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外信

性情中人,分享真性情。看似古舊書,說的是千秋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供銷社(上)--縱橫說 雲聊係列國內篇

(2022-11-21 12:05:01) 下一個

最近新聞在熱炒“供銷社”。供銷社是政府部門,曾是農村供銷流通的唯一渠道,從生產資源到產出成果,都“一條龍”管到底。不過,它也有鞭長莫及之處。

1966年的密雲山區

在沒有公路交通的偏遠地區,供銷社也很難滿足百姓的需要。

1966年秋天,文革開始後不久,為了“和貧下中農結合”,學校組織我們去密雲縣勞動。我去了比較偏遠的高家嶺公社石炮溝村。由於交通不便,我們前一天晚上就去北京站,趕一大早的火車去密雲。然後下了火車再搭長途汽車,差不多在早上九點多鍾,下了長途汽車,走到潮白河邊。  過河之後就一直走山路,一直走到天完全黑了,才到了村裏。

記得過河之後,先要翻越高家嶺。那山很高,路很窄,對麵錯身都不容易。公社來接我們的人,見我年紀太小,背了一個大行李,就接過我的行李,讓我騎上一頭驢。那驢非常不爽,故意走在懸崖邊上,甩來甩去的想把我甩下崖去。被公社幹部一頓揍,驢才稍微老實一點,又緊挨著山崖裏側走,故意往山上連撞帶蹭,我雖然穿著兩條厚褲子,腿還是被蹭破了一層皮。有一首當年流行的山西民歌《交城山》,其中唱道“灰毛驢驢上山灰毛驢驢下,一輩子也沒坐過那好車馬”。我那時體重隻有三十公斤,驢子尚且不想馱著我上山,更何談運輸幾十、上百斤的供銷社貨物翻山越嶺了。 

產品出山難

石炮溝的村民大多沒出過山,連公社都很少去,隻有幾位男社員去過“古北口”,有一天他們專門帶我們去爬一座高山,在山頂很自豪地指給我們看:很遠處隱約可見的古北口。秋天,山上水果大豐收,卻難以外運。核桃、栗子還可以放一段時間。梨、蘋果這些時令水果,就讓人們每天上山幹活時,敞開了吃,每人每天大概都得吃十斤八斤、甚至更多,大家都不太吃飯,還吃得天天拉肚子。

第二年,1967年初夏,我第二次去密雲,去的村子好像叫小石城。那裏山很陡峭,山頂上有長城和烽火台,稱得上“風景這邊獨好”。

    

說兩句題外的話:村中有位婦女,抗戰期間被日軍抓走當隨軍妓女,害了梅毒破了相,兒子養著她卻嫌他丟人,不許她出門。有一天我在日頭最毒的正午(大家都歇晌不出門)去河邊洗杏仁,冷不丁與她麵對麵,嚇得我再不敢單獨出去。她麵相恐怖,像被高溫燒化的塑膠,眼睛粘連,臉中間一片坑窪,分不清鼻口。

歸回原題,這次去密雲正趕上滿山杏子成熟,多得吃不完,掉落下來爛了一地。我很快學會了分辨甜杏仁和苦杏仁:把甜杏仁撿起來,在河水裏洗幹淨,曬曬幹。回北京時,我帶了整整一大書包的甜杏仁。

有位高中同學(喜歡研究政策的)批評當地的供銷社,既不收購農產品,也不供應鄉民的需要:水果都爛在地裏,北京城卻買不到水果。其實沒有公路,才是主要障礙:溝裏的石子路,勉強能走驢車或小馬車,到了“高家嶺”山腳,就無路可走了,能運輸的物資當然很有限。

他可能看過一部1965年的電影《紅色背簍》,講述北京房山周口店供銷社,一改過去等人上門的做法,改用背簍送貨上山。不過,供銷社的員工中,99.99%的人,是不肯送貨上門的,實在太辛苦。

這是按照時間線,做縱向的對比。

歐洲供銷合作社

下麵來做橫向對比。據我查找的一些資料,供銷合作社起源自歐洲。在19世紀中葉,歐洲農村連續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和饑荒,加上北美大陸輸入歐洲大量的廉價農產品,讓歐洲農民的日子更雪上加霜。這時,德國山區的一位小村長萊弗森,召集村民成立了“扶貧委員會”,六十多名村民聯合組織了“麵包合作社”。

起初“合作社”回購小麥,就地加工成麵粉之後,再用低價供給貧苦農民。這就是早期的“扶貧合作社”。之後萊弗森又引進了奶牛、山羊等牲畜,組建了畜牧生產合作社;又成立了農村信用社,解除了高利貸問題,也是今天歐洲萊弗森銀行(Raiffeisen)的前身。之後,又整合了生產與銷售環節,成立了消費合作社。

這樣,就用低成本和高效益,扶持了農村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這種合作社的啟動資本和運作成本都比較低,卻及時幫助了成千上萬中低收入的底層民眾。到今天在很多歐洲國家,它們仍然在運作,把生產合作、銷售合作結合,效率高,收益好。結合國家與民間資本,對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還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字:歐洲合作社的特點及對我國合作社發展的啟示:http://www.chinacoop-cul.com/index/show/29447

中國的供銷社

在中國,如果不算當年紅色老區的經濟合作方式,根據官方資料,中國的供銷社始自1950年代初,最早是農民的合作經濟組織,原始資產來自農民入股的股金。當時的主要目的,是把農村的私營商業改造成社會主義的合作經濟,保障農民群眾在生產、生活兩方麵的需求。

在長期戰爭之後,市場供應短缺,除了施行供給製,也要打擊囤積抬高糧價的不法商家。因此國家對農產品推出了“統購統銷”的政策:既收購農民的出產,也統一供應農村的生產和生活需要。供銷社從民間合作組織逐漸變成政府部門,代表政府收購農產品。農民要完成各項計劃性生產指標,當時俗稱為“交愛國糧”。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代表國家從上到下建立起批發零售網,讓供銷社成為連接“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的橋梁,一方麵收購農副產品供應城市的需要,同時也要提供農民種子、化肥和農業技術,還要滿足農民生活日用品、以及資金流通方麵的需要。

但是因農民對計劃經濟缺乏積極主動性,加上基層幹部為了完成硬性指標,不顧農民自身的需求,強行收購甚至剝奪農民的基本口糧;也不提供農村生產發展所需的技術和資金,結果農業生產力江河日下。

此外,市場經濟的銷售人員,服務周到,把“顧客當做上帝”;而在供銷社上班的,多是有門路之人,輕看顧客、服務低質。二者真有天壤之別。

可見,中國的供銷社與西方的合作供銷組織,有本質的區別。中國的供銷社,是國家介入並執行政策的官方機構。而西方農民的合作組織,是私營性質,目的是幫助底層農民在經濟上保有競爭力,同時減輕全社會對貧苦農民的福利支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