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牙周探查(Periodontal Probing)

(2021-12-21 12:28:19) 下一個

        今天我跟大家聊聊牙周探查。大家也許對牙周探查這個名詞比較陌生,也許隱約記得潔牙師曾對你們說:“Let me do a probing.”, 但一定不會忘記潔牙師用細小的牙科器械探測你的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就是牙根和牙齦之間那個空隙。有沒有過爆米花的皮或者草莓籽塞在牙縫裏的經曆?那就是牙周探查測量的位置。潔牙師一邊把器械頭塞到那個細小的縫裏,一邊念很多數字:342,322,223。。。然後把全口每個牙都過一遍,一邊測,一邊把這些數據記錄下來。這個過程就是Periodontal Probing,也就是牙周探查。

        臨床上,病人常問:“我是來洗牙的,你們為什麽要給我做probing?你們不是去年剛做過嗎?會不會痛?會不會出血?我可以不做嗎?” 我想明確告訴大家:健康的牙齦在做牙周探查的時候,不會疼痛也不會出血。那我們為什麽要做呢?因為這是一個對牙周狀態的全麵綜合評估。去年做過今年又做,是因為很多人的牙周狀態總在不停變化,去年和今年的結果很可能有差別。

        關於什麽是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我猜大家都知道吧?這是一個口腔科常見的慢性病,也就是牙齒的支撐組織感染生病了,包括支撐牙齒的牙槽骨組織和覆蓋牙根的牙齦組織。牙周病如果不予以重視、積極治療,結果是什麽?就是牙齒鬆動脫落。為了預防牙周病,預防牙齒脫落,牙醫需要對每顆牙齒周圍的骨組織及軟組織健康狀態有個詳細的了解。

        如果把牙齒比做一棵樹,若想要知道樹根是否健康、是否茁壯,那你需要環繞著樹走一圈,檢查樹的哪個位置缺乏土壤覆蓋導致樹根暴露,哪裏有裂縫,哪裏被小動物蛀洞等等。牙周探查就是要分別在每個牙的六個位置做深入探查,看看有沒有深的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有沒有牙齦出血(Gingival Bleeding)?有沒有牙齦萎縮 (Gingival Recession)?有沒有牙根隱裂(Root fracture)的跡象?有沒有牙根分叉處的暴露(Furcation Exposure)?

        在牙周探查的過程中,1-3毫米的牙周袋屬於正常範圍。超過4毫米,醫生就要聯係x片來判斷是什麽原因導致的牙周袋變深?是因為單純的牙齦感染,還是牙槽骨萎縮?超過5毫米的牙周袋很多時候暗示牙槽骨被損傷,病人很可能已經患有牙周病。當然,有些藥物或臨床係統性疾病也會對牙周探查的結果有影響。

        常有病人問我:“我為什麽需要每三個月洗一次牙?” 我又是怎麽判斷的呢?牙周探查就像是給你的全口牙齒畫一個大大的、非常detailing的地圖,我看著地圖,知道哪裏有高山,哪裏有盆地,哪裏是綠樹成蔭,哪裏寸草不生。隻有通過這個詳細的檢查,作為牙醫的我才可以做出一個明確的牙周病診斷。如果有牙周病,屬於哪個stage,哪個grade?然後相應提出治療方案。

        不是每個病人都需要三個月洗一次牙,如果牙周評估結果好的話,每六個月或者九個月洗一次就可以。有的病人確診牙周病後,醫生建議每三個月洗一次牙,如果一年後保養得當,牙周探查結果改善,那麽治療方案也有可能相應改變,換成每5-6個月洗一次牙齒。

        希望大家對這些信息了解後,今後不要對這個檢查有抵觸。希望每個人牙齒都健健康康,到八十歲都能想吃啥吃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取徑桃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nnYuan' 的評論: 謝謝! :)
AnnYuan 回複 悄悄話 歡迎牙醫給大家科普。建議你複製到健康養生論壇,這樣能惠及到更多人。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