墜落時代

從混沌到秩序的墜落時代
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天有九重,人有五身,相愛的人總會再相見

(2023-10-09 14:36:19) 下一個

相愛的人總會再相見,哪怕是死亡也不能阻隔。這是一個不證自明的真理。這個想法最初在每個相愛的人的心間浮現的時候,它還是一個疑問句。隨著時間,這個念頭變得越來越強,它成為一個超驗的理念,梁山伯相信、祝英台更相信,它也是羅密歐和朱麗葉的潛意識支柱。然而自公元前9564年不周山沉沒以來,這簡單明確的信條卻常常被淹沒在塵世的喧囂裏,就像那無限廣闊的多維世界和無限久遠的曆史被局限在狹隘的主物質位麵和短短的幾千年的時光一樣。

 

靈魂不滅、意識不死,千百年來人們篤信不疑。前世記憶、神遊、托夢、撞鬼等日常現象都時時確認這一信條的客觀正確性。然而近代以來,機械唯物主義者狐假虎威,憑借自然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確立的權威,摧毀了這恒古流傳的常識。他們說意識必須依托於物質,意識必然伴隨肉身死亡而消散。他們似乎渾然不知自己對物質和人身的認識有多麽膚淺和幼稚。

 

天有九重,一重更比一重精。

人有五身,一身更比一身輕。

 

小時候村裏有人去世後,他的家人會在頭七回魂夜裏,在廚房的地上撒上草木灰,第八天的早上從草木灰的痕跡上見證他曾經回來看過。我困惑於這種習俗,問我的奶奶什麽我們看不見陰魂?陰魂為什麽會在草木灰上留下痕跡?那些痕跡會不會是蟲子或老鼠爬的?奶奶說古老相傳,天有九重,一重更比一重精。凡人活在凡間,死後精細的陰魂去了陰間。 陰魂輕微,頂多能在新鋪的草木灰上留下些微痕跡,比蟲子或老鼠爬的印子輕多了。她還說霧月下,陰魂就很容易成形。奶奶沒有讀過書,但是她說的道理似乎從遠古而來,在我長大後讀的所謂的科學書籍裏再也見不到這簡單明確的道理。直到後來在畢達哥拉斯學派的著作裏才見到對天有九重,人有五身的係統論述。

 

畢達哥拉斯學派教導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是不生不滅且不可分割的元神/原子(monad)。普通人對畢達哥拉斯的認識大都到此為止,後文基本上都是現代畢達哥拉斯學派的思想。整個宇宙充斥著一種非常厚重均勻的流體(koilon)-鴻蒙海,元神就是這種物質中的空泡。元神具備物質、能量、意識三大屬性。元神在鴻蒙海中運動時相吸而聚成更大的結構,相斥而分散。根據原子的聚集度,世界可以劃分為49個維度或者49重天。

原子的聚集度在1到49之間的是第一重天,

在49到49^2之間的是第二重天,

在49^2到49^3之間的是第三重天,

。。。

在49^48到49^49之間的是第49重天。

我們日常接觸的凡塵世界就是第49重天。

凡塵世界/第49重天的物質的基本單位是由49^48個第一重天的原子聚集而成10根互不接觸的閉弦(3根明亮厚重的主弦和7根輔弦),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構成如圖兩種心型結構。3個第49重天的原子構成一個誇克。9個第49重天的原子按3分組,構成一個重子。

如圖,每根弦有更精微的結構: 

以上由天眼觀察的模型由Leadbeater & Besant於1895年發表, 一個類似的由天眼觀察的模型由Edwin Babbitt於1878年發表。 從這個模型可以看出我們日常所見的物質不過是最厚重最粗燥的一層而已,機械唯物主義者僅僅看到了這無窮世界的淺淺一點,就敢狂妄的否定靈魂不滅是多麽的荒唐。 現代物理學家看到以可觀察的物質構造的模型連最基本的天體運動都無法解釋,隻好推測95%以上的物質和能量是不可見的。麵對這無窮無盡的未知和觀測手段的局限,被稱為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楊82也隻能哀歎物理學的盛宴已散。

 

宇宙有49個維度/49重天,人要在多維宇宙中進化就需要多維的身體來在不同的維度操作。這些不同維度的身體互相連接,互相滲透,一個比一個更精微。人的多重身體整合在一起,常人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單一的存在。比如,我們認為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肉體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事實上,人有五身,一身更比一身輕:

肉身-第49重天即可見的物質世界的厚重物質構成;

氣身-比等離子體更精細的第49重天的亞物質構成;

情身-第48重天的精細物質構成;

想身-第47重天的前四態物質構成;

緣身-第47重天的後三態物質構成。

一個來自第一重天的原子是人的元神,是知覺的源頭和焦點。 緣身是知覺場,想身是智力和創造,情身是情感和欲望, 氣身是生命能量。隨著我們的進化,意識的焦點不斷的向上進入更精微的身體。

 

肉身使我們能在物質世界運動並與其中的物質相互作用。它像虛擬現實的遊戲頭盔和維生倉,把我們接觸,看到,聽到,嚐到,聞到或觸到的東西轉變為電信號,以使我們的精微體和元神感知。

 

氣身很大程度決定我們的健康。就像血液在我們的物質身體裏流動,炁在經絡裏流動。氣身是物理身體生長的模板,所以針灸和氣功作用於氣身上,有時比直接治療肉體的疾病來得更有效。

情身是我們的情感和欲望的家園。

想身是我們的智力,理性和創意的家園。每一個想法,念頭都是一個物體,稱之為念相。我們的想身創造並發射念相到周圍空間,也能接受並解釋周圍的念相。物理大腦不是智能的源頭,它僅僅是一個能讓智能操作物理身體的器官。事實上,大腦更像是連接想身和物理世界的傳送站。醫學上經常有大腦幾乎全部壞死還照樣長期生存並具有智能的案例.

緣身區分了人和動物。人具有緣身,而動物沒有。人類的緣身主要有四個功用:

1。它是人的真我的真正家園,在輪回的間隔,元神/真我/自性/阿賴耶識安眠在這裏。

2。它存儲著所有前世的經驗和記憶。

3。它是我們的抽象,概念和直覺思維的源頭。

4。它鏈接了人的元神/真我/高我和魂魄/自我/低我。

我們通常稱緣身為靈魂。鮮為人知的是緣身在每次新的輪回時要分為兩份,通常很小的那一部分(~5%)入駐肉身參與輪回。肉身死亡後這一小塊緣身返回故鄉,帶回它此世的經驗和記憶。

元神是真如自性,是我們知覺的源頭。元神已經蘊含了通往覺醒之路需要的全部要素,但是,在這個旅程開始的時候,這些要素是潛伏和未發展的。隻有通過經驗,它們才展現和活躍起來。元神通過靈魂化一係列的生命形體來進化。它通過暫時嵌入生命形體來獲取經驗以發展自身的意識。

元神無法對由厚重的物質組成的物理身體進行直接操控。如果直接接觸的話,元神的能量會灼燒肉體的神經係統。所以,需要中繼結構來轉化,緩和元神的能量。元神為了在低位麵發展意識,它必須連接到每一個低位麵的原子或分子上。在未跳出三界之前,元神與9個原子或分子一直保持連接,作為意識在這些低位麵的焦點。這9個原子或分子按3,3分組。每一個分組可讓元神同時在3個位麵發展意識。這三組由高到低被稱為天魂、地魂、人魂,而最低的一組即人魂又常被稱為生魂、覺魂、靈魂。

這9個粒子和元神一樣,在3界輪回時是固定不變的,不像肉體和另外的一些精微體每次輪回都是新的來源。通常所說的魂飛魄散,並不是指這9個粒子的消散,而是指這9個粒子所居住的精微體的消散。

構成地魂的那個思想原子在輪回中一直待在緣身的主要部分,所以參與輪回的那一小部分緣身沒有自己的永久性原子,於是元神在這部分緣身中就沒有自己的意識焦點,也就無法產生主動的緣身意識(末那識)。

每一組魂裏的兩個原子和一個分子通過意識線連接,這樣它們之間可以直接快速通信,但是3魂之間的交流就比較微弱。緣身的一個主要目標就是建立人魂和地魂之間的交流,並構造連接材料。

人類的天魂隻有孤零零的3個粒子,相應的精微體還沒有構建,那是人類跳出三界以後的事情。天魂的主要用途是連接天魂和地魂為一體,但這對人類來說是毫無意義的,因為絕大多數人類甚至還沒有成長到地魂和人魂的一體化。

地魂往往被稱為靈魂,因為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地魂所對應的緣身是唯一在輪回中不變的精微體,另外的精微體還沒有成長出來。當元神的意識成長到更高的等級時,才會構建相應的更高位麵的精微體。

人魂的3個粒子分別是想身,情身和肉身的核心,也是人的個性意識的3個主要意識中心(神,心,體)。人魂的高維粒子於上丹田,即兩目之間,人魂的中維粒子居於中丹田,人魂的低維粒子居於下丹田。這三個中心分別各自連接7魄/脈輪的3個。

 

49重物質構成了49重天。地球世界包含固態的主體,液態的海洋和氣態的大氣層。就像水滲透土壤一樣,高位麵的精微物質滲透了物理地球,並向上延伸,遠超過卡門線。比如,第48重天/情感世界/靈界延伸半徑有20萬公裏左右。低層世界的高點離地球表麵近,高層世界的高點離地球遠。靈界的最低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最低世界即固態物理世界一致。地球的固態物質在我們的腳下,靈界的最低世界也是這樣,所以最低的靈界常被稱為地下世界/幽冥。地獄處於幽冥之中。

 

第48重天就是通常所說的靈界/陰間,可以細分為6層。因為靈界的天空裏布滿了明亮的象星星一樣的發光體,所以它又常被稱為星界。靈界充滿了非進化性的被動物質。靈界的物質屬於4維物質,可以快速的跟隨靈界生物的念頭,信念和想象變化,並根據他們的個體或集體意識幻化展現出一個3維世界。

 

靈界下層的3個世界主要由物理世界的物體衍生的靈體構成。就象任何物體都有相應的氣身一樣,它們也衍生出相應的靈體。靈界的底層和物理世界非常相似,以至於很多人“死”後剛到靈界時,根本意識不到自己已經“死”了。靈界上層的3個世界由其中生靈的個體和集體意識想象創造出來。人出體或入定時都可以參觀這些世界。人類對靈界的覺知器官位於七魄中居於腹部的日輪,而不是通常認為的第三隻眼/眉輪。眉輪中的覺知器官用來感知更精微的世界,一般隻有在真人及以上級別的生命體中才發展完善。

 

靈界廣泛存在由人類共同信仰創造的思想形像,它展示的曆史經常半真半假,甚至完全虛假。例如,在靈界可以看到三國的曆史場景和人物,甚至可以象看電影一樣把這些信息過一遍,但它的內容並不是真實的,它混雜了無數人對三國曆史的想象以至於它更接近三國演義之類的小說和電影等文學作品。亡靈和出遊靈體甚至可以和這些合成的人物在靈界進行交流。這裏經常可見由人的共識合成的各個宗教中的神靈,這些合成的人物沒有自己的意識和智慧,隻能反射我們的念頭和期望。

 

人的念頭合成的記錄和人物為每一個信仰係統提供了確認。隻要有人想象並相信,它就可以在靈界展現。靈界的被動物質會對所有的情念起響應,無差別的確認事實和虛幻。靈界的4維特性又更一步混淆了初入其中的靈體的認知。靈界的大部分生物都是這種無止境的幻覺的犧牲品,破幻識真在這裏是極其困難的。入定或者出體的人來到這裏時同樣難以鑒別真幻,不管他們的修為有多高,他們的觀察都不可信。正統的修行門派嚴格禁止未到真人境界的門徒通靈或者開眼,因為這種沉入一個無法真正理解和完全控製的幻境裏的行為對人的成長沒有任何意義。

 

靈界最下麵的3層世界常被稱為煉獄,煉意味著提煉淨化不需要的元素。其中最下層也被稱為地獄因為這裏的磨難是最強烈的,但是所有的磨難都是自我激發的,並不是由獄卒,魔鬼或閻羅實施的。因為缺乏物理肉體的緩衝,中陰身在靈界的情身經曆比在物質世界強烈不止百倍,所以地獄裏的苦難強烈得難以想象。所有的宗教都強烈反對自殺,因為自殺隻能終結物理肉體的活力,而導致自殺的情感在肉體死亡後不但沒能終結,反而變得百倍強烈。愧疚,絕望,仇恨和貪婪等底層情感物質所激發的感受隻有經過漫長歲月的提煉,在失去其所攜帶的能量後脫離消散。在物理世界放縱貪欲成癮後形成的習性在肉體死亡後仍然存在,然而這些銘刻在靈體上的欲望在靈界卻沒有對應物給予滿足,例如,地獄裏充斥著比人間強烈百倍的毒癮,煙癮,酒癮,性癮在靈界發作而不能滿足時的極端痛苦。羅伯特。門羅在他的出體觀察中,見過無數類似的場景。

 

亡靈必須停留在靈界的低層直到他們的負麵意識被煉化釋放。例如,隻有當他們停止利用主導負麵情緒的物質後,這些物質才能從他們的情身中擴散出去,然後才能升向高的世界。同樣的過程在每個世界重複,伴隨著元神的上升,最後,當情身被煉化為空殼後,元神才徹底切斷與它的關連。訓練和掌握放下和控製各種情感是物理世界極其重要的訓練,在物理世界的情感活動隻是流汗不流血的訓練,到了靈界就是孤獨無援的殘酷戰爭。

 

地獄不是一個客觀的概念而是一種主觀感受的實在,例如,不是客觀上有獄卒拿著刑具折磨,而是內在的心理感受。唯一的審判和唯一的磨難均來自於我們自身。肉體死亡後的最初經曆感覺像地獄,但這隻是對於內心充斥了負麵情感的人而言,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從靈界的最低層開始亡靈的曆程。肉體死亡後意識從哪個世界開始覺醒取決於情身/靈體的分子組分。就像一個浮標,如果一個人的靈體主要由厚重的分子構成,他就從地獄開始中陰的曆程;如果一個人的靈體主要由輕靈的和更精微的分子構成,他就直接越過地獄和煉獄,到高層世界/天堂覺醒。如果強要說什麽真實地獄的話,物理位麵才是真正的地獄,在這裏個人的任何行動所造成的後果最終必須要來這裏解決。

 

靈界最上麵的3層世界常被稱為極樂世界/樂園。這三層世界存在許多根據不同的信仰和期望構築的樂園。這裏欲望一展現就被滿足,看似快樂之極,但終究會變得單調無味,因為他們會覺悟到一切並不是真實的,隻是一種共識構築的幻覺。就像物理世界被劃分為許多區域一樣,靈界也是如此。相似相聚,有共同信仰的亡靈聚在一起。他們的共同信仰係統決定他們的生活,外表和環境。亡靈們就像在人間一樣生活在各種城市和鄉村,他們根據生活在其中的生命的集體意識創造並維持其生活的世界的規則和表象。吃喝睡在靈界不是必需的,隻有物理身體有這種需求。靈體不能被毀滅或永久性的傷害。靈體死亡的唯一途徑是元神切斷與它的連接後向高位麵上升。在物理世界瘸足少腿的人到靈界後最初也會瘸足少腿,但是當他們的思想克服舊時的習慣後就會長出新的健全的肢體。靈界的人可以和別的人和物體交流,但是他們不能移動那些直接來源於物理世界的外延的物體。靈體的感知不像在肉體裏那樣局限於某種器官,他的任何一點都可以看和感知。靈界的交流是正常語言和心靈感應的混合方式。語言不是通過常規的音波,而是通過思想形像。信息必須編碼成線性的語句來表達。人的共識合成的宗教人物廣泛存在於靈界,而心念合成的普通人在靈界更普遍。例如,一個生活在陰間的老人想念他的孫子時,一個合成的孫子會根據他的記憶展現出來,這個孫子在現實世界可能已經30歲了,但是這個合成的版本可能還是10歲的樣子。

 

第47重天就是通常所說的天堂。天堂的特征大家都知道,無與倫比的喜悅,那感覺是如此的壯觀和美麗,超出了人類所有的夢想。人全身沐浴在光,力量,信心,活力和自由之中,並籠罩著難以言狀的寧靜。天堂裏沒有客觀存在的世界構象,個人自由的表達自我的想象。”大氣“像金色的薄霧裝點著精美的色彩和曼妙的音樂。隨著位麵的升高,物質形像變得更精微和更透明,聲音伴隨更多微妙的和音,光線變得更鮮活,色彩變得更精美。每一個思想形像都帶著美麗的光,色,形,音。具體思想立即以相應的人或物的形象展現出來,抽象思想以規則的幾何體展現出來。天堂裏沒有像靈界裏那種由共識構築的世界,隻有由個人思想構建的環境。每個人的思想環繞著他的思想體,構成一個殼/泡,使他生活在自我的世界裏。每一個人獨自創造並享受他的天堂生活,盡管這種生活某種程度上說是想象性的,但不能認為它是虛幻的,因為在思想世界裏,每一個念頭都是真實的存在物。入定或者出體都可以直接真實的體驗天堂的生活。

在天堂裏,人的興趣和愛好和他在地球上的基本一致。大部分人都希望和所愛的人們無憂無慮的生活在一起,到了天堂,他們就如願以償。他們的親朋好友當然也是合成出來的,但這種合成和靈界裏的合成很不一樣。被想象合成的人可以送去一點自己的真靈(因果物質/緣身)來激活這個合成體,使其具備靈魂,於是這些合成的親朋好友們也具有很真實的互動性,不像靈界的合成體隻是他的創造者的記憶和思想的反射。這是一個良性的互助互利的過程,被抽取的真靈具有了額外的體驗機會,並通過真靈把這信息向下傳遞到肉身的記憶裏。愛是渴望相聚的願力,在生死的阻隔下愈發強烈, 於是它把相愛的人用第47重天的精微物質鏈接起來。這就是相愛的人總會再相見的基本原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小軍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歌好聽' 的評論 :
地球各界總共隻有600億人,在各界輪回。主物質世界80億人都不擁擠,天堂比人間更廣闊,更何況許多人很沒有進化到可以體驗天堂的地步,所以天堂很空曠。

老歌好聽 回複 悄悄話 天堂會不會越來越擁擠?
登錄後才可評論.