員沒有必要守單身條例。 1519年路德完成了“論婚姻與價值”的講道係列;1521年他在《論修道誓言》和1522年的一篇論述中都論述到:“婚姻是基督和教會的預表”、”婚姻是神所設立的生活方式“。

1524年,他釋放了修道院中的修女,自己也脫下修士的外衣。 1525年6月,42歲的路德與其中一位修女Catherine(凱薩琳·馮·波娜)結為夫婦。

凱薩琳是路德最好的伴侶,她協助路德服侍教會;當路德在情緒波動或憂鬱時,她用神的話語激勵路德;她也照顧家庭和孩子,在家裏收留學生,賺錢養家。

聖詩聖樂:路德說過,“音樂是神給人的最美賞賜”。當年天主教會的詩歌都是拉丁文,普通人看不懂,隻有神職人員能唱聖詩。路德把拉丁文翻譯成德文,並讓全體會眾都參與唱詩,他也寫作了三十多首敬拜詩歌。他被人稱為“威丁堡的夜鶯”和“聖詩之父”。他最著名的聖詩《上主是我堅固保障》(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ott),五百年來久唱不衰。

路德開始的這場宗教改革,徹底打破了千年來人與神之間的藩籬。不但讓信徒可以自由的讀聖經,自主的遵循神的話,還可以自由的用詩歌敬拜神。

改教運動自1517年開始,到1527年,薩克森已經將路德新教派定為官方信仰;1530年,德意誌一半的地方成為新教的領地。1532年德國皇帝宣布,給路德派信徒以聚會崇拜的自由。

路德一直住在威丁堡直到離世。

他晚年時健康狀況惡化。1546年1月底,他回到家鄉出席會議,到2月17日,已經講了四場道。在晚餐時,他提到自己快要離世;三次對神禱告說:“我將我的靈魂交到禰手裏!主啊,禰已經救贖了我!”有人問:“你是否堅信你所傳的道?”路德堅決而清楚的回答“是的”。之後他的呼吸越來越弱,直到中斷。

1546年2月20日,當路德的遺體被運回威登堡的時候,全城鳴鍾致哀。威登堡城全民傾城出動,為他送葬。

路德的遺體被葬在威登堡教堂的講台下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