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時代

從混沌到秩序的墜落時代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人的起源和演化:第一章 物質,能量和意識

(2023-01-17 09:16:41) 下一個

萬物本空, 皆由智慧覺心而現.

馬克斯·普朗克 《物質的自然》 1944年於翡冷翠的講演

 

在物理學看來,物質和運動似乎是自然世界的全部,然而,在經典物理學中,一個超越一切的觀察者隱藏在一切物理規律的背後;在現代物理學尤其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中,觀察者凸顯在一切物理規律之中。在這種從外部研究自然世界的方法中,觀察者可以定義為意識。傳統的形而上學從內部開始探討自然世界,從“我”即那個意識到自我存在的意識開始:我和非我是自然世界的全部,“我”即意識,非我即物質,在我和非我之外,存在著形形色色的關係,抽象稱之為運動/能量。所以,不論是從客觀出發,還是從主觀出發,物質,運動/能量和意識都是探討自然世界的三要素。

意識不僅僅局限於人,它獨立蘊含在一切物質之中。從礦物到植物,到動物,到人就是生命意識之樹的進化曆程。物質,能量和意識三位一體,密不可分,稱其最小的單位為原子。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原子,比如氫原子,並不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單位,對其不斷分割至誇克之下的前子(preon),稱之為1-原子。1-原子還可以接著分割。每個1-原子由49個2-原子構成,每個2-原子由49個3-原子構成,每個3-原子由49個4-原子構成。。。每個48-原子由49個49-原子構成。49-原子才是真正的不可分割的原子。

49種原子對應49個位麵/維度/密度/空間/天。49個基本位麵劃分為7大位麵,每個大位麵下有7個基本位麵,由低到高分別稱為:物質位麵(第1位麵:第1亞位麵1:1 到 第1位麵:第7亞位麵1:7),情感位麵(2:1到2:7),思想位麵(3:1 到3:7),混元位麵(4:1 到4:7),靈性位麵(5:1 到5:7),神性位麵(6:1 到6:7),元位麵(7:1 到7:7)。物質位麵和情感位麵對應欲界六重天,思想位麵3:1到3:4對應色界二十二重天,思想位麵3:5到3:7對應無色界四重天。我們存在的這49個基本位麵又構成了更高宇宙的前7個基本位麵。位麵越高,物質越精微。由低位麵的重厚物質組成的感覺器官是無法覺知更高位麵的精微物質,就像魚網可以捉魚,但是無法捉空氣一樣。

物質,能量和意識在7大位麵的表現不一。物質位麵:物>識>能,情感位麵:識>物>能,思想位麵:物>能>識,混元位麵:識>能>物,靈性位麵:能>物>識,神性位麵:能>識>物,元位麵:物=識=能。7來源於3的組合,49合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1-原子由10根互不接觸的閉弦(3根明亮厚重的主弦和7根輔弦),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構成如圖兩種心型結構。正所謂“一生二二”:1-原子有正負,此為二;每種1-原子看似又為二。3個1-原子構成一個誇克。3體具有不可計算預測的混沌特性,現代物理學稱之為誇克禁閉。9個1-原子按3分組,構成一個重子,正所謂“生三三”。重子(質子,中子等)是物質位麵的起始,正所謂“生萬物” 。

如圖,每根弦有更精微的結構。

1-原子以9為基本單位組成了可見的物質世界。

1-原子在主物質位麵還有別的組合,構成了不可見的暗物質世界/靈氣。比如元氣子和真氣子都是由7個1-原子構成,隻是構型不同。元氣子中6個1-原子構成正六邊形,第7個1-原子居中沿著正六邊形的中垂線高速振動。真氣子中7個1-原子構成環形,看似穩定,但是與3個1-原子或者5個1-原子結合後會釋放大量的能量。在人體內,元氣子以脾髒為源向別的器官分配,真氣子以丹田為源向別的穴位分配。

CW Leadbeater說,整個宇宙充斥著一種非常厚重均勻的流體,他稱之為koilon,本貼稱之為鴻蒙海,類似現代物理學上的狄拉克海/希格斯場。49-原子就是這種物質中的空泡,類似現代物理學上量子泡沫, 但比量子泡沫的尺度小得多。49-原子在這種物質中的運動時受阻,表現為質量。此外,鴻蒙海的性狀和玻愛凝聚很相似。

49-原子作為真正的不可分割的原子,是宇宙中所有粒子的根本。作為最精微的存在,它可以被認為是極小的純粹能量單位。它循環於另外的48個位麵,通過振動,轉動或旋轉給這些位麵補充能量。這個無限的能源充斥著宇宙,稱之為零點能。太一不斷的創生49-原子,這可以從宇宙的不斷膨脹中看出。

原子在多維振動,但是越是厚重的原子會越受限於它不斷增長的物質麵目和不斷減少的能量麵目。於是,物質位麵(位麵-1)的1-原子的運動限於3維,而元位麵的49-原子可以在52個維度上振動。

以上模型由Leadbeater & Besant於1895年發表, 一個類似的粗略模型由Edwin Babbitt於1878年發表。Leadbeater & Besant還進一步觀察了各種化學物質的詳細原子結構,發現了同位素的存在並觀察到了幾個當時未發現的元素。那時候,盧瑟福還沒有建立原子的近代模型,同位素的概念更是很久以後的事情。就是到了今天,現代物理學不論是標準模型還是超弦模型都沒有超出這個模型。現在藥物的氘代是一個熱門領域,Leadbeater & Besant在1895年就觀察到了氘代以及其生理活性影響。據說,愛因斯坦很喜歡讀Leadbeater & Besant的老師HP Blavatsky的著作,不知道別的物理學家是否也會從中找到靈感。

所有的存在都具有物質,能量和意識這三個屬性。高位麵的存在以能量為主導,低位麵的存在以物質為主導。以相關的意識屬性來劃分,物質又可劃分為四種或者四個進化階段,每個階段持續很多億年。

在鴻蒙海中誕生於第49位麵的物質為第一級物質,它是最基本和未進化的。每一個原子在誕生於鴻蒙海的空泡時,產生了旋轉運動。第一級物質可以聚集成更大更致密的原子和分子。它的主要功用是構成第49位麵的本底。它的意識屬性很低,無法構建複雜的物質形相,比如思想形相和生命形相。當它充滿第49位麵後,就逐漸向更低的位麵降落,經過數萬億年,降至第1位麵後再緩慢分解回升到49位麵。在這個過程中,它不斷釋放所攜帶的零點能,它是宇宙的能量源泉。

當第一級物質經過足夠回合的聚集和分解後,它被太一注入新的意識能量,從一個7-原子開始成為第二級物質。第二級物質具有被動的意識屬性,但它缺乏願力,所以無法根據自己的意願行動。但是它可以對外在影響做出反應,能用來構造臨時的形相,比如思想形相。當這些形相所攜帶的能量耗盡時,它們將分解。第二級物質隻有被動的意識,它的進化依賴於更高等的生命對它的利用。第二級物質的曆程是從第7基本位麵到第1基本位麵不斷的墜落。意誌力低下的人會發現很難抵抗由第二級物質構成的欲望和情感,這來源於第二級物質的被動墮落屬性。

當第二級物質墜落到第一位麵時,它積累到了主動表達意識的階段,它成為第三級物質開始向第7位麵上升。第三級物質的發展仍然依賴於更高等的生命。不同於第二級物質構成臨時的形相,第三級物質構成高等生命的永久性身體,比如魂魄/查克拉/經絡。第三級物質可以通過學習來履行自動的任務。人類的身體全部由第三級物質構成,它們的微弱意識使細胞和器官能協同工作來實現基本的功能。第三級物質可以存儲記憶。器官移植的病人有時會具有原器官主人的記憶和行為,就是來源於第三級物質的意識。

當第三級物質上升到第7位麵成為一個第7原子,它的一個第49原子被太一注入願力,這個49-原子成為第四級物質,它就是人的元神/自性。

這個過程道家描述為:“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  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 天地複相輔也, 是以成神明”. 水: 第一級物質, 天: 第二級物質, 地: 第三級物質, 神: 第四級物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